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上海召稼樓古鎮,感受500年的歷史,體會不一樣的風景

2020-12-12 旅遊景點大boss

春天的周末,大多數人是不想在家裡憋著的,陽光明媚的日子總該去哪裡走走。日常交談中也會互相詢問幾句,哪裡的花開了?哪裡的景色比較美?似乎在人們的固有思維裡,春天就應該出去踏青,賞花,拍照,發在朋友圈求點讚,顯擺一番。其實在我看來,有一種景點它的美不太受季節的限制。無論你什麼時間來,它都會用一種低調古樸,寧靜淡然的姿態感染著你的心靈,讓你獲得一份淡定與從容。今天咱們就去這樣一個地方看看,這就是位於上海閔行區的有著500多年歷史的召稼樓古鎮。

說起這個古鎮,它的歷史也算是比較久遠了,它的是上海農耕文化起源地。雖然說現在這個古鎮周圍已經建滿了現代化風格的建築,但是在它的的核心區域,依然還保持著最原始的面貌,現存有很多明清風格的古建築。

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每天都忙碌在高樓大廈中,穿行在人來人往的車流中,快節奏的生活帶給我們很多的壓力。所以在周末休息的時候,我們有必要找一個合適的地方來緩解我們緊張而又壓抑的心情。召稼樓古鎮就是這樣一個地方,漫步在在古鎮的街道上,看著那些歷史久遠而又充滿特色的古建築,讓我們的心情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再多的壓力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消散。這真是一種別樣的感受,別樣的美。

召稼樓在閔行區浦江鎮,是上海這個地區最早墾荒種地的地方,召稼樓文化是上海農耕文化的起源地。召稼樓古鎮景被國家評定為4A級景區,擁有五百多年的人文歷史。村落起源於元朝初年,經歷了元,明,清三個朝代洗禮,保留下來眾多的明清風格的古建築:如「禮耕堂」、「梅園」等。歷經幾百年的風吹雨打,這些古建築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古韻十足的美妙畫卷。只有懂它的人才能用心去感受它歷史的滄桑,才能真正欣賞它的美。

相關史料記載,明朝工部右侍郎談倫,曾在此建樓鳴鐘鼓勵農耕,因此把這裡取名叫「召稼樓」。這也是邵家樓名字的由來,為上海墾荒第一樓。古鎮中有一條河名叫市河,由西稍向東北走向。古鎮的老街集中在市河兩側,隔河相望。素牆灰瓦,深弄曲巷,意境之美,令人神往,有人稱讚:「高屋窄巷對街樓,小橋流水處人家」滿滿的江南風韻。

放眼整個上海地區,像召稼樓古鎮這樣大規模的文化歷史遺產也是比較少見的。登高而望可以看到「禮耕堂」灰瓦牆門裡庭院深深,一十二道牆門一道疊著一道,氣派非凡,容易讓人想起古代的深宅大院。堂內有前後五進大院,廳堂樓宇共計一百三十八間之多。這裡還有騎馬牆、荷花牆、白牆黑瓦等等都各具特色,可以說古代上海郊區主要的房屋形態在此可以找到。「梅園」佔地有三千多平方米,房屋九十九間,由於居住人群相對較少,整體建築格局也保存得相對完整。有喜歡看古建築的朋友可以來此一觀。

召稼樓古鎮上面的古建築不僅規模比較大,而且還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早在2005年,召稼樓被列入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之一。2008年的時候,召稼樓古鎮啟動了大規模的修復改造工程,秉承了「修舊如舊」的原則,原汁原味地重現了這片古建築的昔日風彩。古鎮修復改造的成功,是重建和傳承浦江鎮歷史文化的需要。也為這裡旅遊業的發展,農民的收入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可以說這是一次成功的改造,不僅給旅遊產業的發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元素,也利於打造浦江鎮完整的極具特色的旅遊產業鏈,樹立自己的品牌。

擁有五百年的歷史古鎮召稼樓,正以它特有的文化底蘊,不斷吸引著眾多的遊客前來觀賞。這裡不僅有荷花牆,騎馬牆,青磚黛瓦等充滿明清文化韻味的古建築,也不僅有著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所共有的風貌特徵,更打動人心的是這裡承載著厚重的海派文化和上海之根。

這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我們尋尋覓覓,嚮往已久的心靈存放地。當你悠閒地走在古鎮街道上,看那丁字形的平西街、興東街、保南街與純佑街相向展開美如一幅畫卷,還有那綠水清波的姚家濱,以及復興港水的道呈十字形,一直延伸到遠方。那新栽的綠楊與參差錯落的街舍相互依偎在河岸邊,透發出勃勃的生機,給遊人帶來的是一種寧靜與從容。

我們都知道上海的古鎮有很多,也有一些人會拿這個古鎮去與其它古鎮做比較。我認為這完全沒有必要這麼做,就每一個古鎮來講,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各自有各自的歷史傳承。每一個古鎮都有屬於它們自己的特有的文化,這些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去比較它們之間的優劣,出發點就是錯的。

雖然召稼樓所在的地方相對比較偏遠,但是每個周末來這裡遊玩的人也是很多的,很多本地人也會選擇來這裡放鬆身心。另外要告訴大家的是,這裡的美食小吃也是一大亮點哦!

