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山陷落:1814 vs 2021

2021-01-19 縱相新聞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謝斯河

總統支持者攻陷國會山,這可不是什麼電影劇本。

當地時間1月6日,就在美國參議兩院聯席會議確認大選結果之時,川普的一眾擁躉闖入並佔領了國會大廈。

美國自大選後的一系列政治鬧劇至此到達一個頂峰,並導致了衝突流血事件。國會大廈形象被辱,世界譁然。毫無疑問,這場鬧劇將作為一個恥辱被載入美國史冊。

(圖說:國會的兩次陷落。圖/Global Times)

美國國會歷史協會表示,這是自1814年英國軍隊縱火燒毀這座標誌性建築以來,國會大廈遭受破壞性最大的一次襲擊。

英軍火燒國會山,年輕的美國蒙受巨大恥辱

1793年9月,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為國會大廈奠基,隨後國會和最高法院在1800年搬進尚未完工的國會大廈,從此這裡成為美國的政治中心,200多年來與美國共同成長。

(圖/國會大廈官方手冊)

建國伊始,美國作為一個年輕的國家在遠離歐洲的美洲大陸上經營著自己的未來,企圖北進加拿大,但這不可避免要觸及當時的殖民帝國英國在加拿大的利益。

矛盾不斷激化的結果,就是美國與英國這個當時號稱"日不落帝國"的戰爭終於在1812年打響。

(圖說:英軍佔領華盛頓。圖/國會圖書館)

1814年8月24日,英軍進攻華盛頓,並放火焚燒國會大廈,一起陷入火海的還有總統官邸(後被漆成白色以掩蓋燒焦痕跡而得名白宮)。

這是美國歷史上最為晦暗的一天。以至於200年後,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訪問美國時,歐巴馬在白宮的南草坪上,對著卡梅倫調侃道,「200年前,英國人就來過這裡,他們還放了把火。」

(圖說:被燒毀後的國會大廈。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阻止了國會大廈被火焰吞沒,因其建造過程使用了許多防火材料,外部結構得以保留。圖/國會圖書館)

儘管這場被稱為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的最終結局是英美雙方握手言和,但這場戰爭還是為年輕的美國贏得了國際威望,更重要的是美國在經歷了一場民族主義的洗禮之後,它不再是一個鬆散的聯邦政體,首都華盛頓在國民心中有了非凡的意義。

今天,國會大廈走廊裡還懸掛著一幅英軍焚毀國會大廈的油畫,頗有「勿忘國恥,以勵後人」的意味。

207年後國會大廈再次響起槍聲,引世界譁然

2021年1月6日,被視為「民主象徵」的國會大廈再次響起槍聲,而攻陷它的竟是美國自己的國民。

(圖說:國會大廈再次被攻陷。)

隨著選舉和權力交接程序的一步步推進,川普始終沒放棄掙扎,試圖在每一個關鍵節點扭轉變局。

從去年12月19日到新年頭一天,川普連續發了4條推文,關鍵詞都一樣:「1月6日」、「華盛頓」。其用意很明確,煽動支持者向國會發難,阻撓選舉結果的確認。

(圖說:1月6日,川普發表煽動性演說。)

這一天終於到來了。示威者在白宮聽完川普「拯救美國」的演講後,徒步向國會山進發,聚集在國會大廈前抗議,但事態的發展卻超出所有人預料。

當天下午2點左右,抗議者們闖入國會大廈,迅速佔領參眾兩院大廳,議員們「緊急避難」。

執法人員與抗議者發生對峙,一名帶頭衝進國會的女子中彈倒下,不治身亡。此外,還有四人和一名警察也在混亂中死亡。

更令人咂舌的是,有人拍到本該保衛國會的警察主動移走圍欄給暴徒讓路、有的甚至和他們自拍合影,與去年對「黑人的命也是命」示威活動如臨大敵的陣仗形成鮮明對比。

一名示威者衝進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辦公室,把腿翹在她辦公桌上擺拍並留下「我們不會罷休」的字條;多名示威者坐在副總統彭斯不久前坐的主席椅上自拍;更有人直接順走雕像大廳裡的雕塑放到二手網站拍賣。

這場騷亂最終以流血事件告終,美國為其付出了慘痛代價,圍繞大選事件並沒有發生劇情上的反轉,川普的意願還是落空了。參議院議長、副總統彭斯仍然在次日凌晨宣布了拜登勝選的結果。

(圖說:美國第12任總統扎卡裡·泰勒的半身像被塗滿血跡。)

國會大廈遇襲後不久,包括交通部長、教育部長在內的十餘名高官相繼辭職。眾叛親離的川普將面臨被國會罷免和彈劾的後果及未來的更多清算,黯然走向末路。

《華盛頓郵報》發表社論稱,川普本可以帶著儘管存在爭議但並非微不足道的政績卸任,然而他的自戀使他罔顧尊嚴,粗暴地蔑視制度,踐踏民主,分裂陣營,使他的離任以栽進臭水溝作為終點。

