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為神奇的創舉——對沈建國易安藝術的解讀

2020-12-27 大國工匠周刊

人類是文明的創造者和傳承者。我們的先民在創造生活之美、藝術之美的文明進程中,產生了大量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宗教信物和工藝美術品,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物質載體。

物質載體經過漫長歷史歲月的洗禮,很難完好地保存和流傳。有的雖然形態完整,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已易為無用之物;有的在使用過程中成為斷殘之器,既無實用性又無觀賞性。這些歷史遺物留之有礙,棄之又可惜。

如何讓這些承載人類文明的「無用之物」「斷殘之器」變廢為寶、起死回生,賦予其新的生命?沈建國先生交出了精彩的答卷。

沈建國潛心研究多年,以他獨特的智慧和審美眼光,將「腐朽」的歷史遺物經他的縝密構思、巧妙組合、精心擺放,造化成一件件集使用價值、觀賞價值和史料價值於一體的藝術精品。沈建國曰此為「易安技藝」。

「易」為改變,即「化」;「安」為安放,即「置」。

沈建國對易安技藝作過權威的定義:「它是指人們在室內環境裡,將歷史遺物和人類日常生活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和安排安放,以令其演繹出新的藝術生命和賦予其新的文化功能,從而達到可賞、可用、可玩、可藏的目的。」

我曾多次探訪沈建國的工作室,聽他講解易安技藝的要義,欣賞他的「造化之尤物」,耳濡目染,亦對易安技藝有了初淺的認識和理解。沈建國提煉「易安」兩字來概括他的「尤物」再造,確實是再貼切的。

在我看來,「易」是人文再造,通過搭配組合,對歷史遺物進行功能再造、藝術再造、生命再造、靈魂再造。「安」是空間再造,是將人文再造的作品置於最能體現其美學價值之空間,在人文再造的基礎上進行美學再造、環境再造,讓「良禽擇木而棲」。

易安技藝是由「易」與「安」兩者共同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體系。「易」與「安」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易安技藝也是一個由易及安、先易後安的過程,在遞進中達到「在易中造化、在安中升華」之境界。

「易」為「易安」之道、之本、之源,「安」為「易安」之術。「易」中之玄在於通過人的思維達成物的造化,使歷史遺物從形到神、慾火重生,完成由「死」到「生」的輪迴。「安」中之妙在於營造作品與環境的最佳空間,達到作品人文美與環境形式美的高度融合。

殘缺美是一種特殊的美、更具內涵的美,殘缺美是因為對圓滿的渴望和期待,好比殘荷更有意境、缺月更有遐想。

易安技藝所用的組件都為老殘器物,老殘器物的人文沉澱、包漿質感、想像空間是其它器物所無法企及的。由老殘器物組合而成的易安作品,更符合審美取向,更具有歷史滄桑感和視覺震撼力,往往能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讓人產生無窮美好的遐想。而這正是易安作品的魅力、生命和價值所在。

易安技藝是對老殘器物的精神提煉,是對「世間萬物皆有靈、世間萬物皆有用」的深刻揭示,是對「殘缺美」的生動演繹。

亞里斯多德曾對藝術與技藝有過經典的論述。他認為,藝術的標準在於美,藝術的本質在於創造美,藝術的目的在於有美可審。

我以為,沈建國將「易安」作為「技藝」是謙遜之說,「易安」恰恰符合了藝術的基本屬性,應名至實歸為「藝術」。將「易安」稱之為「藝術」,更符合「易安」之本源。

易安藝術是沈建國對意識和物質關係層面上的哲學思考,是他對自然造化的人文理解,是他豐富人生的厚積薄發。

易安藝術的意義是重大的,它是歷史「碎片」的復活、文明成果的再造,是化腐朽為神奇的一大創舉,是一個獨特藝術領域的嶄新開啟。

易安藝術作品是大雅之堂的點睛之物,可廣泛用於茶道、香道、花道、書道。易安藝術應作為一個藝術門類或學科加以宣傳、推廣,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和運用「易安」藝術,讓大量散落在民間的歷史「碎片」被藝術之「燈」點亮,讓高雅藝術「飛入尋常百姓家」。

