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間賽跑的電影修復師,如何讓老電影「重生」?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4日電(任思雨)「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黑白故事片《上甘嶺》上映,插曲《我的祖國》成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金曲。

而最近,觀眾有望在影院再次欣賞到這部經典影片。12月10日至30日,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在北京、上海、重慶等11個城市舉辦「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由中國電影資料館珍藏和修復的《枯木逢春》《五朵金花》《李雙雙》《錦上添花》《上甘嶺》《英雄兒女》《祝福》《龍鬚溝》《烏鴉與麻雀》《早春二月》10部國產影片重返銀幕。

「第一次在大銀幕看修復版的老電影,經典永不過時!」有人評價道。老電影是怎樣修復的?電影修復的標準是什麼?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修復師胡曉彬解答了這些疑問。

來源:中國電影資料館公眾號。

老電影如何修復?

電影《天堂電影院》裡,曾有讓無數觀眾心痛的一幕:放映室的膠片突然失火,小男孩多多衝進火海救出了倒在地上的老放映員艾費多,但艾費多從此再也看不見了。

在膠片時代,許多老電影的存儲就是這樣脆弱。早期的膠片材質是硝酸片基,這種物質極易自燃,只要溫度超過40度就會有自燃風險,後來硝酸片基被醋酸片基、滌綸片基所取代,但酸化、變質的危險依然存在。

時光在膠片上留下印記,更可怕的是,一些經典影片可能會就此「永遠消失」。於是,一群熱愛電影的電影修復師,正趕在它們消失前積極搶救,保留那段珍貴的光影記憶。

胡曉彬介紹,電影的修複流程通常分為三步:物理修復、數字修復和藝術修復。

物理修復主要指的是指對膠片的接補、清潔等工作。中國電影資料館有兩個位於北京和西安的電影膠片資料庫,分別存放著電影拷貝和電影底片,在西安臨潼驪山腳下,有一支團隊自1972年開始就一直從事膠片的修復工作,將手藝傳承至今。

來源:受訪者供圖。

在物理修復完成後,電影修復師便開始著手數字修復,先將膠片上的影像通過掃描的方式轉換成數字文件,再一步步處理掉色、劃痕、黴斑、抖動、閃爍、噪聲等問題。

或許有人會問,聲音也可以修復嗎?實際上,電影作為視聽藝術,聲音修復也是尤為關鍵的一環。畫面修復得越好,原先老電影膠片上的單聲道聲音就會顯得越單薄,為了給觀眾更好的視聽效果,修復師們會對個別影片專門製作5.1聲道的環繞聲,還會對個別影片增加效果聲,比如腳步聲、門聲、水聲。

另外,有些膠片會出現斷裂缺失的情況,畫面可以通過計算前後幀之間的運動軌跡進行彌補,音軌丟失卻不可逆。胡曉彬說,近年來,電影資料館聯合中國傳媒大學與東莞理工學院,利用人工智慧展開對聲音修復的專項課題研究,正在努力嘗試結合新技術攻克之前解決不了的問題。

來源:受訪者供圖。

「修舊如舊」的藝術

當物理修復和數字修復結束後,電影修復還要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藝術修復。

畫面越亮越鮮豔,就算修得好嗎?其實,電影修復同文物修復一樣,有一個重要的藝術準則——「修舊如舊」,儘量讓影片最大程度地還原成當時的樣子。

因此,電影修復師會儘可能邀請當年影片的主創人員到現場指導,「只有他們知道影片當時拍攝是什麼樣子,有些影片由於條件限制,我們在這個階段可以彌補當年的遺憾」。在修復《本命年》時,資料館就邀請到導演謝飛,按照當初的創作想法來還原片子的風格。

如果沒有辦法請到當年的主創,修復師就要翻閱大量的圖文資料,找到當時的導演闡述、攝影闡述,遵循他們的理念進行修復。

比如,修復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時,由於底片保存完好,影片掃描出來的畫面非常豔麗,但《祝福》是個悲劇故事,修復師們找到當年的攝影闡述,上面果然寫著「應以淡彩色為佳」。

還有一段闡述說到電影裡的一個鏡頭,有一束光照在主人公祥林嫂的臉上要有種慘白的感覺,但掃描出來卻是打了光的,於是,修復團隊依循著當時的意見一點點調色,最後導演桑弧的兒子李亦中教授看到後也十分認可。

