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大牌前鋒可以鍛鍊本土後衛,中國足球別再用這樣的謊言騙人了

2020-12-10 湯圓侃球

0比1輸給了韓國,0比2輸給了烏茲別克斯坦,0比1輸給了伊朗。三場比賽沒有1顆進球,卻丟了4球,這樣的結果還真是應了那句話:前鋒不會進球,後衛不會防守。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的出現?我個人感覺這是中超頻頻引進大牌前鋒造成的。

不知從何時起,引進大牌前鋒是為了鍛鍊本土後衛的論調開始出現在各種輿論和報導中。起初我聽到這樣的觀點,還覺得頗有道理,用外援強大的攻擊能力來提升後衛的防守能力,的確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然而現實卻狠狠地打了我的臉,外援的引進的確加強了我們本土球員的防守能力,但提升的不是後衛,而是門將。

看一看本屆國奧隊,我估計發揮最好的就要數門將陳威了。如果沒有他的高接低擋,我估摸著這三場比賽丟的球就不只這四顆了。看看我們的後衛,他們有什麼防守能力可言,無謂的失誤,城門洞開的站位那基本就是常規操作。眼見形勢不妙,上來就是一記飛鏟,一記犯規,這才是終極殺招,殺自己人的招。

後衛該怎麼犯錯還怎麼犯錯,我真不知道這所謂提升的防守能力都提升到哪裡去了。我甚至覺得,咱們中超引入的大牌前鋒壓根就不怎麼厲害,他們能在我們的聯賽中大放異彩,那完全是因為我們的後衛實在是太菜了。

外援的引進讓我們失去了培養優秀鋒線的機會,中國男足鋒無力的窘境已經是根深蒂固。而我們的後衛線同樣是千瘡百孔,任何面對我們後衛球員的前鋒,都會有種自己是世界級鋒線的錯覺。不,不是錯覺,是切切實實的感覺。

