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奧莫色,雞素苔,銅筷子,八角蓮,鬼打死,鬼臼,羊蒿爪。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桃兒七的根及根莖。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50釐米。根狀莖粗短,節狀,多鬚根;莖直立,單生,具縱稜,無毛,基部被褐色大鱗片。葉2枚,薄紙質,非盾狀,基部心形,3-5深裂幾達中部,裂片不裂或有時2-3小裂,裂片先端急尖或漸尖,上面無毛,背面被柔毛,邊緣具粗鋸齒;葉柄長10-25釐米,具縱稜,無毛。花大,單生,先葉開放,兩性,整齊,粉紅色;萼片6,早萎;花瓣6,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2.5-3.5釐米,寬1.5-1.8釐米,先端略呈波狀;雄蕊6,長約1.5釐米,花絲較花葯稍短,花葯線形,縱裂,先端圓鈍,藥隔不延伸;雌蕊1,長約1.2釐米,子房橢圓形,1室,側膜胎座,含多數胚珠,花柱短,柱頭頭狀。漿果卵圓形,長4-7釐米,直徑2.5-4釐米,熟時桔紅色;種子卵狀三角形,紅褐色,無肉質假種皮。花期5-6月,果期7-9月。有毒。
【注】桃兒七"屬於"太白七藥"之一,具有神奇的抗癌作用。以"桃兒七"為主藥製成的"天福星"Ⅲ號抗癌藥,對於乳腺癌的治療效果尤為明顯,臨床有效率達 88.5%,在太白山已建立自然保護區,應列為保護對象,嚴禁採挖。
【性味】苦,微辛,溫。
【功效主治】
(壹)根、根狀莖:苦,寒。有毒。利氣活血,止痛,止咳,祛風除溼。用於風溼痺痛,咳喘,跌打損傷,月經不調。
(貳)果實:甘,平。有小毒。活血通經,止咳平喘,健脾理氣。用於勞傷咳喘,腰痛,月經不調,胎盤不下,帶下病,宮頸癌。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克;或研末;或泡酒。
【禁忌】其毒性為根和根莖含鬼臼樹脂。人服鬼臼樹脂中毒,其症狀通常有嘔吐、呼吸興奮、運動失調和昏迷。對大鼠胃腸道和非胃腸道給藥後8小時內多數動物有腹瀉、呼吸困難、拖尾,而後興奮直至痙攣、衰竭、昏迷,15-18小時內出現死亡。屍檢發現主要是急性腸炎。忌生冷和酸味食物。
【附方】
【壹】《綱目拾遺》:"治一切毒蛇傷。"
【貳】《貴州民間方藥集》:"治虛弱脫肛;外用消傷腫,並治蛇咬傷,疔瘡。"
【叄】《福建民間草藥》:"散結活瘀,消癭解毒。"
【肆】《廣西中藥志》:"清熱化痰,解蛇蟲毒。治肺熱痰咳,蟲蛇咬傷,單雙蛾喉痛,瘡癤。"
【伍】《四川中藥志》:"治勞傷吐血、腰痛,疥癬白禿。"
【陸】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Α罰?清熱解毒,燥溼瀉火。治淋巴結炎,腮腺炎,癰瘡。"
【柒】《江西草藥》:"治腎虛,勞傷,中暑,胃痛。"
【捌】治腫毒初起:八角蓮加紅糖或酒糟適量,共搗爛敷貼,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玖】治疔瘡:八角蓮二錢,蒸酒服;並用鬚根搗爛敷患處。(《貴陽民間藥草》)
【拾】治瘰癧:八角蓮一至二兩,黃酒二兩。加水適量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拾壹】治帶狀皰疹:桃兒七根研末,醋調塗患處。(《廣西中草藥》)
【拾貳】治單雙蛾喉痛:桃兒七一錢,磨汁吞咽。(《廣西中藥志》)
【拾叄】治跌打損傷:桃兒七根一至三錢,研細末,酒送服,每日二次。(《江西草藥》)
【拾肆】治毒蛇咬傷:一桃兒七三至五錢,搗爛,衝酒服,渣敷傷處周圍。(《廣西中草藥》)二桃兒七根白酒磨塗患處;亦可內服,每服二錢。對神經性毒素,可取八角蓮根五節,用75%酒精7毫升,浸泡七天,取浸出液一至二毫升,注入傷口內。(《江西草藥》)
【拾伍】治痰咳:桃兒七四錢,豬肺二至四兩,糖適量。煲服。(《廣西中藥志》)
【拾陸】治體虛弱,癆傷咳嗽,虛汗盜汗:桃兒七三錢,蒸鴿子或燉雞或燉豬肉半斤服。(《貴陽民間藥草》)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小鼠腹腔注射根莖的乙醇和水提取物1,000mg/kg或相當於根莖20g/kg,出現活動減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