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蒲新區紮實推進貴州朝天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把發展產業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之策,搶抓遵義市委、市政府打造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的戰略機遇,以省部共建國家級遵義辣椒市場為契機,以「蝦子辣椒專業批發市場」——中國辣椒城為核心,新蒲辣椒特色食品加工園區為載體,打造辣椒全產業鏈發展,「小辣椒,大產業」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持續發展。
位於新蒲新區中國辣椒城。
打造朝天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新蒲新區這樣做! 聚焦精品戰略,打造規範化標準化生產樣板。以壩區建設為抓手,穩定種植規模。目前,9個壩區和6個辣椒基地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己全部完成,基地灌溉率達95%、道路通達率達90%,努力實現效益最大化,推動辣椒產業裂變式發展;以科技人才為支撐,推進良種工程。目前,辣椒育種上繼續取得突破,增加了系列雜交品種,遵義朝天椒1到3號均已進入市場,種植面積達8萬畝,其中遵義朝天椒1號,鮮椒畝產達2800斤;以提升品質為目標,修訂種植標準。目前,全區辣椒種植片區全部實現集中育苗、標準化栽培和規範化田間管理,標準化種植10餘萬畝,每年提供7500萬斤優質辣椒原材料,辣椒品質大幅提升。
中國辣椒生物科技研究院。向憶峰 攝 發揮規模效應,構築辣椒食品加工工業集群。新蒲新區始終圍繞遵義市委「一心兩翼」辣椒產業布局,立足辣椒加工貿易,深化辣椒產業發展方式,推進世界辣椒加工貿易集聚區建設。目前已形成以國家級遵義辣椒市場——中國辣椒城為依託,辣椒加工園為核心,辣椒物流園為載體,辣椒智慧產業園為延伸的「一城三園」辣椒產業發展新格局,並圍繞「一城三園」新格局助推「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建設。其中辣椒食品加工園現已建成青山標準化廠房4棟,總面積6.7萬平方米,企業自建廠區16.62萬平方米,招商辣椒企業累計使用標準化廠房23.32萬平方米。 引進和培育了遵義辣椒產業集團、重慶德莊、貴三紅、紅滿坡、天源堂、辣得笑、高原山鄉等15家優質企業入駐園區,固定資產投資達9.35億元,其中已投產7家。截至2020年10月,共實現產能約9萬噸,辣椒食品加工園產值6.8億元,帶動就業約500人。
貴三紅公司的辣椒製品生產線。向憶峰 攝 大力開拓市場,鞏固和拓展國內國際市場。圍繞「中國辣椒、遵義定價、全球銷售」的發展定位,不斷強化品牌建設和市場建設,持續推進辣椒產業雙循環發展,現幹辣椒及辣椒製品暢銷全國並遠銷印度、緬甸、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年均辣椒交易量達40萬噸、交易額60億元。自2018年12月26日起,由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等共同編制的中國遵義朝天椒(幹椒)批發價格指數通過權威渠道每日發布,成為辣椒價格風向標。 強化品牌培育,提升產品吸引力。新區已創建「貴三紅」「辣三娘」「黔辣苑」「辣山」等4個省級著名商標品牌,其中貴三紅公司已獲批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累計取得專利75項,有機辣椒系列產品於2016年取得有機認證,是國內第一家通過有機辣椒產品認證的企業;對標外貿標準,擴展國際影響力。2019年以來,累計實現跨境銷售12批次,銷售額達136.78萬美元;拓展電商渠道,激發線上購買力。目前,貴三紅、紅滿坡等企業已在京東、天貓等大型電商銷售平臺開設網絡銷售平臺。2020年1至6月,新區辣椒加工製品電商銷售額達730萬元。
中國辣椒城。向憶峰 攝 強化服務保障,為辣椒產業高速發展保駕護航。在工作中,新區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效率,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落實包保制度,明確專人定期走訪企業,收集並妥善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不斷優化服務水平與營商環境,對已籤約項目推行「保姆式」「秘書式」「管家式」全程代辦服務,以代辦員多跑換取企業少跑路,努力實現開工前100天審批完畢,開工後100天建成投產,確保企業「招得進」「能落地」「可發展」。 針對項目建設中遇到的用地、堵工、審批、驗收等重難點問題,多次召開專題會、現場辦公會,主動擔當、敢於作為,積極協調新區職能部門聯動解決,讓企業可以專心搞建設、謀發展。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金忠秀
編輯 唐怒嬌 梁聖
編審 陳毓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