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說明:走路是世界上最佳的運動之一,這項運動既簡單,又能強身健體。不論男女老少,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這項運動。
除此之外,美國心臟學會奠基人懷特博士也提出,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步行是人類最好的運動方式,運動專家建議如果單純的走路,讓你感覺到乏味枯燥,不妨試著,變著花樣做,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
既然是運動,在運動之前首先要做好準備。
首先我們要穿一雙舒適軟底的跑鞋來保護我們腳踝關節,以免在走路的過程中受到傷害,而且要穿一身比較舒適的運動裝,有利於我們身體的活動。在走路之前最好做做拉伸四肢的運動,以防運動中出現肌肉損傷。
經常走路對我們身體有哪些好處?
墊腳走路護腎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年齡越大的人,腎氣會逐漸出現衰退,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與我們的骨骼牙齒以及耳朵是密切關聯的,所以老人出現腎氣衰退,主要會表現為雙腿乏力,牙齒鬆動,聽力減退等。如果感覺身體有這些症狀,那麼我們在平時可以嘗試踮腳走路。
墊腳走路時,前腳掌內側,大拇指起支撐作用。而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經過此處,這樣我們可以按摩足三陰,通過足少陰腎經溫補腎陽。
邊拍邊走,呼吸順暢
我們在平時走路時可以兩手半握,虎口張開成弧形,一邊走路,一邊拍打,這種走路方式可以鍛鍊我們的肺部,有助於呼吸暢通。在行走時我們要注意保持身體直立,眼睛面向前方。
快走,預防疾病
多項研究表明,如果每天能夠堅持快走,能夠有效預防糖尿病,減少中風,預防老年痴呆症等。據英國拉夫堡大學研究,表明每天快走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降低感冒機率。
對於更年期的女性來說,如果能夠堅持快走,會起到保健的作用,過了更年期,女性朋友患高血壓,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的機率會逐漸增加,哈佛大學研究表明:中老年女性如果能夠每天快走45分鐘到一個小時,中風機率會減少40%左右。我們在快走時如果感覺氣喘身體出汗,這說明運動量達標了,一些人在走路時喜歡背著手,這樣行走的鍛鍊價值幾乎為零,正確的走路姿勢應該是挺胸抬頭,收腹提臀,曲臂擺動。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快走時最好隨身帶一塊糖,防止發生低血糖。
甩手大步走不駝背
老年人經常因為背部肌肉薄弱鬆弛造成脊柱變形駝背等現象,我們在平時走路時可以甩開手大步往前走,能夠讓腰背部肌肉得到舒展,同時還可以鍛鍊背部和腹部的肌肉,減輕腰部的負擔。在走路的過程中要注意上身挺直,下巴前伸高抬頭,兩肩向後舒展。
走一字步緩解便秘
運動本身是改善便秘的天然處方,而如果我們走一字步針對緩解便秘的現象會更強。走一字步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左右腳要輪番踩,在兩腳之間,中線的位置左右腳掌著地的同時,分別向左右兩側扭胯,上身保持放鬆。這種走路方式會帶動我們胯部扭動,有助於增加腰部的力量,刺激腸道蠕動有效,預防便秘的現象。走一字步的運動量不需要太大,可以把它當成健走運動的環節,每天走500米就夠了。不過在走路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擺髖扭胯的動作幅度不要過大,儘量要保持身體平衡,以免出現扭傷腳踝的現象。
如果我們能夠每天堅持走路,對身體會有很大的改觀,身體也會越來越健康。但是每次運動時要適量,不要過度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