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一則六大券商集體加薪的消息引爆朋友圈,眾所周知,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實體經濟困難,降薪消息此起彼伏,「打工人」日子自然不好過,加薪消息就顯得格外亮眼。
具體來看,中信建投近期會漲薪,申萬宏源所有人固定薪水漲30%,中信證券全面漲薪,而海通證券的投行部門加薪最多,應屆生的固定薪水最高能達到3.6萬,國泰君安的投行明確漲薪30%,中金公司的GI(投行)部門會漲到跟SE(系統技術部)部門一樣。
有鼻子有眼,可見並非空穴來風。消息曝出後,記者向多家券商求證,基本屬實。
普通員工的薪酬也就那樣
證券歷來都是高薪行業,那麼,券商當前薪酬水平如何呢?
因為此次曝出的均是頭部券商,為了方便對比,統計淨利潤前10名券商的半年報數據顯示,平均月薪是5.84萬,中金、中信、招商和銀河在平均線以上,中金公司以10.45萬遙遙領先,明顯高出其它券商一個檔次,也符合其「貴族」券商身份。
但是,這只是頭部券商的薪酬數據,中小券商差異則比較大。近些年,券商行業「馬太效應」愈發明顯,出現強者恆強格局,頭部券商無論是盈利能力、規模效應,還是業務份額都相對領先,「收成」好了,薪水自然也就上去了。而相對應的是,中小券商生存壓力加大,尤其是沒有特色或者局部優勢的券商,更是難上加難,員工薪酬也好不到那裡去,甚至有員工調侃:一些小券商的金融民工掙扎在「貧困線」,甚至是懷疑自己進了「假券商」。
據此前中金招股書顯示,北京金融業資本市場服務的平均水平36.28萬元/年,折算下來月薪也就3萬左右。
而除了大小券商之外,券商內部公司員工差距也十分明顯,「被平均」現象普遍存在。
以中金公司為例,2019年,平均薪酬為82.32萬元/年,管理人員則高達375.97萬元/年。在職能部門中,中層人員平均薪酬為76.08萬元/年,普通員工僅為26.15萬元/年;業務部門中,中層人員83.94萬元/年,普通員工僅為24.48萬元/年,可見,普通員工的薪酬也並未如大家想像的那麼高。
券商迎來豐收年
說回漲薪,羨煞旁人的背後,在於今年券商迎來豐收年。
11月18日,證券業協會公布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經營數據,135家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23.81億元,同比增長31.08%。淨利潤1326.82億元,同比增長42.51%。
而今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已經超過了2016-2019年的全年淨利潤,也僅次於大牛市的2015年,成為史上第二的賺錢年份!
券商曆來是看天吃飯,雖然近年來有所改觀,但是行情仍是衡量券商業績的溫度計。
2015年,兩市迎來波瀾壯闊的大牛市,滬指攀上5178點,萬億成交家乃是常便飯,券商自然也賺得盆滿缽滿,當年券商創下了史上最好成績,全年營收5751.55億元,淨利潤2447.63億元。
承接2015年的熱度,2016年還能維持,但此後熊市再現,券商盈利也跌至冰點,2018年全行業淨利潤僅有666億元,相當於2015年的27%。
轉眼來到2019年,一直不受重視的資本市場曙光出現,資本市場改革被升至國家戰略高度,證監會繪製改革藍圖,科創板開門迎客,為券商盈利創造了空間。
2020年,改革馬不停蹄, 創業板註冊制落地,IPO熱火朝天,藉助各國央行放水不斷,7月牛市曙光乍現,受益於行情回暖,券商自營、投行、經紀、資管業務迎來全面爆發局面。
可以說,是改革讓券商重回盈利大年,而目前,改革並沒有停下腳步,近日,監管層又明確表態A股將全面實行註冊制,T+0也吹風不斷,可以說, 證券行業全面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已經出現,券商已不再是那個「少年」!
作者/來源:海博財經檔案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