相關焦點

  • 上海召稼樓古鎮,橫跨元、明、清三個朝代,距今500多年
    在旅行中,可以聽到看到從未見過的風景,可以聽到從未聽過的故事,可以看到從未看到過的故事,這些都將是小霞旅行中最美麗動人的閃光點。小霞愛旅行就是希望把自己在旅行途中的感受和美好記錄下來,分享出來。大上海就是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擁有眾多的旅遊景區,在上海城市中,也分布著許多的千年古鎮,大多都是典型的江南水鄉的風格。
  • 遊覽 上海市 閔行區 浦江鎮 召稼樓古鎮
    召稼樓位於閔行區浦江鎮,是上海最早墾荒種地的地區,召稼樓文化是上海農耕文化的起源。上海召稼樓古鎮景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擁有五百年的人文歷史,源於元初,橫跨元明清三個朝代,保留眾多明清古建築如「禮耕堂」、「梅園」等。「召樓三寶」有召樓大曲、召樓羊肉、召樓拆蹄。
  • 遊覽召稼樓古鎮禮園
    召稼樓古鎮上的禮園,擁有五百年歷史的歷史古鎮~召稼樓,這裡不僅有荷花牆、騎馬牆、青磚黛瓦等明清文化韻味的建築,還有江南水鄉的小橋流水,最打動人的是這裡厚重的海派文化和上海的根源。召稼樓古鎮禮園,是精緻的江南園林,繁花深樹,亭臺假山,清渠曲徑,廊橋臥波。禮園,又是禮拜先賢的聖地,葉宗行紀念館、秦裕伯紀念館、顧振烈士紀念館、黃炎培職業教育展示館、秦怡藝術館。還闢有櫥窗陳列介紹我國古代船舶文化的圖文。小小禮園,可載得動如許之多。
  • 召稼樓古鎮,這款本地特色美食即將「C位出道」!
    召稼樓古鎮,這款本地特色美食即將「C位出道」!在牌樓廣場將售賣最正宗的 「召樓本地粽」除了「本地粽」以外,主辦方還匯集了糯香園、永茂昌、老上海食坊、老上海味道、春生等眾多深受市民遊客歡迎的粽品牌,採用當下最時興的直播帶貨形式,讓遊客和觀眾在線上和線下都能享受正宗的本地美食。
  • 具有800多年歷史的召稼樓古鎮為何會飽受爭議,槽點無數?
    召稼樓古鎮源於元初,橫跨元明清三個朝代,保留眾多明清古建築如"禮耕堂"、"梅園"等,時明朝工部右侍郎談倫,在此建樓鳴鐘,號召農耕,故名"召稼樓"。古鎮市河姚家浜由西向東流過,老街集中市河兩側,"高屋窄巷對街樓,小橋流水處人家"。從這一點來說,古鎮有著800年歷史不假,但為什麼又有很多人不滿和批評呢?
  • 品嘗燒賣、油墩子需排隊,上海召稼樓古鎮恢復開放啦
    品嘗燒賣、油墩子需排隊,上海召稼樓古鎮恢復開放啦 2020-04-01 1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質量保證價廉物美,接地氣的美食為召稼樓古鎮贏回昔日人氣
    美食讓古鎮重煥光彩。作為上海農耕文化起源的古鎮,召稼樓位於閔行區浦江鎮,受老上海人青睞。這裡主打美食招牌,遊客不僅能品嘗到現做現賣的油墩子、海棠糕、燒賣、臭豆腐,還可以買一些肉皮、醬菜、鹹蹄、羊肉帶回去與家人分享。受疫情影響,召稼樓古鎮於1月24日起關閉,直至3月30日重開。
  • 3月30日起召稼樓古鎮恢復開放!這些信息請先了解
    3月30日起召稼樓古鎮恢復開放!市民遊客點擊「滬遊碼登記表」,實名填寫相應信息並提交,即可完成網上預約。目前,古鎮每日計劃接待人數上限為5000人次,瞬時遊客量不超過2000人次。點擊識別二維碼即可進行登錄預約,平臺上開放預約名額為2000人。此外,也可以在「幸福浦江」和「上海召稼樓古鎮」微信公眾號內找到預約二維碼。第二招,只開放4個進出口。
  • 3月30日起召稼樓古鎮恢復開放!這些信息先了解一下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樊姝倩 記者 魯哲)眼看著春筍季即將過去,召稼樓古鎮的筍丁燒賣還吃得上嗎?吃貨們的念想可以實現了,召稼樓古鎮3月30日正式恢復開放。為了保障遊客們的安全,召稼樓古鎮採取了一系列的防護措施。
  • 上海最有年味的古鎮,至今已有1000餘年歷史,其實就在家門口!
    古鎮上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四處古建築物:和平街、生產街、北大街、友好街。年閒的時候,太陽放暖,最適合來這樣的古鎮,穿過歷史的風,感受那一抹古韻!「十年上海看浦東,百年上海看外灘,千年上海看七寶。」這個有著千餘年歷史的江南古鎮,是明清時期商賈雲集的商業重鎮。
  • 上海一「假」古鎮屢遭吐槽,不及朱家角和七寶,卻依舊人滿為患
    在國內眾多的古鎮中,無一例外,皆有差評。就算是中華第一水鄉周莊,也逃不掉這差評。但如果一個古鎮的差評非常之多,那麼說明這個古鎮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可這種常規思維卻不適用於上海的古鎮,尤其是一處不及朱家角和七寶的召稼樓。
