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中草藥:三尖杉

2021-02-12 一點訊

----

三尖杉又稱榧子、血榧、石榧、水柏子等,中藥材為三尖杉科三尖杉屬綠色植物三尖杉的種子、根或枝幹,種子具備化滯除蟲、止咳潤肺之作用,枝幹具備防癌之作用,根具備防癌、活血止痛的作用,下邊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三尖杉的作用與功效吧!

三尖杉的藥用價值作用

1、種子:三尖杉的種子味甘、澀,性溫,具備化滯除蟲、止咳潤肺的作用,用以食積腹脹、小兒疳積、蟲積、肺燥咳嗽等症。

2、枝幹:三尖杉的枝幹味道微苦、澀,寒性,具備防癌的作用,用以惡性淋巴瘤、敗血症、肺癌、胃癌、食管癌、直腸癌等症。

3、地下莖:三尖杉的地下莖味道微苦、澀,性溫,具備防癌、活血化瘀、止疼的作用,用以直腸癌、跌打等症。

三尖杉的藥用價值

1、三尖杉各黃酮均有防癌特異性,能抑止腫瘤細胞的核苷酸新陳代謝,對大白鼠瓦克癌的抑制率為34%,對小白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為53.8%。

2、三尖杉酯鹼和高三尖杉酯鹼對小白鼠敗血症L615,肉瘤S-180及腦瘤22均有抑制效果,並能各自處增加其成活率。

3、三尖杉酯鹼有變小腫脹肝、脾的作用。

4、三尖杉酯鹼有急劇下降工白細胞計數和消滅孩子氣白細胞作用。

5、三尖杉種子能祛除貓的絛蟲,對鉤蟲亦有消滅功效。

6、三尖杉酯鹼有加速心跳、出現熱反應、消化吸收功能問題和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反映,但終止後可慢慢修復。

三尖杉

來源:為粗榧科植物三尖杉等多個品種的枝葉和種子。亦稱粗榧。

性味:苦、澀,寒。有毒,

功效 清熱殺蟲,抗癌消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8克。

治癌效驗:本品為解毒治癌之常用藥。臨床常用治惡性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惡性葡萄胎、絨毛膜上皮癌、肝癌等癌瘤中屬熱毒積聚者。

治白血病

從三尖杉中提取總生物鹼、三尖杉鹼、高三尖杉鹼等成分治療。三尖杉鹼注射液,每支1毫克、2毫克,每日1~6毫克或每日0.15~0.3毫克/千克;高三尖杉鹼注射液,每支1毫克2毫克,每日14毫克或每日0.05~0.1毫克/千克。上兩藥均宜加5%~10%葡萄糖液250~500毫升靜脈滴注,每日1次,5~7日1個療程。停1~2周再用,可用1~3個療程。主要用於治療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亦有較好效果。(《常用抗腫瘤:中草藥》)

治惡性淋巴瘤、肝癌、絨毛膜上皮癌、惡性葡萄胎

用提取三尖杉的粗榧鹼結晶,製成注射液,成人每日劑量,最小為20毫克,最大為280毫克,大部分為100~200毫克,臨用時以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後直接靜脈緩緩推注或滴注。一般用藥至1000~2000毫克開始見效,總劑量以4000~5000毫克為宜。(《抗癌中草藥大辭典》)

治乳腺癌

用高三尖杉酯鹼配合CMF方案治療,可提高療效,降低毒副作用。(《抗腫瘤:中藥的治癌效驗:》)

特別提示三尖杉鹼類可引起毒副作用,主要為消化系統反應,如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其鹼類均可抑制骨髓,以HIH為明顯;尚有心臟受損;個別病例可出現中樞神經症狀、脫髮及休克。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用得著的時候,那就存起來吧,同時也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們,相信它的真的能幫到大家的!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

