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人權法律研究院獲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

2021-01-09 中國人權

近日,中宣部、教育部聯合下發通知,批准華中科技大學人權法律研究院為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本次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遴選面向全國各高校人權研究機構,華中科技大學人權法律研究院經過嚴格的專家審核和現場答辯,以第一名的成績成功獲批。本期共設六家基地,一併入選的有吉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西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東南大學人權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科技與人權研究中心。這是落實《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6-2020年)》相關內容的重要舉措。據了解,自2011年以來,我國已分三批在有關高校累計設立14家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這些基地的設立旨在推進並加強人權理論研究、教育培訓、資政建言、交流合作、人才培養等工作,更好服務於中國人權事業和國際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華中科技大學人權法律研究院成立於2019年3月,由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聯合國發展權高級諮詢專家汪習根教授擔任院長。研究院是華中科技大學為深入推進人權理論研究、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發展道路、落實加強人權法治保障戰略部署而搭建的人權法律研究平臺。為加強管理,建好平臺,由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許曉東教授擔任人權法律研究院理事長,為研究院提供堅實保障。

華中科技大學人權法律研究院成立並掛牌

許曉東副校長代表研究院與奧地利奧中友好協會籤訂合作備忘錄

目前,華中科技大學人權法律研究院在人權理論研究、諮政建言、教育培訓與國際合作方面形成了鮮明特色,取得豐碩成果,彰顯了一定的學術實力和研究優勢,特別是參加了聯合國發展權國際標準和聯合國發展權公約等重要國際文件的起草,在國內外學術界有著重大影響。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網以及聯合國電視臺、歐洲時報、奧地利新聞報等海內外主流媒體給予高度關注和廣泛報導。在學術研究上,研究院一直致力於人權法律理論尤其是發展權問題研究,在國際學術界和國際社會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先後在《求是》《人民日報》《中國日報》以及中外文專業學術刊物持續推出系列高水準論文,不少被《新華文摘》《學習強國》等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等一系列研究項目,在國內權威出版社和海外著名出版機構出版一系列人權法與發展權方面的中、外文著作,獲得國家級優秀科研成果獎和省部級一等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法治理論體系與話語體系、馬克思主義人權理論中國化、國際發展權理論與實踐諸領域產出一批高質量學術成果,形成為獨特的研究優勢和學術品牌,逐步建成為國際發展權研究重鎮。

《求是》刊載汪習根文章《疫情防控中生命健康權保障的中國經驗》

《人民日報》刊發《「疫情歧視」是對人權的無情挑戰》

論文《馬克思主義人權理論中國化及其發展》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

何士青、李蕾、滕銳老師、王文靜博士在《人權》雜誌發表系列論文

著作《中國夢與人權發展》與《中國發展權研究報告——話語體系構建》

出版集刊《發展、人權與法治研究》

英文著作在荷蘭Brill出版

英文著作在奧地利出版

何士青教授專著《人的全面發展的法治向度研究》

李蕾副教授專著《幸福的法哲學研究》

著作獲第十二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央視疫情防控與人權專題採訪

何士青教授、徐軍華教授、郭亮教授在全球疫情防控與人權保障國際研討會上發言

在諮政建言上,積極將理論研究轉化為實踐成果,為中央有關部門、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提供發展權方面的諮詢報告數十份,受中央有關機關委託牽頭起草國家人權白皮書;主持聯合國發展權方面的研究項目,應邀參加了聯合國發展權各個層次的諮詢活動,有關諮詢報告被聯合國採納並載入官方文件。對於提升中國發展權話語權的國際影響力、分享發展權全球實踐經驗、促進發展權國際合作做出貢獻。

在教育培訓上,與聯合國合作,倡導開發的國際發展權在線培訓教程為聯合國機構成功上線,連續向全球政府官員、社會人士和學生進行高品質知識分享。堅持不懈地將人權教育融入卓越法治人才培養體系,創設了人權法碩士研究生專業方向和博士研究生專業方向,開設《人權法概論》和《人權法專題研究》課程,努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彰顯中國特色的高層次人權法治人才。積極開展中國特色人權理論知識教育培訓,為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和社會人士開辦人權法專題講座,反響良好。

在國際合作上,擔任聯合國發展權諮詢專家,加強與歐美國家的對話交流,增進與南方國家的全面合作,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成立了華中科技大學人權法律研究院歐洲研究中心,中心負責人卡明斯基獲評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承辦2019中歐人權論壇、南南人權論壇,在中國人權研究會指導下與聯合國機構等合作主辦2020疫情防控中的東西方人權觀比較國際研討會,與海外著名大學建立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長效合作機制。

