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基地巡禮 | 天津大學STEM與綜合實踐國際合作交流中心...

2020-12-22 澎湃新聞

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建設是青輔協為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和《中國科協科普發展規劃(2016-2020年)》有關要求,充分發動社會資源,推動科技輔導員培訓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

培訓服務是廣大科技輔導員會員最大的需求,目前協會命名的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已具備一定規模,在科技輔導員人才建設、培訓課程開發等方面,體現出了各個基地得天獨厚的特色與優勢。

近期,我們陸續推出「培訓基地巡禮」專題內容,帶你了解這些基地在促進我國科技教師和科技輔導員在專業發展方面的默默耕耘。

STEM教師培訓、STEM課程資源開發培訓、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培訓……在天津,有這樣一個與青少年STEM教育緊密連接的機構。

它有一個很長的名字——天津大學STEM與綜合實踐國際合作交流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它由天津大學與天津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天津師範大學、天津市教研室等高校與科研機構聯合創立,旨在更好地推動STEM教育應用實踐。

目前,該中心依託天津大學雄厚科研力量、硬體條件與師資隊伍,匯聚相關領域學者、教授,匯全球教育理念、集百家之長,通過課程設計、教材開發、教師培訓、多元評價、校外場館基地規劃,通過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融合,立足青少年真實生活,倡導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全人教育。

聚焦STEM,

打造「精、細、實、專」的師資隊伍

近年來,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逐漸成為一個國家提高創新能力和人才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是世界各國教育界關注的焦點。

但是STEM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從理念到課程,從教學到評價,最大的「瓶頸」是缺乏專門的教師。誰來教、如何教、如何評價,都需要從根本上去破解。

為了發展和推廣STEM教育,讓老師們「教學有方」,天津大學STEM與綜合實踐國際合作交流中心注重打造「精、細、實、專」的教師隊伍。

▲天津大學STEM與綜合實踐國際合作交流中心教師們的研討會

所謂「精」就是精益求精,為教師提供前沿的、有效的STEM教育專業發展課程和相關活動,幫助教師掌握教學實踐的理論框架,並將其應用到日常課堂教學工作當中,從而解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所謂「實」就是加強執行力度,展示高效性。針對STEM領域教師的師資培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培訓(含科學課師資培訓),他們開發了教育理論培訓、教法培訓、學情分析、課程設計、課程實施、教育技術應用、過程評價、終結性評價、活動案例設計、教案設計、調研報告與論文撰寫等相關課程,涉及細分領域中的各個環節。

「專」就是具備專業態度。針對STEM課程資源開發,針對老師們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中心開展了教材設計與開發、教學案例設計、教育開發、實驗材料開發、展品開發等工作,全方位提供專業的指導。

此外,該中心還開展了專門針對物聯網、機器人、單片機、創客等人工智慧課程教師的培訓。同時,中心教師除了致力於實踐研究外,還潛心理論研究,組織撰寫STEM教學設計案例、STEM相關的學術論文等。

創新發展,

助推綜合實踐教育升溫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與學科課程並列、自成體系的新型課程,它在學生的課內與課外、學科世界和生活時空之間架起必要的橋梁,對於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核心素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通常站在白板前授課,學生靜坐在課桌前吸收知識,理解數字和公式。而在綜合實踐課堂上,通常由一些精彩紛呈的活動組成,學生們通過活動去觀察、實驗,並解決問題,所有的學習都是通過動手操作來完成。

為了探索綜合實踐活動的創新發展,天津大學STEM與綜合實踐國際合作交流中心主要開展了STEM與綜合實踐課程等理論與實踐研究,面向真實生活和自主成長的課程開發與設計,主動實踐和開放生成的課程實施,多元評價和綜合考察的課程評價設計,以及教師培訓與認證等相關工作。並且中心多次參與天津市科技月活動,並派出教師指導天津市中小學科技教師進行教學實踐,在市級示範課上擔任講評專家,為中小學科技教學的教學實踐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持。

