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永志:讓城市生活更美好需處理好幾個關係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10月25日,中國城市百人論壇2020年會在北京召開,本屆年會的主題為「邁向『十四五』的城市中國:人文、智慧和生態」。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承辦,鳳凰網財經協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認為,要讓城市生活更美好,首先要處理好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關係,城市建設和發展要以人民為中心,體現人民至上的要求;其次是要注意工作和閒暇的關係,要認識到高效率的城市管理以及高效率的物質和服務產品生產,最終目的是給人們創造更多的閒暇時間,以使人們有時間享受美好的城市生活;最後,還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真正實現天人合一。

發言內容:

這次會議的主題是「邁向『十四五』的城市中國:人文、智慧和生態」。這是很重要的主題,是新階段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發展的方向和重點。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美國現代哲學家路易斯·芒福德說過:「城市是一種特殊的構造,這種構造緻密而緊湊,專門用來流傳人類文明的成果。」「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句話廣為人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真理,人們可以從很多的方面來證明城市的好處,但是城市特別是大城市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人文氣息不太足,人們的閒暇時間比較少,青山有時被高樓遮蔽,綠水有時被道路覆蓋,人與自然的關係有時被「鋼筋水泥」阻隔。

如何讓城市生活更美好?首先,必須搞清楚什麼是美好的生活。搞清這個問題,至少必須深入討論這樣幾個關係:

一是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關係。作為社會的人,人的需求一直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質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當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相對重要性會有所不同。然而,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越來越多,卻是確定的趨勢。美好生活的基本特徵,必然是精神生活日益豐富多樣。

二是工作和閒暇的關係。工作和閒暇是矛盾的統一體,在總時長一定時,工作時間越長,閒暇時間必然越少。但閒暇有是人類基本的和天然的需求,在物質生活水平一定時,人們一般希望有更多的閒暇時光,以享受生活。解決工作和閒暇的矛盾,關鍵是提高創造物質和服務產品的效率,使人們在相同的時間內,創造更多的為人們所享用的產品。

三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人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既作為主體,可以改造自然,向自然界索取生產和發展的資料;也作為客體,依賴於自然,又不能向自然界過度索取。美好的生活,離不開保持良好的生態,離不開人與自然的良性互動。

讓人們生活更美好的理想的城市必然是人文的、智慧的、生態的。如何才能建成這樣的城市呢?建成這樣的城市,需要調整和優化各種規劃,需要推進各種各樣的城市建設,還需要觀念的變革,需要具有符合人類社會持續發展需要的財富觀、價值觀、幸福觀,需要深入思考「物與我」的關係,需要深入思考「人與我」的關係,以觀念的變革,引領和推動形成綠色化城市發展方式、人文化城市建設方式、智慧化城市治理方式,引領和推動建成人文、智慧、生態城市。正像人們把那些具有全局影響和最基礎地位的技術成為「底層技術」一樣,我們可以把「觀念的變革」作為經濟社會發展領域的「底層變革」。有了這樣的變革,才能制定出更符合建設人文、智慧、生態城市的要求戰略、規劃和政策。

