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之桃兒七【清熱藥】

2021-02-07 健康滋補在線

【別名】奧莫色,雞素苔,銅筷子,八角蓮,鬼打死,鬼臼,羊蒿爪。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桃兒七的根及根莖。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50釐米。根狀莖粗短,節狀,多鬚根;莖直立,單生,具縱稜,無毛,基部被褐色大鱗片。葉2枚,薄紙質,非盾狀,基部心形,3-5深裂幾達中部,裂片不裂或有時2-3小裂,裂片先端急尖或漸尖,上面無毛,背面被柔毛,邊緣具粗鋸齒;葉柄長10-25釐米,具縱稜,無毛。花大,單生,先葉開放,兩性,整齊,粉紅色;萼片6,早萎;花瓣6,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2.5-3.5釐米,寬1.5-1.8釐米,先端略呈波狀;雄蕊6,長約1.5釐米,花絲較花葯稍短,花葯線形,縱裂,先端圓鈍,藥隔不延伸;雌蕊1,長約1.2釐米,子房橢圓形,1室,側膜胎座,含多數胚珠,花柱短,柱頭頭狀。漿果卵圓形,長4-7釐米,直徑2.5-4釐米,熟時桔紅色;種子卵狀三角形,紅褐色,無肉質假種皮。花期5-6月,果期7-9月。有毒。

                                 

【注】桃兒七"屬於"太白七藥"之一,具有神奇的抗癌作用。以"桃兒七"為主藥製成的"天福星"Ⅲ號抗癌藥,對於乳腺癌的治療效果尤為明顯,臨床有效率達 88.5%,在太白山已建立自然保護區,應列為保護對象,嚴禁採挖。


                                        

【性味】苦,微辛,溫。


【功效主治】

(壹)根、根狀莖:苦,寒。有毒。利氣活血,止痛,止咳,祛風除溼。用於風溼痺痛,咳喘,跌打損傷,月經不調。

(貳)果實:甘,平。有小毒。活血通經,止咳平喘,健脾理氣。用於勞傷咳喘,腰痛,月經不調,胎盤不下,帶下病,宮頸癌。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克;或研末;或泡酒。


【禁忌】其毒性為根和根莖含鬼臼樹脂。人服鬼臼樹脂中毒,其症狀通常有嘔吐、呼吸興奮、運動失調和昏迷。對大鼠胃腸道和非胃腸道給藥後8小時內多數動物有腹瀉、呼吸困難、拖尾,而後興奮直至痙攣、衰竭、昏迷,15-18小時內出現死亡。屍檢發現主要是急性腸炎。忌生冷和酸味食物。


【附方】

【壹】《綱目拾遺》:"治一切毒蛇傷。"

【貳】《貴州民間方藥集》:"治虛弱脫肛;外用消傷腫,並治蛇咬傷,疔瘡。"

【叄】《福建民間草藥》:"散結活瘀,消癭解毒。"

【肆】《廣西中藥志》:"清熱化痰,解蛇蟲毒。治肺熱痰咳,蟲蛇咬傷,單雙蛾喉痛,瘡癤。"

【伍】《四川中藥志》:"治勞傷吐血、腰痛,疥癬白禿。"

【陸】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Α罰?清熱解毒,燥溼瀉火。治淋巴結炎,腮腺炎,癰瘡。"

【柒】《江西草藥》:"治腎虛,勞傷,中暑,胃痛。"

【捌】治腫毒初起:八角蓮加紅糖或酒糟適量,共搗爛敷貼,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玖】治疔瘡:八角蓮二錢,蒸酒服;並用鬚根搗爛敷患處。(《貴陽民間藥草》)

【拾】治瘰癧:八角蓮一至二兩,黃酒二兩。加水適量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拾壹】治帶狀皰疹:桃兒七根研末,醋調塗患處。(《廣西中草藥》)

【拾貳】治單雙蛾喉痛:桃兒七一錢,磨汁吞咽。(《廣西中藥志》)