《祝福》修復前。來源:中國電影資料館公眾號。

《祝福》修復後。來源:中國電影資料館公眾號。

電影修復不但有傳統洗印團隊,還有數字修復團隊,需要掃描人員、修復師、調色師、聲畫合成人員及輸出人員密切配合;它同時又是一項耗時耗力的工作,一部90分鐘的影片約有12萬至14萬幀畫面,而通常修復師一天平均能修復5000-6000幀,也就是4分鐘的影像。

8月20日,中國電影資料館接到修復《上甘嶺》的任務,在兩班輪流24小時地修復下,最終於10月25日凌晨完成。「我們使用《上甘嶺》畫原底的素材進行修復,畫原底是導演拍攝完之後的第一版素材,聲音使用的也是聲原底,同樣也是質量最好的一版。」胡曉彬說。

除了綜合性強,電影修復更是一項細活兒,每部影片膠捲受損的情況不同,比如《林家鋪子》的白絮斑、《解放了的中國》的褪色嚴重,還有《祝福》中虛焦重影的鏡頭,修復師對比了很多修復軟體後發現,解決了虛焦的問題就會有臉黑的問題,解決了臉黑的問題就有噪點大的問題,這都需要用耐心一項一項地完成。

《林家鋪子》修復前。來源:中國電影資料館公眾號。

《林家鋪子》修復後。來源:中國電影資料館公眾號。

觀眾如今經常聽到的4K修復版,則對畫質和細節的要求更高,4K的文件大小是2K的4倍,修復一部4K影片的文件大小大概有20TB左右,傳輸輸出和計算機自然計算需要更多的時間,這也使修復師們的修復時間壓縮得更厲害。

「與時間賽跑」

膠片承載著許多電影人和觀眾的美好記憶,而它最大的風險是會隨時間變質,即使在標準環境下保存,也只能延緩變質的時間,因此,有人說電影修復的工作是「與時間賽跑」。

2006年底,中國電影資料館發起了電影檔案影片數位化修護工程,致力於完成中國現存的上萬部老電影的修復工作,至今已完成影片修復3100餘部。

「中國電影資料館修復的最早的一部影片是1922年的《勞工之愛情》,也是我們館藏最早的一部影片,是『鎮館之寶』。」胡曉彬說。

值得慶幸的是,電影修復師們年復一日的堅持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近些年,各大國際電影節紛紛開設了修復電影單元,平日裡,修復影片的展映也經常一票難求。2019年,運用高幀率修復技術的4K修復版《盜馬賊》入選第72屆坎城電影節經典單元。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技術在修復中的運用也變得更加常見。例如今年,電影資料館受央視頻委託,利用人工智慧上色修復技術,完成了《上甘嶺》歌曲《我的祖國》全曲片段的著色,《林家鋪子》也使用了人工智慧修復片中存在的大量的白絮斑。

《我的祖國》彩色4K超高清修復版。來源:視頻截圖。

《我的祖國》彩色4K超高清修復版。來源:視頻截圖。

但是,人工智慧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機器自然計算後有些運動鏡頭會算壞,「有一場下雪的戲,人工智慧算完之後白絮斑沒了,雪也沒了,這些都只能我們修復師一幀一幀地修復」。

電影修復事業,仍將是一個有些漫長的接力與傳承過程。

胡曉彬說,目前除了中國電影資料館的研究生剛開設了修復專業,還沒有一所學校教電影修復的相關知識,很多知識都是在日後工作中積累學習的,想成為一名修復師,對平面設計、美術、計算機、後期製作等多個領域要有所了解,「最主要的還有工匠精神,要耐得住寂寞」。(完)

