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倒法蘭西浪漫的鋼鐵洪流——簡述1982年世界盃半決賽西德法國之戰

2020-12-26 騰訊網

「新凱撒」魯梅尼格和「球場拿破崙」普拉蒂尼

魯梅尼格和普拉蒂尼同歲,兩人都生於1955年,這一對歐洲足球的並蒂蓮註定是一雙天生的冤家。從1982年的西班牙到四年後的墨西哥,兩人捉對廝殺了兩屆世界盃,普拉蒂尼兩次栽在了西德人手中,可以說魯梅尼格是普拉蒂尼命中躲不過去的苦手,正是前者的兩次勝出,讓普拉蒂尼品嘗了職業生涯中最大的苦果,不過勝利者魯梅尼格也宿命般地最終未能染指世界盃。

德意志領袖,魯梅尼格

相比1986年那場半決賽,1982年的德法對決顯然更加令人難忘,世界盃首次點球大戰,舒馬赫砸暈巴蒂斯通,六分鐘驚天大逆轉,魯梅尼格鋼鐵意志,菲舍爾經典倒鉤。比賽內容之飽滿,非但1986年德法半決賽無可望其項背,就是在整個世界盃經典比賽範疇而言,也應在前五之列。

法蘭西王子,普拉蒂尼

1982年是魯梅尼格最接近世界盃冠軍的一年,那屆世界盃之前,魯梅尼格也兩獲歐洲足球先生,27歲的他血氣方剛,殺手正當年。當時的魯梅尼格一頭金髮聳立,形象堅毅剛強,一派典型日耳曼美男模樣,人送外號「新凱撒」。

堅毅剛強的魯梅尼格

普拉蒂尼比魯梅尼格大幾個月,他剛剛在西班牙度過自己27歲生日。雖然年齡稍大,但普拉蒂尼卻更急於證明自己。和魯梅尼格相比,1982年的普拉蒂尼肩上的榮譽顯然單薄了些。也許是位置的緣故,前鋒的才華往往更早顯露,而中場則更需要更長歲月的打磨和醞釀。普拉蒂尼比魯梅尼格晚到達巔峰,同時也比後者更晚從巔峰滑落,這也是為什麼在四年後的墨西哥,兩人再次相遇,魯梅尼格老態畢現,而普拉蒂尼依然活力十足。不過在1982年,「年輕」的普拉蒂尼還只能仰望魯尼格。

1982年7月8日,當11名西德球員踏上塞維亞的皮斯胡安球場時,人們驚異地發現其中竟然沒有魯梅尼格的身影,原來西德隊隊長由於在第二階段小組賽中受傷,本場只能屈就於替補席,隊長袖標戴在了漢堡後衛卡茨身上。

德法大戰,一觸即發

看過這場比賽的球迷們回想當時的情景時,往往將注意力過度集中在比賽那令人驚心肉跳的最後30分鐘,其實它的前90分鐘也是可圈可點。缺少了魯梅尼格的西德隊,上半場一直非常積極主動,而法國人也不甘示弱,頻頻通過中前場的穿插跑動威脅對手的要害腹地,當時法國隊的中場鐵三角已經成形,三人運轉良好,加上邊後衛的犀利助攻,進攻可謂有聲有色。不過總體來看,猛衝猛打的西德隊稍佔上風,他們上半場最大的亮點是十項全能出身的左後衛布裡格爾,他以自己超強的身體素質和不俗的腳法,一度讓法國人很是狼狽,不僅壓制了對手的右邊路攻勢,甚至讓本隊左前衛馬加特的作用大打折扣;而在中路,他們有布萊特納,這位1974年冠軍隊成員老道中透著強悍,魯梅尼格不在時,他就是西德隊的場上靈魂;除了布萊特納,名頭更響的要數前場利特巴爾斯基了,他的羅圈腿使其突破更顯詭異,此役利特巴爾斯基攻無無定所活動範圍大至整個現場,他頻繁回撤接應,幾乎一人盤活西德隊前場。

利特巴爾斯基

西德隊首開紀錄的一球便是特布萊特納和利特巴爾斯基的聯手之功。上半場17分鐘,活躍的中場小將德利穆勒左中場左後場撥給中圈走紅的布萊特,後者中路帶球突進十幾米後外腳背斜傳給插入禁區的費舍,這是法國的名將埃託裡出擊,兩人相撞之時,球正好彈在境外的利特巴爾斯基腳下,後者抬腳便射,皮球直竄網底。

