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把德國帶到巔峰時離開了,她是德國150年來四傑之一

2021-02-13 中企思智庫

近日,德國總理默克爾成為世界焦點,因為:

她領導了8000萬德國人18年;

她讓德國和德國人民現在處於最好的狀態,也可以說達到巔峰時期。

在她宣布離任時,所有的人自發的走出家門或站在陽臺上為她鼓掌,長達六分多鐘之久,這在德國人歷史上是空前的。

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一位女記者問默克爾:我們注意到你總是穿同一套西裝,你沒有另一套嗎?

默克爾回答:「我是公務員,不是模特。」她18年沒有換過「舊」衣服。

默克爾和其他公民一樣住在一間普通的公寓裡,她在當選德國總理之前就住在這所公寓裡。她沒有搬到豪宅,也沒有別墅、僕人、遊泳池和花園。

德國,面積35萬平方公裡,歐洲面積排名第七位,相當於中國黑龍江的2/3(黑47萬多平方公裡),和日本差不多。德國人口8000多萬,接近山東,在歐洲僅少於俄羅斯,排名第二。

德國人均收入5萬多美元,在人口超過8000萬國家收入的前15位中,僅次於美國,排名第二。同時,德國不僅是歐洲經濟的領頭羊,更是現代工業4.0的先驅。

德國為何能強大?日耳曼民族為何發動兩次世界大戰之後仍然受人尊重?除了政治軍事外交等因素外,德國歷史上出現了四位好總理,他們共同特點是推崇:自由貿易、自由市場和自由經濟。大力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培育出奔馳、寶馬、西門子、巴斯夫、安聯保險、阿迪達斯、卡斯可廚房、巴伐利亞機械製造廠等上百家百年老店。

第一位:德國統一的締造者——俾斯麥

俾斯麥被稱為德國鐵血首相、他與中國的清朝的李鴻章,美國總統格蘭特在同一個時代,被稱為十九世紀的三位偉人。但俾斯麥統一了德國,格蘭特發展了美國,而李鴻章卻出賣了中國。相比之下,俾斯麥是那個時代真正的偉人。

俾斯麥是在1815年4月1日出生在普魯士的布蘭登堡的豪森莊園,他們家是容克貴族的世家。俾斯麥在幼時就受過了良好的教育,他曾經去哥廷根大學以及柏林大學去學習法律歷史以及外語。桀驁不馴的他在大學期間,曾和同學進行了27次的決鬥。

年輕的俾斯麥處在一個分裂無能的德國。自從843年德國脫離法蘭克帝國以來,德國已經分裂成許多小國,他所在的普魯士是德國最強大的國家,僅次於奧地利。混亂之下必有英雄,他先後發動了三次大規模戰爭,最後統一了德國。

第二位:西德第一位總理——阿登納

康拉德·阿登納,在1876年1月5日出生(比孫中山小10歲,比毛澤東大17歲)於德國科隆市的一個法院職員家庭,是一名律師的兒子。原籍在萊茵河西岸的上艾費爾地區。中學時代,阿登納最喜歡的課程是拉丁語和歷史。

阿登納是西德(聯邦德國)的第一任總理,在二戰後重建國家的關鍵人物 。阿登納是美國前總統尼克森最崇拜的人,他在《領袖們》一書中寫到:二戰後歐洲有三位著名人物邱吉爾、戴高樂和阿登納,阿登納是一位務實而又理想主義者,他把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治理的井井有條。

第三位:統一總理——科爾。

科爾是在戰後德國經濟奇蹟時期從政治的「鄉下」——位於西南部的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踏上政壇的,直到他登上德國政治的神壇,成為德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統一總理」,他連續擔任了16年的德國總理,以致於德國有一代人以為「總理」一詞就是「科爾」。

2010年5月,科爾八十大壽官方慶祝儀式在他的家鄉路德維希港舉行。德國總理默克爾、時任總統克勒以及眾多德國、歐盟和其他國家政要都前來捧場。科爾抱病出席,以顫抖的聲音在800多名嘉賓前充滿感情地發言。或許他在那次發言中的一句話可以概括他這一輩子:「我可以說,我度過了有意義的一生。」(科爾2017年去世,享年87歲)。

