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是中國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出生於鹹豐十一年,往生於1940年,是距離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最近的一位淨土祖師。
印祖出生的時代,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內憂外困的時期,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日益凋零的時期。隨著西方文化以強勢姿態進入中國,儒家文化日漸邊緣化,中國佛教也備受衝擊。
印光大師就是在這風雨飄搖的時代,示現在我們中土。乘願再來的祖師菩薩,有應運、應劫的不同。值太平盛世,是應運而生;值兇年亂世,是應劫而生。
印祖應著這個時代的劫難而生,挽狂瀾於既倒,對儒佛道統在中國的傳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近代的中國幸虧還有一批像印祖這樣的高僧大德,才使佛教在震旦國得以傳承下來。所以我們今天還能夠聽聞到佛法,要生感恩的心。
印祖早年出家,韜光斂跡,不為外人所知。民國元年,高鶴年居士將印祖的《宗教不宜混濫論》、《淨土普被三根論》、《佛教以孝為本論》等幾篇論文在《佛學叢報》發表,署名「常慚」。
這些文稿以其見地的精純和文字般若的攝受力,一經面世,馬上即引起了教內外的關注。於是,當時一批很有眼光的居士,像徐蔚如、周孟由等,就開始著手收集、整理印祖的文稿,出版了《印光法師文鈔》。
這樣一來,印祖的名望開始逐漸被社會各界所廣泛認知,所謂龍天推出。印祖廣泛利益眾生的弘法活動,也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直至往生。
觀察印祖近三十年的的弘法,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他一生的弘法風格非常平實。於世間法,則推崇儒家文化;於出世間法,則專以信願持名,求生淨土作為宗旨。
雖然印祖也精通大乘的各宗各派,但他從不以大通家自居,而是專修、專弘淨土法門。
從弘法形式上看,印祖很少開壇講法,主要是以書信的形式和自己的真修實幹來攝受眾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