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所謂的三國精銳部隊,可能並不存在,或者僅僅是番號而已

2020-12-14 插畫師的三國夢

三國時期有很多所謂的精銳部隊,也有人喜歡把它們叫做特種部隊。首先說明一點的是,古代冷兵器時代,士兵的素質對於戰爭的勝負來說確實是極其重要的因素,經過訓練、有實戰經驗、裝備豪華的士兵,比如"虎豹騎"、"白馬義從"、"陷陣營"等等確實可以稱得上精銳部隊。但是也有很多所謂的精銳部隊,只是附會文義的虛構產物,或者僅僅是一個番號而已。

可能並不存在的"精銳部隊"

這些並不存在的虛空精銳部隊,基本上都是從史料原文的某一處上捕風捉影。最典型的就是陳武統領的"廬江上甲",在很多地方煞有介事地介紹,"廬江上甲"是江東的精銳部隊。然而《三國志·吳書·陳武傳》中根本沒有明確的記載,反而"廬江上甲"四個字出現在《曹洪傳》中。

在"汴水之戰"的潰敗之後,曹操集團重新募兵,曹洪到揚州募兵,"得廬江上甲二千人。"原文如此,這裡面的"上甲"的意思只是優秀的兵源而非某種稱號。陳武的情況則是:孫策擊敗廬江太守劉勳之後,將廬江士兵中一些精銳交由陳武統領,就變成所謂的"廬江上甲",完全是縫合出來的產物。

除了"廬江上甲"之外,這些虛空精銳部隊可以說是比比皆是:

袁紹帳下"大戟士",出自《漢末英雄記》、《後漢書·袁紹傳》等史料,與"強弩"並列,只是手持長戟的步兵而已。袁紹部將麴義麾下的"先登死士"同理,只是"界橋之戰"中的先鋒部隊的意思。

黃忠"推鋒營",出自《三國志·蜀書·黃忠傳》,原文為"忠推鋒必進"。"推鋒"這個詞語在古代典籍中並不罕見,意思是進兵,不知道為什麼用在黃忠這裡卻成為軍隊番號。又有一說,"推鋒營"的記載見於《荊益風物誌·驃馬第十二》(內容是說周瑜的馬——萌),甚至還有大篇原文。然而《荊益風物誌》只此一處孤證,懷疑為今人偽作。

甘寧"錦帆軍",沒有實際出處,因《吳書》記載甘寧在做遊俠時期以錦綢繫舟,窮奢極侈。另外如果真的有"錦帆軍"的話,賀齊的軍隊可能更加合適。

存在但談不上精銳部隊的"精銳部隊"

"廬江上甲"、"大戟士"、"先登死士"、"推鋒營"、"錦帆軍"這些在文學、遊戲作品中非常活躍的"精銳部隊",實際是縫合或者虛構而來。而三國歷史上又有一些存在的、被人視為精銳部隊的部隊,在歷史上表現得卻並不盡如人意,比如"青州兵"和"丹陽兵"。

青州兵是曹操集團中的一支軍隊,它的前身是活躍於青州、徐州的黃巾餘黨。在東漢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曹操消滅入侵兗州、規模達百萬的青州黃巾餘黨,從三十萬降卒中組建青州兵。在《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確實有"精銳"的評價,但是這個評價是對青州黃巾降卒而言的。青州黃巾的戰鬥力非常堪憂,其中的精銳也好不到哪裡去。

"青州兵"在曹操集團後續的發展中有很多"亮眼"的戰績:比如在"濮陽之戰"中成為呂布騎兵的突破口導致曹操潰敗;再比如在"淯水之戰"失敗後劫掠自己的同袍。

與"青州兵"情況類似的還有"丹陽兵"。丹陽郡是揚州下屬的一個郡,按《隋書·地理志》的記載,揚州人任俠尚氣、民風剽悍,"號為天下精兵"。陶謙本為丹陽人,在做徐州刺史時從丹陽招募大量士兵,組成"丹陽兵"。在劉備救援陶謙時,陶謙拉攏劉備的資本就是四千丹陽兵。然而從陶謙與曹操的戰爭來看,"丹陽兵"似乎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精銳。

空有番號無具體描述的"精銳部隊"