我相信,當年定下引進大牌前鋒策略的初衷是好的。但中國男足球錯綜複雜的內部環境,以及球員自身參差不齊的職業態度,終讓事情發展的走向變得與初衷背道而馳。

相關焦點

  • 中國足球50億買大牌巨星,中超外教卻直言這是浪費:這行為不明智
    北京時間4月25日,別看現在世界足球聯賽還處在停擺的狀態,但是中國足球總是能夠隔三差五的登上媒體的頭條,比如在今天,曾經在中國聯賽有過執教經歷的一位外籍教練,就言辭犀利的批評了中國足球。此人是德國籍教練亨克爾,他曾經在多特蒙德拜仁科隆等多家德甲豪門球隊,擔任過助理教練的職位,在2018年的時候,他曾經短暫的來到中國聯賽效力,在上海申花隊出任助理教練,在最新接受進球網的採訪支持,亨克爾談到了他在中國聯賽工作的經歷,而且也對中國足球發表了非常犀利的點評。
  • 限薪令迫使大牌外援離去,本土球員迎來機遇,中國球員的春天來了
    這項政策的頒布,使得中超大牌外援的薪資將大大的縮水。對於一些年薪幾千萬歐元的天價外援來說,簡直是無法接受的。根據新的政策,他們只能拿到目前薪資的一個零頭。這項新政策對於中超聯賽來說是有利有弊,可能會促使許多大牌球星離開中超,不過,對於我們中國的本土球員來說,是一件非常大的利好。在這樣政策幫助之下,本土球員將會得到更多的場上鍛鍊機會。
  • 引進外援給中國足球帶來了什麼?
    本土球員包括大牌的本土球員少有出色表現,即使表現神勇,也很難被關注到。除足球之外,當今中國的籃球和排球賽場上也是滿目皆為外援的身影,似乎到了沒有外援三大球就無法打比賽的地步。那麼,外援到底給中國的足球乃至中國體育的發展帶來了什麼?花重金聘請外教和球員到底值不值?就中國足球長期發展而言,我認為有待商榷。
  • 中國足球的無奈,4場4球國產鋒霸中超第二階段或再次改打後衛
    縱觀每個賽季中超聯賽射手榜,幾乎前20名中只能覓得寥寥幾名本土球員的名字。在由外援壟斷進攻端的中超聯賽中,本土前鋒的生存空間被逐漸壓縮。很多本土前鋒在大牌外援面前不得不改打其他位置,像深圳佳兆業的郜林和廣州恆大的楊立瑜等球員還算不錯,只是從中鋒位置拉邊改打邊鋒或邊前衛而已。但是,國足福將于大寶以及在本賽季第一階段重回鋒線貢獻4場4球的畢津浩,則直接從鋒線後撤至了後衛線。
  • 中超本質上就是外援前鋒與本土後衛球員的對決,外援發揮重要作用
    中超聯賽是依靠外援打天下的,一支中超球隊缺少一位本土球員對球隊的影響並不大,但是如果缺少一位重要外援的話,這支球隊的實力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咱們舉例說明一下,比如廣州恆大外援保利尼奧、上港外援奧斯卡、北京中赫國安外援比埃拉、重慶當代外援卡爾德克等缺席的話,結果會怎樣呢?
  • 李霄鵬:中國足球成功首先得有教練,大牌外援不歧視你就是尊重
    近日中超官方專訪了山東魯能主教練李霄鵬,這位中超為數不多的本土教練在採訪中談到了中國足球與世界足壇的差距,也分享了自己作為本土教練的所思所想。(以下為採訪節選)問:現在這個時代的球員們跟您那個時候比,您覺得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 別再用有帥哥三個字騙人了
    養只鴿子飛鴿傳書不好嗎 2 別再用有帥哥三個字騙人了 說真的大家能做朋友就是緣分,就該真誠點,想一起喝酒就直說,不要再用「有美女」這三個字騙人了 3 APP
  • 西甲勁旅親承要引進一名中國前鋒,難道是歸化球員?
    在12月21日晚間,媒體「西北望看臺」的一則消息,在深夜點燃了中國球迷的熱情。據「西北望看臺」報導,在西甲格拉納達與皇馬的賽前新聞發布會上,格拉納達總經理回答了「西北望看臺」關於球隊是否要引進韋世豪的問題。格拉納達的總經理在回答中雖然沒有明確表示要引進韋世豪,但是也確認俱樂部確實要引進一名中國前鋒。
  • 專訪名帥舍費爾:中國足球應多培養本土球員,期待來中國執教
    中國足球人對足球發展做出的努力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所以人們總是好奇為什麼國家隊的表現並沒有得到提升。這一點放眼世界足壇也並不多見。當然,中國的俱樂部已經在亞冠賽事中大放異彩了。大牌球星來華踢球是件好事,這對本土球員來說是學習的機會。但最重要的還是致力於培養本土的年輕球員。
  • 中日韓組建東亞男足聯隊,是中國後衛、日本中場、韓國前鋒嗎
    從近年來中日韓朝東亞四國男足國家隊的表現來看,暫且拋開朝鮮男足不說,如果組建東亞男足聯隊以中國出後衛,日本出中場,韓國出前鋒來看,球員架構的方向是正確的:韓國前鋒能跑能打,日本中場調度從容,中國後衛身高體壯,這樣來配置是相當合理的。
  • 又一個本土金靴即將誕生?32歲土炮連續兩場帽子戲法,攔不住
