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初祖——黃帝(一)

2021-02-08 傳習之道


黃帝


1. 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


本姓公孫。生長於姬水(今陝西武功漆水河)之濱,故改姓姬。居軒轅之丘(在今陝西省武功縣),故號軒轅氏。少典之子(少典:一說是部族名,一說是人名)。以土德王,土色黃,故稱黃帝。《易·繫辭下》:「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孔穎達疏:「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裴駰集解:「號有熊。」司馬貞索隱:「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故稱黃帝,猶神農火德王而稱炎帝然也。」黃帝即位據說是公元前2697年,即位時20歲,據此推算黃帝出生於公元前2717年,其生卒年份傳說為公元前2717—公元前2599年。


黃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黃帝逝世後葬於橋山。其孫高陽立,即顓頊帝。顓頊死後,黃帝曾孫高辛立,即帝嚳。嚳死,子放勳立,即堯。堯死,舜立,舜是顓頊的六世孫。黃帝,顓頊,嚳,堯,舜即是五帝。所以說黃帝是五帝之首。


黃帝與炎帝是華夏民族的始祖。《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今陝西寶雞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中國歷史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因此,炎黃二帝都是起源於陝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兩個血緣關係相近的部落首領。後來,兩個部落爭奪領地,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2. 我國古代神話中的五天帝之一。中央之神。


《禮記·月令》:「(季夏之月)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史記·天官書》:「黃帝行德,天夭為之起。」張守節《史記正義》:「黃帝,中央含樞紐之帝。」宋高似孫《緯略》卷八:「《洛書》曰:蒼帝起,青雲扶日;赤帝起,赤雲扶日;黃帝起,黃雲扶日;白帝起,白雲扶日;黑帝起,黑雲扶日。」




黃帝功績


文化貢獻


根據中國史書的記載,他在炎帝之後,統一了中國各部落。他推算曆法;教導百姓播種五穀;興文字;作幹支,制樂器,創醫學。紀時:帝使大撓作甲子,以十天幹配合十二地支以紀時沿用至今農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六十年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數學:隸首作數,定度量衡之制。

軍隊:風后衍握奇圖,始制陣法。

音樂:伶倫取谷之竹以作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

衣服:元妃嫘祖始養蠶以絲製衣服。

醫藥:與岐伯討論病理,作《黃帝內經》。

文字:倉頡始制文字,具六書之法。

鑄鼎:在荊山(位於陝西中部)鑄鼎,分華夏為九州

其他:舟車、弓矢、房屋等之發明。


精神文明


發明歷數、天文、陰陽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紀年、文字、圖畫、著書、音律、樂器、醫藥、祭祀、婚喪、棺槨、墳墓、祭鼎、祭壇、祠廟、佔卜等。


政治文明


建立古國體制:劃野分疆,八家為一井,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為一裡,五裡為一邑,十邑為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州,全國共分九州;設官司職,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設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個官位管理國家。對各級官員提出「六禁重」,「重」是過分的意思,即「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員節簡樸素,反對奢靡。提出以德治國,「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義,尤其是設立「九德之臣」,教養百姓九行,即擔任法官、后土擔任獄官,對犯罪重者判處流失,罪大罪極者判處斬首等。


物質文明


史書記載,黃帝在農業生產方面有許多創造發明,其中主要有實行田畝制。黃帝之前,田無邊際,耕作無數,黃帝以步丈畝,以防爭端,將全國土地重新劃分,劃成「井」字,中間一塊為「公畝」,歸政府所有,四周八塊為「私田」,由八家合種,收穫繳政府,還穿土鑿井。對農田實行耕作制,及時播種百穀,發明杵臼,開闢園、圃,種植果木蔬菜,種桑養蠶,飼養獸禽,進行放牧等。縫織方面,發明機杼,進行紡織,製作衣裳、鞋帽、帳幄、氈、袞衣、裘、華蓋、盔甲、旗、胄。制陶方面,製造碗、碟、釜、甑、盤、盂、灶等。冶煉方面,煉銅,製造銅鼎、刀、錢幣、鉦、銚、銅鏡、鍾、銃。建築方面,建造宮室、鑾殿、庭、明堂、觀、閣、城堡、樓、門、階、蠶室、祠廟、玉房宮等。交通方面,製造舟楫、車、指南車、記裡鼓車。兵械方面,製造刀、槍、弓矢、弩、六纛、旗幟、五方旗、號角、鼙、兵符、雲梯、樓櫓、炮、劍、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飯、酒、肉、稱尺、鬥、規矩、墨硯、几案、氈、旃、印、珠、燈、床、席、蹴踘等。



