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2月15日連雲港訊 近日,東海縣安峰鎮安北村電商中心通過線上招聘的方式,陸續引進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經濟學與義大利語雙學位)米嵐菁、中國科技大,盧安達籍雙料博士金波(中文名)等高層次人才,全程監管電商運營、項目管理、跨境聯絡等工程,以電商扶貧為紐帶,拓展以加拿大為代表的北美市場,帶動安北村水晶工藝品、特色農產品、水產品、茅草簾等特色產業高速發展,實現集體增收和精準脫貧,譜寫了新時代「電商+」篇章。
電商+培訓,家門創業更有舞臺
東海縣安峰鎮安北村聚力實施鄉村振興,堅持新發展理念、高標準要求,圍繞「通過促進農業供給結構性改革,帶動農村剩餘勞動力家門創業」的總體思路,逐步實現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投資500餘萬元興建了建築面積1500多平方米的「安北農民電商中心」,並於10月投入運營。
在電商中心發展過程中,安北村採取「一源兩帶」模式,拉動鄉村電商行業發展。一源,即以「安北農民電商中心」為培訓總源,以村內各種現有的生態、特產資源為依託,通過村與代營商籤訂代培代營合同,充分發揮「安北農民電商中心」運營團隊的網絡技術優勢,帶動村內人才優先培訓、優先就業,電商中心運營以來,帶動周邊直接就業70人,間接就業300人,帶動建檔立卡戶參與原料加工、電商運營、物流運輸等行業發展,實現高效脫貧。安北農民電商中心已安排村內建檔立卡戶和經濟困難群眾15人在崗就業,另有21人正接受主播運營等相關培訓,吸引流動主播20餘人,帶動扶貧困難戶45人從事相關行業,實現就業脫貧不出村、產業扶貧不出鎮,解決群眾家門口就業難題,預計可實現年國內外銷售額超億元。
電商+扶持,產業扶貧更有方向
近年來,東海縣安峰鎮圍繞「聚力打造電商人才聚集高地,帶動農民脫貧創業發家致富」的主題,突出電商+產業、電商+扶貧發展思路,重點做到三個「促進「:以產業助農為重點,促進產業發展,持續激活發展力。將安北村的水晶加工、茅草簾編制、水產種養殖三大主導產業有效整合,將村內零星銷售個體戶抱團發展,壯大具有地域特色的水晶製品、安北葡萄以及蛋米瓜果等形成規模產業,形成有效產業鏈。僅安北農民電商中心就有農副產品30多種,水晶製品56類25000多件。以品牌效應為重點,促進集體增收,全面激發內生力。突出產業興村,促進集體增收,吸引帶動有文化、有資源的外出鄉賢返鄉就業創業,促進產業形成品牌效應,構建「安北電商市場」新格局。安北村目前有淘寶店鋪30餘家,拼多多店鋪30餘家,京東20餘家,充分帶動小農戶共同發展,實現村集體經濟穩步增收。以資源整合為重點,促進產業融合,不斷增強凝聚力。在農民電商中心的網絡資源整合下,本地農產品的外銷渠道進一步拓寬,產業鏈延伸至國外,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讓年輕村民從傳統的農耕作業中脫離出來,走上直播帶貨和經商創業之路。僅安北農民電商中心就帶動農民就業500人以上,安北村跨境產品年銷售額可達500萬以上。
電商+共建,鄉村振興更有奔頭
電商的發展壯大,也為鄉村振興灌入「活泉」。在此基礎上,安峰鎮牢牢抓住「多業融合」這一突破點,讓鄉村振興更有奔頭。
住房改善,躋身網紅打卡。隨著電商產業的快速發展,安北新村文旅結合共同發展中遇到的形象、規模、檔次、基礎設施等問題,得到相應解決。鎮上先後投資2400萬元實施了住房改善及附屬工程,統一規劃、集中配套,建設完成410戶村民住宅樓;新修1.75萬平方米村莊水泥路2縱11橫、鋪設汙水管道總長3500米、建設完成雨水管道總長4200米、新裝125盞路燈,大力改善群眾的居住環境。同時,對村主路風貌進行提升改造,濱水景觀帶9800平方,修建旅遊廁所,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打造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網紅打卡地。
網格管理,打造治理品牌。著眼於村民自治、民主協商兩大重點,以社區黨組織、理事會為核心載體,2019年底,在黨群服務中心開闢了「村民會客廳」,每天安排1-2名村主職幹部接待群眾來訪辦事,打造以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為主要內容「會客廳+微協商」的「自治」平臺。今年來,安北「村民會客廳」,共接待來信來訪20餘起,接待來訪群眾150餘人次,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300餘個,「群眾動嘴、幹部跑腿」成了「會客廳」的經常性業務。
與此同時,安北村還充分發揮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村民自治組織作用,深入開展文明家庭創建,紮實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李從江、方光才、方禮、孟令虎、孟令華、王猛、方明廣等一批村級經濟帶頭人、鄉賢能人,積極參與村莊建設和運營管理,村民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明顯提升,鄉風文明程度不斷提高。 (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