華中科技大學人權法律研究院歐洲研究中心在奧地利掛牌

主辦「疫情防控中的中西方人權觀比較」國際視頻研討會 許曉東副校長致辭、汪習根、何士青、曹茂君、柯嵐、郭亮等出席

我院歐洲研究中心奧地利奧中友好協會常務副主席格爾特·卡明斯基獲評2019第七屆中華之光—傳播中華年度人物

承辦2019南南人權論壇發展權分論壇在閉幕式上代表發展權分論壇做總結髮言

在奧地利承辦2019·中歐人權論壇

在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申報過程中,學校黨委書記邵新宇院士和校長李元元院士高度重視,許曉東副校長積極組織申報工作,主持專題會議,針對基地建設和申報中的相關問題做出指示、進行分析論證,並率團親赴現場答辯。法學院師生在院長汪習根帶領下,克服重重困難,有效應對新冠疫情給組織準備工作帶來的嚴峻挑戰,圓滿完成各項準備與建設任務。黨委書記姜芳到任伊始,即積極投入工作,為推進基地建設做出努力。

華中科技大學人權法律研究院將以獲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為契機,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和發展特點的人權教育培訓新模式,持續推進人權理論研究、人權知識普及、人權教育發展、人權諮政建言與人權國際合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事業和國際人權事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提供更重要的智力支持。

本次基地入選還得到了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央視新聞客戶端、中國新聞網、中國日報中文版、China Daily等各大主流媒體的連續報導。

