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十八反的前世今生

2021-02-06 經典傷寒論


  【諸參辛芍叛藜蘆】

  這句話來自一首中醫人耳熟能詳的歌訣——「本草明言十八反,半簍貝蘞及攻烏,藻戟遂芫具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這描述的是中藥配伍禁忌,即烏頭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和白及;甘草反大戟、甘遂、海藻和芫花;藜蘆反諸參、細辛和芍藥。

  「諸參辛芍叛藜蘆」中「諸參」包括大補元氣之人參、養陰潤燥之沙參、涼血解毒之玄參、清熱燥溼之苦參,還有活血祛瘀之丹參。且不說後世舶來之西洋參,以上諸參非但科屬不同、性味迥異,功效亦有天壤之別。

  若甘苦性溫、大補氣血、五加科屬之人參反藜蘆,難道苦微溫、活血化瘀、唇形科之丹參也反藜蘆?若甘苦清涼、功擅養陰清熱之沙參反藜蘆,怎麼性味苦寒、功能清熱燥溼殺蟲之苦參也反起了藜蘆……如此「諸參叛藜蘆」之說實令人費解。此言是編歌訣之需要,還是信手拈來的拼湊?已不得而知。但從殊異之「諸參」皆叛藜蘆,加之歷代醫家對十八反的疑議以及跟師臨證的真實見聞,讓筆者很想談點自己的看法。

  【十八反的前世今生】

  編撰此歌訣的張子和並非首位創作者,提出「十八反」的之前另有他人。自東漢末年《神農本草經》提出藥物的七情和合之後,始有藥物的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反、相殺之分;到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經集注》,首次提出甘草反大戟、甘遂、海藻和芫花,烏頭烏喙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和白及,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苦參、玄參、細辛和芍藥。可以看到,這與後來張從正的歌訣內容相差無幾。

  而「十八反」名稱的提出及後世沿用的起點,則來自於五代後蜀韓保昇的《蜀本草》。在這部著作裡,他對《神農本草經》的配伍關係做了統計:「三百六十五種,單行者七十一種……相惡者六十種,相反者十八種。」

  此後,方有張子和《儒門事親》中十八反歌訣的出現;再後來,還有北宋王懷隱、明代杜文燮、李時珍、清代汪昂等人也收錄記載過包括十八反在內的相反藥物。直至今日,現行每版《藥典》中依舊將十八反內容記錄在冊,且有一定的法律效應。

  【反藥的古今應用】

  奇怪的是,與十八反配伍警示一起流傳下來的則是各代醫家使用十八反治療各種危難重證的佳效方劑。

  《金匱要略》甘遂半夏湯中甘遂、甘草同用治留飲;赤丸以烏頭、半夏合用治寒氣厥逆;

  《千金翼方》中大排風散、大寬香丸用烏頭配半、蔞、貝、及、蘞;

  《景嶽全書》中的通氣散則以藜蘆配玄參治時毒腫盛、咽喉不利;

  朱丹溪治屍瘵二十四味蓮心散,甘草、芫花同用;

  甚至張子和本人也在通氣丸中同用海藻與甘草……

  2010年由南京中醫藥大學承擔的國家「973」計劃之中醫理論「基於十八反的中藥配伍禁忌理論基礎研究」報告顯示,自有成書收載方劑文獻至今的1000多年間,運用與甘草相反藥物的方劑有234首,與烏頭相反方劑1106首,與藜蘆相反方劑99首。

  在歷代反覆警示十八反的情況下,依然有如此多「違規」使用的方劑,不少還出自大家之手,可見十八反不是絕對的配伍禁忌,今人的很多研究也可為證。

  近代出版的《重審十八反》(王延章著)一書中,作者通過親身嘗試和臨床實踐,認為十八反同用無毒副作用,唯見互助之佳效。如:人參與藜蘆同用,益氣生津;沙參與藜蘆同用,養陰潤肺;丹參與藜蘆同用,清心除煩;玄參與藜蘆同用,養陰生津;苦參與藜蘆同用,治下痢及癰瘍。川烏與白蘞煎服,溫絡而不助火,散結止痛,斂瘡生肌,且便於調節寒熱;川烏與半夏同用,溫化寒痰,和胃散寒等作用;川烏和瓜蔞合用,可振奮胸陽,通經導滯等等。

  【運用案例分析】

  第四、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胡國俊教授乃新安醫學傳人代表,處方精準,用藥輕靈,50年的岐黃生涯積累了豐富的內科雜症診療經驗。筆者跟隨學習記錄,下面列舉兩個同用十八反而治癒的案例,以饗讀者。

  案例一:

  陳某,男,58歲。2013年11月12日首診。

  患者早搏1年餘,加重4月。長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控制而效果有限,西醫建議介入手術治療。因懼怕射頻消融術的手術風險,前來求治中醫。

  刻診:患者形體消瘦,面晦少華,神色疲憊,聲音嘶啞,唇紅有裂,自述患病日久,常感胸悶,心悸,乏力,胸骨後有塞墜感,口乾喜飲;平素一心撲在工作上,作風雷厲風行,性情偏急,飲食上喜食瓜子、乾果、牛羊肉等辛燥之物,且飲酒不少。納寐一般,二便尚可。舌紅中裂苔薄白微黏,脈虛濡且結。

  此為氣陰兩虛,痰瘀鬱結,心陽被遏,治當益氣陰,化痰瘀,振心陽。

  處方:南沙參30克,太子參15克,麥冬15克,苦參10克,甘草10克,當歸10克,川貝母6克,瓜蔞皮15克,旱蓮草30克,五味子10克,玄參10克,薏仁30克,制附子6克(先煎30分鐘),赤小豆20克。7劑水煎服,並囑其清淡飲食。

  11月21日二診:神色轉佳,胸前塞墜感減輕,但4年之聲嘶依舊,脈舌同前,守上方出入繼之。

  處方:上方加蟬蛻10克,桔梗10克,黃芩10克。再進7劑。

  12月6日三診:神情大悅,雲早搏顯減,平素心電圖檢查時均有早搏出現,本次複查心電圖未發現早搏。守上方繼之鞏固。

  處方:上方加木蝴蝶6克。再進14劑。

  半月後未見患者前來複診,回訪時得知其恢復良好,自覺身體輕鬆、氣力有加,長年外出讀書之女兒亦反映其父較前面色紅潤,精力充沛,且長達4年之聲嘶也隨之好轉。

  按:本案為胸悶心悸、查有早搏一晝夜萬餘次日久,雖西藥長服而少效。患者形體清癯,神色疲憊,心情沉重。四診合參斷為氣陰兩虛,痰瘀鬱結,心絡阻而胸陽遏。方用南沙參、麥冬、旱蓮草、玄參滋陰潤燥;太子參、甘草、五味子益氣生津;當歸、赤小豆養血活血,薏仁清熱化痰外,還使用了十八反中的兩對中藥——制附子與瓜蔞皮、制附子與川貝母。

  師曰:川貝非肺系咳喘哮之專利也,其尚有清熱化痰、散結解鬱之功效,對諸多內傷雜病有十分顯著的療效;瓜蔞皮甘寒入肺胃兩經,有化痰寬胸利氣之功,二味藥合用大有寬胸散結化痰利氣之效,且無傷陰耗氣之弊。附片為本證不可缺少之品,因其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養不足之真陰」(《醫學正傳》),且性秉雄烈,開啟胸痺、通陽散結非它莫屬也;其與川貝、瓜蔞皮同方為本證最佳之配伍,且與薏仁合用為治療「胸痺緩急」最佳經典方——「薏苡附子散」。

  如此「反」而不反,更能增強療效,緩解病痛,更無不良毒副作用的良方配伍,不正是值得反思的課題嗎?

  案例二:

  陳某,男,37歲,2013年8月26日首診。

  患者口涎過多伴頭暈3月餘。形體偏胖,面目略浮,平素畏寒怕冷,四末欠溫,比常人需多穿衣服方可禦寒;口乾不喜飲,多涎清稀,唾之不絕;頭暈寐差,稍動則疲憊,納差便秘。舌淡紅潤且有痕,苔薄白,脈沉。

  診為脾胃虛寒,中陽失運,治當溫運中州,縮泉寧神。

  處方:乾薑6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法半夏10克,烏藥10克,益智仁10克,炙甘草10克,黨參15克,炒白朮15克,砂仁10克,制附子8克,枳殼10克,藿梗10克。7劑水煎服。

  9月3日二診:雲諸症(畏寒肢冷、頭暈寐差、納差便秘及口涎過多)均有好轉,之前納谷欠馨,本次胃口好轉,高興之餘不覺進食增加過多,又致胃及兩脅撐脹,仍有乏力畏寒,脈舌同前,守上方出入佐以理氣升提。

  上方加黃芪30克,柴胡10克。再進7劑。

  9月10日三診:自覺諸疾若失,口涎止,胃脹消,納健神清,氣力有加。患者欣喜之餘問及是否可以不用再診。

  穩妥起見,首診方加吳茱萸6克,又予14劑鞏固治療,並囑其門診隨訪。

  按:本案患者陽虛飲盛明顯,緣由脾虛胃寒、中陽失運,故予乾薑、桂枝、砂仁溫中散寒;烏藥、益智仁、茯苓縮泉利水;黨參、枳殼、藿梗益氣行氣;炙草、白朮健脾燥溼。但其中關鍵的一對藥——十八反之附片與法半夏也功不可沒。附子辛甘大熱,溫腎暖中,非但有腎脾共溫之效,更有助火燠土之功,本證非此必少其效。半夏辛溫,和胃化痰更有降逆燥溼之效。與附子並用溫中降逆,和胃化痰,促脾溫胃和、涎不上逆,佳對也。

