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鶴山鎮至東莊鎮山區之間,層巒疊嶂的綠意濃濃中,有一條長達126公裡的環山公路,像一條蜿蜒起伏的長龍,橫臥於群山峻岭間,將寧陽的山山水水裝扮得更加美麗妖嬈。
自駕在這環山公路之上,只見整條環山路蜿蜒曲折,路兩旁山巒起伏,穿過漫山遍野的果園,轉過一個個急彎,沿途古色古香的建築群、古老的禹王廟和美麗村莊,都掩映在青山綠水中。遠處的大汶河像一條玉帶,一路景色滿目奇鮮。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寧陽縣境內有大小山峰146座,特別是中東部地區群山連綿,保持著原生態的氣息。山區林果資源豐富,但由於道路不暢,百姓出行難,果品出山難,防火壓力大,老百姓守著綠水青山這個「金飯碗」卻過著窮日子。從2016年開始,寧陽縣、鎮、村三級累計籌措資金1.5億元,啟動了環山路建設工程,努力打造成山區的森林防火通道、產業大道、扶貧大道與生態景觀大道。
「原先賣蘋果需要自己運到集市上吆喝,以後則是在園裡坐等客來採摘!」途經葛石鎮曹家寨村,來到果農寧廷武家的果園。寧廷武說,他家的6畝果園均處於丘陵山坡,以前大車進不來,商販不願來,每年收穫時都是自己開著三輪車將蘋果拉出去,現在環山路正好從他家果園穿過,以後運輸不再發愁。
以綠為景,以路為軸,依託環山公路,葛石鎮還規劃建設了環山路林果觀光帶,山地成了香餑餑,開始「熱」起來。「原來的荒山無人問津,現在道路一通,丘陵山地具備開發條件了,一畝地五六百元的承包費還是低的!」曹家寨村黨支部書記馬振峰說,村裡不少大戶已躍躍欲試準備包地。
「環山路的建成通車,串聯起7個鄉鎮、67個山區村,輻射帶動沿途143個村,不僅為森林防火提供了便捷通道,還有效促進山區林果業發展,帶動強村富民的同時,形成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觀光帶。」寧陽縣委書記畢黎明說。
4年多來,寧陽縣把環山路建設作為加快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林業、公路、交通、財政等部門盯緊靠實、全力以赴,沿線鄉鎮、村莊積極主動、共同努力,施工單位和廣大建設者夜以繼日、拼搏奮戰,歷經1500多個日日夜夜,全長126公裡的環山路建成通車。
為確保這條道路暢通,寧陽縣採取村級負責拿地清障、鄉鎮負責整平土路基、縣裡硬化路面的方式修建,通過「分級負責、三級共擔」調動起鄉鎮和村修建道路的積極性,降低了建設成本。對於山區鄉鎮村莊來說,隨著道路交通優勢的顯現,有效解決了山區偏遠村群眾的出行難問題,也加快了群眾致富步伐。
婆娑碧葉晶,枝下脆梨瑩。寧陽縣東莊鎮的3000畝泰山黃金蜜梨迎來豐收季。在西谷堆村林果合作社的果園內,大大小小的梨樹上,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村民們正忙著採摘、分揀、裝箱,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作為寧陽縣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項目和泰安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環山路修建的同時,寧陽縣啟動了環山路兩側經濟林帶建設,利用路兩側300米範圍內空當區域,發動各經營主體發展蘋果、大棗、核桃、櫻桃等特色林果業,引進山東農大、省果科所、河北農大果業示範項目,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實現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目前,環山路沿線山區森林覆蓋率達到83.3%,新發展林果6.71萬畝,不僅起到了綠化美化作用,還提升了景觀效果,經濟和生態效益明顯。
有了環山路,旅遊開發正當時。2020年寧陽縣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高標準、全方位推進環山路建設,同步做好沿線10萬畝經濟林栽植和旅遊景點規劃布局。隨著環山路的建成通車,各景點之間的旅遊交通瓶頸被打破,沿線眾多自然歷史文化節點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被串聯起來。
按照「連點成線、擴線成面」的思路,寧陽縣先期重點打造了顏林顏廟、鳳凰山、鳳仙山、友邦田園4個重點鄉村旅遊節點,融入文化研學、森林度假、運動解壓等主題元素,逐步搭建寧陽全域旅遊發展框架,讓「出遊不必遠行,放眼皆是美景」成為每一位來到環山路的市民、遊客內心的真實寫照。
如今,許多像曹家寨村一樣的沿線鄉鎮村落已經嘗到發展鄉村旅遊帶來的「甜頭」,通過採摘遊、農家樂等吸引來了眾多遊客,舉辦了中國農民豐收節、黑楸採摘節等系列活動。農民的腰包鼓了,村集體經濟強了,進一步推動了鄉村振興。
來源:學習強國山東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