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海拔8611米,是世界上第二高峰,高度僅次於珠穆朗瑪峰,但其攀登難度遠遠高於珠穆朗瑪峰,K2被稱為野蠻巨峰,其一直以攀登死亡率超過27%的概率高居登山榜首。
「喬戈裡」,是藏語,意為「白色女神」。它是喀喇崑崙山脈的主峰,又稱K2峰。K2位於北緯35°53′,東經76°31′,坐落在喀喇崑崙山的中段。屬中國的與巴基斯坦交界處,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境內。1954年7月31日, 義大利探險家裡諾·雷斯德裡和阿奇裡·科帕哥諾尼首先登頂。K2是國際登山界公認的八千米以上攀登難度最大的山峰。
K2,又被稱為K2,「K」指喀喇崑崙山,「2」是當時它是第二座喀喇崑崙山脈被考察的山峰,喬戈裡山峰主要有6條山脊,西北---東南山脊為喀喇崑山脈主脊線。同時也是中國、巴基斯坦的國境線。其它還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峰巔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勢險峻。在陡峭的坡壁上布滿了雪崩的溜槽痕跡。山峰頂部是一個由北向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面積較大。北側如同刀削斧劈,平均坡度達45度以上。從北側大本營到頂峰,垂直高差竟達4700米,是世界上8000米以上高峰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北側的冰川叫喬戈裡冰川,地形複雜多變。冰川表面破碎,明暗冰裂縫縱橫交錯。冰川西側山谷為陡峭巖壁,滾石、冰崩、雪崩頻繁。K2兩側,就是長達44公裡的音蘇蓋提冰川。
攀登歷史
1902年,英國人奧斯卡·艾肯斯坦與Aleister Crowley率領隊伍首次嘗試攀登K2,經過五次嘗試後,仍無隊員能成功登頂,或許是體能訓練不足所致。以後的50多年裡,人類多次 嘗試也未成功。
直到1954年7月31日,義大利登山隊的裡諾·雷斯德裡和阿奇裡·科帕哥諾尼2人,從巴基斯坦一側沿東脊才開創首次登頂的記錄,費時將近100天。
1976年和1977年,中國登山協會曾兩次組隊進入K2北側進行路線偵察。
1979年,梅斯納爾率領一支6人的隊伍試圖從南南西脊(被他稱為魔鬼路線)攀登,但他很快意識到該路線對高山協作相當危險,再加上幾個成員的嘔吐症狀,梅斯納爾決定改由傳統路線並與邁克·戴克爾共同登頂。
1981年,大谷映芳和塞波登頂。
1982年,日本山嶽協會的一支登山隊首次從K2中國境內的北坡成功登頂。
1986年,共有14人登頂。旺達·魯克凱維茨成為第一位登頂的女性,麗莉恩·白瑞德是第二位,麗莉恩與他的丈夫共同衝頂。但在下撤時死於非命。括勃奈特·錢慕斯,創下了僅用了23小時登頂的紀錄,瓊斯夫·利克思斯基則是第二次登頂,到今天為止,瓊斯夫·利克恩斯基是兩次登頂K2的記錄保持者。
1993年,共有16人登頂,布瑞頓·瓊恩斯·帕瑞特和美國人丹·慕斯沿西脊路線創下了一次壯舉:從突擊營地直接突擊登頂並返回,僅用了32小時。
1995年,在1995年則發生了較多的山難。7月份,曾有一些成功的攀登。8月13日晚上,又有6個登山者登頂,並通過無線電話予以證實。當他們下撤時,一場兇猛的大風襲擊了山頂。將5名登山者吹進了地獄。同年一支德國商業探險隊攀登北脊失敗。
