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禾禾媽媽
對於一個在大眾面前說髒話的孩子,人們內心的真實看法是什麼?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賈靜雯女兒梧桐妹的「說髒話」經歷體會一下:
2019年2月,13歲的梧桐妹因為不滿新年多久後就要上學,於是用自己的社交小號抒發了下情感:「holy fuck tmr we have school」,大概意思是:「天哪,我們還有學校」。
這句話,在很多網友眼裡,可能都稱不上髒話,但是「holy fuck」兩個單詞,卻讓梧桐妹遭受非議,先是有網友指責梧桐妹素質低,後來直接升級到指責梧桐妹沒教養,甚至連梧桐妹母親賈靜雯的教育方式都受到了質疑。由此可見,人們對說髒話的孩子,內心充滿了不滿與指責。
面對「出口成髒」的孩子,很多家長疑惑不已,孩子為啥愛說髒話?如何糾正孩子說髒話的行為?成了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其實孩子愛說髒話也是分階段的,只有弄清孩子愛說髒話的階段,才糾正孩子愛說髒話的行為。
第一級:模仿性說髒話,較容易糾正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大部分孩子第一次說髒話是在3、4歲左右,專家把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普遍存在的語言現象稱之為「詛咒敏感期」,也叫「汙言穢語敏感期」。
心理學家艾普教授說:如同水中的魚群群居群嬉一樣,孩子們會時時參照周邊的人們,互相觀察、互相模仿。
當孩子無意識中模仿了成人一句髒話後,結果看到家長反應如此強烈,且異於平常(大驚小怪、勃然大怒、吹鬍子瞪眼等)時,他便開始意識到這句話有著強大的影響力,於是孩子為了能再次看到成人的某種表情或者反應,便反覆的說這句髒話,進而發展到說其他的髒話。
美國耶魯大學的保羅·布盧姆博士說:孩子說髒話,其實只不過是孩子的語言學習。
3、4歲的孩子處於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喜歡嘗試使用各種詞語,來表達他們的情緒或者玩笑,並樂此不疲,同時由於這個時期的孩子,缺乏是非分辨等認知能力,所以成年人聽著「髒」的字眼,在孩子的腦子裡卻絲毫沒有「髒」的感覺,使用這些詞語說話,只是他們學習語言、交流的一種過程。
「模仿性說髒話」是大部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對於這些孩子,如果家長應對適宜,當孩子在需要得到滿足之後,便會順利渡過「詛咒敏感期」。但是如果沒有人注意引導和教育,孩子一旦形成了說髒話的習慣,甚至強化為口頭禪,則再糾正就十分困難了。
那麼對於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①淨化環境
曾看過一期關於佟大為的訪談節目,在節目中佟大為表示,處於語言爆發期的女兒,無論大人說什麼她都會跟著學,搞得佟大為在家無論說話還是打電話,都十分注意,恐怕一不留神冒出來的髒字讓女兒跟著學。
孩子第一個髒字,一般都來自不文明的語言環境,所以家長必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時時刻刻注意端正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此外,家長要適當控制孩子能夠接觸到的大眾媒體,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幼兒節目;儘量避免孩子密切接觸文明習慣很差的兒童和成人,如果實在無法避免的話,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確認識到講髒話是不對的行為。
②態度上重視,行為上淡化
很多家長在聽到孩子第一次說髒話時,往往表現得異於平常,甚至上綱上線,這種過激的反應不僅不能阻止孩子說髒話的行為,還容易激發孩子說髒話的興趣,從而強化了孩子說髒話的行為,就像「禁果效應」所說的: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要得到手。
對待孩子說髒話的行為,家長要保持冷靜,做到態度上重視,行為上淡化,我們要知道孩子雖然在說髒話,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這些話語的含義,所以沒必要過度擔憂。
這個時候最有效的辦法是冷處理,也就是「裝聾作啞」,對孩子說髒話的行為不聞不問,不打不罵,也不和孩子講道理,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說髒話並不能引起你的注意,慢慢地孩子自然不會再去故意模仿這些詞彙了。
第二級:習慣性說髒話,較難糾正
處於「模仿性說髒話」階段的孩子,其說髒話的行為如果得到成年人的讚賞或者默許的話,孩子就很容易養成說髒話的習慣,從而習慣性地、無意識地出口成髒,前文說了,行為一旦養成了習慣,想要糾正就十分困難了。
作為家長,我們要知道,糾正孩子不良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恆及家庭各成員的配合,家長除了要淨化孩子的語言環境外,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明確態度
針對「習慣性說髒話」的孩子,父母不要揪著孩子說髒話的事情,反覆責備孩子或者給其講道理,可以採用比較平和且嚴肅的態度告訴孩子:說髒話不對,幾次下來,孩子便會逐漸意識到說髒話是不被父母認可的事情。
②藉助各種實例,激發孩子改正說髒話的欲望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說髒話的行為,已經發展成不良習慣,切莫急於求成,可以針對性通過故事、兒歌、文學作品等方式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說髒話的行為是不對的,從而激發他改正的欲望。
③轉移注意力
不良習慣往往是無意識的行為,在孩子說髒話時,家長可以用各種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把孩子從說髒話的事情上引開,轉移注意力與當場阻止孩子說髒話相比,更能很好的減少對孩子說髒話的強化作用。
第三級:有意識說髒話,很難糾正
有意識的說髒話的行為,一般發生在稍大一些的孩子之間,這些孩子說髒話的目的除了出於好玩、互相模仿外,還有一定的選擇性,他們能夠初步理解說髒話的含義,並對特定的對象說髒話。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無意識的行為和有意識的行為,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當孩子總是有意識針對性的說一些髒話,且屢教不改的話,家長應該立即採取一些措施來制止幼兒的這種行為,讓孩子深刻意識到說髒話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不良後果。
不過,懲罰孩子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切忌粗暴簡單的訓斥和打罵,要採取科學有效的方法,例如:可以利用孩子非常想要某個玩具、想去某個地方等心態,和孩子約定,如果說髒話了或者每天說髒話超過多少次,就取消之前買玩具或者出去玩的約定。
孩子一旦違反約定,家長對於懲戒要堅決的執行,不能因為心疼孩子的哭鬧或者撒潑打滾而放棄執行懲戒。
寫在最後:
你的孩子是剛開始說髒話?還是已經養成了說髒話的習慣?還是有意識針對性地說髒話?只有弄清孩子說髒話的階段,才能有效的糾正孩子說髒話的行為。
大家好,我是禾禾媽媽,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早教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圖文源於網絡,如侵請聯繫刪除,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