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PPEE BIRTHDAY HARRY 🎉
小哈利11歲生日,海格給了哈利親手做的蛋糕,上面拼寫「HAPPEE BIRTHDAE HARRY」。於是每到哈利波特生日時,網上總會有這個可愛的拼寫。世界各地「巫師」,早就為這個「魔法界」頂流備好了他們的生日應援,準時在社交平臺送上祝福。2002年,首部真人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上映;2011年,系列終章電影《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映。無數人在魔法世界裡「泥足深陷」,不誇張地說,這個被人調侃「大難不死」的男孩,是無數8090後,乃至00後成長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現實世界中,哈利·波特以及這個魔法世界的故事乾淨利落地停在了他的17歲,但對很多「巫師」而言,魔法世界的休止符,還未落下。🧙🏻♂️
20年了
他們還在看《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是個神奇的系列。只有7本小說,8部電影,但卻有一波又一波的人翻了又翻,看了又看。《哈利波特》為何經久不衰?網上一直有「細節論」說法,每次翻都能發現「新」伏筆。哈迷@阿洛 第一次讀《哈利·波特》淚目,是看到他坐在厄裡斯魔鏡前時,「別人看到了名利、金錢、榮華富貴,但他看到的是他的父母。」以「主角」來評價,哈利·波特不完美。儘管他被稱「救世主」,但卻他身材瘦削,長相中等;常有魯莽的衝動行為;撩妹技能負無窮,但卻自始至終相信朋友,善良且勇敢。厄裡斯魔鏡,能夠讓人看到自己內心深處最迫切最強烈的渴望,這面鏡子既不反映知識,也不傳達實情。出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除劇情外,電影中的道具細節更是讓人忍不住一翻再翻,使《哈利波特》成為「不膩經典」。
花了6個月的時間只為教會貓頭鷹如何叼著信飛行;手工製作對角巷店鋪中2萬多個放在櫥窗裡的道具;魔藥課教室裡的1000+個罐子,每個都貼上標籤,裝上東西……
🧙🏻♂️
當魔法進入生活
每個有魔法夢的人都不會放過擁有魔法道具的機會。《哈利·波特電影魔法書》中收錄的魔法道具、環球影城中琳琅滿目的周邊……「有人說這是官方割韭菜的戲碼,但我更願意相信,這些復刻品就像是顆小石子,鑿開了現實和魔法之間的那道牆。」@蘇眉魚刺身 告訴我們。獅院女孩@蘇眉魚刺身 在夏天買了格蘭芬多的圍巾,說「等天冷!」
哈利初到對角巷,魔杖巫師奧利凡德告訴他: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根魔杖,而魔杖還會選擇自己的巫師。
為了沿襲設定,當「巫師」找@深藍 定製魔杖時,她都會充分考慮魔杖與巫師本人的適配性:「我一般會從『被選擇的人為什麼被選擇』,『什麼樣的魔杖會鍾意什麼樣的巫師』考慮,加上我在麻瓜世界裡是設計師出身,所以在造型上會第一考慮巫師的特質、氣質、喜好,為他們量身定做。」
她也因此與許多哈迷結緣。有分手時為彼此定製魔杖的巫師情侶,有給自己定製成人禮禮物的18歲巫師,還有更多在描述自己的過程中打開了心結的巫師……
「覺得這樣堅持下去真的很幸福,所以拒絕了環球影城道具師的offer。」
@深藍 為「巫師」定製的魔杖
關於魔杖的使用,深藍 也特別提醒各位巫師:
1.不要暴力使用;
2.避免太陽直射,不要怕碰水,平躺著放置
3.請勿火燒,請勿串羊肉串
4.請勿模仿羅恩,否則👇🏻
不愛打掃房間的哈迷@啾啾,在面對不得不打掃的房間時,會先大喊一句「Scourgify(清理一新)!」等上10分鐘才認命打掃;@哈哈哈 則把咒語充分運用到生活中,「臺詞、咒語聊天時說用就用。吵架吵不過了,就喊我的百戰百勝咒語『阿瓦達索命』。」
🧙🏻♂️
哈利11歲前的人生孤苦晦澀,海格是他認識的第一個魔法人士,也是第一個把哈利當家人的人。他猶如一盞明燈,高大魁梧的半巨人身材給人極大的安全感。他在那個風雨之夜闖來,給哈利烤了一排香腸,這是哈利第一次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溫暖。他帶著哈利進入對角巷,為哈利也為你我打開照亮了魔法世界的大門。如「巫師」 @深藍 所說,對哈利·波特而言,「傳奇」二字如太陽般閃耀。其他巫師的童年是巧克力蛙和黃油啤酒,他的成長全是生死離別。人生有「偉大」這兩個字做前綴,何其榮耀,但與之對應的代價何其沉重。
這一路他戰惡龍,殺黑巫,降魔頭,他凝視了太久深淵,太了解人心龐雜,為了所愛之人絕不讓自己有黑化的可能,他本可做魔法世界的王者,卻回去做了個平凡巫師,娶妻生子,有血有肉地活著,讓哭著讀完故事的我們,笑著輕輕地合上書本。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的最後,19年後的九又四分之三月臺,鐵三角送他們的孩子前往霍格沃茲魔法學校
「波特先生,等你八十歲了,我們還要為你慶生,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