第四位就是默克爾了,她是東德人,連任四屆。她對中國非常友好,多次到北京、西安、成都訪問參觀,特別是沒有完全站隊美國,保持中立態度,為發展中德關係做出了貢獻。


當然,德國也出現過阿道夫·希特勒這樣的總理。德國總統是象徵,沒有實權。

相關焦點

  • 德國人民送別默克爾
    被戲稱為"世界夫人"的默克爾(AngelicaMerkel)被形容為相當於600萬德國男人。昨天,默克爾離開了黨的領導職位,交給了後人,德國和德國人民處於最佳狀態。德國人的反應在德國人歷史上是空前的。全國人民走到房屋的陽臺上,自發地為她鼓掌,連續6分鐘熱烈的掌聲德國站在一個身體告別德國領導人,一個化學物理學家而不受時尚或燈光的誘惑,不買房地產,汽車,遊艇和私人飛機,只知道她來自前東德。她離開德國後離開了她的職位。她離開了,她的親戚並不聲稱他們是這個國家的長老。18 年, 沒有換下她的舊衣服。上帝對著這個沉默的領袖。
  • 默克爾:從「德國媽咪」到「歐洲祖母」
    當人們談論「女性政治家」時,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一個人,她就是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一位已連續9年蟬聯《福布斯》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女性榜單榜首的女強人。更難能可貴的是,德國ZDF電視臺的長期民意調查顯示,15年多以來,默克爾的支持率一直都在50%以上,最低也僅跌至52%(2010年),最高時為86%(2014年),最新的支持率仍高達82%(2020年10月)。
  • 默克爾演講失控,當她真的離開,德國人也許才驚覺居然如此想念她
    默克爾執政期間的德國默克爾的成就其實是有目共睹的,2016年後,西方國家開始分裂,默克爾沉著地應對不斷變化的歐洲局勢,使得德國都能夠全身而退,這無疑體現了默克爾清晰而準確的政治智慧。再看她做過的決策。很多資本國家的做法卻是將部分金融資金寧可在金融系統內空轉來套利,也不進入實體,而更多的資金是進入到一些國家抑制發展的行業,造成嚴重資產泡沫,來實現保值增值!這就是所謂的虛假繁榮。默克爾這一嚴控,其實等於放棄了通過貨幣政策來改善經濟的策略,對那些已經吸毒上癮的國家來說,這樣做實在是很愚蠢。
  •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年輕時,在東德的學習和生活
    ,也是世界上較有影響力的國家首腦之一。對於安吉拉·默克爾而言,她還有一個突出的優點,那就是她的俄語水平相當之高。當然,這除了安吉拉·默克爾本人的努力之外,還歸功於年輕時在東德接受的高水準教育。,她就是後來的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
  • 德國總理默克爾,彎身撿起掉地的麵包,放進自己的餐盤裡
    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經歷1954年,安格拉·默克爾出生在聯邦德國的一個牧師家庭,後來一家人遷往民主德國。為了能夠考上好的大學,她放棄了自己擅長的俄語和英語專業,轉而去德國萊比錫大學攻讀物理學,畢業後在德國科學院從事研究工作。1986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 偉偉道來|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最後一班崗
    照片中,默克爾C位站立、臉色明亮、目光堅定,她的身體前傾,雙手支在桌子上,擺出了居高臨下的姿勢。默克爾的對面是坐著的川普,面色黯淡,不但在高度上比默克爾矮了不少,而且位於畫面的右側邊緣。這是德國攝影記者的一次漂亮的反擊。2020年5月,默克爾公開打臉川普。由於疫情的影響,川普本來已經安排G7峰會在線上舉行,又臨時改變主意要在戴維營舉辦。
  • 默克爾大量接受中東難民,不怕德國被綠化?這才是她的聰明之處
    默克爾大量接受中東難民,不怕德國被綠化?這才是她的聰明之處!我們要知道在歐盟各國之中,德國和法國是發展比較好的兩個國家了,法國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而,且是歐盟唯一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總想當歐盟各國的領頭羊,但是法國要想當老大的話,可得有德國同意。雖然德國現在不是常任理事國,而且還是二戰的戰敗國,在工業科技領域絕對算上是歐洲首屈一指的了,不連美國也不得不佩服德國工業的發達。
  • 德國告別默克爾時代!民眾自發為總理送行,掌聲持續6分鐘之久!
    日前,德國在持續6分鐘的熱烈掌聲中向默克爾告別。德國人通過民主選舉她來領導他們,她以能力、技巧、奉獻精神、正直和真誠領導了8千萬德國人18年。在她18年的領導生涯中,沒有記錄過她的違規行為。她沒有任命任何親戚擔任國務卿。她沒有聲稱自己是榮耀的創造者。
  • 戰「疫」中的德國,默克爾收穫政治回潮
    在當今國際政壇,默克爾算得上是最資深的國家領導人和最有影響力的國際政治家之一。如從連續任職的時間看,在世界主要國家中,除了俄羅斯總統普京外,默克爾連續擔任國家領導人的最長。視頻截圖:默克爾總理發表全國電視講話。(來源於環球網)2005年,默克爾出任德國總理,至今已連任四屆。
  • 德國什麼時候淘汰燃煤?默克爾:呵呵呵