【拾叄】治跌打損傷:桃兒七根一至三錢,研細末,酒送服,每日二次。(《江西草藥》)

【拾肆】治毒蛇咬傷:一桃兒七三至五錢,搗爛,衝酒服,渣敷傷處周圍。(《廣西中草藥》)二桃兒七根白酒磨塗患處;亦可內服,每服二錢。對神經性毒素,可取八角蓮根五節,用75%酒精7毫升,浸泡七天,取浸出液一至二毫升,注入傷口內。(《江西草藥》)

【拾伍】治痰咳:桃兒七四錢,豬肺二至四兩,糖適量。煲服。(《廣西中藥志》)

【拾陸】治體虛弱,癆傷咳嗽,虛汗盜汗:桃兒七三錢,蒸鴿子或燉雞或燉豬肉半斤服。(《貴陽民間藥草》)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小鼠腹腔注射根莖的乙醇和水提取物1,000mg/kg或相當於根莖20g/kg,出現活動減少,死亡。


版權聲明:  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遇見桃兒七
    第一次遇見桃兒七是2012年的8月。在西藏。
  • 中草藥之金蕎麥【清熱藥】
    醫病非難,難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誤人匪淺。
  • 中草藥之荸芨【清熱藥】
    醫病非難,難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誤人匪淺。
  • 中草藥之蘆根【清熱藥】
    醫病非難,難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誤人匪淺。
  • 中草藥之貫眾【清熱藥】
    醫病非難,難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誤人匪淺。
  • 郭德綱為什麼會被稱為桃兒,坑王
    好了,我們再來說,老郭的另外一個稱號「桃兒」。相比於坑王充滿了,廣大粉絲對老郭的無奈調侃。「桃兒」則是完全的寵愛的感覺了。被稱為「桃兒」,主要是因為老郭的髮型,大腦袋鋥亮,長時間是一個桃心的形狀。其實,我們看郭德綱早期的視頻,那會他留的不是這個髮型。後來是因為有一段時間他需要唱戲,需要勒頭鉤臉,留長頭髮很不方便。
  • 食藥同源中草藥之-- 刀豆
    (《安徽中草藥》)②治百日咳:刀豆10粒(打碎),甘草3克,加冰糖適量,水1杯半,煎至l杯,去渣,頓服。(《江西中醫藥》1953,(3):21)③治鼻竇炎:老刀豆焙乾研末。每次6克,早晚各1次,黃酒衝服。(《安徽中草藥》)④治久痢:刀豆蒸熟,砂糖蘸食。(《本草用法研究》)⑤治冷呃:刀豆子,炙存性,酒服3克。(《蘭臺軌範》)
  • 太白七藥為什麼要叫「七藥」?
    太白山上生長的草藥習慣上以七字命名,稱為「太白七藥」。太白七藥是世世代代太白山下勞動人民治療疾病的產物,受到當地群眾青睞。此類草藥多能活血止痛、祛瘀除痺,療效獨特,被視為「藥中之寶」。太白山地區的民間草醫認為,病有七因,治有七法,主治五勞七傷等,故而用於治病的草藥稱為「七藥」。縱觀七藥的具體命名方式,大致可分為三類。
  • 中草藥之虎掌草【清熱藥】
    醫病非難,難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誤人匪淺。
  • 中醫練習:清熱藥作用;小青龍湯、桂枝湯、九味羌活湯、麻黃湯
    溼熱內蘊證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清熱藥的分類及各類清熱藥的功效與主治。清熱藥是以清解裡熱、治療裡熱證為主的藥物。題中氣分實熱證、血分實熱證、陰虛內熱證和溼熱內蘊證均為裡熱證,屬於清熱藥的適應範圍(ACDE錯)。陰盛格陽是體內陰寒過盛,格拒陽氣於外的真寒假熱證,其本質是真寒證,不屬於清熱藥適應範圍(B對)。患者,男,18歲。
