「悅花越有」傳銷案:發展會員460餘萬名 升級費用近30億元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檢察日報

原標題:「悅花越有」?這不過是場騙局

辦案人員查獲的涉案銀行卡、印章、U盤等物品

圖:公安人員在北京抓獲劉玉龍

圖:庭審現場

「這起『悅花越有』網絡傳銷大案,我們辦案歷時16個月,很有典型意義。」9月初,案件承辦人、山東省濱州市霑化區檢察院副檢察長張甲良向記者介紹了案件辦理的相關情況。

為了滿足傳銷組織的發展需求,被告人劉玉龍專門成立軟體公司,開發能掩蓋其傳銷本質的線上平臺——「悅花越有」。不到兩年,發展會員460餘萬名。為了增強會員黏性,他拋出很多「概念」,開發各種返利模式。截至案發,該傳銷組織吸納的會員僅用於升級的費用就近30億元。

劉玉龍的商業版圖

檢察機關查明,自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劉玉龍等人開發「悅花越有」平臺,不到兩年,發展會員460餘萬名。鑑定顯示,「悅花越有」平臺共註冊店主會員460.63萬個,其中一星店主391.88萬個,二星店主51.03萬個,三星店主17.38萬個,四星店主2229個,五星店主1207個。

張甲良介紹說,劉玉龍能發展如此多的會員,與他的合作夥伴宋平有很大關係。宋平有傳銷犯罪前科,手中有一支專業團隊,傳銷推廣經驗非常豐富。據宋平交代:「一開始劉玉龍就和我說他想搭建一個平臺,通過我的市場團隊,以發展會員的方式賺錢。」

兩人一拍即合,共同商量出平臺運營模式,即必須繳納註冊資金才能成為會員,會員推廣會員能夠拿上下各兩級的提成。兩人確定了分成比例,對會員註冊資金,以劉玉龍佔25%、宋平團隊佔75%進行瓜分。

先期推廣中,兩人決定通過預售北京中合農發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合農發公司」)股權的方式發展會員,對入會者承諾該公司26個月內上市,否則數倍退還註冊資金。為了增加平臺黏性,他們還設定了團隊收益。宋平說,推廣目的就是讓每個會員都感覺能賺到錢,讓更多的人加入平臺成為會員,讓會員再發展會員,這樣盈利多,賺錢就多。

隨著會員數量越來越龐大,劉玉龍和宋平又推出了「消費全返」模式,以此吸引發展會員。2016年11月,中合農發公司旗下的「悅花越有」1.0軟體正式上線,並在北京召開了盛大的平臺上線儀式。2016年底,該平臺註冊會員就達到了數千人。

2017年初,中合農發公司舉辦春季獎勵大會,劉玉龍、宋平向包括劉佳麗在內的推廣會員最多的「市場精英」發放了紅旗轎車、金條等獎品。而實際上,由於利益分配不均,劉玉龍更改了會員推廣模式。隨之,劉玉龍、宋平的裂痕越來越大,最終在2017年3月分道揚鑣。

「悅花越有」1.0版平臺只有微信端和PC端,是一個簡單的會員登記軟體。隨著會員數量不斷增多,劉玉龍委託山東一家公司開發了「悅花越有」2.0版平臺。2017年6月,「悅花越有」全網起航大會召開,包含會員系統、購物、引流在內的「悅花越有」App正式上線。

新平臺豐富發展了「消費全返」概念,讓劉玉龍暢想的商業版圖得到補全。該平臺將劉玉龍開展傳銷活動的真實面目隱藏在了正常的購物軟體、商業平臺的背後。隨著會員數量的急劇增加,引流、消費金額不斷擴大,劉玉龍自行成立軟體公司,開發了「悅天使」3.0版平臺。

平臺短時間內獲大量關注

劉玉龍「商業帝國」快速成長的背後,離不開他推廣的「推廣返利」和「消費全返」。這兩個概念被其公司廣泛宣傳後,「悅花越有」平臺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關注。

