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建設是青輔協為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和《中國科協科普發展規劃(2016-2020年)》有關要求,充分發動社會資源,推動科技輔導員培訓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
培訓是廣大科技輔導員提升專業能力的有效方式,目前協會命名的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已具備一定規模,在科技輔導員人才建設、培訓課程開發等方面,體現出了各個基地學科和專業特色與優勢。
近期,我們陸續推出「培訓基地巡禮」專題內容,帶你了解這些基地在促進我國科技教師和科技輔導員在專業發展方面的默默耕耘。
近年來,華中師範大學信息技術學院發揮自身課程設置、教育教學等特色優勢,在湖北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技輔導員的培養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2020年6月,信息技術學院正式升級為華中師大人工智慧教育學部(後文簡稱「人工智慧教育學部」)。未來,人工智慧教育學部將繼續發揮師範學校教師專業培養的優勢,從專業設置、實驗室建設、資源研發、師資培訓四個方面,繼續開展科技創新教育和教師培訓活動,為湖北乃至全國,輸送更多的優秀科技輔導員。
讓科技輔導員「科班出身」
「科學課沒有大綱」「科學課教師多由其他學科老師兼任」「科學課教師要從頭開始學習」等,這是目前很多科學課老師面臨的尷尬境地。對於不少科技輔導員而言,自身知識的積累與培訓教育同樣至關重要,如何能在兼顧科技輔導員日常培訓的同時,加強科技輔導員的專業素養,讓科技教師成為真正的「科班出身」?
在這方面,人工智慧教育學部做出了典範。目前開設了科學教育本科專業,該專業面向正規學校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體系開展教學培訓,致力於通過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普及科技知識與方法,弘揚科學精神。
在2017-2018年中國大學本科教育專業排名中,華中師大的科學教育專業在國內名列前茅,在華中地區和湖北省都名列第一。這為科技輔導員的學習與培訓,提供了良好的課程基礎,也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具有深厚科技與人文底蘊、掌握紮實的科學教育與傳播理論、技術與方法的專業人才。
「從科學教育專業畢業的同學,很多日後都到中小學任教,成為了優秀的科技輔導員,或者在科學教育工作當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這與大學階段的系統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人工智慧教育學部的崔鴻老師介紹說,除了開設本科課程以外,學校還與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共同成立「華中科學教育與科學傳播研究中心」,加快推進湖北省科技館的軟體建設、人才培養、展品研發和高效運營。
發力STEM與創客教育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的發展,STEM與創客教育作為創新型教育模式,越來越被寄予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厚望,同樣是不少科技輔導員關注的重點。在這方面,人工智慧教育學部「搶先一步」,多年前就建設完成STEM與創客教育實驗室,並積極研發STEM與創客教育系列課程,不斷豐富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資源。
走進STEM與創客教育實驗室,3D印表機、雷射切割機、虛擬機器人等成套設備隨處可見。崔鴻老師介紹,像這樣與人工智慧教育和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相關的成套設備,實驗室內共有200多臺,這為科技創新教育教學實踐提供了充分支撐,也讓實驗室不僅是本科生STEM與創客教育教學實驗室,同樣也是科技輔導員培訓的場所。
▲STEM與創客教育實驗室部分設備
▲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活動骨幹教師培訓班開班儀式
▲Scratch創意編程培訓現場
▲Arduino智能設計培訓現場
為了豐富和優化STEM與創客教育課程資源,人工智慧教育學部還研發了面向幼兒園到高中的系列STEM與創客教育整合課程。崔鴻表示,課程具有參照義務教育標準、豐富動手操作活動、適應多樣化教學場景和師生分冊等特點,尤其是在師生分冊方面,改進了以往課程「一本通吃」的弊端,對於科技輔導員而言,能夠幫助教師在理解教學的基礎上,以學定教地實施教學。
除了課程手冊以外,人工智慧教育學部還研發了STEM與創客教育教師培訓手冊。手冊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設置了六個專題內容,各專題之間相互聯繫、互為支撐,其中包含STEM與創客教育的思想流變與國際進展、教與學、技術環境等。
受疫情影響,今年不少培訓活動由線下轉為線上,學部也積極研發了人工智慧教育主題的科技教育輔導員培訓在線課程。據悉,該課程在培訓內容設計上綜合吸收人工智慧學科領域和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領域的前沿成果,集成新一代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科技教育、信息化科技教育的相關進展,最終形成一個系統的、信息化條件下的「人工智慧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輔導員」在線培訓內容體系。
強強聯合 培訓基地升級
2020年6月1日,全國首個人工智慧教育學部在華中師大成立,副校長夏立新兼任人工智慧教育學部部長。人工智慧教育學部由信息技術學院等4個原有二級建制教學科研單位和深圳研究院等7個國家級、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及其他機構組建整合而成,設置了教育技術學、科學教育、電子信息等多項本碩博專業,可謂強強聯合。
據介紹,人工智慧教育學部以「服務需求、凸顯高峰、深化改革、創新協同」為總體建設思路,力圖打造人工智慧教育領域人才培養、科研創新以及智庫研究新高峰,全面推動教師教育改革與示範,將學校建成人工智慧教育創新引領基地和卓越教師培養示範區,力爭教育學科早日躋身國家一流學科建設。
而這對於信息技術學院而言,新學部的成立,意味著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也得到了一次全新的升級,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也是讓基地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工作快速發展的「助推器」。
▲2020年6月1日,華中師大人工智慧教育學部正式成立,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也得到了一次全新升級
例如在人工智慧教育學部學科設置上,「人工智慧與教育」為交叉學科學位授權點,授權層次為博士和碩士,可以授權為教育學、理學和工學的學術性碩士,這讓未來科技輔導員擁有更多「可選人才」。在本科專業設置上,設置了人工智慧與教育本科交叉文理實驗班,這讓科技輔導員擁有了更加豐富的知識儲備。
在軟硬體條件上,升級為人工智慧教育學部以後,眾多國家級、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加入到學部隊伍當中,極大拓展了教育教學的維度,將來,科技輔導員到學部學習、培訓,也將獲得更加充實的收穫。
撰文/記者 趙天宇 編輯 聶淑芳
供圖 華中師範大學人工智慧教育學部
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
提醒廣大科技輔導員
戴口罩 勤洗手 少集會
不給病毒可乘之機!
原標題:《培訓基地巡禮 | 華中師範大學人工智慧教育學部:讓科技輔導員「科班出身」》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