在三國時期的史料中,不乏有明確番號的軍隊。由於有看似非常酷炫的番號,它們也成為所謂的"精銳部隊"。比如蜀漢的"連弩士"、"獵射官"、"虎步軍";東吳的"解煩兵"、"敢死兵"、"車下虎士"等等。或許還有其他軍隊具有明確番號,小編就不一一列舉。由於數量太多也比較複雜,姑且將史料原文貼在下面。

《華陽國志·巴志》:"蜀丞相亮亦發其勁卒三千人為連弩士……(鄧芝)乃移其豪徐、藺、謝、範五千家於蜀,為獵射官。"《又與張裔蔣琬書》:"須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三國志·吳書·韓當傳》:"將敢死及解煩兵萬人。"《三國志·吳書·甘寧傳》:"唯車下虎士千餘人。"

這些軍隊有獨特番號,其中大部分軍隊在歷史上也有實戰的表現,比如虎步監孟琰在諸葛亮五伐時渡過武功水幫蜀漢軍隊建立橋頭堡;"車下虎士"在第二次"合肥之戰"中保護孫權撤退;"解煩兵"、"敢死兵"也有平定叛亂、討破山越的履歷。但是這並不能證明他們是精銳部隊或者特種部隊,有異於其他軍隊的表現。

真正的精銳部隊

以上這些軍隊都算不上三國時期的精銳部隊,那麼哪些軍隊可以躋身這個行列呢?小編認為符合精銳部隊需要有兩個條件:第一、史料中有比較明確的正面評價;第二、在歷史上有實戰表現。符合這兩個條件的部隊也有很多,比如精於騎射的"白馬義從";以"百人督"為兵源的"虎豹騎";披甲率達到百分之百的七百人規模的"陷陣營";由劍客、豪俠組成的"虎士"。這些軍隊有異於常規軍隊的特點,有在戰場上的表現,可以視作三國時期的精銳部隊。

另外還有一些軍隊,比如蜀漢的"無當飛軍"、"白毦兵",他們的含金量要低於"虎豹騎"之類,因為史料非常有限,像"白毦兵"只有諸葛亮與李嚴的一封書信中提到過,也僅有"西方上兵"的評價。但是還是勉強符合上面提出的兩個條件,"無當飛軍"由南中人組成,在諸葛亮四伐中有阻擊張郃的表現;"白毦兵"為劉備親兵,受到諸葛亮的高度評價,可以推斷參與過"夷陵之戰"。所以姑且還是將它們視為精銳部隊吧。

