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3來源:《中國教育報》
雖然入職後已經歷了3個畢業季,但華中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輔導員王璐沒想到,今年的這個畢業季會這麼難忘——疫情期間,她隨參建武漢火神山醫院的丈夫一同「逆行」回漢後,除了要照顧兩個不滿5歲的孩子,還得想方設法為自己帶的195名本科畢業班學生求職提供各種幫助。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華中師大美術學院啟動了全員參與護航學生就業行動。在這場就業保衛戰中,王璐作為學生輔導員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老師,很抱歉晚上給您發信息,現在學校心理諮詢室還可以預約嗎?我可以去諮詢一下嗎?」一天,加班到凌晨一點多的王璐正準備休息,手機鈴聲突然響起。一看是學生的求助信息,她馬上起身,一邊翻閱學校心理諮詢室的電話,一邊安撫學生。
「先別著急,璐姐陪你一起想辦法!」王璐通過與學生溝通得知,這名學生擔心受疫情影響就業難,心理壓力很大。「我以後養不活自己該怎麼辦?」「有時很急躁,想放棄。」……耐心聽完學生的傾訴,王璐通過舉例幫她分析自身優勢,引導她做好求職規劃。聊著聊著,不覺已是凌晨兩點半。
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學校工作常態。疫情期間,面對面的談心與無處不在的「雲」深度結合:「雲上思政」架起了師生交流、家校交流的新橋梁;教師與學生「點對點」網上聊天、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與學生聊學業、聊就業、聊生活,統計分享各類招聘信息提供給畢業生……
「這些看起來都是小事,卻潛移默化築起畢業生心理防疫的堤壩。」華中師大美術學院黨委書記付義朝說。
「老師,我投了很多簡歷為什麼總是石沉大海?」「璐姐,設計專業線上面試該怎麼準備?」……面對學生關於就業的各種困惑,王璐客串起就業導師,試著探索「璐姐線上小課堂」,為畢業生講授求職技巧和就業政策。不僅如此,王璐還根據學生的專業方向,邀請相關專業教師擔任畢業生就業導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幫扶。她還通過線上平臺,根據畢業生的就業意向,精準推送學業、就業、創新創業等相關內容,幫助學生及時了解最新政策,為學生架起雲端求職「立交橋」。
針對學業困難、就業能力欠缺的14名學生,王璐建立了就業困難學生檔案,制定專門幫扶措施,確保「一生一策」,為他們順利畢業進入職場「扶上馬,送一程」。疫情期間,她為畢業生郵寄畢業求職急需的電腦、文件20餘次,為畢業生辦理蓋章、列印證書、成績單等各類線上業務合計200餘人次。
這些點點滴滴的付出,學生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麻煩璐姐了,給我郵寄求職材料,真是幫了大忙。」「我的工作單位馬上就要籤了,感謝您的悉心指導。」……每當看到學生發來的微信,王璐總感覺心裡暖暖的。她覺得,學生們的肯定,是她不斷前進的動力。(本報記者 柯進 通訊員 程思源 張錦航)
(責任編輯: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