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0日, 歷時兩天的2020年廣州金牌導遊暨講解員大賽半決賽,在廣州市少年兒童圖書館舉辦。75名優秀選手現場展開角逐,最終將有35名選手脫穎而出,進入總決賽。
75名選手同臺競技
此次大賽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廣州市導遊協會承辦,並邀廣州地區旅行社行業協會、廣州市文物博物館學會、廣州地區旅遊景區協會、各相關大專院校等共同協辦。大賽旨在助力行業復工復業,宣傳推廣州文旅資源,塑造廣州文旅新形象,同時展示相關從業人員的精神風貌和業務素質,優化金牌導遊員、講解員隊伍,更好地為廣州文旅提供優質服務。
據悉,大賽分為導遊組、講解員組、大學生組三個組別,經過第一輪選拔賽,每組分別入圍25名選手參與本次半決賽的比拼。半決賽以自我介紹、講解廣州文化歷史主題故事以及才藝展示為內容,75名選手各出絕招,盡顯風採,呈現了一場豐富的視聽盛宴。
選手用多樣視角講述主題故事,或深情、或悲壯、或激昂、或婉轉,無不讓人動容。到了才藝展示環節,選手們更是各顯神通:彈琴、吹簫、說唱、念詩、打快板、舞刀、耍劍······顯然是一群被旅遊業「耽誤」C位出道的星光藝人!
紅色印記銘記英雄城
在講解員組中,來自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陳朝暉講述了一次特殊的「握手」的故事。1923年,孫中山先生重回廣州,此時的他遇到了一群叫做中國共產黨的年輕人,先生想團結他們的力量去組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統一戰線。在這個背景下,孫先生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確立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至此國共兩黨的第一次合作正式拉開序幕。
而來自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的雷珊香,講述了被毛澤東評價為「廣州農講所最好的學員」韋拔群「拔哥」的故事。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韋拔群為堅定隊伍革命意志,給自己的三個小兒子分別取名韋革命、韋堅持和韋到底。他的一家人24人有17人慘遭敵人殺害,但他卻說「革命者要不怕難,不怕死,堅決為人民的利益犧牲自己的一切。」這些英雄們用鮮血染紅了木棉花,用生命鑄就了廣州這座英雄城。
38年前的拖鞋述古今
來自番禺區職業技術學校旅遊專業的蔡曉雲老師,帶著一雙有年代感的拖鞋來到了比賽的現場。她說,這是1983年白天鵝賓館對所有人開放時,聞訊而來的市民們在人潮擁擠中擠掉的。通過講解和背景展示,生動地演繹了當時的時代,人民對於新事物的好奇與憧憬,現場仿佛把人拉回到了那個年代。蔡曉雲說:「透過酒店看地區,透過廣州看中國,你會發現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只有開放才能共贏,只有包容才能共進!」蔡曉雲通過開頭擠掉的拖鞋這個小細節、小場景的鋪設,慢慢延伸展現到改革開放縮影,最後提煉廣州開放包容精神,整場講解下來得到了與會嘉賓的讚賞。
在場館講解員組中,來自廣州市黃埔區博物館的選手徐非凡現場表現也相當出色。此前在選拔賽中,徐非凡的抖音視頻作品就達到140萬點擊量,人氣高居不下。在她看來,這樣的成績與她所表達的主題相關,「我的視頻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正好貼近一帶一路的政策,能引起許多人的關注共鳴。」
動感饒舌唱出「新廣州」
在導遊組中,曾在選拔賽嶄露頭角的溫興陽此次也是信心滿滿。選拔賽時,他創作的說唱rap視頻十分帶感。這次半決賽,他再次自編自唱了一首說唱曲目,將羊城廣州的「一都二城三特四地」唱述得生動鮮明。作為一名活躍在一線的專職導遊,溫興陽想用年輕時尚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廣州,愛上廣州。
同樣秀出原創能力的,還有大學生組的饒海城。他在現場吟誦一首自己創作的詩歌《廣州》,說遍廣州的山山水水,古往今來。這名廣州航海學院的大三學生,早早就已立志在旅遊行業中發光發熱。他說,自己創作詩歌的靈感,主要源於對廣州的了解與熱愛。在他抑揚頓挫的朗誦中,廣州為嶺南文化中心地、改革開放前沿陣地、近現代革命策源地、海上絲綢之路發源地的四個主題得到充分展示。
參賽人數和規模創紀錄
「本次比賽有創新賽制、創新形式、覆蓋範圍廣三個特點。」廣州市導遊協會秘書長沈莉莉表示,此次比賽分成三個組,來自不同領域的選手同臺競技,百花齊放,展示了文旅行業的不同風採。在選拔賽時則通過拍攝抖音的方式,以「春暖花開 我在廣州等你來」為話題,邊宣傳廣州文旅新形象邊展示選手的風採,視頻播放量超過800萬次。
據悉,本次大賽發動面廣,參賽單位多,共計64個單位433人報名參賽,是有史以來參賽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導遊和講解員大賽。
經過評委專家們的精心遴選,將有35名選手通過激烈角逐,拿到了決賽「入場券」。接下來,2020年廣州金牌導遊暨講解員大賽的總決賽將於7月底進行,最終誰能突破重圍,奪得桂冠?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