參考文獻:《三國志》、《華陽國志》、《後漢書》、《隋書》、《英雄記》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強的部隊,番號持續1800餘年,曾3000打殘15萬匈奴!
    在中國5000年歷史上,有過很多戰鬥力超強的部隊,唐太宗的玄甲騎兵、金國的鐵浮屠、元朝的怯薛軍等。然而,這些都算不上最牛,因為有一個番號的部隊,持續了1800餘年的強悍,曾創下3000人打殘15萬匈奴的輝煌戰績!
  • 民國期間各軍閥部隊,為什麼爭著搶著向蔣介石要部隊番號?
    因為番號象徵著合法的地位。簡單來說,有番號才是政府認可的正規軍,沒有番號就是地方武裝,不享受正規軍的待遇,隨時有可能被拋棄,其區別好比親生和收養。軍閥們開始重視番號是在北伐戰爭時,當時民國中央政府有8個正式的中央軍,其番號從第1軍到第8軍,軍長分別是第1軍何應欽、第2軍譚延闓、第3軍朱培德、第4軍李濟深、第5軍李福林、第6軍程潛、第7軍李宗仁、第9軍唐生智。這些人,都是國民政府的元老級人物,而各軍總司令則是蔣介石。
  • 三國: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精銳部隊盤點,虎豹騎最著名,青州兵數量最...
    東漢末年恰逢亂世,一個人要想成為雄踞一方的諸侯,不僅要有過人的頭腦和謀略,更得有屬於自己的軍事力量,才有武力去爭奪,而在東漢末年到三國這段時間,幾乎每位諸侯都在積極的發展自己的軍事實力,不僅要有龐大的常規部隊,更得有能打硬仗的「特種部隊」也就是所謂的精兵。
  • 民國時期各軍閥爭奪部隊番號
    首先說一下什麼是正規番號,民國時期的正規番號是地方軍閥部隊取得一個合法地位的標誌,在當時如果一個軍閥沒有正規番號那麼就和武裝土匪是沒什麼區別的。取得一個正規的番號,也能讓各地的軍閥成為名正言順的部隊。而番號可不只是用來為自己正名的,他還有著許多的功能,他可以直接向當地政府來申請軍費,並且可以公開招募士兵,籌集糧食還可以擴大自己的兵力,如果一個地方軍閥沒有正規番號來做這些事,那麼他就是明目張胆的像中央宣戰。這樣的行為也會招引來其他軍隊的大幅討伐。但在當時想要擁有正規番號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 精銳部隊 8090《熱血三國2》招募虎豹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到的是8090網頁遊戲平臺熱血三國2虎豹騎的招募玩法心得,虎豹騎是遊戲中特殊兵種之一,那麼如何招募這類特殊兵種呢?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和小編一起去一探究竟!  熱血三國2官網:http://www.8090.com/rxsg2/
  • 民國期間,軍閥的部隊為什麼打破頭也要爭取一個部隊番號?
    在近年來的一些戰爭影視劇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一些部隊在打了敗仗以後,甚至會被撤銷編制和番號。可以說一旦番號被撤銷,也就意味這個部隊徹底結束。那麼這個番號是什麼呢?
  • 伊朗開火參戰,炮擊亞塞拜然部隊,精銳部隊抵達前線
    在歷史上就出現了英、法、俄聯手收拾奧斯曼帝國情況,希臘就是在英法俄三國支持下獨立的。可以說這種歷史的存在,也是土耳其強勢介入的基本原因。 伊朗精銳部隊抵達前線阻擊土僱傭兵,展現了非常強硬的立場。土耳其僱傭兵大量進入到納卡戰場,給伊朗也造成了極大的安全威脅,因為這些僱傭兵大部分都是來自敘利亞的極端武裝。
  • 二戰日軍的奇葩番號:帶有濃重的地方風格,喜歡以長官名稱呼部隊
    並且在全面抗戰在前在全國設立16個師團管區,咱們說的日本17大甲等師團(近衛師團是)就是來自這些師管區。日本在每一個師管區內都會設有4個聯隊管區,1個聯隊管區內負責在本地區招收兵員;而其他的特種兵聯隊的兵員徵召任務則由師管區酌情分配給下屬各聯隊管區。
  • 三國有名號的部隊之先登死士
    大家好,咱們第一期分享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這一期咱們分享的是白馬義從一生之敵--先登死士首先強調一下先登死士並不是袁紹特有的名號部隊,三國時期各個諸侯都有先登營。那麼先登死士如何理解呢。古時攻城,最先登上城頭的功勞最大,謂以「先登」,後以「先登」為之先頭部隊。「先登」就是戰場上的先鋒,沒有固定的部隊,也不是固定的部隊番號。就「先登」這事來說,敢於先登者都是軍中勇士,先登成功還會獲得獎賞,額外的獎勵是會被載入史冊。如張遼、樂進、于禁、許褚、典韋、臧霸、孫觀、黃忠、凌操、丁奉等人都有先登的事跡,還不是一次兩次,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宿將。
  • 東野部隊的一支主力師,對外反擊作戰的精銳,一場戰鬥都沒落下
