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2月,杜聿明作為中緬印馬軍事考察團成員,赴緬甸、印度、馬來西亞作軍事考察。1942年初,日軍第十五軍飯田祥二郎率四個師團分兩路向緬甸進攻。中國派出遠徵軍,杜聿明為第一路副司令長官。
中國和英國軍隊集結後,制定作戰計劃,分三路南下迎擊日軍。杜聿明第五軍為中路軍,於3月9日接替英緬軍在同古的防務。1942年4月13日開始,遠徵軍走上了慘敗境地。
後在蔣介石的命令下,杜聿明率領第五軍另取一條道路回國,卻在歷經野人山期間,發生了一系列鮮為人知的驚險事情,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野人山位於緬甸最北方,朝北方向是喜馬拉雅山。之所以被命名為野人山,是因為這個地方杳無人煙,方圓500多公裡都是未被開發過的原始森林,森林內雜草叢生,還有各種野生猛獸,山區則生活著一些尚處在原始部落時代的野蠻族群,主要是克欽人,還有少數難以確定種族的人群。
這些人常年身居大山深處,從未與現代文明人有過交道,其野蠻原始的生活方式也極難被現代人接受,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是魔鬼居住的地方。第五軍從這裡行進,如同紅軍長徵一般,一路上面對的未知困難太多了。而那些野人、野獸似乎令這趟回國之旅又多了幾分兇險。
5月份正是下雨的季節,兇惡的瘧蚊就不分白天黑夜地向第五軍發起進攻,把病毒和瘧原蟲散播在他們的血液中。軍隊中不少戰士都被感染,這其中,包括最高指揮官杜聿明。此時的他早已無法支撐,躺在擔架上,由戰士們抬著他前進。
沒有藥物,沒有辦法,所有人對杜聿明的病情束手無策,只得將軍中最好的食物熱好,留給這位長官。但沒幾天,杜聿明又發起了高燒,眼看生命危在旦夕。軍醫鋌而走險,用了一招土辦法,將杜聿明的手腕割開一條口,放出了汙血,又從一名健康戰士的身上抽出了血液輸送進杜聿明的血管。
又等了2天,杜聿明的精神狀態奇蹟般的好了很多,總算是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了。但那位被抽血的戰士,卻因不幸染上敗血症而死。等到杜聿明終於有力氣吃點東西時,他看到了軍中戰士們疲憊不堪的樣子沉默了。
他嚴厲的給參謀長下了命令,讓他無論如何都要弄點吃的來。但參謀長雙手一攤,表示無能為力。的確,這荒郊野嶺的,根本沒有地方去找吃的。杜聿明思來想去,最終決定殺死軍中的幾匹騾馬,填飽戰士們的肚子。這才令戰士們恢復了體力,最終歷時3個月翻越了野人山。
據統計,從入緬作戰開始,第五軍原有42000人,戰鬥中死亡7300人,翻越野人山時死亡14700人,最終只剩下了20000人。如此可見,在翻越野人山中,第五軍的損失有多麼慘重。
然而,在這期間,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遠徵軍中女兵的遭遇。據悉,有一名叫王小春的女兵曾參加過遠徵軍,在翻野人山時,她只有16歲。作為女兵,她的待遇的確會好一些,會有其他戰友為她尋找食物,一路上保護她。因此,她的情況實際上要比大多數戰士好一些。
但有一個東西卻讓她無法接受,那就是遍地的浮屍。她曾親眼看見過自己死去的戰友屍體,被水泡到全身腫脹,蛆蟲遍布他的全身各處,身上散發出陣陣惡臭,令人心生懼意。這是在野人山中常見的情景,但王小春每次看到都無法忍受,不斷嘔吐,有時還會被嚇到昏死過去。
可惜的是,王小春最終也沒能堅持活著走出野人山,同她看到的戰友一樣,永遠的留在了那個惡臭的地方。
第五軍翻野人山卻落得如此悽慘結局,實在令人唏噓不已。究其原因,究竟是蔣介石的一意孤行導致?還是杜聿明愚蠢的死忠造成?或許,兩者都有其需要承擔的責任。只是可惜了那些死亡的戰友們,他們並沒有做錯什麼,卻最終遭遇了這般悽慘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