推廣返利,就是會員推薦別人成為會員或者升級會員時,推薦者及其上線都會獲得入會費或者升級費一定比例的提成。消費全返,則是會員通過平臺向其他會員在平臺開設的店鋪購物,買賣雙方共可獲得7.25倍手續費的凍積分,會員在線下消費後憑藉收據或者發票到平臺繳納一定比例的手續費,能夠獲得7.25倍或者10倍手續費的凍積分。這些凍積分每天會按一定比例轉換成活積分,活積分則能夠提現或者消費。截至2018年7月3日,該平臺凍積分餘額近2200億個,活積分餘額累計近8億個。

山東的王某經營著一個小超市,2018年初,她偶然間通過朋友得知了「悅花越有」。隨後,朋友帶她去北京「悅花越有」公司參觀、培訓。「學成歸來」後,王某繳納入會費成為朋友的下線會員並積極向親戚朋友推廣「悅花越有」平臺。在數十名親友繳納了入會費後,王某獲得了數十萬元的提成。

後來,她利用平臺「漏洞」,找店鋪要空白蓋章收據,填寫十萬元的數額,隨後將蓋章收據上傳到平臺,繳納了手續費後,獲得了十萬個凍積分。隨著凍積分轉換為活積分,不長時間她就提現2萬元。

在高額利潤誘惑下,她將自己的全部積蓄和多張信用卡透支資金全部投入平臺。2018年5月,平臺突然將最低提現金額由100元提高到了1000元,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但被暴利蒙蔽了雙眼的王某,在會員們集體持樂觀態度的情況下忽略了這個不利消息。

再往後,王某發現平臺的提現審批時間比以前長了很多,她有些慌了,每天都申請提現,可是提現額相對於投入金額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最終,2018年7月3日,平臺「停服升級」,隨後就再也無法登錄了。

「推廣返利」是斂財支柱

「悅花越有」平臺設計很「精妙」,如果只設計「推廣返利」的模式,在多級返利之下,平臺就是一個最簡單的傳銷平臺,很容易受到監管部門查處。為此,劉玉龍用引流、購物作為障眼法。

這兩個模塊理論上的產出是投入的7.25倍。即使每天返餘額的千分之一,在7.25倍的增幅之下,「收益」仍讓人震驚。採用返還比例最低的數據分析模型測算,每天返還餘額千分之一,170天就能回本,第一年的年收益達100%。如果將本金和收益繼續購買凍積分,則兩年收益高達260%。這還僅僅是會員本人的收益,平臺需要支付的費用可想而知。

他們做什麼投資業務能得到如此高的利潤,進而支付會員高昂的投資回報?「我們拿出1億來做基金投資,銀行給我配資9億,我就有了10億資金,我能獲得多少的收益率呢?我們按年利率30%計算,這意味著我投資10億,要回收13億。然後我就有了3億的利潤,我按照10%的利率還給銀行本息共計9.9億,我還剩下3.1億,再減去我1億的成本,純利潤達到2.1億,也就是我的年化收益達到210%。你們還用擔心餘額千分之一的返還嗎?」「悅花越有」公司總經理張勇在培訓中如此解釋收益來源。然而,事實上劉玉龍根本沒有將平臺收取的資金拿去做基金投資,而是拆東牆補西牆地支付給了凍積分的先行投資者。

劉玉龍等人真正的獲利來源,實際上還是會員繳納的升級費用。截至案發,會員僅用於升級的費用就近30億元。這筆錢除了用於向會員發放升級推薦獎勵,大部分購買了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虛擬貨幣則成為其洗錢、轉移資產的工具。

用「復投」維持騙局

辦案檢察官認為「復投」是維持該平臺短時間內不崩潰的支柱。因為「復投」是用活積分購買凍積分,是積分內循環,不涉及轉化為金錢的問題。如果沒有「復投」模塊,購物、引流模塊的凍積分轉化成活積分後的去向,只能是取現或者消費,不論哪個選項,到期後平臺都要至少按照引流、購物資金數額的兩倍返還。