    東北野戰軍是我軍在解放戰爭時期最強大的一支部隊,由於我軍戰爭初期採取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方針,因此大量的八路軍、新四軍的精銳部隊都陸續開赴東北,基本上這些精銳的部隊,後來都成為東野的精銳力量,隨著陸續的改編,東野後來成立了12個軍,加上長春起義的第60軍,後來改編為第50軍,東野部隊的主力軍就達到了
  • 虎豹騎與西涼鐵騎,活躍於三國時代的兩支精銳騎兵,孰強孰弱?
    作為聞名天下的精銳騎軍,西涼鐵騎有著不亞於虎豹騎的驕傲與光輝戰績。但僅僅數月時間,局勢發生了巨大的逆轉。西涼諸將所率聯軍一再被擊破,昔日所向披靡的西涼鐵騎在如山崩般潰敗的大軍中也再無優勢可言。此戰之後,天下將再無西涼鐵騎威名,虎豹騎將成為天下騎兵中的皇帝。
  • 作為明朝最精銳的部隊,戚家軍為何很快就銷聲匿跡了
    但明朝和其他朝代所面臨的威脅並不完全相同。因為在東南沿海邊境出現了一個新的威脅——來自日本還有明朝沿海的海盜,統稱倭寇。這些人常年漂泊在海上,通過打劫沿海的商船或者直接在東南沿海地區登陸,燒殺搶掠,滿載而歸。百姓苦不堪言。作為明朝的賦稅主要來源地,建立一支精銳的部隊來保衛東南沿海免遭倭寇侵襲成為了當務之急。
  • 日軍師團番號變化史:不是所有叫師團的都是王牌精銳
    、104、106、108、109、110、114、116師團,其中這些代號為100以後的師團,就是原常設師團在其番號前加上1,由後備役或退役軍人組成,如萬家嶺被杜聿明第五軍痛打的106師團就是第6師團抽調精銳和後備軍人組成。
  • 二戰期間各國預備役部隊直接參戰嗎?方先覺「預備第10師」是特例
    預10師第一次投入實戰是南昌會戰第二階段,奉命策應主力部隊反攻南昌,對一個預備師來說,其實打得算不錯了,這與方先覺的履歷和作風有關,在升任預10師副師長之前,他曾經是李玉堂第3師的補充團長,練兵很有一套辦法,性格外斂內剛,治軍極嚴。因此預10師上了前線並未草雞,打得有模有樣,番號也因此在抗戰期間被保留了下來(預備師番號抗戰結束後全部取消)。
  • 劉備真正的親衛軍,首領被網文吹上天,這支三國精銳白毦兵有多強?
    三國時代的雄兵當中,蜀漢白毦兵作為劉備一手組建的貼身精銳,名聲可謂極為響亮,其率領者陳到也在許多網文中被吹噓成戰神一般的人物。然而白毦兵記載的稀少,使得它一直籠罩於歷史的迷霧當中。①所謂白毦兵,就是用白色旄牛尾作為裝飾的部隊。一方面,用旄牛尾裝飾體現了威武尊貴,表示了劉備對這支部隊的區別對待。
  • 《永不磨滅的番號》觀劇報告:劇情刺激 補腎佳品
    從第一集開始《番號》就在刻意打造與傳統紅劇不同的內容,主人公李大本事的出場本身就富於戲劇性,而他組建的部隊更是一個奇蹟,一大撥的野路子、一大撥渴望革命行為卻似土匪的老百姓。雖然從百姓的角度講述犀利的戰爭,《番號》不是第一個,但在細節和人物特性方面,其他劇顯然無法比擬。
  • 國民黨五大精銳中實力最雄厚的18軍 氣勢洶洶地直撲山東解放區
    在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中第18軍成立時間最早、軍史最長、實力最為雄厚,在國民黨部隊中有許多師、旅建制都是從18軍中走出來,因此也被稱為「種子軍」。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照片,便是1947年2月18日,整編後的第18軍(第11師)在山東臨沂休整準備進攻時所拍攝的部分照片。1948年9月,第11師恢復為第18軍的番號。隸屬於黃維和胡璉的第12兵團,軍長為楊伯濤。
  • 這是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曾經讓精銳的日本甲種師團望而卻步
    國民黨軍隊中有五支威名遠揚的王牌軍,其中第五軍被稱為中國第一支裝甲部隊,有「鐵馬雄師」的美稱,是在抗日戰場上為數不多能和日軍裝甲部隊硬碰硬的存在。國民革命軍第五軍是國民革命軍的其中一個番號,曾先後用在多支部隊身上。最先使用第五軍番號的是原「福軍」。
  • 三國時期華夏境內或者周邊存在哪些異族?當時的對外策略是什麼?
    從古至今,在華夏境內和周邊,都存在著大量人數不一的異族。因為土地和資源問題,漢族與這些異族一直處於紛爭之中。那麼,三國時期華夏境內或者周邊主要有哪些異族? 一、羌族東漢初,劉秀在平定隴西割據勢力後,重新設立護羌校尉,負責管理羌族的諸多部落,並陸續遷羌族到隴西、天水、扶風諸郡(甘肅東部、陝西西部一帶) 。
  • 古代五大精銳部隊之一「嶽家軍」,轄幾支部隊?哪支戰鬥力最強?
    在這12支大軍中,以背嵬軍最為有名,其下轄8000精銳騎兵,及萬餘步兵,總計約有兵員一萬五六千人。所謂背嵬軍,如嶽珂所言:「背嵬之士,先臣之親軍也」,作為嶽飛親領的部隊,背嵬軍的戰鬥力可不是蓋的,南宋時嶽飛的嶽家軍戰鬥力最為強悍,而背嵬軍則是精銳中的精銳,是「嶽家軍」中最為精華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