德法之戰空前激烈

法國隊隨後的進球也顯出集體配合之妙,那是西德人進球後第九分鐘,矮腳虎吉雷瑟禁區外開任意球,小禁區右側的普拉蒂尼頭槌輕敲埋伏在中路的羅歇託,後者拿球後正欲施射,卻被西德隊斯蒂利克壓倒,荷蘭裁判考菲爾示意點球,普拉蒂尼一蹴而就。

下半場的形式對西德利不利,法國人的技術優勢裝讓他們佔了上風,而西德人的體力卻滑向一個低谷,他們的焦躁一度讓禁區前險情不斷。第52分鐘,巴蒂斯通替補上場,以體力優勢在對手人堆裡橫衝直撞。不久便兇狠的鏟翻了德雷穆勒,慣以出擊兇狠聞名的西德隊門將舒馬赫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不久,科隆人等到了機會。第61分鐘,法國隊三傳兩遞,巴蒂斯通很快便與舒馬赫呈一對一局勢,後者狠狠地衝出禁區,顯然是衝人不衝球。最終皮球滑柱而出,而巴蒂斯通卻昏厥不起,三顆門牙落地——兩人在高速接觸中,舒馬赫跳起用自己的膝蓋直撞對手面門。此後舒馬赫有了「殺人王」的稱號,可笑的是當時主裁判連犯規都沒判,著實令人咋舌。

舒馬赫放倒巴蒂斯通

魯梅尼格登場了

加時賽30分鐘,魯梅尼格的好戲才開始上演,不過西德人的出彩離不開法國人的鋪墊。特雷索的測高和吉雷瑟的抽射將比分變成3:1,進球其實是法國人加時賽前優勢的繼續體現。這時西德隊的防守漏洞百出,進攻也無章法,氣勢到了最低點。誰能拯救西德隊?誰能讓戰局恢復平衡?答案只有一個,卡爾·海茵茨·魯梅尼格,所謂戰神莫不如此,就像1970年世界盃德意的世紀之戰貝肯鮑爾綁著繃帶在場上奮戰。12年後,新凱撒續寫了這一神話——第96分鐘,隊長魯尼格帶傷上陣。僅僅活動了12分鐘,魯梅尼格就給全隊帶來兩個進球,比分變為3:3。

先看第一球,魯梅尼格中場接球後交給布萊特納,自己前插,邊路的利特巴爾斯基接布萊特納傳球後,左路起球,已經插入小禁區的魯尼格在後衛的左右糾纏中突然飛起腳背蹭球入網。此球一進西德隊士氣大漲,6分鐘後又是魯梅尼格策動分邊利特巴爾斯基,後者左路傳中,漢堡大塊頭赫魯貝石頭球回敲,禁區中央無人盯防的費舍爾一記倒掛金鉤打入扳平一球。

菲舍爾倒鉤扳平比分

120分鐘內戰成3比3,雙方進入點球大戰。

現在看來,點球大戰並無特殊之處,而在當年卻值得大書特書,因為這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次以點球決勝的比賽。從當比賽當值主裁判的站位就能看出,那時的點球制度遠沒有現在成熟,當時考菲爾站在主罰球員的右側,現在是左側,且離他們非常近。由於是第一次在重大比賽中如此經受考驗,罰球隊員都要經歷極其痛苦的心理煎熬,西德中衛斯蒂斯蒂利克將點球罰失時,簡直如喪考妣,悲痛欲絕,而法國隊最後一個罰球的球員博西斯更是讓人同情,罰失點球後的他目光呆滯,幾乎形同犯罪,無法相信自己竟然會失手。

西德門將舒馬赫

最終西德隊在點球大戰中5:4勝出,以總比分8:7奇蹟般逆轉,一舉殺入決賽。魯梅尼格與普拉蒂尼在世界盃上第一次巔峰對決,以前者的勝利而告終。雖然魯梅尼格在成就方面一直未能達到貝肯鮑爾的高度,也未能帶領德國隊贏得世界盃,但他一直被認為是德國繼貝肯鮑爾之後最傑出的球員之一,是一個偉大的接班人。在危難之中,他力挽狂瀾的形象,將永遠載入世界足壇的史冊。