平臺從哪裡拿錢去填補這個窟窿?於是,劉玉龍以7.25倍的凍積分誘惑會員用手頭的活積分購買凍積分,減緩平臺的資金兌付壓力。

「悅花越有」影響越來越大,受騙者不斷增多,社會上一些反傳銷、反詐騙機構也不斷對其犯罪本質進行揭露。與此同時,很多熱心群眾也向公安機關報案。

濱州市公安局霑化分局受案後,經偵查發現了濱州本地劉俊英、王方明等人積極宣傳推廣「悅花越有」平臺並發展下線會員予以牟利的線索。後經進一步偵查,成功查清劉佳麗等上線,通過訊問,最終確認了該平臺涉嫌傳銷犯罪的事實,隨後將平臺領導人一鍋端。

本案的核心證據是存儲於某雲平臺的電子數據。電子數據能否合法提取直接決定其是否具有證據能力,進而決定著犯罪指控的成敗。為做好該項工作,檢察官認真研究電子證據的取證規則,指導偵查人員同步做好網絡遠程提取活動的同步錄像和屏幕錄像,提取活動完成後即時計算完整性校驗值。隨後,檢察官根據已經掌握的案件情況,結合審查起訴和庭審需要,列明需要出具鑑定的問題清單。由於電子數據體量龐大、需要鑑定的事項較多,超出很多鑑定機構能力範圍。審慎起見,檢察官同偵查人員一同前往瀋陽、廣州等地考察、選定鑑定機構,並在鑑定過程中保持與鑑定人員的溝通,提出鑑定需求,確保了鑑定意見內容明晰、針對性強。

該案經濱州市霑化區檢察院提起公訴,霑化區法院於2018年5月作出一審判決,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被告人劉玉龍有期徒刑七年,並處罰金2億元;其他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至四年零六個月等不同刑罰及相應罰金。主犯劉玉龍等人上訴後,濱州市中級法院依法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相關焦點