在第六屆天津市青少年科技類綜合實踐活動中小學STEM與科技類綜合實踐課程論壇及優秀課展示暨天津市第二十中學首屆科技節上,5節市級示範課、學生活動和18節學校科技節課程,作為重點內容在專家講座之後同步展示。其中,市級示範課都經過了多次修改和評審,幾經打磨,在學科、內容、表現手法等方面都頗具代表性;學生活動名為「綜合實踐活動大比拼——誰的小車跑得遠」,與物理學科的教學內容息息相關,主要是對學生們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一種考察。

▲第六屆天津市青少年科技類綜合實踐活動中小學STEM與科技類綜合實踐課程論壇及優秀課展示

▲綜合實踐活動大比拼——誰的小車跑得遠

這些課程和活動生動有趣,例如《芝麻開門——人臉識別背後的科學》展示課就藉助「芝麻開門」這個《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開門咒語,將學生們帶入了神奇的智能門時代。在新奇的名字之下,課程的內容頗為「硬核」——其主要目標是讓學生為自己家的車庫設計製作智能門,學會運用人工智慧技術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理解各種智能識別技術中蘊含的科學知識,並運用工程技巧完成各種不同形式的門體框架及傳動機制的設計與製作。

▲《芝麻開門——人臉識別背後的科學》展示課

不僅如此,研學實踐教育是校外教育,有助於開拓學生視野,增長見識。中心也十分注重產學研社模式研究,舉辦了多次產學研社專業志願者組織、培訓與管理工作。曾多次派出學生擔任各種科技活動的志願者,也同時派出專業教師參與STEM教育相關項目,如錄製視頻課程、擔任評委等工作,為STEM教學的推廣和應用起到積極作用。

此外,他們還開展了針對特定人群開展了教育技術能力提升工作。對一些基礎教育學校、場館、基地、社區、街道科普工作者,開展了包括音視頻採集錄製、腳本設計、非線性編輯、課件製作、虛擬實境技術初步、問卷調查應用、統計分析應用、評價方法等綜合能力提升的培訓。

倡導學習與實踐

相結合的「全人教育」

生活材料製作簡易吸塵器,把「山」搬到講堂,探究機翼對飛機升力的影響,見證化學與編程的神奇反應……2019年12月,首屆天津市大學生STEM設計大賽圓滿落下帷幕。

這場賽事從初賽到決賽,歷時3個月,吸引了來自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多支隊伍積極參與,堪稱一場STEM教育的「盛會」。

這場活動承辦單位之一就是天津綜合實踐與STEM國際合作交流中心。18組進入決賽的隊伍通過其項目展示,充分體現了STEM教育的創新創意和可教性。大賽期間,還組織了STEM課程培訓觀摩、科技館參觀等多項實踐活動。

大賽鼓勵學生創造性地運用STEM相關知識和技能,聯繫生活實際提出自己的思考與解決方案。其中大賽一等獎《STEM課程之生活材料製作簡易吸塵器》通過親手製作吸塵器,使學生認識吸塵器工作的基本原理,發現從科學原理出發到工程應用的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各種問題。

《山,我為你穿上綠衣——基於STEM的程序設計的開發與應用》中,將「山」搬到講堂上,通過測量山頂,山坡,山腳等不同的位置,使同學們觀察到隨著海拔的變化,氣溫會隨之產生變化的規律,寓教於樂。

這場STEM設計大賽,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批判性思維、信息技術能力等適應未來的關鍵能力,也教會了學生們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未來,天津大學STEM與綜合實踐國際合作交流中心將繼續加強學生三個素質的培養——科學素質,專業技能和堅實的科學素養,讓學生們在未來的工作中真正將各個學科知識融合起來,讓學生有能力和實力面對未來國際社會。