相關焦點

  • 人文初祖—軒轅黃帝
    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徵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
  • 黃帝,華夏人文初祖
    司馬遷通過對空桐、涿鹿等實地的考察採訪,查閱《尚書》、《春秋》、《國語》以及《五帝德》、《帝系姓》等史籍,以為伏羲、炎帝乃上古傳說人物,信史不足,而關於黃帝的記述則並不虛妄,於史可考,於是「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不僅體現了他求真務實的史學觀,而且也為黃帝確立了華夏人文初祖的地位。
  • 黃帝 中華「人文初祖」
    黃帝 中華「人文初祖」
  • 【中國文化】黃帝: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 新書 | 人文初祖:黃帝神話
    書  名:人文初祖副書名:黃帝神話叢書名:中華遠古神話衍說作  者:劉勤等 著ISBN:978-7-108-06764-7定  價:39元此書系「中華遠古神話衍說·三皇五帝」叢書之一種。司馬遷《史記·殷本紀》《史記·周本紀》說帝嚳是黃帝之孫,《三代世表》說「舜、禹、契、后稷,皆黃帝子孫也」。儘管這些說法歷史錯位離譜,政治改造明顯,但至少也可以說明一點:堯、舜、禹,夏、商、周之先民,無一例外早已將黃帝作為祖神。黃帝在華夏文化中的初祖地位,穩若泰山。毫無疑問,黃帝當之無愧是華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人文初祖黃帝與中國儒家文化
    黃帝是中華文明的人文初祖,也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儒學是我國古代長期佔主導地位的思想學說,在中華文明史上,兩者之間具體發生了怎樣的歷史聯繫?這值得進一步探究。一、黃帝是中華文明的人文初祖現在學界一般將黃帝看成是一個歷史時代的稱謂,即黃帝時期。
  • 中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陵
    圖片、視頻:《軍坡文化節》平臺黃帝陵是中華人文初祖黃帝的陵寢,被譽為華夏第一陵
  • 易識神仙‖中華人文初祖 軒轅黃帝 開創黃老之學
    三月三 第二篇恭賀中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聖誕【軒轅寶誥】至心皈命禮紀元皇帝,位證玄都。光圓妙果,化育群雛。管儒道釋三教權俱,掌天地人萬象星符。根據《史記五帝本紀》一書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生長於姬水之濱,後改姬姓),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根據《史記》、《山海經》、《易經》等書籍記載,黃帝在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居住,號軒轅氏。因建都於有熊 ,亦稱——有熊氏。史載:姬水成以土德王天下,黃帝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故稱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徵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
  • 從上古巫書《山海經》看人文初祖黃帝的譜系
    [來源網絡]從上古巫書《山海經》看人文初祖黃帝的譜系
  • 黃帝是傳說人物,還是真實人物,看看這個證據,我們就清楚了
    提起黃帝,但凡中國人沒有不知道的,無論你是大學畢業、中學畢業,甚至是小學畢業,哪怕就算你是個「文盲」,你也不可能不知道黃帝這個人,除非你承認你不是「炎黃子孫」。「炎黃子孫」中的「黃」,就是黃帝,他位列「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 人文初祖伏羲氏到底是哪裡人?他與女媧是什麼關係?
    而伏羲氏與女媧則創造了人,是為中華文明的初祖。那麼,伏羲氏到底是哪裡人?他與女媧是什麼關係呢?伏羲,又寫作包犧、庖羲、宓羲、伏戲、伏希。伏羲氏是繼盤古之後的大神,《易·繫辭》記載:伏羲氏是八卦的創始人,也是結網和發明漁獵的洪荒古帝。古籍《世本·作篇》記載:「伏羲制以儷皮嫁娶之禮」,伏羲氏首創了婚姻嫁娶。東漢《白虎通·號》記載:「古之時未有三綱六紀,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
