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某山地有著大片的香榧林,香榧果是有名的土特產,大小如棗,核如橄欖。
其美味,宋人何坦言:甜可比宣邵的雛蜂蜜,味勝過雍城的駱乳酥。
其價值,同朝代蘇東坡言:這個山果,好像金盤中的玉啊。
每到收穫時節,果農爬樹採摘香榧的場景,總讓人嘆為觀止。
混雜在大片香榧中的一種數量不多,名三尖杉的植物也值得一提。當地人因兩者的葉子很像,給了個山榧、粗榧的近親之名。甚至由於香榧的分類屬於紅豆杉科榧屬,有人還將其叫做假紅豆杉。實際三尖杉屬於三尖杉科。
葉子到底如何像呢?
三尖杉的葉子↓↓和香榧的葉子雖然都呈條形,在葉軸上排成兩列,但是三尖杉的葉子比較柔軟而長,香榧的葉子革質堅硬比較短。較大的區別在於,三尖杉的葉子翻過來,有明顯的綠色中脈,氣孔帶白色。
香榧的葉子↓↓上面光綠色,葉子背面無隆起的中脈,氣孔帶常與中脈帶等寬。
果實的出現,也能暴露三尖杉。
三尖杉的果實比香榧的圓,像極了葡萄,一串串掛在枝頭,沒有成熟的,上面有像葡萄表面那樣的果粉。已經成熟的,掛在枝頭的是一串串棕色的果子。這些果子摸上去軟軟的,將它們一個一個摘下來的時候,完全是摘葡萄的感覺。
香榧的果實一般是炒後食用,香酥可口,是營養豐富的上等乾果。能潤澤肌膚、潤腸通便,延緩衰老並緩解眼睛乾澀、夜盲症等。同時,它還有驅除腹中寄生蟲等功效。
而粗榧因數量少,更多為生食,食用時需要將其像剝葡萄一樣將假種皮剝下,裡面的果肉明顯黏黏的,要把果肉從種子上分離出來有點難,需要舌頭努力再努力。
藥用上,三尖杉果和香榧一樣具有消積驅蟲的功效,但三尖杉的枝葉及根還可用於治療癌症,為醫學界所關注。
枝葉及根性味苦澀寒,有毒,可以毒攻毒抗癌,清熱涼血止痛,直腸癌,惡性淋巴瘤,白血病,肺癌,胃癌等可用其治療。
一般是提取其中的生物鹼,製成注射劑使用。
它同時還可治跌打損傷。
《福建藥物志》記載:
1、治直腸癌:三尖杉根60g。水煎服。(此為分享,用藥須遵醫囑)
2、治打傷:三尖杉根10~15g。水煎服。
作為榧林裡的大哥,香榧在為自己的果子味兒得意之餘,估計也是沒想到這個不顯山露水的粗榧小弟,竟然身負絕學,在抗癌領域建奇功吧!
提醒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