撰文/記者 李荔 編輯 劉昭

供圖/天津大學STEM與綜合實踐國際合作交流中心

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

提醒廣大科技輔導員

戴口罩 勤洗手 少集會

不給病毒可乘之機!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培訓基地巡禮 | 天津大學STEM與綜合實踐國際合作交流中心: 強化師資培訓,讓STEM教育更「親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市寶山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打造「課、校內外」融合發展...
    培訓是廣大科技輔導員提升專業能力的有效方式,目前協會命名的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已具備一定規模,在科技輔導員人才建設、培訓課程開發等方面,體現出了各個基地學科和專業特色與優勢。近期,我們陸續推出「培訓基地巡禮」專題內容,帶你了解這些基地在促進我國科技教師和科技輔導員在專業發展方面的默默耕耘。
  • 國際博協與上海大學合作成立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
    12月10日,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在上海大學成立。國家文物局、國際博協總部、中國博物館協會、上海市文旅局、全國部分文博機構、開設文博專業高等院校以及東道主上海大學近二百位領導嘉賓和專家學者參加了成立大會。
  • 「國際博協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在上海大學成立
    12月10日上午,作為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The International Museum Research and Exchange Centre of ICOM,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 天津大學與科萊恩國際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
    本站訊(化工學院、國際合作交流處供稿 攝影 唐蒙)9月8日,天津大學—科萊恩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行政服務中心第一會議室舉行。科萊恩中國區總裁Andy Walti,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出席籤約儀式。
  • 「國際博協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在上海大學成立
    12月10日上午,作為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The International Museum Research and Exchange Centre of ICOM,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 培訓基地巡禮 | 華中師範大學人工智慧教育學部:讓科技輔導員...
    培訓是廣大科技輔導員提升專業能力的有效方式,目前協會命名的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已具備一定規模,在科技輔導員人才建設、培訓課程開發等方面,體現出了各個基地學科和專業特色與優勢。近期,我們陸續推出「培訓基地巡禮」專題內容,帶你了解這些基地在促進我國科技教師和科技輔導員在專業發展方面的默默耕耘。
  • 華中科技大學人權法律研究院獲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
    本期共設六家基地,一併入選的有吉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西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東南大學人權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科技與人權研究中心。這是落實《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6-2020年)》相關內容的重要舉措。據了解,自2011年以來,我國已分三批在有關高校累計設立14家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
  • 金融學院與華泰證券天津分公司共建「人才培養合作開發基地」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梁辰 唐琳)近日,金融學院與華泰證券天津分公司「人才培養合作開發基地」籤約及授牌儀式舉行。華泰證券天津分公司總經理李一軍與金融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季芳共同籤署《人才培養合作開發基地協議書》,華泰證券天津分公司部門負責人代表、金融學院學生職業發展中心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 杭州享瘦輕食培訓中心正式成為IBFA國際運動營養師授權培訓基地
    6月13日北京中職培國際健身發展中心與杭州享瘦輕食培訓中心授權籤約儀式在北京龍城溫德姆酒店舉行,中體國職健身科技院院長、杭州享瘦輕食培訓中心創始人高飛、中職培國際健身發展中心幹事于洋、中職培國際健身發展中心幹事孫力南、杭州享瘦輕食培訓中心培訓導師胡亞楠等人出席授權儀式。
  • 潼南傳媒與重慶交通大學籤署實踐教學基地合作協議
    潼南網訊(全媒體記者卜榮憶)近日,潼南區融媒體中心(傳媒集團)赴重慶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參觀交流,雙方籤訂畢業生實踐教學就業基地合作意向協議,就進一步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籤約儀式上,重慶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張玉蓉為區融媒體中心主任、潼南區傳媒集團黨委書記、正高級編輯米照奎頒發重慶交通大學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業界導師聘書。重慶交通大學向區融媒體中心(傳媒集團)授牌「實踐教學基地」。隨後,雙方就人才共同培養方案、畢業生就業實踐、課程共建、科研項目等合作意向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現場氣氛熱烈。