  • 運營「悅花越有」發展42萬餘人,被罰45萬
    一般認為,人從60歲開始步入老年,那麼,你有想過自己60歲的時候在幹什麼嗎?有位山東女子,年已六旬,仍在忙著做「事業」:以「消費全返」、「推廣返利」等經營模式吸引會員加入,並向社會宣稱是「國家重點支持的促進消費和經濟發展項目」,不到三年的時間裡,發展下線層級有63層,直接下線數22人,下線總數為42萬餘人,獲利160餘萬。
  • 涉30億傳銷案復盤!曾經一個危險信號她沒有警惕
    圖:庭審現場專門成立軟體公司,開發能掩蓋傳銷本質的線上平臺。不到兩年時間,發展會員460餘萬名。為了增強會員黏性,拋出很多「概念」,開發各種返利模式……截至案發,「悅花越有」吸納的會員僅用於升級的費用就近30億元!2019年5月,濱州市霑化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主犯劉玉龍被判有期徒刑7年,並處罰金2億元。
  • 維卡幣傳銷實控人被捕:發展會員上千萬名 斂財近300億元
    據外媒3月8日報導,本周三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了維卡幣跨國傳銷團夥的實際控制人Konstantin Ignatov(康斯坦丁伊格納託夫)。康斯坦丁被指控欺騙投資者近300億元人民幣。會員通過買賣激活碼可以迅速完成套現,低買高賣獲取巨額差價,成為維卡幣傳銷組織生存、發展、擴大、獲利的重要手段和關鍵環節。據該起訴書稱,該公司通過上述模式迅速在世界各地發展了300多萬會員參與其中。曼哈頓律師Geoffrey Berma(傑弗裡伯曼)在一份政府新聞通訊稿中表示,維卡幣公司的負責人完全基於謊言和欺騙成立了一家公司。
  • "悅花越有"更名悅天使,即將步入「雲聯惠"的後塵
    但旗下大多數投資者開始大量轉移至悅花越有和雲支付兩個消費全返平臺,為讓一個普通人能夠看清楚消費返利盤的本質,下面小編會把最簡單的騙局剖析讓深入新型網絡傳銷的你,早點迷途知返...  悅花越有(5.8日在雲聯惠出事後急速更名悅天使)
  • 傳銷組織「尚朋高科」死而不僵:涉案上億元且發展會員82萬餘人
    中新觀察注意到,此傳銷機構前身是「INTERUSH」(訊聯網)以推銷美國一家公司的「MDX極致抗氧化至尊」(又稱活萃司)保健品為幌子,以「打造7億中產階級」、「共享經濟」之名,通過建立微信群、開招商會等方式大肆虛假宣傳,以連續繳納兩年固定會費並在旗下電商平臺進行消費,即可享受分紅,原始股權為幌子。
  • ...MFC理財」傳銷一被害人追回損失近3萬元;永康「雲集品」案開庭
    3長沙存愛珠寶案涉及資金1.4億元位於長沙嶽麓區的長沙存愛珠寶有限公司有一棟獨門獨棟的樓房,一樓是珠寶展區,普通市民進來後在一樓可以選購珠寶,然而其二樓則「別有洞天」。3月20日,瀟湘晨報記者從寧鄉市公安局了解到,該局近日破獲一起打著買賣珠寶的幌子,利用消費返現發展會員的傳銷大案,該公司共計發展會員1萬多人,涉案金額達1.4億餘元。
  • 會員8萬餘人,涉案金額12億!山東警方公布金塊鏈GPL傳銷案詳情
    打著「區塊鏈」幌子,以購買「原始股」能獲得高額回報為誘餌的方式,「金塊鏈智能合約證券」平臺(簡稱GPL)在全國發展會員8萬餘人,涉案金額達12億餘元。山東省公安廳經偵總隊涉眾辦魏尉(右)警官接受山東廣播經濟頻道專訪新浪潮了解到,該案二審已經生效,10名被告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二到十年並處罰金。
  • 盤點2019年度十大傳銷案 超千萬人陷入傳銷陷阱
    經查,權健公司以直銷之名行傳銷之實,以高額獎勵為誘餌,引誘他人購買「骨正基磁療鞋墊」等成本與售價嚴重背離的產品及提供火療技術成為會員,再以發展會員的人數為依據進行返利,誘使會員繼續發展他人參加,形成金字塔式層級關係,獲取巨額經濟利益。 十幾年來,權健公司共計發展了近400萬人,層級達600多層,涉及300多億元資金。
  • 一韓國虛擬幣傳銷組織在華發展會員超55萬,涉案近13億元
    一則判決書揭開了一樁金額近13億元的跨國虛擬幣傳銷案。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日披露的一則判決書顯示,一個來自韓國的共享幣(英文名:ShareCoin)傳銷組織在中國發展了會員帳號556418個,層級發展至712層。
  • 富川法院依法扣劃「龍愛量子」傳銷案贓款192萬餘元
    富川法院依法扣劃「龍愛量子」傳銷案贓款192萬餘元 2020-07-17 1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涉及800餘萬會員!青島警方通報「中銷聯合」特大傳銷案
    會上,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相關負責人通報了近期以來青島市公安機關打擊非法集資、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及其他各類經濟犯罪成果。反傳防騙快訊看到,其中,2019年3月,市公安機關出動警力成功破獲的「中銷聯合」(又稱「大獅集團」)特大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現場查獲傳銷組織成員150餘名,刑事拘留嶽某華等主要犯罪嫌疑人42名,其中逮捕30人。
  • 148億元數字貨幣傳銷案細節:27名嫌犯藏匿海外被抓回
    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的二審判決裁判書9月22日,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的一審判決如下:陳波、丁贊清、彭一軒、谷智江、袁園、陸姣龍、陸萬龍、鄭敬、王仁虎、賀思思、劉佳、劉帥、彭波、伍見紅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2年至1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處罰金12萬至600萬不等。