相關焦點

  • 14部經典嶺南電影熒幕「重生」,一起重溫老電影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麗這個春天,依然有電影相伴。4月13日至4月28日每晚8:05,珠江電影頻道推出的《嶺南電影·原色展播》將集中播放一批獨具嶺南特色的經典電影。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珍貴的膠片影像均經過原色修復。
  •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圓滿落幕|電影修復是個啥?加入群聊漲知識!
    如果說電影是每秒24幀的藝術那麼電影修復則是一幀一幀的技術電影修復技術能夠讓年輕觀眾欣賞到經典的「真容」老影迷感受到經典的「溫度」本屆電影節,總臺央視記者採訪到中國電影資料館發展事業部主任黎濤中國電影資料館修復師王崢
  • 這才是《決勝時刻》最大「彩」蛋 揭秘電影修復
    4K修復版《開國大典》看片會電影修復「三步曲」 電影修復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物理修復顧名思義就是對膠片本身的修復,數字修復就是膠片轉換成數字後,再進行畫面和聲音修復的過程,藝術修復主要是針對電影褪色再次還原的過程,如果原創可以參與甚至是可以通過現代科技手段二次創作來彌補過去因技術條件限制而未達到的效果。」中國電影資料館修復師王崢如此說到。同時,他認為物理修復是種傳承,數字修復是種技藝,藝術修復是種還原。
  • 這些電影,值得被修復,值得你去電影院起立鼓掌
    ▲《七武士》4K修復版有影迷這樣形容去影院看經典老片的不同感受:普通電影在吃外賣時可以用來 「下飯」,而經典老電影必須去影院 「正襟危坐」,需要有一整塊純粹的時間,靜下來 , 才能「真正進去」。如何讓老電影在數字時代涅槃重生,重現大銀幕?依靠的就是電影修復技術。
  • 路面裂縫修復,瀝青貼縫帶修補處理與時間裂縫賽跑
    路面裂縫、物理裂縫、空間裂縫、時間裂縫……世間萬物,裂縫萬象。路面裂縫,二維空間的自然現象,現實中的裂縫並非電影《後天》中的大面積網狀塌陷,而是四季變遷造成的自然裂縫,為了人們的出行安全,防水抗裂必不可少,其中路面裂縫的快速修復,就需要專業的路面修補材料,嘉格瀝青貼縫帶,修補處理速度可以與時間裂縫賽跑。那麼為什麼,嘉格瀝青貼縫帶,可以與時間裂縫賽跑呢?
  • 運用人工智慧修復"老電影"西電科大教授"妙手回春"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 張瀟  大量經典電影的老膠片由於保存時間過長、存檔環境欠佳或使用不當等因素,存在劃痕、黴斑、油漬等多種損傷。近日,針對這個問題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創業項目《AI看紅影—歷史影像智能修復系統》晉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頻道《創業英雄匯》總決選,與全國優秀創業者同臺競技。負責人吳家驥教授在北京參加節目錄製,並獲得多份投資意向。
  • 愛奇藝新派系聯手修復中國經典拷貝 保護傳承傳統電影藝術
    重現銀幕的王丹鳳將再度向觀眾揮灑自己的青春與美麗——儘管斯人已逝,紅消香斷,而光影藝術和修復科技讓「小燕子」得以跨越時間的鴻溝,重新煥發出年輕時的神採。目前愛奇藝和新派系已有七、八部最經典的中國老電影拷貝正在修復之中,其中由王丹鳳主演的《護士日記》恰好已於近日在義大利完成了2K修復工作,而為了向剛剛離世的王丹鳳致敬,她的這部代表作將於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在上海影城做專場純公益放映,所有場次均不收取任何門票。與此同時,愛奇藝也將在其平臺上聯合放映,並且在片中不帶任何廣告及商業元素。
  • 從鏡頭中走出的修復師
    昨日該片在深圳舉行了提前點映,導演蕭寒,文物修復師屈峰、史連倉、高飛,音樂人姚謙,攝影師嚴明一眾主創亮相,分享幕後故事。 讓紀錄片走進影院 電影版與劇集版,用的都是同樣的素材,只是重新剪輯了。最大的不同是「消失了」畫外音,導演用鏡頭語言組織出了一部更深沉蘊藉,甚至悵然若失的電影。
  • 全國藝聯推出經典影片展映 十部修復老電影將映
    全國藝聯推出經典影片展映 十部修復老電影將映 值得一提的是,國慶節期間,央視頻推出了委託中國電影資料館修復的《上甘嶺》片段,網絡上大量留言希望本片能夠進行全片修復和復映。本次影展為影迷朋友們挑選了由文學巨匠魯迅和老舍先生作品改編的電影《祝福》和《龍鬚溝》。其中,《龍鬚溝》是表演大師于是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問世之後經久不衰。由桑弧導演的《祝福》則是由中國電影資料館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完成的最新4K修復版,入圍了2020年坎城「經典單元」,標誌著中國電影修復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 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行《上甘嶺》4K修復版專場放映
    同時,中國電影資料館受央視頻委託,還利用修復4K+AI上色修復技術,完成了電影主題曲《我的祖國》全曲片段的4K修復與著色。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修復師王崢表示:「利用 AI 技術給老電影上色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升級的過程,顏色在不同環境下的準確程度是核心難題。」