  • 濱海新區與天津大學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
    本報訊(記者 孟興)日前,濱海新區與天津大學籤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補充協議),將雙方的戰略合作進一步推向深入。根據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既有優勢,在共建新型研發機構、高層次人才交流培養、匯聚優勢資源、提升醫療健康水平、促進產業發展等方面增加合作維度、擴展合作空間、提高合作效能,圍繞實現產業鏈、打通創新鏈、完善價值鏈緊密合作,促進高質量發展。
  • 復旦大學獲批設立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國際卓越中心
    10月26日,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IRDR)科學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復旦大學「多災種大氣環境災害與公共衛生風險互聯預警與治理國際卓越中心」(簡稱復旦大學國際卓越中心)的建設方案,批准在復旦大學設立IRDR國際卓越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Excellence - ICoE)。
  • 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ICOM-IMREC)成立大會在...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2月10日,作為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The International Museum Research and Exchange Centre of ICOM,以下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 天津科技大學與麒麟軟體有限公司籤署校企合作框架協議!
    11月17日,天津科技大學與麒麟軟體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濱海西校區言泉樓線上線下同步舉行。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程博聞,麒麟軟體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人力資源部總經理、麒麟軟體學院院長張娜出席籤約儀式。
  • 天津慈善與社會救助法治研究中心揭牌-新聞中心-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為加強慈善與社會救助法治研究,促進我市慈善事業和社會救助工作的發展,12月14日,由天津市慈善協會與天津工業大學聯合組建的「天津慈善與社會救助法治研究中心」,在天津工業大學揭牌成立。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管理學院師生來我院交流合作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管理學院林欣美副院長帶領師生團隊,來訪我院進行合作交流。我院黨委書記金凌志金凌志首先代表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對來訪的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師生表示誠摯的歡迎隨後對華中科技大學的國內地位、特色專業、精神理念等內容進行介紹,他強調了華中大人敢於競爭、善於轉變的精神。最後他還從教學特色、專業設置、國際交流等多個方面介紹了我院的發展與建設情況,並期待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管理學院的合作。
  • 天津工業大學優勢專業介紹——生物醫學工程
    同時,分別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天津工程技術研究院、天津市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怡和嘉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醫科大學、天津市代謝病醫院、天津市胸科醫院、天津南開醫院等企事業和科研院所共建了人才聯合培養實踐基地,對促進人才的校企聯合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 西安郵電大學 | 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拓展新格局
    學校堅持把國際化作為學校的發展戰略之一,以「一帶一路」建設、國家「雙一流」建設和陝西「四個一流」建設為契機,緊緊圍繞建設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高水平郵電大學的目標,依託行業特色和辦學優勢,積極拓展國際交流合作空間,充分利用國際教育資源,通過涉外培訓、合作辦學、搭建平臺、拓展項目等形式,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新格局,助推學校人才培養質量、辦學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 青島大學攜手泗水縣校地合作 共建創新創業實踐基地
    青島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彩雲,泗水縣縣委副書記、縣長趙鑫,校創新創業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啟春,校團委書記馬林剛,美術學院黨委書記崔洪林,青島大學創新創業訓練營負責人、思沃德研學公司總經理鄭強等領導、嘉賓及創新創業學院、校團委、美術學院相關人員,美術學院暑期赴泗水縣社會實踐項目組成員共70餘人參加活動。
  • 南京工業大學攜手飛燕遙感共建實踐教育基地 解鎖校企合作新模式
    南京工業大學攜手飛燕遙感共建實踐教育基地 解鎖校企合作新模式 2020年11月27日,南京工業大學測繪學院一行來到飛燕航空遙感技術有限公司,與飛燕遙感骨幹團隊就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校企合作相關事宜進行交流,並舉行實踐教育基地的籤約儀式和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