1995年9月,一支由七人組成的登山小隊,來到了喀喇崑崙山主峰K2下的登山營地,隊長是彼得希拉蕊,他是人類登頂珠峰第一人希拉蕊的兒子,父子兩人曾創造過一起登頂珠峰的紀錄,有著豐富的攀登經驗。其次,還有一個靈魂人物艾莉絲,她曾在無氧的情況下成功登上珠峰。9月12日,登山小隊已攀到距峰頂不到400米的地方,K2已觸手可及。但是,就在這時,烏雲開始凝聚,彼得知道,這是天氣變壞的先兆,他果斷下令:「立即撤退下山!」然而,卻無人響應,特別是艾莉絲更是堅定無比,如果衝頂成功,她將成為世界上第五位登上K2的女性。面對這樣的誘惑,她毅然決然地帶著其餘五人向前衝去。看著他們六人向上登攀的背影,彼得只得獨自下山。艾莉絲站到了巨峰之巔,然而,在下撤的過程中,狂暴的颶風奪去了六人的生命
2003年9月統計數字:共登頂198人,共死亡53人,總體死亡率26.77%(死亡率=死亡人數/登頂人數),1990年之前的死亡率41%,1990年以來死亡率為19.7%。
2004年,作為中國的第二高峰,在整個20世紀內,未有中國人成功登上K2峰頂。直到2004年7月27日西藏登山探險隊於當地時間6時50分(北京時間9時50分)成功登頂。這次成功也創造了3人同時登頂13座海拔8000以上高峰的中國登山新記錄。成立於1993年的「中國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險隊」也成為世界上首支集體登完13座高峰的登山隊。
2008年8月2日,17名登山者從巴基斯坦一側登頂返回時遭遇雪崩,當中11人遇難,成為K2登山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災難。
2012年7月30日,楊春風與其隊友張京川及饒劍峰沿南坡登頂成功。這是首支中國民間登山隊登頂成功。
2014年7月26日下午2點15分,羅靜成功登頂喬格裡峰成為第一位登頂的華人女性。
登山經驗
1902年,英國攀登,失敗。其後51年多次攀登,均告失敗。1954年7月31日,義大利登山隊的日勒·拉切捷利和悶·康比奧氏2人,從巴基斯坦沿東南山脊登頂,費時近100天。1982年8月4日,日本山嶽協會K2登山隊從我國境內的北坡沿北山脊登頂。之後,又有義大利、日本橫濱山嶽會登山隊、美國登山隊等,先後從中國一側登頂。
世界著名無氧登山家美籍印度人蒙克夫·基德,不帶氧氣瓶多次跨過6500米的登山死亡線,並且最終登上了世界第二高峰--K2。這一壯舉1993年被載入吉尼斯紀錄。不帶氧氣瓶登上K2是許多歐美登山家的願望,然而自1881年有人攜帶氧氣袋登上這座山峰以來,100多年過去了,還沒有一個人扔掉過它。
因為一旦超過6500米,空氣就稀薄到正常人無法生存的程度,攀登者在這個高度每前進一步都必須停下來大口大口地喘上十幾分鐘才行。蒙克夫·基德發現了無氧登山運動的奧秘。在頒發吉尼斯證書的記者招待會上,他是這樣描述的:
專家認為無氧登山運動的最大障礙是欲望,因為在山頂上,任何一個小小的雜念都會使你感覺到需要更多的氧。作為無氧登山運動員,要想登上峰頂,就必須學會清除雜念,腦子裡雜念愈少,你的需氧量就愈少,慾念愈多,你的需氧量就愈多。在空氣極度稀薄的情況下,為了登上峰巔,為了使四肢獲得更多的氧,必須學會排除一切欲望和雜念。」
一旦有了某種欲望或想法,就會需要錢或氧氣或做出其他什麼行為或會發生事與願違的結局,並且欲望或想法愈大或愈強烈,那麼這種需要也會更需要或最終失敗或使之失敗。根據蒙克夫理論,有了這樣的欲望和想法,在生活和事業上是登不上頂峰的。
(笨熊於今年八月去巴基斯坦K2登山大本營徒步,想想有點小激動)
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