  【十八反有待明辨】

  十八反的配伍既非絕對禁忌,也非隨心所欲。正如胡國俊常告誡的那樣,辨證論治才是中醫之精華,證藥相合,毒藥亦可救人;藥證不符,雖尋常之藥,亦可致人於不救。循此理,大黃、芒硝可救人於危難,紅棗、桂圓亦能害人不淺;尋常病人之陰陽失衡,自然以中正和平之王道調整最宜,然某些頑難痼疾,可能正需要偏頗霸道之藥方可奏效。

  千百年來,許多具有探索精神的前輩在大量的臨床實踐中,在所謂相反的對藥取得療效又無毒副作用後,提出了對十八反的質疑,並作了一定的論證。但由於十八反多年的思想禁錮,大多數醫者還是避而遠之,繞道而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墨守成規固然安全,然有悖於中醫實踐科學之本質。「十八反」到底反不反?願當代有識之士正視這些千年疑案,在臨床實踐的基礎上,明辨是非,去偽存真,給十八反一個真正的說法。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582108550@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汪醫生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我們團隊專注於傳播經典中醫學術思想,分享臨證醫案經驗,傳遞與之契合的辨證思維方法!獲取更多精彩內容,請掃描以下二維碼或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經典傷寒論!加入我們,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中藥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碰中藥的人,必備
    中藥相惡、相反配伍,可降低療效,產生不良反應或者是毒性作用,我們稱之為「配伍禁忌」。經常去到中藥房都可以看到附有十八反、十九畏歌訣;對於不懂的人而言,看著和看甲骨文沒什麼兩樣;而懂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意義;十八反、十九畏主要是在古代醫師們對藥物性能的一種嘗試和總結,在配伍時,是必須要遵循的原則。
  • 「十八反」到底反不反?
    十八反的前世今生 編撰此歌訣的張子和並非首位創作者,提出「十八反」的之前另有他人。 反藥的古今應用 奇怪的是,與十八反配伍警示一起流傳下來的則是各代醫家使用十八反治療各種危難重證的佳效方劑。 在歷代反覆警示十八反的情況下,依然有如此多「違規」使用的方劑,不少還出自大家之手,可見十八反不是絕對的配伍禁忌,今人的很多研究也可為證。 近代出版的《重審十八反》(王延章著)一書中,作者通過親身嘗試和臨床實踐,認為十八反同用無毒副作用,唯見互助之佳效。
  • 執業藥師《中藥綜》考點:十八反、十九畏
    很多考生想高效的進行執業藥師備考,環球青藤小編搜集整理了2021年執業藥師考試《中藥綜》考點:十八反、十九畏,詳細內容如下,希望能幫助廣大考生順利通過執業藥師考試!《本經序例》指出:「勿用相惡、相反者」。但如前面藥物「七情」所述,相惡與相反所導致的後果不一樣。
  • ⊙ 中醫筆記 | 中藥十八反十九畏是錯誤還是正確??
    五代時韓保升《蜀本草》指出:「中藥相反者十八種」當之為「十八反、相畏者十九畏」說的是藍本,始至金代,張元素《珍珠囊補遺藥性賦》又將「十八反」以及「十九畏」編著成歌訣讓中醫藥學者容易速記廣為流傳,相傳自今,中醫藥學者及中醫藥愛好者都能倒背如流。幾千年來,沿著祖傳父、父傳子,師父傳徒弟、徒弟傳徒孫,不可違反的精神枷鎖。
  • 中藥十八反、十九畏
    在古代,十八反、十九畏泛指各種可以產生相互作用的藥名,並在金元時期概括編成了口訣。  十八反諺語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芨;(註:烏頭反天花粉,天花粉為瓜蔞的根)  藜蘆反人參、沙參、
  • 中藥歌訣: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藥禁忌、六陳全給你!
    中藥歌訣: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藥禁忌、六陳全給你!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蔞貝蘞及攻烏, 藻戟遂芫俱戰草,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
  • 《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講述前世今生輪迴
    最近,泰國鬼才導演阿彼察邦.韋拉斯花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作品《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更榮獲康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並同獲香港亞洲電影節別注電影,十分「威水」。
  • 十八反