相關焦點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統籌布局...
    原標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統籌布局區域發展要處理好多項重大關係   「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布局
  • 永定河論壇|侯永志:強化一體化思維 推動永定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永定河論壇|侯永志:強化一體化思維 推動永定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2020-11-23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智慧城市:真正的「智慧」是讓人民更滿意,讓生活更美好
    智慧城市:真正的「智慧」是讓人民更滿意建議指出要「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近年來,隨著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大數據、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新業態、新模式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並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面向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如何用「智慧」描繪城市的美好未來成為社會各界的努力方向。
  •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讓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城市是人們集中生活的地方,是現代化的重要載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 社會治理現代化讓人民生活更美好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推進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過去體現在以「鐵公基」為代表的老基建,而現在更需要搞好以數位化為代表的新基建和微基建,讓廣大群眾共享智慧便利的美好生活。傾聽群眾呼聲,真情服務民心。基層社會治理直面群眾,要秉持「以民為先」的理念,以群眾呼聲為第一信號,以群眾利益為第一追求,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 讓城市生活更美好,宇通新能源環衛整體解決方案發布
    長期專注於城鄉道路清掃、灑水抑塵、生活垃圾收運及以宇通智慧環衛雲平臺為核心的人車事物智能綜合管理系統,具備為客戶提供環境衛生系統解決方案的強大能力和成功經驗。  環衛設備整車一體化製造商宇通環衛,與宇通集團成員企業、環衛市場化運營服務提供商鄭州傲藍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協同,突出優勢,宇通新能源環衛整體解決方案驚豔亮相,旨在推動城市環衛工作再上新臺階,讓城市環境展現新風貌。
  • 秦漢新城:讓城市更宜居 讓生活更美好
    凌晨5時15分,紅燈即將亮起,一輛滿載砂土的大卡車在十字路口加速通過時,因覆蓋不嚴拋灑出大量砂土汙染了路面——5月22日發生在西鹹新區秦漢新城迎賓大道與天工二路十字路口的這一幕,被智慧城市綜合管理中心交通大數據可視化平臺實時捕捉,拋灑事件被迅速處理。
  • 甘州區「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生態文明建設主題新聞發布會實錄
    新聞發布會現場8月5日上午,甘州區「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生態文明建設主題新聞發布會在張掖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召開。,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守好築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為目標,以鞏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市創建成果和加快國家園林城市創建為抓手,立足提升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形象品質和增強城市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著眼於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高站位、高起點、高標準謀劃推進城市建設「十大工程」和城市精細化管理「十大專項整治」行動,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持續優化空間布局,加快補齊基礎短板,全力整治城市亂象
  • 六年級作文:誠信讓生活更美好
    你覺得什麼讓生活更美好?我覺得誠信讓生活更美好。寒假的一天,我去書店買書,結完帳後才發現收銀員阿姨多找了我五塊錢。我拿著這五塊錢,內心十分糾結……到底要不要還這五塊錢呢?這時,我心底飛出了一個天使和一個惡魔。
  • 新型智慧城市:城市更「聰明」,生活更美好
    企業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城市管理更智能  擁有國家級、省級以及海外企業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共計11個,1個博士後工作站和1個院士工作站,主持或參與起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共計26項;授權專利662項,其中發明專利134項……這些看似枯燥的數字,不僅僅是一家企業的成績單,更投射到了威海居民的尋常生活當中。
  • 華信集團,創造美好的城市生活,花漾悅生活
    在過去的十年中,華信集團深耕這座城市,布局了「五葉一花」六個項目,以品質贏得市場的認可,以服務贏得客戶的支持,以時間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一、「五葉一花」開篇巨作:森林別墅奢侈典範——葉語香瀾   五,「五葉一花」第五篇:美好人居的低密典範——葉語書院
  • 王府井集團65周年慶:薪火接力,點亮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首先是生活方式的變化,疫情期間人們對科技的依賴程度大幅度激增,「雲辦公」、「雲上課」、「雲購物」等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日常的生活習慣,緊接著帶來的是消費行為和結構的改變。各種「雲生活」催生了「宅經濟」,線上購物的需求被進一步的大力推動,並且,疫情加速了人們向享受型消費的轉變,人們更追求消費的體驗感,注重對高品質消費需求。
  • 高端智庫看山東丨侯永志:未來東營發展的重中之重是加大發展高質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與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認為,東營市有關的規劃和方案體現了新階段發展的新要求,方向明,思路清,符合東營未來發展的實際需要。他認為,把握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十四五」規劃建議的精神,要抓住高質量、雙循環、安全和創新等四個關鍵詞,地方發展要提高站位,助力國家實現新階段的發展目標。
  • 融創天津與城市共融,構築美好生活
    友鄰同樂,連接生活美好社區生活運營,關乎著業主的幸福感和生活理想,是對傳統房地產開發模式的升級,也是構建城市美好的重要部分。城市級IP活動「行走的圖書館」活動,共吸引1750000+人參與,累計11600+人閱讀後帶走好書並傳遞給親友;「城市健步走」中加入公益環保理念,得到了大家積極的響應。在傳遞美好生活理念的同時,以公益之心,向這座城市詮釋綠色、健康、共享的力量,傳播美好生活相關的正面價值。美好不止於家,更是社群生活的定製禮遇。「4+X歸心社區配套」是從生活需求出發,為不同年齡段業主提供專屬的學習空間。
  • 【學生視角】馬悅索菲亞‖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科技,猶如一盞明亮的燈光,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科技,猶如一個指路牌
  • 興業銀行:金融賦能 為城市美好生活「加速」
    作為唯一一家總部坐落在福州,從福建起步走向全國的主流商業銀行,興業銀行「好銀行,助生活更美好」的價值理念,與世界城市日永久主題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不謀而合,長期以來該行匯聚綜合化經營優勢和金融科技優勢,與城市共成長,讓優質溫暖金融服務飛入千家萬戶,不斷提升城市和社區品質,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以特色金融之筆繪就幸福宜居美麗家園新篇章。
  • 發展的「快手」生活的「抖音」美好生活城市長沙你「知乎」
    這就是快發展、慢生活的長沙。 連續12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後,2020年7月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重磅發布2019-2020年度「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單,長沙蟬聯「2020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是中部唯一上榜的城市。
  • 中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之前我們的文章提到過目前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的三種常見方式:填埋、堆肥、焚燒發電。而其中對城市垃圾的處理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焚燒發電。通過對目前中小城市垃圾處理情況的調查,對垃圾處理現狀進行了分類,比較了不同垃圾處理方法的優缺點。
  • 上海城投:做城市美好生活建設先行者
    10年前的上海世博會,使得「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今,理想之城的模樣,在浦江兩岸一一呈現。作為城市建設和運營管理的主力軍,上海城投也為國企如何讓城市生活更美好提供了一個觀察樣本。    以「繡花」功夫助力城市精細化管理    近日,上海市公布了2019年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年報」: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溼垃圾分出量同比有明顯增長,而幹垃圾處置量同比減少了17.5%。
  • 「地攤經濟」的霓虹 讓城市更美好
    昔日「地攤」曾一度是城市文明的反義詞,「髒亂差」成為了「地攤們」的標籤。如今,隨著城市治理體系的逐漸成熟完善,加上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由成都率先試行推廣,多地城市陸續跟進,共同在中央文明辦這一指揮棒的引導下,推進「地攤經濟」有序煥發,成為城市生活中的「錦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