相關焦點

  • 壓倒法蘭西浪漫的鋼鐵洪流——簡述1982年世界盃西德法國之戰
    壓倒法蘭西浪漫的鋼鐵洪流——簡述1982年世界盃西德法國之戰 自貝肯鮑爾以來,德國足球不到十年便會湧現出一位領軍人物
  • 壓倒法蘭西浪漫的鋼鐵洪流——簡述82年世界盃半決賽西德法國之戰
    德意志領袖,魯梅尼格相比1986年那場半決賽,1982年的德法對決顯然更加令人難忘,世界盃首次點球大戰,舒馬赫砸暈巴蒂斯通,六分鐘驚天大逆轉,魯梅尼格鋼鐵意志,菲舍爾經典倒鉤比賽內容之飽滿,非但1986年德法半決賽無可望其項背,就是在整個世界盃經典比賽範疇而言,也應在前五之列。
  • 世界盃三大假球案之:我所親歷的1998年法國世界盃決賽
    太多人都認為1998年世界盃決賽東道主法國3比0擊敗巴西奪冠是一場假球,我在法蘭西體育場記者席上親眼見證了這場比賽,看到了些電視鏡頭外的景象,後來又看到了很多與之相關聯的故事。 我也一直「懷疑」這是場假球。 但我的「懷疑」是有「證據鏈」支持的,只是沒有得到「官方」證實、或否認而已。
  • 藝術在喧囂中寂寞——簡述1982年世界盃巴西義大利之戰
    1982年的巴西有多強?世界盃之前,在輕鬆的以全勝的戰績取得參賽資格之後,他們遠赴歐洲,挑戰各大勁旅,大獲全勝:1:0小勝三獅軍團英格蘭隊、3:1讓普拉蒂尼領銜的法國隊臣服、1:0擊潰了東道主西班牙隊、2:1打倒了歐洲最強的德國隊。在連場的激戰中,球隊既表現出了絲綢一樣流暢的整體,又展現出了如恆星爆炸般的個人能力,讓素來高傲的歐洲人都大為傾倒。
  •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義大利隊笑到了最後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會徽  第12屆世界盃 即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本屆是西班牙第一次舉行世界盃,義大利國家足球隊最終奪冠,金球獎由義大利的羅西獲得。本屆世界盃一共有24支球隊參賽,這也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世界盃。24支球隊被分成6個小組,阿根廷、巴西、西德、英格蘭、西班牙和義大利成為種子隊伍決賽在馬德裡進行義大利人以3比0領先。比賽最後時刻,西德由於布萊特納攻入挽回顏面一球。義大利成為巴西之後,第二支三度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 我所親歷的世界盃之:1974年世界盃乃不可逾越之巔峰
    1974年中國尚在文革閉關鎖國中,沒人可能去採訪。我從1994年美國世界盃開始「親歷」,1998年法國、2002年日韓、2010年南非、2014年巴西。我最早看的是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這也是CCTV最早轉播的一屆世界盃。再早,只有部分專業人士通過非正常渠道看過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決賽的直播。)
  • 世界盃十大巔峰對決
    1982年世界盃半決賽 西德3-3法國(點球大戰5-4)。西德隊在這場比賽證明了自己的堅強意志。第17分鐘,利特巴爾斯基率先破門,不過法國靠著普拉蒂尼打入點球扳平比分。
  • 世界的兄弟09號法國主題臻藏卡:浪漫的法蘭西之戀
    世界的兄弟09號法國主題臻藏卡:浪漫的法蘭西之戀 2020-12-15 22:07  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
  • 徵服之光——簡述1970年世界盃巴西義大利之戰
    裡維利諾深受馬拉度納的喜愛那屆世界盃,巴西隊六戰全勝,打進19球場均進球超過三個淘汰賽,桑巴軍團每場淨勝兩球。小組賽中,巴西4比1捷克斯洛伐克,1比0英格蘭,3比2羅馬尼亞,四分之一決賽4比2秘魯,半決賽3比1烏拉圭,而決賽則4比1大勝擁有裡維拉和馬佐拉的義大利隊,貝利,蓋爾森,雅伊爾津霍和隊長阿爾貝託各進一球,特別是有「颶風」之稱的雅伊爾津霍在本屆世界盃每場比賽都有進球。這次奪冠使得巴西獲得永久保留雷米特金杯的權利。
  • 回顧歷屆世界盃季軍爭奪戰:激烈的對攻戰,射手的爆發地
    1938年的世界盃來到了法蘭西,巴西和瑞典在三四名大戰中相遇,瑞典隊率先連進兩球,隨後巴西在萊奧尼達斯的帶領下上演絕地反擊,連入四球,以4-2戰勝瑞典拿到了那屆世界盃的第三名。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烏拉圭與西德在三四名爭奪戰中相遇,烏拉圭門神馬蘇基耶維茨發揮出色,但烏拉圭仍以0-1不敵西德隊。
