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排骨,說出這句「行話」,肉販一聽就知道是行家,乖乖拿出好排骨
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買排骨,說出這句「行話」,肉販一聽就知道是行家,乖乖拿出好排骨!』
豬肉的部位很多,排骨的口感和味道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排骨是就是豬的肋骨,口感鮮美,營養豐富,幾乎人人都愛吃。
排骨除了含有其它豬肉有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還多了骨膠原、骨黏蛋白,磷脂鈣等,都是骨骼需要的營養,非常適合孩子和老人食用。雖然排骨很好吃,但很多人都不會買,有些人覺得長的好,有些人覺得寬的好,好不好吃全憑運氣。
然而,買排骨可不能憑運氣,要用技巧,不同部位的排骨,口感、做法都不一樣。
排骨的分類
常見的排骨有4種,即小排、大排、肋排、子排,大家經常買的是哪一種呢?下面我就和大家講一講。
⑴小排
小排是靠近豬肚子附近的排骨,它的上邊是肋排和子排。小排有較厚的肉層,還帶有白色軟骨。烹飪時應該剁成小塊,適合蒸、炸、烤等做法。
⑵大排
大排是裡脊肉和背脊肉連接部位的排骨,也叫做肉排,以肉片為主,但也帶著排骨,不僅增加了分量,肉片的面積看起來也更大。大排的做法很多,比如炸肉排、滷大排。如果要炸,就切薄一些;如果要滷,就切厚一點些,口感才好。
⑶肋排
肋排是胸腔部位的片狀排骨,肉層比較薄,口感比較嫩,以瘦肉居多。不過它有一側和背脊骨相連,因此骨頭都比較粗。肋排通常都比較大,所以店家一般會分割成腔骨、子排等。
大片的肋排適合烤,剁成小塊後適合蒸、炸、紅燒,肋排的中段是最嫩的。
⑷子排
子排是腹腔和背脊骨相連部位的排骨,它在五花肉的上方,可以剔下來30釐米長的排骨,呈三角形斜切片狀。肉層非常厚,油脂很多,4種排骨中子排的肉質最嫩。適合多種烹飪方式,比如煎、炸、烤、紅燒等,切成5~7釐米的小段即可,不過口感比較油。
看完4種排骨的區別,子排是最嫩的,一般我們買的排骨都是肋排、大排。
想要買到好排骨,就和肉販說買「子排」,通常只有行內人才知道這個詞,肉販一聽就知道你是個行家,保準拿好排骨給你。
無論哪個部位的排骨,都是新鮮的最好吃,如何判斷排骨新鮮不新鮮呢?老屠夫說看3點:
⑴顏色
新鮮排骨的肉是粉紅色或鮮紅色的,骨頭部位是血紅色,還有少量豬血,說明比較新鮮。
⑵肉質
新鮮排骨的肉質緊實有彈性,按壓後可以立刻恢復,富有光澤。
⑶氣味
新鮮排骨只有淡淡的腥味,沒有其它異味。
遇到這3種情況,再便宜也不要買,都不是好排骨:
⑴用手按壓後,不斷有水滴滲出,八成是肉販注水了。
⑵摸起來手感發黏,聞起來有異味,肯定是不新鮮的排骨。
⑶顏色不均勻,有深有淺,瘦肉暗紅、肥肉發黃,或是整體顏色泛白,是放了很長時間的排骨。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用,請給我點讚、評論、轉發、關注,讓更多的人看到,讓大家一起學習,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