一次凝聚,一次割裂

橫跨200年,國會兩度陷落,但帶給美國民眾的意義卻全然不同。一次是對外禦敵遭受的國恥,為美國分散的各州增添了國家凝聚力;一次是國內黨爭極化的鬧劇,將美國本已割裂的社會階層拉扯得更為對立。

從分裂走向凝聚,從凝聚再次走向分裂。國會大廈的兩次傷痛見證了美國社會的百年變遷。這座已經被符號化的建築,鑄就了美式「民主劇本」,不斷地發展淬鍊,卻在今天遭遇滑鐵盧。

(圖說:1月6日,示威者扛著內戰時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旗幟在國會大廳遊蕩。)

自詡能確保權力平穩過渡的「美式民主」不斷出現衝突,最終演變成癲狂的鬧劇。「燈塔之國」露出分裂的底色。如何彌合撕裂的社會傷口,這份劇本卻並沒有給出答案。

相關焦點

  • 1814 vs 2017 vs 2021
    川普支持者6日攻佔國會,BBC記者馬紹爾發推說,美國國會大廈上一次被這樣佔領還是在1814年,當時英軍試圖奪回對美國的控制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凱特蘭·柯林斯(Kaitlan Collins)也在推特上發文說:「據美國國會歷史學會學術與運作部主任介紹,美國國會大廈今天被攻破,這是自1814年英國人襲擊並對國會大廈縱火之後的首次。真是可恥。
  • 1814 vs 2017 vs 2021
    川普支持者6日攻佔國會,BBC記者馬紹爾發推說,美國國會大廈上一次被這樣佔領還是在1814年,當時英軍試圖奪回對美國的控制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凱特蘭·柯林斯(KaitlanCollins)也在推特上發文說:「據美國國會歷史學會學術與運作部主任介紹,美國國會大廈今天被攻破,這是自1814
  • 美談|國會山陷落,川普認輸,2020美國大選終於畫上句號
    滬說 | 2021新年:2007年的上海,你去過嗎?從泰安路走到人民廣場沿途所見美談· 第27期約7500字沒想到,2020美國大選的文章能讓我寫到第三篇。但這一百三十年以來元素最豐富的美國大選也伴隨著一件想不到的大事而意外得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支持者」衝擊國會山,川普「最後一擊」引火燒身
    (新華社記者 劉傑/圖)川普的支持者們發動的衝擊國會山暴亂,導致至少4人死亡,創下1814年英軍火燒美國國會以來最大程度的破壞紀錄。但是,衝擊國會山仍未能阻止國會對選舉結果的認證。美國東部時間2021年1月7日凌晨,美國國會宣布了清點選舉人票的結果:確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獲得當選總統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
  • 前所未有的一幕發生:國會陷落,美國大亂了
    凌晨起來一看,果然,前所未有的一幕發生了,國會陷落,美國大亂。反正,剛看到上面這張照片,還以為是電影裡的截圖:國會大廈裡,議員們已被緊急撤離,神情緊張的警衛們用槍抵住大門,大門玻璃已被砸碎……但仔細一看,這不是好萊塢電影!這是1月6日在美國國會山上演的瘋狂一幕。
  • 美國國恥——白宮陷落
    1814年,法國皇帝拿破崙被擊敗,英國騰出手來開始增兵北美戰場。12000名經過英法戰爭洗禮的老兵們,迅速攻入了美國本土,美軍倉皇之下,沒能守住華盛頓。在英國軍隊中佔據了一大半人口的加拿大民兵在戰爭中表現十分搶眼,為攻入華盛頓立下了汗馬功勞。川普在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爭吵時,他喊出了那句著名的:「難道不是你們加拿大人燒了我們的白宮嗎?
  • 真實版美國陷落?川普粉絲首都勤王,國會山200多年來首被攻破
    美國當地時間1月6日,川普成千上萬的狂熱粉絲聚集華盛頓,並成功闖入國會山打斷了最後的聯席會議,而上一次國會大廈被攻破還是在1812年。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聲明中說道:"今天,我們的國會、憲法以及國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攻擊。"
  • 1814年英軍攻陷華盛頓,火燒國會大廈!如今美國自己重演歷史
    一時間,「示威民眾佔領國會山」「川普支持者攻佔國會」「美國國會歷史上第一次被攻破」等新聞引爆全球,迅速搶佔全球各國新聞頭條。拋開眼下美國亂政不談,美國國會被攻克真如很多人所說,是「歷史上第一次」嗎?為何BBC記者說,「(美國國會)上一次被這樣佔領還是在1814年?」
  • 自《倫敦陷落》之後,2019陷落三部曲最後一部《天使陷落》將至!
    天使陷落 Angel Has Fallen (2019)導演: 裡克·羅曼·沃夫編劇: 克賴頓·羅森博格 / 凱特琳·貝內迪克特主演: 傑拉德·巴特勒 / 摩根·弗裡曼 / 亞倫-埃克哈特 / 梅麗莎-裡奧/ 派珀·佩拉博/ 更多...