    終於,與會者突然活躍了起來,嘉賓們停止了交談,鏡頭則聚焦到了同一個人,原來是德國總理默克爾走進了會場。在握手、寒暄、合影后,帶著所有人的關注,默克爾走上了講臺。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挑戰」,默克爾開始了自己的演講。這位德國女總理強調,「歐洲人應當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她表示歐盟將嚴格落實溫室氣體排放在2030年比1990年水平降低40%的目標。
  • 德國足球復興,不看勒夫,看默克爾
    去年9月,默克爾贏得大選連任德國總理,當時本人立貼為證——巴西世界盃,德國能進決賽。今天,我願意堅持自己的判斷。雖非德粉,德國的政壇大數據暗合的歷史軌跡卻告訴我們,勒夫的球隊想不紅都難——65年來,德國曆位總理執政期間,德國男足至少能帶來一個世界盃亞軍。
  • 默克爾說德國必須幫助其他歐盟國家
    來源:新華社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12日在她所在中右翼執政黨「聯盟黨」議員會議上說,新冠疫情之後,德國必須幫助其他歐盟國家經濟回歸正常。「聯盟黨」由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組成,部分參會者向媒體證實默克爾上述言論。默克爾告訴議員們,德國作為出口國家,歐盟夥伴經濟恢復至關重要。談及歐盟重建計劃,她認為規模和籌資均可討論。德國是遏制新冠疫情蔓延最成功的歐洲國家之一,部分得益於大量病毒檢測,目前已經部分重啟經濟。
  • 德國總理默克爾首次表態:禁止穆斯林在公共場合完全蒙面
    她在講話中首次表示,將順應黨內呼聲,在德國立法廣泛禁止完全遮蓋面部的穆斯林服裝。她還解釋自己第4次參選德國總理是因為許多人和她說:「你一定要(這樣做)」,讓她很感動。據德媒7日消息,在6日的德國執政黨基民盟(CDU)代表大會上,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表了長約80分鐘的講話,她談到了該黨明年的政綱,提及了難民問題,在談到主張廣泛禁止伊斯蘭面罩時,她得到了全場長時間的掌聲。
  • 默克爾放棄連任德國總理,「自願」背後是什麼「陽謀」?
    德國總理默克爾最近突然變得無比感性,12月9日,她發表了26分鐘的演講,期間竟然數次哽咽, 甚至雙手合十,用近乎懇求的口吻求德國人遵守隔離規定。默克爾這一表現可不像那個世人所熟知的淡定「鐵娘子」,被媒體評價為默克爾執政15年來最感性的一次演講,當然也可能是唯一一次。
  • 「小默克爾」宣布將辭職 德國將會被帶往何方?
    她也表示,黨主席和(大選中的)總理候選人應該由同一個人擔當,因此她不會擔任總理候選人。  AKK現年57歲,2018年當選基民盟黨主席。被普遍認為是德國現任總理默克爾的繼承者,也被稱為「小默克爾」。但自她當選以來一直面對批評,包括來自黨內的批評,也有人對她領導國家的能力產生質疑。  AKK的「退場」是必然的結局,還是在圖林根州選舉這「最後一根稻草」的壓力下做出的決定?
  • 德國基民盟主席本周揭曉 默克爾"接班人"可能是她
    默克爾(圖:視覺中國)海外網12月5日電 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將於本周五(7日)選出新任主席,這不僅意味著默克爾最有可能的「接班人」將誕生,還將對德國政壇帶來深遠影響默克爾於10月底曾對外宣布,12月將不會尋求連任基民盟黨魁,並透露,任期結束後,也不會再尋求擔任總理一職。這一消息給德國國內拋下震撼彈,也引發各界猜測誰是默克爾的繼任者。法國24電視臺網站援引法新社(德語版)新聞報導,德國政治科學家埃克哈德·傑西認為,「誰成為德國最大黨派的領袖,或許遲早也將成為下一任總理。」
  • 安格拉·默克爾:四度問鼎總理的德國「鐵娘子」
    默克爾在東德接受教育,成為了一名物理學家。默克爾命運的轉折發生在1989年。斯蒂凡·科內琉斯所著的《默克爾傳》中寫道,那年11月9日,默克爾和一位女性朋友「在蒸汽浴中經歷了柏林圍牆的倒塌」。從此,她的政治生涯也拉開了帷幕。1989年,默克爾加入「民主覺醒黨」。次年,她加入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並從當年起一直保持直選聯邦議院議員的地位。
  • 安格拉•默克爾:四度問鼎總理的德國「鐵娘子」
    當地時間2017年9月25日,德國柏林,德國總理默克爾現身基民盟(CDU)黨總部,獲贈獻花,慶賀大選獲勝。圖片來源:東方IC     9月25日公布的德國大選初步計票結果顯示,安格拉·默克爾帶領的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獲得33%的選票。這意味著,已幹滿三屆德國總理的「鐵娘子」再度連任已成定局。    默克爾1954年出生在西德漢堡一個姓卡斯納的牧師家庭。在她出生後不久,全家搬到了東德。
  • 德國大選馬上來了 默克爾看似穩操勝券,不過背後有這些危機……
    穩中有變的政治生態默克爾在德國連續執政十二年,很多德國人親切地稱呼她為「媽咪」(Mutti)。她謀求連任最大資本是德國優秀的經濟表現。特別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默克爾治下的德國依然維持了強勁的經濟和出口增長,有效地控制了失業率和財政赤字。2014年以來德國接連實現財政盈餘,2016年失業率降至5.7%的歷史低點。
  • 面對德國混亂的局勢,鐵娘子默克爾忍不住落淚
    巾幗不讓鬚眉的德國鐵娘子默克爾終究也只是個女人,在面對新冠病毒時,她沒有示弱,反而採取一系列抗疫措施將德國的新冠疫情控制在一個絕佳的局面,雖然依舊有人因感染新冠而去世,但是相對於歐洲其他國家來說,可以稱得上是抗議標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