  • 上海市郊的古鎮水鄉-朱家角和召稼樓
    恰好新年伊始,又被委派來上海料理境外商協會共享辦公平臺開幕式事宜,公務暫告一段落,同事們要麼紛紛回京要麼就跑到尖沙咀去掃年貨了;我則忍不住好奇,想看看上海周邊水鄉古鎮的風貌。於是利用周末,驅車來到了離我不足25公裡的「江南古鎮朱家角」。
  • 遊客邊逛邊買、商家對市場有信心,閔行區召稼樓古鎮恢復開放首日...
    「聽說古鎮公司對我們租戶會有補貼政策,我們都很期待。」…… 今天下午,記者來到了閔行區召稼樓古鎮,雖然恢復對外開放首日遇上了降溫又下雨,但仍不少市民前來遊玩,並紛紛開啟了「買買買、吃吃吃」模式,古鎮裡的商家們對未來也都蠻充滿了信心。
  • 蘇州這一古鎮火了!位於吳江區,距今有2500年歷史,風景不輸周莊
    也許是因為蘇州太美了,很多人都忘了蘇州還有別的古鎮,而且這些古鎮的風景都不輸於周莊,遊客在這裡旅遊時有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今日小編為您介紹的這個古鎮叫黎裡古鎮,原名梨花村,是唐朝時這裡為一個村落,南宋時成了集市,明弘治年間升格為江南大鎮,住在這裡的居民有幾千人。位於蘇州市吳江區的黎裡鎮,是一個保存比較完好的典型江南古鎮,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
  • 歷史悠久不收門票,被稱為「中國古鎮的活化石」,風景優美
    隨著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在感嘆時間流逝的同時,總是為了回憶過去的老時間,人們旅行的時候很多朋友們喜歡去一些老城,走在老巷裡,感受文藝的老風。也許是為了回應遊客愛老城的心理,很多地區不惜花大量資金建設老城,吸引人們,但畢竟是人為建設的,不像歷史悠久的老城那樣有魅力, 但是在這樣的大商業化現代,一些古鎮受這種風氣的影響越來越商業化了。
  • 「最浪漫」江南古鎮,因一段愛情改名830年!蘇州、上海公交可去
    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旅行也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在旅行中感受祖國的自然風景,風土人情,而「中國速度」直接推動了人們去旅行的欲望,人民出行方便的同時,也為國家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 田園小徑芳,上海推18條鄉村旅遊特色線路勾勒別樣村落
    9月15日,2020年上海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特色線路暨最美鄉村路發布會在上海寶山區羅涇鎮塘灣村舉辦,由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市文化和旅遊局和市交通委員會聯合向全社會發布上海9個涉農區的18條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特色線路。
  • 蘇州最具有歷史底蘊的千年古鎮在哪裡?這裡有著2500年的歲月滄桑
    ,是江南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有「吳中第一鎮」、「秀絕冠江南」之譽,已有2500多年歷史。木瀆古鎮的歷史同蘇州古城一樣悠久,這座水鄉古鎮沿著主街山塘街自西向東分別有四個古典園林,嚴家花園、虹飲山房、古松園、榜眼府第,給這個千年古鎮帶來了「園林古鎮」的特色。
  • 中國古鎮那麼多,為什麼這個古鎮全是差評,遊客卻依舊興致勃勃?
    中國漫長的文化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財富,即便是到了各種城市化的現在,我們依舊有很多的古鎮資源可以進行旅遊,就算是那些沒有什麼古建築留下來的地方,也要根據歷史文獻或者是設計師的腦洞,硬建造一個古鎮出來吸引遊客。
  • 上獵遊平臺找陪玩 體會不一樣的遊戲陪玩感受
    上獵遊平臺找陪玩 體會不一樣的遊戲陪玩感受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有不少於5億的遊戲玩家,年齡段在18-28歲之間的人數最多。玩家鍾愛時下最流行的遊戲都在各類遊戲榜單中名列前茅。如《絕地求生》、《王者榮耀》、《英雄聯盟》也正是這幾款遊戲,拉動了整個電競產業的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