沈建國創立易安藝術絕不是偶然的。沈建國出生在富陽,秀美的富春山水養育了他的靈性,沉澱在富春大地的人文歷史積澱賦予了他的才情。

他長大於農村,深受樸素節儉的農村文化洗禮,從小珍惜身邊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大學時代學的是中文,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培育了他的思想和學識。隨後在從政之路上的砥礪錘鍊,積累了他的智慧和見識。

從青年時代開始,他涉足玩古收藏,嗜好印石、書畫、珠玩、瓷器,幾十年孜孜以求、初心不移,長期的藝術薰陶成就了他的藝術悟性。「易安」藝術的創立是他智慧、思想、學識、悟性高度融合的成果,是他藝術探索中的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隨著時間的推移,「易安」藝術必將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

玩物以勵志,乘物以遊心,在易安藝術的世界裡追尋自己的夢想,這也許就是沈建國的初心吧!

文/攝影 蔡玉林(浙江省二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摘自《浙江工藝美術》雜誌2020年6月刊

相關焦點

  • 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
    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 2020-12-25 0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將對話化腐朽為神奇的「科恩兄弟」
    原標題:將對話化腐朽為神奇的「科恩兄弟」 將對話化腐朽為神奇的
  • 化腐朽為神奇的典範——烤羊雜
    所以,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烤羊雜就是化腐朽為神奇的典範,下面就講講關於烤羊雜的幾件逸事。 烤假腰子是我在上大學期間的重要美食。究其原因一是美味、油水足;二是價格便宜,適合學生階層的消費,要知道當時腰子八塊,假腰子僅1.5元。到現在我依然還記得我們幾個在下午放學後步行半個多小時到一個小巷子口去吃那家有名的假腰子。
  • 化腐朽為神奇 10000000元雕件加工過程!首度解密
    換一個角度,特別細的地方,先用筷子固定,具體如何加工的我請葉金龍大師在<設計之美---葉金龍大師揭秘神奇的雕刻藝術>中給朋友們介紹過!化腐朽為神奇!
  • 「化腐朽為神奇」看黑白大師如何變廢為寶!
    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作者的視頻一起目睹整個「化腐朽為神奇」的過程吧。★視頻欣賞完視頻作者的整個黑白重塑與調色的過程,是否有收穫?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黑白攝影以及黑白數碼後期技巧的人,歡迎加入我們的VIP課堂,全系列13堂課程,涵蓋了黑白相關的全部內容,一次學會,終生受益。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化腐朽為神奇,溧陽為「常州必去網紅打卡地」又添新名單!
    你見過最神奇的「變廢為寶」的事情是什麼?溧陽這件事,可謂化腐朽為神奇,而且為「常州必去網紅打卡地」又添新名單!化醜陋礦坑為旅遊寶礦,瘡痍變美景,鄉村成景區在溧陽市戴埠鎮,有一個山被稱為豬頭山。
  • 把模特拍得楚楚動人,攝影師真能化腐朽為神奇嗎?
    或許真有些攝影師覺得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覺得可以利用化妝、光線和後期處理將「不過如此」拍成「光彩照人」。雖然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但是大多是捨棄了真實換來的效果。
  • 連續慘敗,最多落後42分,馬布裡還能化腐朽為神奇嗎?
    這讓很多人感嘆,這位在球員時代,就頗為神奇的,屢次創造神跡的馬布裡,也是一個神奇的主教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外援沒有到位時,神奇的馬布裡,似乎也沒有多少辦法,來應對這個難堪的局面。慘敗全華班新疆後,馬布裡直言到,年輕的新疆隊活力滿滿,打的非常積極主動,拼搶勁十足,他們一直在做著正確的事情,北控隊需要向他們學習。北控隊需要年輕球員打出來,對陣新疆隊時,19歲的李佳恆表現不俗,拿下17分,是北控表現最好的球員。
  • 臨平養花達人化「腐朽」為「神奇」 培育出嬌豔的花