  • 【時珍國藥】國醫堂專家為你全新解讀——知母(清熱藥 · 清熱瀉火藥)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清熱藥·清熱瀉火藥——知母。ZhimuANEMARRHENAE RHIZOMA生於向陽乾燥的丘陵地及固定的沙丘上。分布於東北、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等地。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曬乾,為毛知母;除去外皮,曬乾,為知母肉。味微甘、略苦,嚼之帶黏性。藥材以肥大、堅硬、斷面黃白色者為佳。
  • 中草藥之53 接骨木
    別名:木蒴藋(《唐本草》),接骨草(《履巉巖本草》),續骨木(《綱目》),扦扦活(《本經逢原》),七葉黃荊
  • 中草藥之鄉——盱眙
    盱眙蜈蚣為大蜈蚣科的節肢動物,稱少棘紅頭蜈蚣,又名百足,有熄風、止痙、解毒之功能。盱眙蜈蚣早在春秋時期即享有盛名,其蘊藏量非常豐富,僅1977年收購量就達2700斤、200萬條之多。盱眙蜈蚣頭紅、背黑、體格雄健;體長一般可達10-15公分,一直以質優量多而暢銷國內外,為中藥材中極其緊俏之品,被譽為盱眙「山寶」。
  • 中草藥之46 江剪刀草
    》),江剪刀草、野雪裡蕻、野芥草、野菜花(《上海常用中草藥》),山芥菜、獨根菜、山蘿蔔、金絲莢(《福建中草藥》)。古籍產地:生南地,田園間小草也;蓋盱江、建陽、嚴陵人皆喜食之也。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蔊菜的全草或花。
  • 中草藥之83 土牛膝
    夏、秋間開淡綠色小花,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開放後反折,花冠向下,貼近花軸,故有倒扣草之名;苞片卵形,具長芒,花後反折;小苞片淡紅色,披針形,基部具膜質的邊緣;花被5,披針形;雄蕊5個,退化雄蕊與花絲等長,頂端截平狀或細圓齒狀,背面有1鱗片,先端呈流蘇狀。胞果卵形,長約3毫米。
  • 德雲小故事:桃兒圖書館蹭書,壯壯給春姐媳婦發微博
    桃兒當年在琉璃廠京味茶館給人說書,說著說著沒得說了,就上圖書館翻書,沒錢買,現看現說,對面就是中華書局,上那看書,翻一天說一天,翻一天說一天,到第三天說不了了,為什麼呢,那書賣了,我桃兒還到那找呢,這怎麼辦啊?
  • 太白山野生珍稀植物 | 七十二種「七藥」
    太白山中草藥久負盛名,被譽為「藥山」。初步統計太白山中草藥約600多種,屬國家管理的二類藥材有24種,如黨參、生地、黃蓍、貝母、茯苓、天麻、麝香等,佔國管藥材總數的80%:屬全國名貴藥材16種,如麝香、鹿茸、天麻、熊膽等,佔全國名貴藥材種類的47%。太白山區年產中藥材約100多萬公斤,產值達百萬以上。特別是以72個「七藥」為主的「太白山草藥」,在民間廣泛應用,享有很高的信譽。
  • 中草藥之40 一枝黃花
    (《上海常用中草藥》)②治頭風:一枝黃花根三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③治黃疸:一枝黃花一兩五錢,水丁香五錢。水煎,一次服。(《閩東本草》)④治小兒急驚風:鮮一枝黃花一兩,生薑一片。同搗爛取汁,開水衝服。(《閩東本草》)⑤治跌打損傷:一枝黃花根三至五錢。水煎,二次分服。
  • 中草藥之41 一枝黃花
    (《上海常用中草藥》)②治頭風:一枝黃花根三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③治黃疸:一枝黃花一兩五錢,水丁香五錢。水煎,一次服。(《閩東本草》)④治小兒急驚風:鮮一枝黃花一兩,生薑一片。同搗爛取汁,開水衝服。(《閩東本草》)⑤治跌打損傷:一枝黃花根三至五錢。水煎,二次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