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考70多分,正常嗎?
今天,在網絡平臺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熱議:
一年級考70多分正常嗎?
我想不明白的是:為啥一個70分竟然到了質疑孩子智商是否正常的境界,更何況還只是一個一年級的孩子,才剛剛踏入小學才幾個月的時間,怎麼就感覺定了終身。
看著這個提問,我突然想起自己曾經考過多少個70分,剛上一年級的那一年,我記得期中考試我好像沒有及格。
拿到分數的時候我瞬間懵了,卷子是兩面,我開開心心的的寫完了一面卻不知道卷子是兩面的,背面還有一半。記得回家的時候還開開心心的告訴媽媽自己寫得多快,卷子發下來的時候也傻眼了,怎麼考試卷子還要翻面寫呀?
整個一年級我好像都沒考過啥高分,各種狀況不斷,60,70好像是家常便飯,幸好老媽心大,老師好像也沒有給我啥定義和標籤,誰曾想我還後來勉強擠進學霸的行列,考上了大學呢?
這個話題持續發熱,竟然有幾十萬的閱讀量,各種留言討論和各種觀點,好不熱鬧,有安慰的,有鼓勵的,還有各種支招,但妥妥的我就看到兩個字:「焦慮」。
一年級考70分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什麼樣的孩子會在一年級考70分?
其實什麼樣的孩子在一年級都會考70多分,但通常這幾類孩子在一年級經常考這樣的分數:
1. 環境適應比較慢的孩子
有一類孩子對環境適應比較慢。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是一個巨大的轉變,從幼兒園各種被呵護寵愛到了小學突然的要求遵守各種規矩,還得各種學習要求,孩子在一開始是不適應的,開學一兩個月都屬於適應期,而有一類孩子適應比較慢,可能一個學期,甚至更久的孩子,心理上的不適應會表現在成績上。
2. 被過度溺愛的孩子
現在的孩子家家都是寶貝,有父母還有幾個老人慣著,凡是都是順著孩子的意願來。這類孩子基本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獨立能力比較差,突然到了學校,沒有那麼多老師的關注,甚至因為不守規矩,不會做很多事情而經常被批評。
一個基本都是被捧著的孩子到了小學經常被批評,在這樣的落差下,孩子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了,甚至不喜歡學校的老師和同學,最終直接表現就是成績不理想。
3. 注意力不集中,特別好動的孩子如果孩子的注意力和同齡人相比要差一點,因為注意力不夠集中,那麼孩子經常聽不到老師的講課,不能按照要求完成老師的課堂要求,那麼可能會被老師批評,這樣情況下也反映在孩子的成績上,這類孩子往往考試和測驗的分數都不會太高。
4. 沒有自己讀題習慣的孩子
在一開,由於孩子認字水平不多,那麼孩子習慣了別人告訴其指令,然後去完成。最明顯的就是作業,課堂上靠老師,回家靠父母。特別是一開始階段,孩子的學習和作業都是靠陪伴的。這個在陪伴的過程中家長往往忽略了讓孩子養成自己獨立讀題的習慣。
所以平時啥都好,家裡啥都會,一考試就懵了,所以常常分數會讓家長倒吸涼氣,甚至是吐血的節奏。
孩子一年級考這分數該咋辦?
作為家長,當看到孩子這個分數的時候千萬要接納,平常心對待,不要給孩子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各種各樣的情況,甚至連情緒都無法控制,各種責問,打罵孩子,然後盲目的比較,這個是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的。
作為家長在這個階段要學會:
1. 學會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
2. 學會客觀的看待問題,當考了這個分數,給孩子分辨的機會,同時也看看孩子的表達是否準確
3. 多鼓勵和肯定孩子,讓孩子早日適應環境
4. 讓孩子學著獨立,真正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 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6. 養成孩子讀題的習慣
7.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當一年級的孩子考這個分數,家長千萬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要四處去宣揚孩子考的不好,多鼓勵,多陪伴,讓孩子慢慢適應,慢慢的了解和理解學習的重要性,陪著孩子慢一點成長,看到孩子的進步,下一個學霸就是你的孩子。
只要你足夠堅信,孩子一定會綻放自己的異彩,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學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