  • 棗莊警方公布傳銷大案細節,涉案金額12億,會員8萬餘人!
    打著「區塊鏈」幌子,以購買「原始股」能獲得高額回報為誘餌的方式,「金塊鏈智能合約證券」平臺(簡稱GPL)在全國發展會員8萬餘人,涉案金額達12億餘元。隨後,記者採訪棗莊經偵支隊辦案民警了解到,該案二審已經生效,10名被告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二到十年並處罰金。金礦託底原始股為誘餌,傳銷涉案金額12億元2017年6月底,棗莊市公安局工作中發現,該市一網名「從小就不乖」的人經他人介紹加入名為「金塊鏈智能合約證券」投資7000餘元。
  • 「龍愛物聯網」傳銷案涉及97萬人82億元!10名被告人獲刑
    法人代表是郭偉崇,董事長是林躍慶,二人創辦「龍愛物聯網」傳銷平臺。該平臺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的方式獲得網絡平臺會員資格,會員按照一定規則組成層級排列,以獲取高額動態收益和靜態收益引誘會員不斷發展下線,並以發展人員的數量和下線業績作為返利依據,從中騙取財物。該平臺需註冊才能登陸,新會員要有老會員作為推薦人的幫助才能註冊激活。
  • PTFX普頓外匯特大網絡傳銷案17名被告獲刑
    7月30日上午,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區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公開開庭審理了「PTFX普頓外匯」特大網絡傳銷案。今天上午,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當庭宣判,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分別判處劉鐵、周某、周某洋等17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 假借「區塊鏈」發展百萬人 蘭州破獲「三次方Cubed」傳銷案
    11月10日,鷹鑑從蘭州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擬對廈門三次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次方公司)、觸信(廈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觸信公司)涉嫌網絡傳銷一案作出行政處罰。被發展人員交納60元激活費後成為體驗會員,獲得10個邀請碼和50個vHTC待激活算力,即取得發展他人加入的資格和按比例分享後加入者所繳納費用的資格,每分享1個邀請碼發展1個人加入,分享人可獲得10%的算力釋放,即5個vHTC數字貨幣;體驗會員交納198元升級為VIP1,獲得10個邀請碼和165個vHTC額度;VIP1會員交納1980元,升級為VIP2,獲得10個邀請碼和1650個vHTC額度;VIP2
  • 2020年上旬全國打擊傳銷動態
    悅花越有又一人被查2019年11月26日,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案件偵辦大隊民警在工作中獲取到一條網絡傳銷線索,立即進行調查。經查,犯罪嫌疑人王某通過「悅花越有」APP平臺,以消費全返」「推廣返利」為幌子,引誘他人交錢成為會員,並通過會員發展下線、建立層級,根據發展人員的數量和層級進行返利,從而騙取錢財。王某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在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王某的傳銷證據後,民警展開了抓捕行動。2019年12月31日,民警將王某抓獲。
  • 揭秘特大網絡傳銷案:200餘萬人參加,花錢請老外冒充創始人
    200餘萬人參與、3000多層級、31萬餘個比特幣、917萬餘個以太坊幣等其他數字貨幣……由江蘇省鹽城市公安局破獲的「Plus Token」網絡傳銷案已進入審理階段。 警方調查表明,從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Plus Token」平臺在存續期間共發展會員200餘萬人。除了境內會員以外,還有相當數量的境外會員,層級關係最高達3000餘層。
  • 15人判刑 148億數字幣傳銷大案宣判!註冊會員近270萬 以區塊鏈招搖...
    11月26日,這一國內首起以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的特大跨國網絡傳銷案,終審判決結果公布。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鹽城中院」)認定,一審對15名涉案人員處以2年至1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等判決結果,事實清楚,定罪量刑適當,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幣圈第一大案」崩盤始末:148億元的數字貨幣傳銷案細節
    Plus Token平臺此前為「幣圈第一大資金盤」,其以區塊鏈技術為噱頭、以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打著提供數字貨幣增值服務的幌子,實質是網絡傳銷。涉及參與人員200餘萬人,層級關係多達3000餘層,涉案數字貨幣總值逾4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