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味中藥(藜蘆)

2021-02-06 艾草醫學堂

蔥苒、蔥葵、梨盧、山蔥、七釐丹。

多年生草本,高60~100釐米。根莖短圓柱形,具多數細長的根,肉質,外皮黃白色。莖直立,基部有黑褐色棕毛狀的葉柄殘基。葉互生,近無柄,葉片闊橢圓形、闊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下延成鞘狀包莖,上面青綠色,下面灰綠色,有強脈而具折。圓錐花序頂生,花序軸密被灰白色綿毛,花小,雜性,雄花通常生於花序軸下部,兩性花常在中部心上,花被片6,黑紫色,開展或稍下反,雄蕊6枚,與花被片對生,花葯腎形,背著,子房近方形,花柱3,3室,胚珠多數。蒴果長1.5釐米,2深裂,種子具翅。

生於山谷、山地陰坡或灌木林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

一般於5月至6月末抽花莖前採挖根部或連同少部分根莖,除去地上部分的莖葉,洗淨,曬乾,或挖取全草,除去泥土,曬乾藥用。

根莖圓柱形,長2~4釐米,直徑0.7~1.5釐米,表面棕黃色或土黃色,上端殘留葉基及毛鱗狀物,四周生有眾多細根。根細長,略彎曲,長10~20釐米,直徑1~4釐米,表面黃白色或灰褐色,有較密的橫皺紋,下端多縱皺紋,質脆,斷面類白色,中心有淡黃色的中柱,易於皮部分離。氣微,味極苦,粉末有強烈的催嚏性。

性寒,味辛、苦。歸肝經、肺經、胃經。

湧吐風痰、殺蟲療瘡。屬湧吐藥。

用量0.3~0.9克,宜入丸散,內服治療中風痰壅、喉痺不通、癲癇等症。油調外塗,治疥癬、禿瘡,外用適量。注意:本品毒性猛烈,用時宜慎。

具有催吐、降血壓、抗微生物及滅蟲作用。藜蘆粗提物對麻醉犬或貓有明顯而持久的降壓作用,無快速耐受現象,在降壓的同時伴有心跳減慢,呼吸抑制甚至暫停,對腎性高血壓犬亦有降壓作用。藜蘆生物鹼降壓原理被認為是由於頸動脈竇及心肺感受區竇神經及迷走神經傳人纖維反射性地抑制血管運動中樞,引起血壓下降。毒性:藜蘆浸出液小鼠皮下注射LD50為( 11.78±0.38)克/千克

含多種甾體生物鹼,如介芬鹼、偽介芬鹼、藜蘆鹼胺等。全草中分離出15種生物鹼,包括藜蘆辛、芥芬鹼、新計巴丁鹼。另含乙醯基原藜蘆鹼A、原藜蘆鹼A、計米定鹼、雙去乙醯基原藜蘆鹼A、藜蘆嗪、藜蘆醯棋盤花鹼、藜蘆米寧等成分。

孕婦及體弱者忌服。反細辛、芍藥、人參、沙參、丹參、玄參、苦參。服之吐不止,可飲蔥湯解。

①治頭痛不可忍:藜蘆一莖,暴幹,搗羅為散,入麝香麻子許,研勻吹鼻中。(《聖濟總錄》吹鼻麝香散)

②治頭痛鼻塞腦悶:藜蘆(研)15克,黃連(去須)0.9克。上二味,搗研為散,每用少許,吸入鼻中。(《聖濟總錄》通頂散)

③治牙痛:納黎蘆末於牙孔中,勿咽汁。(《幹金翼方》)

④治疥癬:藜蘆細搗為末,以生油調敷之。(《鬥門方》)

⑤治癬立有神效:藜蘆根15克,輕粉0.75克。上為細末,涼水調,搽癬上。(《普濟方》)