  • 國會山保衛戰: 美國史上「最黑暗一天」
    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大都會警察局局長康提(Robert Contee)當天表示,截止到6日晚間9點30分,在國會山發生的抗議和騷亂已經造成4人死亡,至少14名警察受傷,52人被逮捕。在當天和抗議者發生衝突之後,國會山警察曾使用催淚彈,隨後舉行認證程序的國會圓頂大廳充滿煙霧,還在現場的議員們被告知要趕緊抓起座位底下的防毒面具戴上。美媒從現場發出的視頻顯示,國會成員當時都趴在大廳的地下,避免被流彈射中。另一段視頻中,議員們在荷槍實彈的警方護送下,魚貫逃離國會會議現場。
  • 「陷落」系列第三部來襲 《天使陷落》劇情升級
    「陷落」系列第三部來襲 《天使陷落》劇情升級  劇情升級推陳出新 「年度爽片」驚喜十足時隔三年,「陷落」系列第三部震撼來襲。製作上的精益求精,使得《天使陷落》在視效上為觀眾帶來新體驗的同時,在影片格局及故事邏輯上也推陳出新,跳脫出前作「地標式陷落」的固有框架,將「陷落」目標從城市轉向人,在為觀眾帶來激燃刺激的動作場面之餘,探尋更多可能性。
  • 《莫斯科陷落2》影評:當莫斯科再度被外星人攻佔陷落
    劇情簡介《莫斯科陷落2》是一部2020上映的俄羅斯科幻動作電影,又稱末日異戰,為《莫斯科陷落》續集,由費奧多爾·邦達爾丘克執導,演員伊琳娜·斯達申鮑姆、亞歷山大·佩特羅夫主演,劇情講述在外星飛船墜落莫斯科
  • 《天使陷落》「陷落」系列第三部,8月23日燃翻天際
    《天使陷落》這部電影是由好萊塢影星傑拉德·巴特勒主演的「陷落」系列電影的第三部,是繼《奧林匹斯陷落》與《倫敦陷落》的又一部關於營救總統的電影,真是心疼他們總統。他還出演過《冰海陷落》只是《冰海陷落》不是拯救的美國總統,而是開著潛艇到俄羅斯去平定叛亂拯救俄羅斯的總統去了,所以《冰海陷落》是一部獨立的電影,與《奧林匹斯陷落》、《倫敦陷落》、《天使陷落》這三部影片之間並沒有聯繫,而也只有傑拉德·巴特勒在電影裡出現。
  • 「陷落三部曲」並未完結,傑拉德·巴特勒《冰海陷落》趕超前三
    都說由傑拉德·巴特勒、摩根弗裡曼主演的《天使陷落》成為了電影「陷落三部曲」的最終篇章,然而最近的小編在看這部電影的同時也搜了搜相關的電影,其實「陷落三部曲」並非是以《天使陷落》為最終的結局,而也有另一部電影確實沒有被引進,講述的內容卻比三部曲更為引人注目。
  • 傑拉德巴特勒又雙叒叕「陷落」了,原班人馬,《黑夜陷落》要來了
    隨後在2016年,《倫敦陷落》上映,依舊是個人英雄主義電影,只不過是把地點換到了英國倫敦,但依然是憑藉精彩的打鬥和槍戰場面以及緊湊的劇情,收穫了不錯的票房和口碑。至此傑拉德.巴特勒主演的「陷落系列」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2019年《天使陷落》上映,邁克.班寧再次成為英雄,再次粉碎了恐怖分子的陰謀。
  • 對話沈逸:國會山衝突標誌美國「民主神話」破滅
    中新網北京1月7日電 題:對話沈逸:國會山衝突標誌美國「民主神話」破滅中新網記者 劉旭當地時間6日,美國首都華盛頓發生暴力示威,上百名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向正在進行的國會聯席會議施壓,導致認證拜登當選總統的會議程序中斷多個小時,震驚國際社會。
  • 【解局】攻佔國會山!美國竟亂成了這樣
    事發後美國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兩成美國人對「攻佔國會山」是支持態度,45%的共和黨人對相關事件予以認可。不過,衝擊之後美國國會復會,確認拜登已經贏得美國大選。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暴力事件?我們第一時間聯繫了長期研究美國問題的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刁大明。以下是他的分析。
  • 《天使陷落》是一部動作電影,是2016年電影《倫敦陷落》的續集
    《天使陷落》是一部2019年的動作電影,是2016年電影《倫敦陷落》的續集,由傑拉德·巴特勒和摩根·弗裡曼.奇主演,整理了《全面攻佔3》的6個無劇透,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電影的故事情節細節!《天使陷落》是一部相隔三年的正宗續集,故事時間點設定在上一季的兩年後,而傑拉德·巴特勒和摩根·弗裡曼是"隕落系列"中僅有的兩位回歸演員,其他都不是角色。
  • 傑拉德·巴特勒將演第四部"陷落"片,原班人馬製作《黑夜陷落》
    傑拉德·巴特勒將演第四部"陷落"片,原班人馬製作《黑夜陷落》金羊網  作者:  2020-11-11 文/金羊網綜合到哪兒哪兒陷落的傑拉德·巴特勒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