    包括十八反、十九畏。歌訣及解釋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芫遂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第一句:本草明確的指出了十八種藥物的配伍禁忌第二句:半(半夏)蔞(瓜蔞與天花粉)貝(貝母)蘞(白蘞)及(白及)[1]與烏(川烏、草烏和附子)相對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芫(芫花)遂(甘遂)都與草(甘草)不和第四句:諸參(
  • 十八羅漢的前世今生
    世人都聽說過十八羅漢,但他們都是誰?為什麼會是十八位呢?其實他們都是歷史人物,均為釋迦牟尼的弟子。
  • 十八反十九畏究竟是什麼?
    在宋代時期,古人就把重要的配伍禁忌藥物具體加以總結,即「十八反」,「十九畏」全文如下:十八反:甘草反甘遂、戟、海藻、莞花;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芨;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細辛、芍藥。十九畏:硫黃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鬱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稜,官桂畏石脂,人參畏五靈脂。
  • 自服「十八反」的體會及心得
    自服「十八反」的體會及心得作者/王璽「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遂芫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這首最早見於張子和《儒門事親》的「十八反歌訣」對每個中醫人來說都爛熟於心。記得在學習中藥之初,中藥老師就不止一次強調「十八反」的重要性,你可以不用記住中藥的所有功效,但是決不能用「十八反」配伍用藥,因為「相反增毒要記牢」嘛。但是隨著筆者學習的深入,發現古中醫先賢是應用「十八反」的!
  • 《俠隱閣》前世今生MOD怎麼用 前世今生MOD及使用方法教學
    下面請看由「mzm1111」帶來的《俠隱閣》前世今生MOD及使用方法教學,希望大家能夠... 《俠隱閣》可以通過打MOD來增強遊戲的趣味性,前世今生MOD就可以讓玩家初始就擁有很強的勢力,還增加了往外的玩法。
  • 足球的前世今生
    足球的前世今生作為一名骨灰級球迷,倘若不了解足球的前世今生,那無異於自打耳光。眾所周知,足球是一項有著深厚歷史淵源的體育運動,源遠流長而歷久彌新,而現代足球起源於今天的英國。話說在12世紀前後,北歐海盜橫行西歐,丹麥和英國發生了衝突,兩國的關係不斷惡化。
  • 玉清宮的前世今生
    玉清宮的前世今生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成吉思汗派使臣劉仲祿徵召邱處機。劉仲祿先赴青州拜會同為邱處機高徒的李志常,李志常言「非先見尹公不能成此盛事」,劉仲祿遂到濰州謁見尹志平,尹志平認為這是「將以斯道覺斯民」的大好時機,遂同劉仲祿一起赴萊州謁見邱處機。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尹志平等十八人隨邱處機北上燕京,西覲成吉思汗於大雪山之陽。尹志平為邱處機十八弟子之冠。
  • 震撼:前世今生的照片比對 輪迴不可思議
    遺憾的是,當天去的幾個人大多沒找到自己的照片,也包括我,略微有些失落。不過後來想想,上輩子那麼胖,還是個女的肯定不願意照相,能躲就躲了。  回到家,把照片整理了下,大家一起來看看人轉世後的相貌對比。右邊是前世照片,曾經是女校的教務主任;左邊是今生照片,某部門副總編,現自行創業,兩世與我都是很好的同事與朋友。
  • 崩潰與反崩潰模式的前世今生
    你是否對反崩潰模式是什麼感到疑惑?那麼好!今天草帽就以自己的玩家視角來給大家講解下,反崩潰模式的前世今生,它是如何誕生的。它是如何運行的。                我17年接觸軍團,軍團的第一個老師是花花。那麼 我們作為什麼都不懂的新手玩軍團戰爭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 可能在我眼中: 當然是新手教程啊!!!
  • 為「十八反」平反
    五代時韓保升《蜀本草》指出:「相反者十八種」,當為「十八反」說的藍本。迨至金代,張元素《珍珠囊補遺藥性賦》將「十八反」以及「十九畏」編成歌訣廣為流傳,相沿至今。千百年來,父以傳子,師以授徒,藥房見有「反藥」,則拒絕配藥。若干有「反藥」的良方被束之高閣。至於醫生因用「反藥」而負屈含冤者,古往今來,更不知凡幾!
  • 精選5本前世今生文,無論前世,還是今生,我想一直在你身邊!
    今天為寶寶們整理了5本前世今生文,快一起來看看吧。如果寶寶們想看什麼類型的小說,可以在留言區告訴九九哦,九九會整理分享給大家。01《洞房前還有遺言嗎》作者:且墨<文案簡介>卿如是:我是你的祖宗,我們之間是不會有好結果的,這樣是會遭天譴的。
  • 【何紹奇】為「十八反」平反
    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芨攻烏,藻戟遂芫具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