相關焦點

  • 每天學一味中藥,藜蘆!
    藜蘆粗提物對麻醉犬或貓有明顯而持久的降壓作用,無快速耐受現象,在降壓的同時伴有心跳減慢,呼吸抑制甚至暫停,對腎性高血壓犬亦有降壓作用。藜蘆生物鹼降壓原理被認為是由於頸動脈竇及心肺感受區竇神經及迷走神經傳人纖維反射性地抑制血管運動中樞,引起血壓下降。毒性:藜蘆浸出液小鼠皮下注射LD50為( 11.78±0.38)克/千克。
  • 醫道|每天學一味中藥,藜蘆!
    藜蘆粗提物對麻醉犬或貓有明顯而持久的降壓作用,無快速耐受現象,在降壓的同時伴有心跳減慢,呼吸抑制甚至暫停,對腎性高血壓犬亦有降壓作用。藜蘆生物鹼降壓原理被認為是由於頸動脈竇及心肺感受區竇神經及迷走神經傳人纖維反射性地抑制血管運動中樞,引起血壓下降。毒性:藜蘆浸出液小鼠皮下注射LD50為( 11.78±0.38)克/千克。含多種甾體生物鹼,如介芬鹼、偽介芬鹼、藜蘆鹼胺等。
  • 每日一味|藜蘆
    藜蘆粗提物對麻醉犬或貓有明顯而持久的降壓作用,無快速耐受現象,在降壓的同時伴有心跳減慢,呼吸抑制甚至暫停,對腎性高血壓犬亦有降壓作用。藜蘆生物鹼降壓原理被認為是由於頸動脈竇及心肺感受區竇神經及迷走神經傳人纖維反射性地抑制血管運動中樞,引起血壓下降。毒性:藜蘆浸出液小鼠皮下注射LD50為( 11.78±0.38)克/千克。含多種甾體生物鹼,如介芬鹼、偽介芬鹼、藜蘆鹼胺等。
  • 每天學一味中藥,香薷!
    上一味,搗羅為散,每服6克,水一盞,煎服七分,不去滓溫服,不拘時候。(《聖濟總錄》香薷散)②治霍亂吐利,四肢煩痛,冷汗出,多渴:香薷60克,蓼子30克。上二味粗搗篩。每服6克,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日三。(《聖濟總錄》)③治小兒白禿,發不生,汗出:濃煮陳香薷汁少許,脂和胡粉敷上。(《子母秘錄》)④治口臭:香薷一把,以水一鬥煮,取三升,稍稍含之。
  • 每天學一味中藥,卷柏!
    ❹人體救命通道, 用中藥艾條灸一穴通七經,怕冷的人必灸!❺每天學一味中藥,黃皮核!❻入秋養生三妙招:早搓手,午曬背,晚泡腳!❼偏頭痛反反覆覆?道醫簡單一招就能緩解!❾每天學一味中藥,葫蘆茶!
  • 每天學一味中藥,桂皮!
    ❹每天學一味中藥,橘核!❺冰糖和它一起吃,咳嗽、咽炎、喉痛自然好,趕緊為家人收藏!❻每天學一味中藥,相思子!❼藥王孫思邈養生十三法,常做這些姿勢,從來不生病!❽每天學一味中藥,關黃柏!❾《道醫望氣斷病法》,這老祖宗的眼睛不是一般的「毒」,一眼看出這是個死而復生的人!
  • 每天學一味中藥,凌霄花!
    ❹每天學一味中藥,荷葉!❺體虛之人不適合刮痧,應該「通三關」,一樣可以通絡排毒!❻每天學一味中藥,苦丁茶!❼你身上藏著粒「速效救心丸」,轉發一次,救人無數!❽舌頭是疾病的"照妖鏡",舌頭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❾每天學一味中藥,枇杷葉!
  • 每天學一味中藥,鬼箭羽!
    ❺每天學一味中藥,乳香!❻養肝就是養命!萬萬不可錯過的養肝秘籍!❼「夜班族」,身體狀況與中藥調理!❽每天學一味中藥,樟腦!❾不是反對你吃水果,而是阻止你毀掉身體!
  • 每天學一味中藥,陽起石!
    ❻每天學一味中藥,僵蠶!❼中藥喝法有講究 ,這么喝最有效!❽長期被溼氣困擾?道醫養生教你如何去溼氣與溼邪!❾每天學一味中藥,小薊!
  • 每天學一味中藥,蒺藜!
    ❹每天學一味中藥,千裡光!❺常吃這七種食物,比人參還補!氣血足,身體好,健康無煩惱!❻倒春寒,三大方法預防傷肺的寒邪!振奮陽氣,驅散寒溼之邪!❼每天學一味中藥,車前草!❽咳嗽久了,心臟就廢了!只需吃一物,止咳又強心,遠離心臟病!❾道醫說,保養就是要養著,八種常用中藥,這樣吃最養生!
  • 每天學習一味中藥--蒴藋
    每天學習一味中藥第263期今天知識又增漲一點點蒴藋   [shuò] [zhuó
  • 每天學一味中藥,桑螵蛸!