  • 騰訊足球經典回味-98世界盃法國VS巴西 羅納爾多怪病之謎
    貝克漢姆的紅牌,羅納爾多決賽前的怪病,這都是1998法國世界盃的永恆之謎!法蘭西是個極度浪漫的國度,所以1998年的法國世界盃,也充滿了浪漫的風情。星球君的98之夏,除了足球還有初戀。依稀記得當時寫過的一篇雜文《法蘭西串起的愛情》,花尚未綻放就已經敗在了羅納爾多倒下之前。
  • 一己之力淘汰史上最強巴西,小組賽不勝照樣拿世界盃冠軍!
    2016年歐洲杯中,葡萄牙在小組取得3連平,在岌岌可危的形勢下一路闖入決賽,並最終奪冠,世界足壇歷史上也不乏小組賽表現一般,但最終捧得冠軍獎盃的例子——比如1982年世界盃的義大利隊。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第一階段小組賽中,義大利與波蘭、喀麥隆、秘魯同組。首場比賽對陣波蘭,雙方0-0戰平,接下來面對秘魯和喀麥隆的比賽,比分均為1-1。義大利小組賽3場比賽全部與對手戰平,甚至只有2粒進球,但還是憑藉淨勝球優勢壓倒喀麥隆進入第二階段小組賽。
  • 經典永流傳-98法蘭西世界盃 小貝紅牌大羅怪病 足球真有黑手?
    貝克漢姆的紅牌,羅納爾多決賽前的怪病,這都是1998法國世界盃的永恆之謎!法蘭西是個極度浪漫的國度,所以1998年的法國世界盃,也充滿了浪漫的風情。星球君的98之夏,除了足球還有初戀。在整體新老交替後,一批傳奇巨星淡出舞臺,而更多的新星則閃耀世界盃的賽場,並在隨後數十年裡形成了世界足壇百花齊放的燦爛時代。首先難忘的自然是小貝的紅牌,那時的貝克漢姆是真正的超級小鮮肉,「萬人迷」正處於顏值巔峰,這樣的超級偶像在二十年後的世界足壇,也再沒出現過一次。但貝克漢姆的法蘭西之夏註定不太光彩。
  • 世界盃趣事:點球太刺激!門柱、橫梁、飛機?運氣最差非他們莫屬
    德國是4戰4勝,克羅埃西亞是2戰2勝。德國取勝的前3場都發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時的德國稱為西德;本世紀取勝的1場是2006年,1/4決賽中他們點球淘汰了阿根廷(阿根廷唯一失敗的一場點球大戰正是拜德國人所賜!)
  • 在1982年的馬島之戰中,如果此戰英國被阿根廷擊敗,會有什麼影響
    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島(英國稱之為馬爾維納斯群島,阿根廷稱之為福克蘭群島)的主權而爆發了一場戰爭,最終以英國獲勝並佔領馬島宣告結束。此戰英國陣亡258人,阿根廷陣亡649人。
  • 中國足球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記憶
    中國足球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記憶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英語:1982 FIFA
  • 世界盃半決賽前瞻:法國、比利時最強天賦之戰
    北京時間7月11日、12日凌晨,世界盃半決賽將展開激烈爭奪,分別由法國對陣比利時、克羅埃西亞對陣英格蘭,最終爭奪大力神杯的兩支球隊即將揭曉。 法國隊在本次世界盃上表現出色,雖然球隊平均年齡只有24歲,但卻是所有球隊中身價最高的。
  • 老照片回顧馬拉度納4次世界盃之旅,86年勇奪世界盃封王
    馬拉度納職業生涯輝煌,1986年勇奪世界盃封神,但最後一屆世界盃因藥檢陽性令人唏噓,一起來回顧阿根廷傳奇球星的世界盃精彩瞬間!1982年世界盃,衛冕冠軍帶著衛冕的雄心來到西班牙,被寄予厚望的馬拉度納身披10號球衣。
  • 擊敗法國人奪冠
    最終在公元870年,兩國在墨爾森正式籤訂條約,將中法蘭克王國在西歐平原的國土進行了瓜分。自此德意志與法蘭西在邊界上實際接壤,並為之糾葛了千年之久。這是一場法國與西班牙之間新舊國家勢力的歐陸爭霸戰,但戰場卻被設置在了德意志,所有戰爭帶來的痛苦都由德意志人所承擔,這極大的刺激了德意志民族建立統一強大國家的渴求。
  • 【世界盃百大球星】兩屆世界盃決賽都進球 他是西德最佳福將
    1977年,布萊特納回到了拜仁。但由於與西德隊教練組和部分隊友的矛盾,特別是與德國足球界的矛盾,布萊特納沒能入選國家隊,錯過了1978年世界盃。四年後的1982年世界盃,在魯梅尼格的努力下,布萊特納時隔8年回到了西德隊,並且幫助球隊打進決賽。決賽中西德隊1-3不敵義大利,布萊特納打入一球,成為繼貝利和瓦瓦之後的第三位在兩屆世界盃決賽中有進球的球員。1983年,布萊特納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