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有很多所謂的精銳部隊,也有人喜歡把它們叫做特種部隊。首先說明一點的是,古代冷兵器時代,士兵的素質對於戰爭的勝負來說確實是極其重要的因素,經過訓練、有實戰經驗、裝備豪華的士兵,比如"虎豹騎"、"白馬義從"、"陷陣營"等等確實可以稱得上精銳部隊。但是也有很多所謂的精銳部隊,只是附會文義的虛構產物,或者僅僅是一個番號而已。
可能並不存在的"精銳部隊"
這些並不存在的虛空精銳部隊,基本上都是從史料原文的某一處上捕風捉影。最典型的就是陳武統領的"廬江上甲",在很多地方煞有介事地介紹,"廬江上甲"是江東的精銳部隊。然而《三國志·吳書·陳武傳》中根本沒有明確的記載,反而"廬江上甲"四個字出現在《曹洪傳》中。
在"汴水之戰"的潰敗之後,曹操集團重新募兵,曹洪到揚州募兵,"得廬江上甲二千人。"原文如此,這裡面的"上甲"的意思只是優秀的兵源而非某種稱號。陳武的情況則是:孫策擊敗廬江太守劉勳之後,將廬江士兵中一些精銳交由陳武統領,就變成所謂的"廬江上甲",完全是縫合出來的產物。
除了"廬江上甲"之外,這些虛空精銳部隊可以說是比比皆是:
袁紹帳下"大戟士",出自《漢末英雄記》、《後漢書·袁紹傳》等史料,與"強弩"並列,只是手持長戟的步兵而已。袁紹部將麴義麾下的"先登死士"同理,只是"界橋之戰"中的先鋒部隊的意思。
黃忠"推鋒營",出自《三國志·蜀書·黃忠傳》,原文為"忠推鋒必進"。"推鋒"這個詞語在古代典籍中並不罕見,意思是進兵,不知道為什麼用在黃忠這裡卻成為軍隊番號。又有一說,"推鋒營"的記載見於《荊益風物誌·驃馬第十二》(內容是說周瑜的馬——萌),甚至還有大篇原文。然而《荊益風物誌》只此一處孤證,懷疑為今人偽作。
甘寧"錦帆軍",沒有實際出處,因《吳書》記載甘寧在做遊俠時期以錦綢繫舟,窮奢極侈。另外如果真的有"錦帆軍"的話,賀齊的軍隊可能更加合適。
存在但談不上精銳部隊的"精銳部隊"
"廬江上甲"、"大戟士"、"先登死士"、"推鋒營"、"錦帆軍"這些在文學、遊戲作品中非常活躍的"精銳部隊",實際是縫合或者虛構而來。而三國歷史上又有一些存在的、被人視為精銳部隊的部隊,在歷史上表現得卻並不盡如人意,比如"青州兵"和"丹陽兵"。
青州兵是曹操集團中的一支軍隊,它的前身是活躍於青州、徐州的黃巾餘黨。在東漢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曹操消滅入侵兗州、規模達百萬的青州黃巾餘黨,從三十萬降卒中組建青州兵。在《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確實有"精銳"的評價,但是這個評價是對青州黃巾降卒而言的。青州黃巾的戰鬥力非常堪憂,其中的精銳也好不到哪裡去。
"青州兵"在曹操集團後續的發展中有很多"亮眼"的戰績:比如在"濮陽之戰"中成為呂布騎兵的突破口導致曹操潰敗;再比如在"淯水之戰"失敗後劫掠自己的同袍。
與"青州兵"情況類似的還有"丹陽兵"。丹陽郡是揚州下屬的一個郡,按《隋書·地理志》的記載,揚州人任俠尚氣、民風剽悍,"號為天下精兵"。陶謙本為丹陽人,在做徐州刺史時從丹陽招募大量士兵,組成"丹陽兵"。在劉備救援陶謙時,陶謙拉攏劉備的資本就是四千丹陽兵。然而從陶謙與曹操的戰爭來看,"丹陽兵"似乎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精銳。
空有番號無具體描述的"精銳部隊"
在三國時期的史料中,不乏有明確番號的軍隊。由於有看似非常酷炫的番號,它們也成為所謂的"精銳部隊"。比如蜀漢的"連弩士"、"獵射官"、"虎步軍";東吳的"解煩兵"、"敢死兵"、"車下虎士"等等。或許還有其他軍隊具有明確番號,小編就不一一列舉。由於數量太多也比較複雜,姑且將史料原文貼在下面。
《華陽國志·巴志》:"蜀丞相亮亦發其勁卒三千人為連弩士……(鄧芝)乃移其豪徐、藺、謝、範五千家於蜀,為獵射官。"《又與張裔蔣琬書》:"須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三國志·吳書·韓當傳》:"將敢死及解煩兵萬人。"《三國志·吳書·甘寧傳》:"唯車下虎士千餘人。"
這些軍隊有獨特番號,其中大部分軍隊在歷史上也有實戰的表現,比如虎步監孟琰在諸葛亮五伐時渡過武功水幫蜀漢軍隊建立橋頭堡;"車下虎士"在第二次"合肥之戰"中保護孫權撤退;"解煩兵"、"敢死兵"也有平定叛亂、討破山越的履歷。但是這並不能證明他們是精銳部隊或者特種部隊,有異於其他軍隊的表現。
真正的精銳部隊
以上這些軍隊都算不上三國時期的精銳部隊,那麼哪些軍隊可以躋身這個行列呢?小編認為符合精銳部隊需要有兩個條件:第一、史料中有比較明確的正面評價;第二、在歷史上有實戰表現。符合這兩個條件的部隊也有很多,比如精於騎射的"白馬義從";以"百人督"為兵源的"虎豹騎";披甲率達到百分之百的七百人規模的"陷陣營";由劍客、豪俠組成的"虎士"。這些軍隊有異於常規軍隊的特點,有在戰場上的表現,可以視作三國時期的精銳部隊。
另外還有一些軍隊,比如蜀漢的"無當飛軍"、"白毦兵",他們的含金量要低於"虎豹騎"之類,因為史料非常有限,像"白毦兵"只有諸葛亮與李嚴的一封書信中提到過,也僅有"西方上兵"的評價。但是還是勉強符合上面提出的兩個條件,"無當飛軍"由南中人組成,在諸葛亮四伐中有阻擊張郃的表現;"白毦兵"為劉備親兵,受到諸葛亮的高度評價,可以推斷參與過"夷陵之戰"。所以姑且還是將它們視為精銳部隊吧。
參考文獻:《三國志》、《華陽國志》、《後漢書》、《隋書》、《英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