  • 黃帝: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有虞氏是黃帝的重孫虞幕所立,其譜係為黃帝—昌意—顓頊—虞幕,其下五世孫為舜;夏后氏為大禹所立,大禹父親鯀的曾祖和虞幕同為顓頊的後代。故司馬遷云:「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其後的商朝、周朝雖不再「禘黃帝」,但從血緣關係上說,仍是黃帝的後裔,且三代王朝都建立在黃帝所開創的大部落聯盟基礎之上,故在周朝就已形成以黃帝為血緣「始祖」的華夏部落共同體的共識。
  • 《三字經》——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在上世.
    三字經宋.王應麟zì xī nóng    zhì huáng dì自羲農,  至黃帝。 hào sān huáng    zài shàng shì   號三皇,    在上世。    【解釋】自伏羲氏、神農氏到黃帝,這三位上古時代的帝王都能勤政愛民、非常偉大,因此後人尊稱他們為「三皇」。【啟示】歷史學家大體把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即上古、中古、近代。
  • 園博園軒轅黃帝造像被撒滿錢 人民幣堆成「小山」
    該造像底部被遊客投滿了人民幣,更有甚者將人民幣投向造像身上。 據悉,軒轅黃帝,生活在公元前28世紀,距今已四千九百多年,鄭州新鄭人,是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而統一中華被載入史冊。被尊為中華「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 軒轅黃帝的功業
    ,生卒年份大約為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是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為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功績偉業為世人所稱道。  一、在文化方面的貢獻  根據中國史書的記載,軒轅黃帝在炎帝之後統一了中國各部落。他推算曆法;教導百姓播種五穀;興文字;作幹支,制樂器,創醫學。紀時:帝使大撓作甲子,以十天幹配合十二地支以紀時沿用至今農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六十年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 黃帝紀元4609年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徵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制音律、作《黃帝內經》等傳世數千載。因功在萬世,被華夏子孫尊為「人文初祖」。
  • 《三字經》51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20210222大家早上好,歡迎來到「檳榔國學」,一起分享《三字經》51自羲農,至黃帝這句話是說:自伏羲氏、神農氏到黃帝,這三位上古時代的帝王都勤政愛民、仁德寬廣,所以後人尊稱他們為「三皇」。 啟示: 歷史學家大體把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國歷史從商代以後才有了較可靠的記載,這以前的歷史是個神話和傳說的時代,即上古。 伏羲也寫作「伏犧」,是制伏野獸的意思,這個時期就是歷史學上劃分的「狩獵階段」。
  • 網絡節日 | 庚子(2020)年重陽恭祭軒轅黃帝典禮將於10月25日舉行
    網絡節日 | 庚子(2020)年重陽恭祭軒轅黃帝典禮將於10月25日舉行 2020-10-21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曆三月初三,軒轅黃帝聖誕!
    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根據《史記五帝本紀》一書記載,黃帝是少典的兒子,姓公孫,名字叫軒轅,在軒轅之丘居住,故號軒轅氏。
  • 酒祖杜康 敬奉人文始祖 祈福國泰民安
    黃帝是中華人文始祖,是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精神圖騰,選擇何種美酒供奉黃帝,自然要嚴格考量、慎重選擇。而杜康自古以來就享有『天下第一美酒』的盛譽,被多個朝代的君王封為御酒、貢酒,以及祭拜天地和先祖的首選用酒,黃帝故裡拜祖大典供奉用酒,可謂是水到渠成之事。據悉,早在2012年,杜康就代表豫酒摘得供奉用酒桂冠,開啟豫酒品牌成為黃帝故裡拜祖大典供奉用酒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