  • 「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啟動 十部經典電影精緻修復煥發新生...
    12月10日,由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主辦的「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開幕式在北京舉行。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李現曾出席開幕式。開幕式後,放映了經過4K精緻修復的國產經典影片《上甘嶺》。影片放映前,本片的修復師王崢向在場觀眾介紹了影片修復過程。
  • 上海電影節致敬經典 愛奇藝AI技術批量修複數十部瀕臨消失的老電影
    近期,在第二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光影記憶 時代經典」單元中,1949年出版的《三毛流浪記》的4K超高畫質版本獲得展映,該片由愛奇藝影業與江蘇華夏電影膠片修復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努力人工修復完成,並激起了社會各界對瀕臨消失的音像遺產保護議題的關注。
  • 《光影傳奇》:膠片的故事與膠片電影守護人的崇高禮讚
    第四、五、六集呈現電影膠片守護人如何讓「孤兒電影」回家;如何對傷病電影膠片進行物理修復;如何在數碼科技時代對膠片電影作數位化轉錄、修復,使其重生。電影為世人所熟知,資深影迷還能說出電影從無聲片到有聲片,從黑白影片到彩色影片的發展歷程,以及普通銀幕與寬銀幕、單面銀幕與360度環形銀幕、平面電影與立體電影等知識。
  • 「資訊」電影《依夢重生》將開機
    【資訊】《依夢重生》將開機8月5日,電影故事片《依夢重生》新聞發布會在貴州省安順市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舉行。電影《依夢重生》既是一部有關非遺的影片,也是一部農村題材的故事片。故事主要發生地在苗族村落,主人公雲峰是一位苗族導演,雲峰的母親是一位有威望的苗族史詩《亞魯王》女歌師。
  • 《絕命毒師電影:續命之徒》一切的因果
    正是這種肥沃的創作基礎,使文斯·吉利根(Vince Gilligan)憑藉其Netflix原創作品《絕命毒師電影:續命之徒》帶我們重新回到了這個世界,這是關於了解傑西·平克曼故事的另一章。最後的結果也和影片開頭相呼應,這是一個為摯愛角色精心製作的結尾,他生動地詮釋了因果的概念。如果您對《絕命毒師》中發生的事情不了解,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可能會一臉黑人問號。
  • 神劇《絕命毒師》電影老白出現時狂喜萬分,這是小粉的圓滿結局
    有些電視劇佔著有個好IP和好口碑,然後開發電影來圈錢,但像《絕命毒師》這種神劇,則是粉絲求著這部劇能再有什麼動靜,實名被圈錢也心甘情願。如今,《續命之徒》在網絡首播,口碑,那當然是沒話說,和電視劇一樣頂到飛起。針對於衍生作品,只要你沒看過《絕命毒師》劇集,八成你都不知道這部衍生作品在說什麼,也不知道這部電影好看在哪,哪裡好看。
  • 張國榮兩部電影將修復重映;韓國犯罪電影《狩獵的時間》曝中文預告…
    張國榮兩部電影將修復重映據媒體報導,今年4月,張國榮主演的《白髮魔女傳》《夜半歌聲》兩部電影將重新搬上香港大銀幕,以紀念張國榮逝世17周年。其中,張國榮、林青霞主演的《白髮魔女傳》將於4月1日率先上映,張國榮、吳倩蓮主演的《夜半歌聲》則會在4月8日上映。
  • 經典老電影起死回生 3D成「靈丹妙藥?
    回顧近幾年《鐵達尼號》、《新龍門客棧》、《東邪西毒》等影片的熱映,3D轉制技術和修復技術作為一種靈丹妙藥,似乎已經掀起一股經典電影「起死回生」的風潮。● 兩種形式幫老電影重回銀幕形式一:2D轉3D    一切得從2011年說起。
  • 電影大事記——涅槃重生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電影產業帶來巨大衝擊——影片撤檔、影院停業、劇組停機,整個電影生態系統備受影響。經過半年的至暗時刻,中國電影業在下半年迎來涅槃重生,成為目前全球最具活力的電影市場。當業內還在預測,今年春節檔將以怎樣的規模刷新票房紀錄、哪部大片會成為檔期冠軍時,越發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已在暗中窺伺,為繁榮中的電影市場按下了暫停鍵。  兩小時內,7部大片先後宣布撤檔,誰也沒想到,強片雲集的春節檔會以這樣一種方式結束,中國電影史也將永遠記下這一天。  從1月24日到7月20日的近半年時間,是中國電影人的至暗時刻。
  • 絕命毒師電影什麼時候上映?絕命毒師電影演員表劇情介紹
    絕命毒師電影什麼時候上映?絕命毒師電影演員表劇情介紹時間:2019-08-25 18: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Netflix今日放出了《絕命毒師》電影版的 中文版前導預告,官方中文名為《續命之徒:絕命毒師電影》,將於2019年10月11日在Netflix上線播出,電影時長大約2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