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入緬作戰失利敗走野人山,士兵們殺戰馬充飢,女兵情況最慘

2020-12-17 歷史象

1941年2月,杜聿明作為中緬印馬軍事考察團成員,赴緬甸、印度、馬來西亞作軍事考察。1942年初,日軍第十五軍飯田祥二郎率四個師團分兩路向緬甸進攻。中國派出遠徵軍,杜聿明為第一路副司令長官。

杜聿明

中國和英國軍隊集結後,制定作戰計劃,分三路南下迎擊日軍。杜聿明第五軍為中路軍,於3月9日接替英緬軍在同古的防務。1942年4月13日開始,遠徵軍走上了慘敗境地。

後在蔣介石的命令下,杜聿明率領第五軍另取一條道路回國,卻在歷經野人山期間,發生了一系列鮮為人知的驚險事情,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翻越野人山

野人山位於緬甸最北方,朝北方向是喜馬拉雅山。之所以被命名為野人山,是因為這個地方杳無人煙,方圓500多公裡都是未被開發過的原始森林,森林內雜草叢生,還有各種野生猛獸,山區則生活著一些尚處在原始部落時代的野蠻族群,主要是克欽人,還有少數難以確定種族的人群。

這些人常年身居大山深處,從未與現代文明人有過交道,其野蠻原始的生活方式也極難被現代人接受,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是魔鬼居住的地方。第五軍從這裡行進,如同紅軍長徵一般,一路上面對的未知困難太多了。而那些野人、野獸似乎令這趟回國之旅又多了幾分兇險。

翻越野人山

5月份正是下雨的季節,兇惡的瘧蚊就不分白天黑夜地向第五軍發起進攻,把病毒和瘧原蟲散播在他們的血液中。軍隊中不少戰士都被感染,這其中,包括最高指揮官杜聿明。此時的他早已無法支撐,躺在擔架上,由戰士們抬著他前進。

沒有藥物,沒有辦法,所有人對杜聿明的病情束手無策,只得將軍中最好的食物熱好,留給這位長官。但沒幾天,杜聿明又發起了高燒,眼看生命危在旦夕。軍醫鋌而走險,用了一招土辦法,將杜聿明的手腕割開一條口,放出了汙血,又從一名健康戰士的身上抽出了血液輸送進杜聿明的血管。

又等了2天,杜聿明的精神狀態奇蹟般的好了很多,總算是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了。但那位被抽血的戰士,卻因不幸染上敗血症而死。等到杜聿明終於有力氣吃點東西時,他看到了軍中戰士們疲憊不堪的樣子沉默了。

翻越野人山

他嚴厲的給參謀長下了命令,讓他無論如何都要弄點吃的來。但參謀長雙手一攤,表示無能為力。的確,這荒郊野嶺的,根本沒有地方去找吃的。杜聿明思來想去,最終決定殺死軍中的幾匹騾馬,填飽戰士們的肚子。這才令戰士們恢復了體力,最終歷時3個月翻越了野人山。

據統計,從入緬作戰開始,第五軍原有42000人,戰鬥中死亡7300人,翻越野人山時死亡14700人,最終只剩下了20000人。如此可見,在翻越野人山中,第五軍的損失有多麼慘重。

翻越野人山

然而,在這期間,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遠徵軍中女兵的遭遇。據悉,有一名叫王小春的女兵曾參加過遠徵軍,在翻野人山時,她只有16歲。作為女兵,她的待遇的確會好一些,會有其他戰友為她尋找食物,一路上保護她。因此,她的情況實際上要比大多數戰士好一些。

但有一個東西卻讓她無法接受,那就是遍地的浮屍。她曾親眼看見過自己死去的戰友屍體,被水泡到全身腫脹,蛆蟲遍布他的全身各處,身上散發出陣陣惡臭,令人心生懼意。這是在野人山中常見的情景,但王小春每次看到都無法忍受,不斷嘔吐,有時還會被嚇到昏死過去。

途中死亡的戰友

可惜的是,王小春最終也沒能堅持活著走出野人山,同她看到的戰友一樣,永遠的留在了那個惡臭的地方。

第五軍翻野人山卻落得如此悽慘結局,實在令人唏噓不已。究其原因,究竟是蔣介石的一意孤行導致?還是杜聿明愚蠢的死忠造成?或許,兩者都有其需要承擔的責任。只是可惜了那些死亡的戰友們,他們並沒有做錯什麼,卻最終遭遇了這般悽慘的下場。