相關焦點

  • 一味山草藥:三尖杉
    實際三尖杉屬於三尖杉科。葉子到底如何像呢?三尖杉的葉子↓↓和香榧的葉子雖然都呈條形,在葉軸上排成兩列,但是三尖杉的葉子比較柔軟而長,香榧的葉子革質堅硬比較短。較大的區別在於,三尖杉的葉子翻過來,有明顯的綠色中脈,氣孔帶白色。
  • 三尖杉都有哪些地方尖?
    據說野生的三尖杉也能長到20米,樹幹胸徑達20釐米——不管你們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三尖杉雌雄異株,如果碰見是一株開著雄花的樹,可能,稍微有點麻煩。不過三尖杉的性別轉換並不罕見。圖片:wollemia.ch和紅豆杉開放的漿果不同,三尖杉的果實是完全封閉的。三尖杉的球果中間是卵形的種子,外面被肉質的假種皮完全包裹著。這些球果大約2.5釐米長,直徑1.5釐米左右,和一個橄欖差不多大。不仔細觀察的話,真的很難將其與真正的果實區分開來(就像銀杏的果實一樣)。三尖杉的果實剛結的時候是藍綠色的,然後隨著果實的成熟,逐漸轉化成紅色、紫色。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貢山三尖杉和篦子三尖杉
    文:花木君提起三尖杉,可能北方的朋友不太熟悉,因為三尖杉屬植物都分布在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南,因而很難看到三尖杉的偉岸身姿。不少花友詢問三尖杉的名字來歷,其實源自三尖杉的新枝分叉,當三尖杉的老枝頂端需要長出新枝的時候,會同時冒出三個芽,大小類似,生長速度相同,逐漸發展為三個枝條,因而人們形象地稱之為「三尖」,又因為和杉樹類似,因而叫三尖杉。
  • 大巴山中的三尖杉
    二關於「三尖杉」,最初是我在去萬源的途中聽司機師傅說的,司機是土生土長的大巴山人,他說三尖杉是稀有樹種。我隱隱有觸動。為了了解更多,便在手機上搜索起來。三尖杉,別名榧子、血榧、藏杉、崖頭杉、巖杉等,是新生代第三紀孑遺植物,迄今已在地球生存二億年。野生三尖杉資源極為稀少,處於漸危狀態。然而,近年來,在大巴山腹地的萬源市和宣漢縣境內卻發現了這種樹。在萬源市的紫溪鄉境內約有成樹兩千餘棵,形成生長群落。它們有的樹叢高大,蒼翠的枝葉張開,就像一把巨傘;有的樹叢矮小,繁茂的枝葉緊緊抱成一團,像一個龐大的蘑菇。
  • 綏寧黃桑首次發現珍稀植物篦子三尖杉群落
    華聲在線3月19日訊(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張佳偉 通訊員 李斌 龍旭)3月19日,綏寧縣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在保護區一條深谷開展珍稀植物資源調查時,首次發現珍稀植物篦子三尖杉群落。
  • 新冠治療藥物新觀點:三尖杉酯鹼可在早期完全清除病毒
    很多抗癌藥物確實是通過抑制轉錄或翻譯來控制細胞的過度複製。而三尖杉酯鹼(homoharringtonine, HHT)具有這個藥物機理,我們就開始了三次體外實驗,發現它可以清除病毒,後又繼續做小動物實驗。細胞實驗證明HHT在極低濃度(<1微摩爾)下即可完全清除新冠病毒。轉基因小鼠的病毒清除率可達5個數量級。」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吳仲義對第一財經表示。
  • 綏寧一處驚現大片珍稀瀕危植物篦子三尖杉野生群落
    青翠欲滴三尖衫近期,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在該區一條深谷開展珍稀植物資源調查時,首次發現大片珍稀瀕危植物篦子三尖杉野生群落。藏在深閨人未識雨露滋潤茁成長篦子三尖杉屬第三紀孑遺植物,系三尖杉科三尖杉屬,是我國特有樹種,已列入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漸危種,因其葉形似舊時婦女梳頭用的篦子而得名。
  • 抗癌中草藥:野葡萄藤