    因為有盛阿姨的帶動,梅堰社區不少居民紛紛效仿,把垃圾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梅堰社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去年還評上了全市先進。
  • 真是化腐朽為神奇!這也太好看了吧
    權恩彬CLC成員權恩彬在《101》第一季第三次公演的時候戴著眼罩完成了《Bang Bang》的舞臺。然後她順理成章的憑藉「眼罩殺」圈了不少粉。
  • 波波維奇還能化腐朽為神奇嗎?多個賽季並非紙上談兵
    給到馬刺讓6.5、7.5,爵士缺席的球員看來不少,而歐洲指數和凱利指數也十分看好馬刺,這支球隊是我長期都在關注的球隊之一,相信他們仍能化腐朽為神奇,看好馬刺。
  • 曲虎生:根雕匠人化「朽木」為神奇
    從單純的熱愛根雕,到把熱愛變成傳承,再到一天天的堅持,曲虎生一步步走進了根雕的藝術世界。曲虎生說,一開始做根雕就是樂趣,送給同學,送給朋友,後來市裡為我頒發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工手工技藝傳承人,我覺得自己還有責任把中國傳統文化這門根雕藝術傳承下去,把腐朽的東西變為有用的東西,化腐朽為神奇嘛!
  • 化腐朽為神奇!小夥用廢紙盒造了一組驚人的紙模型,驚豔了44萬人
    將包裝盒隨手扔進垃圾桶,這個行為對於我們大眾來說已經見慣不怪了,然而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才是真正的牛人。在沒見過他的作品前,包裝盒唯一歸宿就是垃圾桶,而在見過他的作品後才發現每一個包裝盒都能成為一個價值不菲的寶藏。他是日本藝術家春樹(Haruki),他似乎是一個有著強大魔力的手工藝人,能將我們隨手丟棄的紙盒變成驚人的紙雕模型。
  • 「健康早知道」化腐朽為神奇的大腸,竟然藏著我們最重要的東西...
    化糟粕為精華,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大腸裡面就有陰陽在裡面,換句話就是能起到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功能,這就是變化。本來是垃圾、殘渣,在大腸裡再發酵一下(大腸裡有非常多的細菌,稱之為益生菌),就變化出東西來,中醫稱之為精,如果還不是很明白,就想想糟粕醋,大醬,米酒這些,這些就是發酵後食物衍生出來的精!那麼我們的大腸就擔當著這個衍化的功能!
  • 猛龍視角|化腐朽為神奇的是烏傑裡?納斯?還是總冠軍?
    但是結果也令人滿意,最終和預期一樣賽季結束,萊昂納德奔赴洛杉磯,但是卻為這座城市留下了一座總冠軍獎盃。從樂透區球隊到季後賽勁旅,再到總冠軍球隊,猛龍隊一路高歌猛進,離不開烏傑裡這名操盤手在後臺的運作。而納斯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還在繼續。
  • 化腐朽為神奇,探秘南方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
    化腐朽為神奇,探秘南方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金羊網  作者:王倩 丁振球 湯銘明  2018-05-21 文/金羊網記者王倩 實習生丁振球 通訊員黃瑤在剛剛過去的世界博物館日,不少高科技手段的運用激發了人們對博物館學習和旅遊的興趣。
  • 奇葩姓氏如何化腐朽為神奇?這些別出心裁的名字讓你腦洞大開!
    那麼牛姓和苟姓如何化腐朽為神奇呢?這裡面學問可不小呢!其實很簡單,一直都是江南易林在強調的「妙筆生花」、「渾然天成」的好名字這幾個特點!第一就是,要結合姓氏的特點來起名,比如姓牛,取名「牛得草」,可謂雅俗共賞的名字。
  • 北京地景藝術節即將呈現,看設計師如何化腐朽為神奇
    正在創作的44個地景藝術作品,有不少是就地取材。用斜切的木片做成的「小刺蝟」憨態可掬;柳條編織的風車動感十足。在這裡,落葉、樹皮、藤條、木塊、蘆葦、麻繩,都變成了設計師眼中的寶貝,信手拈來就能夠化腐朽為神奇。
  • 真 · 化腐朽為神奇!他們讓湮沒於歲月的輝煌重生
    他們,用雙手復原出二千年前「東方雅典」的文明烙印,用「匠心」演繹魔術般「化腐朽為神奇」,再現出中華文明二千多年長流曾經斷流的河段。考古發現和文物修復,讓湮沒於歲月的輝煌在當代重生。3月17日,荊州文物保護中心漆木器修復專家吳昊在查看漆木器脫水情況。
  • 以色列和伊朗:一個化腐朽為神奇,另一個卻成中東公敵
    對比以色列和伊朗,一個國家化腐朽為神奇,一個國家一把好牌打得稀爛。二戰結束後,猶太人復國成功,建立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