相關焦點

  • 中國入緬遠徵軍慘狀:穿越野人山3萬人剩3000,女兵更是僅存一位
    當時,雖然中國軍隊的人數高於入侵緬甸的日本軍隊,但是作戰經驗和軍用設備都大大不如。特別是不熟悉當地環境這一點,讓遠徵軍吃了大虧。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中國入緬遠徵軍的慘狀。
  • 抗戰中國遠徵軍敗走野人山,到底損失了多少人?
    暗無天日的野人山之行茂密的原始森林內,大樹遮蔽了陽光,這裡是螞蟥、蛇等野生動物的天下。至6月初,可怕的雨季來臨,肆虐的洪水使得士兵們遭受更多的煎熬。唯一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劉桂英在回憶中表示:「這裡山吃人,水也吃人!」
  • 赴緬的中國遠徵軍有多慘?三萬人進野人山只剩3000,女兵更是僅存一位
    那麼赴緬的中國遠徵軍有多慘呢? 於是時任遠徵軍第一路副司令長官杜聿明,只得帶領僅存的3萬將士繞道進入野人山,試圖穿越野人山回到國境。 所謂的「野人山」位於中印緬交界,是一片綿延千裡,縱深200多公裡的原始森林,裡面的樹木遮天蔽日,不僅有著野獸出沒,傳說還有野人和原始部落存在,連當地人都其稱為「禁地」不敢踏足一步,更何況當時還正值雨季讓森林的充滿了危機。
  • 10萬遠徵軍入緬作戰,僅1萬人生存,士兵:山裡東西比日軍更可怕
    所以戰場並不僅限於我國領土內,還曾出國作戰。1941年12月底,杜聿明率領國民革命軍9個師,組成中國遠徵軍赴緬作戰,最後僅餘萬人生存,大多死於非戰鬥,士兵:山裡的東西比日軍更可怕。我國之所以派遠徵軍入緬作戰,是因為抗戰後期,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斷了給日本的物資供給,導致他們的侵華作戰進行的更加艱難。
  • 血祭遠徵——唯一走出野人谷的女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中印緬交界處一片原始森林裡,發生了世界軍事史上極其悲慘的一幕,3萬多名中國遠徵軍戰士慘死在這片「綠色魔窟」裡。這場悲壯的中國第一次遠徵,僅有一名女兵走出野人山。1942年,印度蘭姆伽基地,一位名叫劉桂英的中國女兵轟動了整個基地,人們都佩服地稱她為女英雄,而她卻說:我不是什麼英雄,我只是個普通的士兵。
  • 歷史會說話:中國遠徵軍第一次入緬作戰的榮耀徵途與噩夢歸國路
    一旦此路被切斷,外援就無法輕易進入中國,就能將中國對外通道全部鎖死,抗日作戰也將陷入無法補給的困局。為此,在1941年的12月23日,蔣介石對外宣布中國將成立中英美軍事同盟,入緬作戰。中國遠徵軍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而組織的。二:血戰印緬的榮耀徵途提到遠徵軍,我不得不提一位將軍:戴安瀾。
  • 登巴戶外國內首發·徒步緬北原始森林——野人山
    遠望高黎貢山野人山資料介紹;野人山地區位於緬甸最北方,是密支那以北一片未被開發的原始森林,再北是喜馬拉雅山。歷史上為中國領土,新中國成立後,劃界後成緬甸國土。根據資料記載,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第五軍5萬人越過野人山而抵達印度的,只剩下三四千人,零頭都不到;隨軍撤退的40多名婦女,生還的只有4人;而整個中國遠徵軍入緬參戰的10萬總兵力當中,當時為戰鬥而犧牲的中國軍人約1萬多人,卻有5萬人死在了野人山約在北緯26度東經97度附近,此地為大片的叢林區及沼澤地,夏日。
  • 野人山比日軍可怕,4萬餘人進山剩下不足1萬,遠徵軍屍骨堆滿山洞
    01學過歷史的都知道,1937年是中國面臨外敵入侵最慘烈的時刻,日本侵華者為謀取他們的自私利益,對我們國家進行侵犯。南京大屠殺期間,日本人殺了幾十萬中國人,殘害無數中國同胞,我們不能忘記這段歷史,應該引以為戒,只有自己強大,外敵才不敢覬覦。
  • 穿越萬年禁地:3萬中國遠徵軍葬身野人山,十萬精銳損失大半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派出了最精銳的部隊約10萬人赴緬甸作戰,配合盟軍在滇緬的對日作戰。組成了抗戰歷史上著名的「中國遠徵軍」。 1942年,作為先頭部隊,第5軍200師在師長戴安瀾的率領下率先到達緬甸北部城市臘戌。此時的緬甸,仰光陷落,英軍迅速撤退繞同古城而過,往曼德勒方向逃去。日軍前鋒已經距離同古城不到20英裡,企圖一舉圍殲英緬軍主力。