    抗癌中草藥:野葡萄藤 2020-07-14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抗癌中草藥:石蒜
    (《現代實用抗癌中藥》)治體表癌取石蒜一定量,與蔥、姜、紅糖混合,搗爛如泥,用一層紗布輕輕包裹成團,外敷於腫瘤:局部創面。(《抗癌中草藥製劑》)治癌性胸腹水石蒜、蓖麻子各等份,共搗爛,拌和,攤紙上,敷兩足心,外用布包紮,每日1次。
  • ​抗癌中草藥:旋覆花
    水煎服,每日1劑(《抗癌植物藥及其驗方》)治乳腺癌旋覆花(包煎)、香附、半夏、橘子葉各15克,山慈菇2克,百合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雲南抗癌中草藥》)治惡性淋巴瘤旋覆花(包煎)12克,丹參、夏枯草、蒲公英各30克,昆布、莪朮、全栝樓各15克,天南星、皂角刺各9克。水煎服,每月1劑。
  • 每天一味中草藥 110:白花蛇舌草,好端端的草藥被朋友圈吹成了抗癌神藥
    不過,白花蛇舌草最常見的搭檔是半枝蓮,二者被譽為抗癌神藥。 抗癌神藥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最早還是用於毒蛇咬傷、腫痛瘡瘍等外科疾病,至於用白花蛇舌草抗腫瘤,還是近幾十年的事。養生保健的宣傳及普及,使得白花蛇舌草從默默無名到世人皆知,而微信朋友圈的瘋狂轉載,則將白花蛇舌草推向了神壇。
  • ​抗癌中草藥:拳參
    拳參圖片 拳參的功效與作用 1、拳參的功效拳參味苦、澀,性寒,可以入肝經、肺經以及大腸經,具有清熱利溼和涼血止血的重要功效,平時多用於人類熱瀉、吐血以及痔瘡出血和口舌生瘡等多種疾病的治療,治療時以內服為主,用量在三到十二克之間
  • —《中草藥常識》
    」中醫教你識中藥,中草藥秘方、偏方。葉疏生;葉柄粗壯,直立,長20~50釐米,深褐色,或近基部呈黑色,光亮,裸淨與葉軸同;下部約在2/3處有近對生的半羽狀羽片4~8對,疏生,頂端長尖,全緣,上緣不分裂,下緣深裂達於中脈,裂片線形或鐮形,基部下延;葉脈明顯,單出或分枝。
  • 中草藥之桃兒七【清熱藥】
    葉2枚,薄紙質,非盾狀,基部心形,3-5深裂幾達中部,裂片不裂或有時2-3小裂,裂片先端急尖或漸尖,上面無毛,背面被柔毛,邊緣具粗鋸齒;葉柄長10-25釐米,具縱稜,無毛。【注】桃兒七"屬於"太白七藥"之一,具有神奇的抗癌作用。以"桃兒七"為主藥製成的"天福星"Ⅲ號抗癌藥,對於乳腺癌的治療效果尤為明顯,臨床有效率達 88.5%,在太白山已建立自然保護區,應列為保護對象,嚴禁採挖。
  • 抗癌中草藥:瓜蒂
    (《抗癌中藥一千方》)治原發性肝癌1甜瓜蒂提取物葫蘆素片(每片含葫蘆素B、葫蘆素E0.1毫克)口服,每次0.3-0.6毫克,每日3次(《病毒性肝炎防治藥物》)2葫蘆素B、葫蘆素E片,每次0.2毫克,每日3次,漸增至飽和量每次0.6毫克,每日3次。
  • 我讀《全國中草藥彙編》黃毛耳草
    【藥理作用】抗癌活性:黃毛耳草中的黃毛耳草鹼有較強的細胞毒活性,在10μmol/L濃度下對HL260細胞抑制率為63%,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性味歸經】苦、涼。【功能主治】清熱利溼,散瘀止血,解毒消腫。適用於咽喉腫痛,腸炎,痢疾,急性黃疸型肝炎,小兒急性腎炎,乳糜尿,功能性子宮出血;外用於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毒蛇、蜈蚣咬傷,疔瘡腫毒,腫瘤。
  • 中草藥現代臨床歸納一覽2
    麗江山慈姑,光慈姑、秋水仙鹼(秋水仙鹼)、長春花(長春花鹼和長春新鹼)、三尖杉(粗榧鹼)、喜樹果(含喜樹鹼,甘草酸單銨鹽可對抗喜樹鹼的毒性
  • 喜樹果抗癌,散結;喜樹皮治牛皮癬
    【性狀】 果實 披針形,長2~2.5cm,寬5~7mm,先端尖,有柱頭殘基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苦、澀,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