    眾所周知,雖然我們的中國足球擁有我們自己的聯賽,但是我們的頂級和次級聯賽的主角基本上都不是中國球員。尤其是在中國足球開啟金元模式以來,中超球隊或是為了爭冠、或是未來亞冠或是為了保級就會引進大牌的外援,尤其是外援前鋒。
  • 增加本土轉會名額是一舉三得:降薪增援,中國足協用上孫子兵法
    中國足協近來推出一系列的新政,主要目標就是球員降薪、限薪,為投資人減負,留住中國足球的未來可持續發展機會。現在不少球隊都有大牌球員合同到期的情況,其中不乏國腳級的重磅球星。因為關係到收入的切身利益,球員們最初一定是想要抱團對抗降薪或者俱樂部。不過增加轉會名額,意味著球隊可考慮的替代人選也多了。換句話說,一支球隊有4-5人合同到期,於是他們抱團要求頂薪或者要求第三方贊助費。於是球隊可以找尋其他的自由身球員,跟他們談判。
  • 中國特色的足球不能再踢了,距離產生的不是美
    通過本屆亞洲杯來看,中國足球不進則退,面對曾經的弱旅強勢崛起,老牌的勁敵步步為贏,中國足球不僅與歐美球隊的差距在拉大,與亞洲各國的足球水平也有了距離。中超聯賽請了那麼多的大牌外援,比阿茲蒙水平要高很多,本土的後衛應該接受到更多、更大的考驗與鍛鍊才對,然而沒有,在亞洲杯賽場上顯得手足無措,判斷屢屢出錯,完全不像防過胡爾克、佩萊的球員,只能說中國裁判的能力與水平,與國足的水準是一樣的。
  • 女足主帥:我們的前鋒都改打後衛了
    在武漢女足問鼎冠軍之後,賈秀全接受了媒體的採訪,他表示外援個人能力突出,一個前鋒可以攪亂整條後防線,我們哪怕有一位這樣的前鋒也不錯。賈秀全的言談間不難看出他對於外援的羨慕之意,但他將之稱為"雙刃劍",並提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們的前鋒都改打後衛了。
  • 中國足球再限薪?不如設定總體工資帽
    這段時間,不管是中國足協官員欲說還休的採訪也好,還是媒體發出的隻言片語也罷,傳遞出的一個信息就是:明年中國足球還有一場降薪風暴,據傳本土球員年薪上限500萬人民幣,外援300萬歐元。嚴格限薪的好處不用多說,這幾年「金元足球」的泡沫確實也該擠一擠了。
  • 短時間內,中超後衛拿「四十五度炸」沒有一點辦法
    小山總結到以下幾點:中超後衛能力有限中國足壇的後衛至今沒有穩定的人才輸出,包括國家隊的各年齡梯隊都沒有足夠的後衛可以使用。所以中超出現了眾多優秀前鋒改打後衛的例子,包括國足福將于大寶這樣國家隊優秀前鋒在北京國安的這幾個賽季被改造成了中後衛。此外,還有陳灝、王上源、張呈棟、於海等優秀的前場球員也都改打了後衛。
  • 外援紅花本土綠葉 上港土洋配置藏中國足球喜與憂
    對陣國安,佩雷拉用楊世元和國安核心比埃拉「兌子」。楊世元如同橡皮膏藥一樣,對個子同樣不高但速度快、重心低的比埃拉嚴防死守,基本限制比埃拉的發揮。要知道,一旦讓比埃拉輕鬆拿球給出犀利直塞,整個中超沒有一個後衛可以阻擋這樣的一劍封喉。  和楊世元一樣,前鋒李聖龍同樣是一名不吝惜體力、不偷懶、肯為球隊整體犧牲自我的體系球員。
  • 科斯塔張嘴要800萬歐,別忘了被J·馬支配的恐懼!
    據他們說,科斯塔在馬競期間不尊重隊友和教練,被俱樂部解約,同時中超球隊包括山東魯能、大連人和廣州恆大等隊都有意引進,其中最有誠意的似乎是8冠王恆大,但科斯塔800萬歐年薪的要價,在足協限薪令的限制下,讓科斯塔能夠登陸中超似乎難度很大。但恆大可以讓第三方介入,完成其年薪的支付,似乎一切不成問題,但別忘了2016年的J·馬同樣是來自馬競,而那次交易是恆大選擇外援最大的敗筆。
  • 中國金信煜3戰轟2關鍵球,此前竟一直踢後衛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中超和中甲沒有給我們的本土前鋒更多的機會。自從外援進一步開放之後,我們的俱樂部就一直在做同一件事,就是引進外援前鋒,而且是強力前鋒,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些球員是鋒線外援三叉戟。
  • 恆大國安再為中國足球爭光,李鐵收穫2大本土前鋒
    除了2支強隊晉級到了決賽,其實本賽季的中超,中國足球在本土球員方面也有不小的收穫,至少目前來看,李鐵已經收穫了2大本土前鋒,這2人已經各自打進了7球和6球。在本賽季,韋世豪一直是中超本土球員方面的代表。在第一階段的比賽,韋世豪堪稱恆大進攻端的頭號得分點,由於表現出色,他甚至一度登上了中超射手榜第一名的位置。不過由於隨後受傷病影響,韋世豪缺席了恆大的多場比賽。截止到目前,韋世豪已經幫助恆大打進了7球,是球隊的第二射手,同時也是中超本土第一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