來源:華中科技大學人權法律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與中國人權研究會共同舉辦人權研討會
    由中國人權研究會和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人權藍皮書10周年暨中國人權理念、話語和理論」視頻研討會於12月19日在線上舉行。來自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和人權研究機構的5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圍繞中國人權理論、人權話語表達和人權發展道路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 培訓基地巡禮 | 華中師範大學人工智慧教育學部:讓科技輔導員...
    培訓是廣大科技輔導員提升專業能力的有效方式,目前協會命名的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已具備一定規模,在科技輔導員人才建設、培訓課程開發等方面,體現出了各個基地學科和專業特色與優勢。近期,我們陸續推出「培訓基地巡禮」專題內容,帶你了解這些基地在促進我國科技教師和科技輔導員在專業發展方面的默默耕耘。
  • 華中科技大學遠程教育如何?
    華中科技大學遠程教育如何?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於2000年5月26日合併成立,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985工程」建設高校之一,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學科齊全、結構合理,基本構建起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學科體系。
  • 從父母責任到國家監護——以保障兒童人權為視角
    主題詞:監護制度、人權、父母責任     內容簡介:   本書摘要   本書是中宣部國家高端人權智庫(培育計劃)——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的項目成果之一,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研究:   1.通過對
  • 10部人權藍皮書見證中國人權話語創新和理論發展
    人權藍皮書有別於作為國家政策宣示的白皮書,是人權學者基於人權學理分析對政策與法律的詮釋,英文版推出後向世界發出了中國人權學者的聲音,也是國外了解中國人權現實發展狀況的權威資料來源。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李君如是人權藍皮書的主編。他介紹,人權藍皮書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際問世的,反映了新時代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歷史進程和歷史經驗。
  • 中國人權研究會代表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5屆會議發言
    在與飲用水和衛生設施問題特別報告員的對話中,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學者尚海明表示,相比城市地區,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更加值得關注;他舉例,重慶市巫溪縣勝利鄉位於大山深處,因海拔過高始終難以解決飲用水安全問題;當地政府於2018年投入1200萬人民幣,歷經一年施工,終於讓山上1萬多名居民喝上了安全的自來水。
  • 西南政法大學:喜訊!
    我校「人權研究院(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總體國家安全觀研究院」「中國東協法律研究中心」入選新型重點智庫名單,「中國特色金融法治智庫」入選新型培育智庫名單。據悉,此次首批重慶市新型智庫共22個,其中重點智庫11個、培育智庫11個。
  • 10部人權藍皮書見證中國人權話語創新和理論發展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人權藍皮書有別於作為國家政策宣示的白皮書,是人權學者基於人權學理分析對政策與法律的詮釋,英文版推出後向世界發出了中國人權學者的聲音,也是國外了解中國人權現實發展狀況的權威資料來源。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李君如是人權藍皮書的主編。他介紹,人權藍皮書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際問世的,反映了新時代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歷史進程和歷史經驗。
  • 【紀念「北京+25」】婦女的人權保障:進步與展望
    2004年,「國家尊重和保護人權」寫入憲法修正案,奠定了婦女人權保障的法律基礎;2005年,修訂婦女權益保障法,確立了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法律地位。《中國婦女發展綱要》明確了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任務目標,形成了中國特色加快消除對婦女的歧視和增進婦女權利的制度框架。
  • 華中科技大學這個高層次項目獲批立項
    華中科技大學這個高層次項目獲批立項 2020-12-09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加強團結合作 尊重保障人權
    中國人民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任韓大元表示,當前人類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史無前例的挑戰,各國政府為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採取了各種措施。我們應當從人權保障的角度在自由和秩序、生命權和其他權利之間尋求平衡,共同推進人權保障,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任常健列舉了中國抗擊疫情過程中採取的人權保障舉措,強調中國政府竭力平等保障每個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切實保障工作權、知情權等各項權利。
  • 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舉辦「地方立法理論與實踐」研討會
    此次研討會由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聯合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瀛和律師機構聯合舉辦,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地方立法工作,推動地方立法的基礎理論和實務研究。
  • 美國政客抹黑新疆人權的行徑虛偽醜陋
    無辜群眾被害時我從沒見過美國的這些政客關心新疆人權;現在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時,這些人倒關心起新疆人權,其目的、用心何在?新疆作為中國反恐、去極端化鬥爭的主戰場,始終高舉法治旗幟,堅決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問題。
  • 「人權藍皮書10周年暨中國人權理念、話語和理論」研討會舉行 聚焦...
    新華社天津12月20日電(記者李鯤、張宇琪)由中國人權研究會和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人權藍皮書10周年暨中國人權理念、話語和理論」視頻研討會19日舉行,主會場設在天津。來自國內有關人權研究機構的5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圍繞中國人權理論、人權表達、人權道路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 霸凌行徑下的極盡抹黑 難掩以疆制華之實 難阻人權發展之路
    【鳴鏑】  作者:祖力亞提·司馬義(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雅茜(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近年來,美國頻頻舉起「人權」「宗教」旗號,行幹涉中國內政、遏制中國發展之實。
  • 華中師大獲批中國老齡協會首批老齡科研基地
    11月10日,中國老齡協會老齡科研基地授牌儀式暨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成為全國首批老齡科研基地。 中國老齡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宣讀了《中國老齡協會關於公布第一批老齡科研基地遴選結果的通知》。
  • 人權日丨人權包含哪些權利?一起來漲知識吧
    1948年12月10日發表《世界人權宣言》而且通過的時候是沒有國家反對的哦可見人權對於每個人都很重要人權是指「人,因其為人而應享有的權利」。它主要的含義是:每個人都應該受到合乎人權的對待。人權的這種普適性和道義性,一般情況下人權包含: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尊嚴權、獲助權和公正權等,這種權利不會因你的宗教、民族或國籍而有所不同。每個人的生命、財產、自由和尊嚴都應當得到保全。1.
  • 鄭州人民醫院獲批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2020年12月,鄭州人民醫院以優異的成績獲批國家第三批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以下簡稱住培基地)圖片圖片至此,鄭州人民醫院又擁有了一塊國字號的金牌匾。這是國家衛生主管部門對醫院建設規模、診療能力、醫療技術、教學實力、科研水平等評估後的綜合肯定。
  • 中國人權研究會舉辦研討會 美國系統性種族主義問題受多方批評
    中新社日內瓦7月7日電 7月7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屆會議期間,中國人權研究會同委內瑞拉非政府組織「世界和平理事會」共同舉辦關於美國種族主義問題的視頻研討會並通過多個社交媒體平臺直播,世界各地4000多人在線觀看。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西安培訓基地」落地西安財經大學!
    12月12日上午,由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與我校聯合成立的「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西安培訓基地」 落地西安,揭牌籤約儀式在我校圖書館報告廳舉行。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邢麗發表講話。邢麗在講話中介紹了財科院歷史沿革、組織構架、智庫建設以及培訓創新等情況。她強調,西安財經大學具備共建基地所需的基本條件和資源優勢,財科院黨委高度重視與西安財經大學的合作,作為財科院合作的首家培訓基地,希望雙方抓住機會,促進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積極推動雙方資源優勢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