    ❻每天學一味中藥,香櫞!❼女人脾虛不僅老得快,而且百病纏身!6個脾虛的信號,快看看你有嗎?❽三七聯手西洋參,保護心臟,效果翻番!❾每天學一味中藥,神曲!
  • 每天學一味中藥,卷柏!
    ❹人體救命通道, 用中藥艾條灸一穴通七經,怕冷的人必灸!❺每天學一味中藥,黃皮核!❻入秋養生三妙招:早搓手,午曬背,晚泡腳!❼偏頭痛反反覆覆?道醫簡單一招就能緩解!   今日熱點推薦,必看!勸告大家!每天一小杯, 可殺死體內癌細胞! 可排出身體10年毒素!轉告父母!50歲後,2味調料要減少食用,是傷骨利器,常吃小心骨頭變「脆」勸告大家!50歲阿姨高血壓10年卻從不吃藥,每天用它泡水喝,血壓很穩定提醒大家!兒子同學來家吃飯,我做4個家常菜,個個能撐場面,兩人都誇好吃勸告大家!
  • 每天學一味中藥,胡黃連!
    ❹每天學一味中藥,浮萍!❺張仲景: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❻道醫,淺談常見的幾個養生誤區!❼每天學一味中藥,鵝不食草!❽最新!第四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方案發布!❾一冬最怕堵,一杯就管用!人人必備!
  • 每天學一味中藥,地龍!
    ❹每天學一味中藥,浮萍!❺張仲景: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❻道醫,淺談常見的幾個養生誤區!❼每天學一味中藥,鵝不食草!❽最新!第四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方案發布!❾一冬最怕堵,一杯就管用!人人必備!
  • 每天學一味中藥,石蟬草!
    ❺每天學一味中藥,崗稔根!❻中醫養生,水是最好的美容保養品!❼每天揉一次大腿內側,兩周後,奇蹟出現了!❽每天學一味中藥,防風草!❾黃芪泡水並不適合所有人,「五喝四不喝」!每天喝一杯,疾病都趕走!
  • 每天學一味中藥,骨碎補!
    道醫古法中藥香包天然中草藥 無化學添加避邪驅瘟,化溼醒脾、聚香凝神⊙道醫問診諮詢,添加微信號:daoismm⊙投稿合作:89928269@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❶結緣:道醫秘制端午中藥香囊+端午闢邪符,避邪驅瘟、香體除穢!
  • 藥材:藜蘆
    【中藥名】藜蘆lilu【別名】蔥苒、蔥葵、梨盧、山蔥、七釐丹。【英文名】RadixEtRhizomaVeratriNigri。【來源】百合科植物黑藜蘆VeratumnigrumL.的根及根莖。【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60~100釐米。根莖短圓柱形,具多數細長的根,肉質,外皮黃白色。莖直立,基部有黑褐色棕毛狀的葉柄殘基。
  • 《本草綱目》故事:善治風痰的藜蘆
    藜蘆,別名黑藜蘆,山蔥,旱蔥,鹿蔥,為百合科植物藜蘆乾燥根及根莖,生於海拔1200-33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叢中。產於中國東北、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內蒙古、甘肅、湖北、四川和貴州,也分布於亞洲北部和歐洲中部。於5-6月未抽花葶前採挖,除去葉、雜質後洗淨,橫切3分長,放米泔水中漂1天,撈起曬乾。因其有毒,按照這種方法炮製後可以降低其毒性。
  • 【中藥講堂】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沒食子
    沒食子,中藥名。為沒食子蜂科昆蟲沒食子蜂的幼蟲寄生於殼鬥科植物沒食子樹幼枝上所產生的蟲癭。寄生於殼鬥科植物沒食子樹幼枝上所產生的蟲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