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部分QQ音樂的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發現,聽歌途中會插播廣告,一般分為兩種插播方式,第一種是在一首歌播完後插廣告,另一種是直接在播放過程中直接插入,大概15秒的廣告時間,非會員的用戶不能跳過。很多網友表示這種操作真是太影響體驗了!
網友直呼:卸載!卸載!
這次QQ音樂的騷操作可能是平臺測試運營階段,只有部分網友碰到了這個插播廣告,但是根據現有體驗用戶的反饋,效果非常影響聽歌感受,一時間吐槽聲此起彼伏。
很多網友表示QQ音樂這波操作吃相太難看,要錢的方式也太生硬了,直接以犧牲用戶聽歌體驗為代價,為了營收啥都幹。
很多網友表示,如果QQ音樂確定實行這種插播廣告的方式,肯定會選擇卸載軟體,畢竟這年頭音樂軟體一抓一大把,聽個歌還要被綁架,這也太霸道了。
視頻網站的套路,音樂軟體也適用嗎?
細心的網友在吐槽完以後發現,這個播放過程中插播廣告的套路不是視頻網站常用的嗎?追個劇追得正投入,視頻播一半,突然插進來一個十來秒的廣告,瞬間所有的情緒被打斷,令人無語的是,花了「重金」在平臺充了年卡會員,作為一個尊貴的VIP用戶,對這十幾秒的廣告也無可奈何,必須耐著性子看完,這時候只能吐槽,原來以為開會員能避開所有廣告,搞了半天就只免了開頭90秒的大廣告,中間這15秒怎麼也躲不掉!
為了看想看的視頻,用戶也無可奈何,和90秒比起來,也好很多了不是?但是這是在看視頻啊,一般一集電視劇45分鐘朝上,中間打斷個15秒,用戶還能接受,音樂軟體能直接套用嗎?一般一首歌就3-4分鐘,而且音樂分高潮和銜接部分,聽得好好的,突然插個廣告被打斷,這心情可以想像。
QQ音樂在學國外的做法?
可能很多國內的小夥伴對於這種音樂軟體插播廣告的做法聞所未聞,但是國外的一些音樂流媒體軟體已經司空見慣了,例如Spotify、 Pandora、谷歌的Play Music,免費用戶都會遇到播放歌曲時插播廣告的情況。
看到這裡,有些網友可能已經想明白了,這個Spotify不是騰訊音樂的股東嗎?而QQ音樂與、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同屬騰訊獨立上市公司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搞了半天,是股東大老闆的慣用套路直接使用啊!那就不奇怪QQ音樂為什麼會突然採用這種方式了,原來是蓄謀已久了!
成長到一定階段,就要被割韭菜了
就在網友們紛紛感嘆這韭菜割得太粗暴的時候,發現騰訊在其他領域也是同樣的套路,讓人防不勝防。前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閱文被騰訊收購事件,也是如此。先商業包裝作者,走免費閱讀路線,討好用戶,以不付費只瀏覽指定廣告的形式來讓99%盜版讀者回歸,這是第一階段,讓用戶充分享受「白嫖」的爽,然後在行業裡形成壟斷地位,後面就是平臺呼風喚雨的時代了,到時候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何條約只能接受。
而QQ音樂現階段僅靠用戶付費已經完全不夠了,業績放緩,高額的版權支出成了負擔,羊毛來自羊身上,為了更好的盈利,用戶自然成了下手對象。用獨家版權招攬了相當一部分用戶後,就開始嘗試投放廣告,用這部分費用的營收來補齊,哦不,現在看來不僅是補齊,是在創收了。
都在收費,這似乎已經是網際網路常態
視頻網站的超前付費點播,到QQ音樂的插播廣告,可以看到,這已經是網際網路平臺的常態,而且這種變著法兒搞錢的態度愈演愈烈,從本質上看,是壟斷的後果。
我買斷了這個視頻或歌手的版權,你只能到我這裡來,首先付費,其次我安插什麼廣告你都要全盤接受,作為用戶,只能被動接受。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
從平臺的角度看,需要營收,畢竟花了錢買版權不是?從用戶角度來說付費成為了會員,卻得不到相應的服務,反而變本加厲的被施加各種條款,這說不過去。
尋找營收和用戶體驗的平衡點
用戶是一個平臺最大的財富,如果用戶大量流失,那麼一切都白搭,用戶體驗是首要的。作為用戶體驗前後對比最直觀的音樂軟體,網易雲音樂,可能最能說明問題。
前幾年,提到音樂軟體,大眾最喜歡可能就是網易雲,因為它獨特的評論和音樂推薦準確性,在年輕人群中相當受歡迎。可是近兩年,由於大量流失音樂版權,很多歌在網易雲都不能聽了,這是致命的。另外收費制度也越來越不合理,廣告插的也越來越多,用戶體驗直線下降,很多人感嘆,再也不是我認識的那個網易雲了。
平臺要吃飯,用戶要體驗,怎樣才能找到這個平衡點呢?這可能是平臺最需要思考的問題。廣告可以有,但是請不要以這麼強硬的方式插進來,聽個歌還斷斷續續的,這不是逼著人去聽盜版嗎?本來都是來支持自己喜歡的歌手和音樂的,結果來這麼一出,QQ音樂你長點心吧,不要仗著擁有周杰倫就這麼肆無忌憚,對你的用戶用心點~否則就是我倫可能也拯救不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