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來,聶拉木縣受連續強降水和上遊系列冰湖融水影響,波曲河流域出現洪澇災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面臨嚴峻風險。面對汛情,聶拉木縣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區黨委、日喀則市委關於防汛救災的決策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全縣黨政軍警民萬眾一心,奮力搶險,奪取了抗洪搶險救災戰役的一個又一個勝利,譜寫了一曲曲動人心魄的樂章,實現了人員「零傷亡」的目標。
快速響應、靠前指揮。災情發生後,日喀則市委主要領導、分管領導趕赴一線、現場指揮。聶拉木縣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應急響應,向上級匯報情況,召開專題會議對防汛救災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該縣黨政主要領導及時帶隊到災情最嚴重、搶險最困難、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科學分析研判災情,積極組織搶險救災,緊急轉移群眾1317人,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維護生產生活秩序,實現了群眾零傷亡。
上下聯動,強化措施。日喀則市迅速成立了由日喀則市政府副市長擔任組長,中科院和自治區水規院專家、市縣兩級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日喀則市嘉龍措冰湖自然災害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指導抗洪搶險工作;邀請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蘇鵬程博士團隊和自治區水規院專家對嘉龍措冰湖自然災害進行科學研判、綜合分析;加大預警監測、災情排查力度,做好預案準備、隊伍準備、物資準備;加強對次生災害預報和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力度,組織400餘名群眾開展2次應急演練,提升群眾防災避險能力;動員部署200餘名黨員前往抗洪一線開展應急排險工作。期間,日喀則市嘉龍措冰湖自然災害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多次徒步前往嘉龍措冰湖、充堆普上遊實地查看地質結構和冰積體變化情況、洪水成因情況,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分析研判洪水風險,根據專家建議,科學制定冰湖治理方案和應急排險方案。
密切協作。災情就是命令!搶險一線,黨旗飄揚,誓言如山。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聶拉木縣各級各部門履職盡責、密切協作,全力搶險救援,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主力軍」奮勇向前。廣大公安幹警發揮「突擊隊」作用,發揚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革命傳統,主動請纓,不畏艱險,不怕犧牲,迅速出擊,全力以赴投入搶險救災,出色地完成了各項急難險重任務。公安出動幹警486人次,集中對受損最嚴重的的道路、橋梁緊急加固修繕;邊境管理大隊積極協助危險區域群眾撤離,出動21輛車130人次,安全轉移撤離群眾360人。
「排頭兵」投身一線。縣各級各部門,發揮各自專業優勢,形成部門間、軍地間、上下遊、左右岸通力協作的防汛救災格局。駐地部隊主動配合當地黨委政府工作,及時開展自救撤離和排險工作;水利、自然資源、通信、應急、氣象等部門堅守海拔4300米的嘉龍措冰湖,24小時實時監測,為全縣群眾做好「第一道防護」;縣交運局組織專業機械75臺次,在陡峭的山坡上、湍急的河流中開展應急道路搶修、河流改道等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應急管理局及時調撥應急物資800頂帳篷、1152張摺疊床、5150床被褥、70餘噸生活物資等,有力保障了全縣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所需。
黨組織砥柱中流。「一個支部一個堡壘」,洪災襲來,全縣各級黨組織火速行動與洪峰較量、與風雨搏擊,成為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最堅實的依靠。縣委組織部組織121名黨員幹部組成志願隊,應召趕赴受災最嚴重的的波曲河大橋,搶修損毀的橋堤,通過手提肩扛的方式,搬運石料40餘噸,填裝沙袋1300個,經過8小時酣戰,搶修加固了波曲河大橋,確保了全縣的「生命通道」暢通無阻;15個基層黨組織奮戰1天1夜,搭建了176頂帳篷,及時完成轉移群眾任務。聶拉木鎮7個村的「兩委」班子充分發揮「遇事不糊塗、關鍵時刻起作用」的堅強堡壘作用,組織400餘人次的農牧民黨員主動參與到轉運物資、道路保通、水電搶通等工作中,黨群一條心,幹群一股勁,匯聚成聶拉木無堅不摧、無難不克、無往不勝的強大力量。
「主心骨」挺身而出。「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哪裡汛情最急,哪裡險情最重,哪裡就能看到黨員幹部的身影,黨員幹部衝鋒在第一線、戰鬥在最前沿,成為群眾的主心骨和貼心人。全縣黨員幹部出動445人次,堅持駐守各地質災害隱患點288小時,積極開展清雜清障、巡堤查險、堤埂除險等防災減災工作,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守護全縣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築起了牢不可破的「紅色堤壩」。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初心使命,匯聚強大力量。關鍵時刻,在黨中央、區黨委、日喀則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聶拉木縣把防汛戰場當作幹部考場,把長期以來「紅色黨建長廊」的建設成果轉化為防汛救災的使命擔當,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繫群眾優勢轉化為抗洪救災的強大合力。面對洪峰來襲,聶拉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日夜奮戰在防汛一線,充分發揚「國旗老阿媽」精神,把愛國主義精神體現到具體行動上,不辱職責使命、不負人民重託,主動擔當作為、守護萬家燈火,用責任和擔當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紅色讚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爭做「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的誓言。(記者 汪純)
(責任編輯: 雪珍 達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