  • 中國遠徵軍女兵被野人抓走後,頭骨被做成水瓢,後人看後痛哭:我帶...
    為了遏制日軍的企圖,中國於1942年派遣中國遠徵軍部隊3個軍9個師共計10萬人入緬作戰。1942年3月至9月,中國遠徵軍發起了支援英軍的對日作戰,這場戰役也就是所謂的滇緬路作戰。在最初的一個多月,中國遠徵軍的英勇表現受到了極大讚譽。但隨著戰爭的繼續,中國軍隊與英軍協同作戰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包括中國軍隊投入作戰時間較晚,中英盟軍戰術協同配合不當以及多方指揮等等。
  • 3萬人進山,出來僅3000人,野人山到底多恐怖?一位老兵曾這樣說
    在我國抗日戰場上,多少偉大的中華兒女為了保衛國家而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臺兒莊戰役、長沙戰役,淞滬戰場這些大規模戰役背後,無數的軍人前赴後繼,然而我們同樣也不能忘記在外作戰的那支部隊:中國遠徵軍,他們的艱辛,也一點都不比在國內的環境差,對於不少老兵來說,野人山,更是成為了無比可怕的存在。
  • 「遠徵軍」杜聿明軍長手下有三個師長,他們都是什麼結局?
    中國遠徵軍入緬作戰並不順利,尤其是遠徵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各方面配合不好,很快就被日軍打敗。中國遠徵軍第一次遠徵時共有三個軍,分別是杜聿明的第五軍、甘麗初的第六軍以及張軫的第66軍。第一次遠徵失敗後,杜聿明率領第五軍分三路從緬甸撤退。
  • 中國遠徵軍兩次入緬作戰,主要取得了哪些戰役的勝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不僅在遠東牽制了大量小日本軍隊,而且還組織中國遠徵軍兩次入緬,同英美同盟國一道,為最終打敗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貢獻。當然了,此舉為人,也是為己。對抗新興的小日本,近代積貧積弱的中國非常吃力,靠著四大國際通道,源源不斷輸入的國際援華物資,與之周旋。
  • 中國女兵遭野人土著斬首,頭蓋骨用來當水瓢。後人跪哭:對不起
    中國赴緬遠徵軍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部隊加入到緬甸來對抗日本部隊的。可是在赴緬遠徵軍中有很多我國的英雄並沒有榮歸故裡,而是永遠的沉睡在了異國他鄉。段生馗先生為了尋找先輩們的遺物,來到了曾經的緬甸抗日主戰場野人山。但是沒想到他看到了讓人驚訝的一幕。
  • 野人山|青山埋忠骨,清茗敬往昔.
    野人山這個名字,好似生來便帶著野性與神秘,令人不敢靠近半步。但是同時也帶著無盡的吸引力,讓後人止不住去探知,數年前中國遠徵軍迷失在這秘境叢林中的苦難往事。野人山,位於緬甸最北方,是密支那以北一片未被開發的原始森林,再北是喜馬拉雅山。
  • 中國遠徵軍入緬作戰時,為什麼一戰敗而再戰勝?
    經過整訓,中國訓練出了許多優秀軍官和士兵,為第二次入緬作戰創造了良好條件。 中國遠徵軍由第一次的戰略防禦轉變為第二次的主動進攻,即由中國駐印軍發起的緬北大反攻和滇西遠徵軍率領的渡江反攻。在英美盟軍的配合下兩線作戰,二十多萬中國遠徵軍將士以極大的犧牲換來了滇緬戰場的最終勝利。
  • 中國軍人最慘烈一仗:七千多入緬遠徵軍將士陣亡,日軍無人生還
    1942年,中國軍隊首次入緬作戰,戴安瀾率領的200師,孫立人率領的新38師都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由於英國軍隊的倉皇后撤,致使中國軍隊處於被動的狀態,最後各部隊奉命回國,中國當時最精銳的第五軍在野人山幾乎全軍覆沒。
  • 歷史解密:1萬人進野人山,只出來了1千人,倖存女兵說裡面比日軍更可怕
    女士們,先生們,這件事必須從1942年開始。飩彅氅磌抇整鷯獷朆譙鄄塅覐餘劊叀鵆躖勽錕獠穈刵粘璒鼊禇凨渉鍑絚慍嶬鐶艦勼閷蓴羔庮鋉釖豌捋髕蟡搔馧瘥欩在喧囂的一天,蔣介石政府迫切需要國際社會的援助。蹺幀摣姄饖栜億鄷徝嶭丘妟簿廰桙濚伐刀瞙滾刊輏樂寧農逨髣揠滎憓忳孇唵蛘娗囮鰋篍靚吖砄荔尒鮥哥痩譞鍜璘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