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樓部安裝「人臉識別」背後的真正原因

2020-12-11 冬冬冬聊樓市

閱讀本文前,您可以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售樓部為什麼會裝人臉識別系統,這兩天被這條視頻刷屏了,說一男子買房為了躲避售樓部的人臉識別系統竟然戴頭盔看房,雖然這只是個段子並不是真事,他們拍這個視頻也只是為了諷刺現在各樓盤的分銷模式,但是現在輿論的導向一致的在批判售樓部的這種做法不對,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售樓部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做這件事呢,我來告訴你們背後真正的原因。

要知道售樓部的這種分銷模式是一直存在的,自己去售樓部買房的客戶叫自訪客戶,中介帶過去的客戶算渠道客戶成交之後開發商需要支付中介一部分佣金,之前沒有人臉識別的時候自訪客戶售樓部只能通過留存客戶的姓名電話的方式來判定,但是現在為什麼非要安裝人臉識別系統呢?要知道事出反常必有妖,這件事還真的要感謝那些房產自媒體的大V們,為了吸引粉絲教人們買新房的時候自己去售樓部千萬不要留真實的姓名電話,等自己看好之後可以出來找個中介成交,給中介要返傭。人民群眾一聽「哎還有這好事,又能省下一筆錢了」,於是真這麼幹了,找到了一些小中介公司開啟了分贓模式。為什麼說是小中介公司呢,因為返傭這種行為在各大正規平臺都是非常嚴重的紅線行為,不僅要面臨高額的罰款還會被辭退,所以一般正規中介的員工是不敢觸碰這道紅線的。當這種行為被開發商發現之後由於客戶留存的是假的姓名電話,售樓部沒有直接證據來證明這個客戶是先來自訪的,所以才引進的人臉識別系統,這樣的話你只要先去過售樓部之後再換姓名電話也不好使了,通過人像對比都會直接把你認出來。

先聲明一下我並不是售樓部人員,但是我覺得這個鍋不應該讓售樓部來背,這個事的起因是那些大V們教唆人們通過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侵犯了人家自身的利益,人家通過高科技的手段來修補這個BUG有什麼錯嗎?如果是怕個人信息洩露,你們平時參加一些小活動領一些小禮品的時候留的那些個人信息早就洩露了一萬遍了,還差這一次嗎?要說人像他有你朋友圈發的自拍清楚嗎?如果沒有根源上擾亂市場行為的這種行為出現,售樓部會花這麼大代價去安裝人臉識別嗎?就目前而言保定安裝這種人臉識別的售樓部並不多,但是如果那種行為持續的增多,我相信所有的售樓部早晚都會按上人臉識別的。

規範市場行為才是重點,有多少答應給客戶返傭的最後都沒有給客戶,本身他們之間就是一錘子買賣,口頭承諾他不給你,你又能怎麼辦呢。中介行業被人們誤解也都是因為這些不規範的行為,房產經紀人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掙應得的錢不行嗎?為什麼非要走那些歪門邪道,做一個活在陽光下的經紀人不好嗎?

相關焦點

  • 實探售樓部人臉識別系統:渠道費之爭是最大癥結
    這是一家可為售樓部提供抓拍識別客戶的技術公司產品賣點。「使用是您使用的,我們是提供方,大數據是合法的,交易大數據是非法的。」如果不是這幾天這條客戶戴著頭盔看房視頻的爆火,安裝無感人臉採集系統這種售樓部的常見操作尚不足以引發公眾對於隱私權的重視。
  • 「買房戴頭盔」不是誇張 昆明多個樓盤售樓部用上了人臉識別
    為什麼人臉識別系統要識別購房者的身份呢?昆明是否有售樓部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是為了分辨客戶的來源昨天,記者來到西山區某項目的售樓部。而且,在客戶洽談區、茶水區、樣板間等地,還安裝著不少攝像頭。這也意味著,只要客戶走進售樓部,就會被這些遍布各處的攝像頭鎖定,幾乎是「360度無死角拍攝」,若不戴全包圍式摩託車頭盔,完全無法避免被拍攝到臉部。
  • 售樓部人臉識別系統:抓到一筆飛單就回本,渠道費之爭是最大癥結
    原標題:調查| 售樓部人臉識別系統:抓到一筆飛單就回本,渠道費之爭是最大癥結 「0.2秒識別,99.87%的識別精度,可以永久保存,設備性能不太用擔心,主要是需要了解到您的項目需求。」這是一家可為售樓部提供抓拍識別客戶的技術公司產品賣點。「使用是您使用的,我們是提供方,大數據是合法的,交易大數據是非法的。」
  • 「有人被迫戴頭盔看房……」80%的售樓處安裝了「人臉識別」?
    據媒體報導,目前有80%以上售樓處安裝有人臉識別系統。「人臉識別」一方面涉及個人隱私,另一方面涉及房屋價格公正性,事件在網上迅速發酵。而售樓處安裝「人臉識別」的背後,是渠道商的生態。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這幾年,一些地方樓市降溫,部分樓盤銷售困難。
  • 調查|售樓部人臉識別系統:抓到一筆飛單就回本,渠道費之爭是最大癥結
    如果不是這幾天這條客戶戴著頭盔看房視頻的爆火,安裝無感人臉採集系統這種售樓部的常見操作尚不足以引發公眾對於隱私權的重視。售樓部實探:一套系統幾萬塊,抓到飛單基本回本房企售樓部裝設人臉識別系統其實已經較為普遍。11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看房者身份走訪廣州黃埔萬科城市之光售樓部時,發現內部至少有5臺人臉識別攝像頭,3個進門各有一臺,沙盤附近還有兩臺。銷售人員也表示,確實有人臉識別系統,但售樓部對人臉識別並無公開提示。
  • 叫停還不停 雲南昆明多個售樓部仍在使用人臉識別
    叫停還不停 雲南昆明多個售樓部仍在使用人臉識別 央視網消息:
  • 人臉識別門禁之憂:業主質疑「悄悄」安裝,「我的隱私咋保障」?
    而一邊是「人臉識別門禁」的熱潮,一邊是越來越多居民的質疑——如何防止個人信息被盜用?問題的背後,是數據的去向和安全問題。人臉識別系統安裝如何規範?信息安全咋保障?如何規範個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帶著這些問題,近日,記者走訪調查。門禁隨意裝?
  • 紅星調查|人臉識別門禁之憂:業主質疑「悄悄」安裝,「我的隱私咋...
    問題的背後,是數據的去向和安全問題。人臉識別系統安裝如何規範?信息安全咋保障?如何規範個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帶著這些問題,近日,記者走訪調查。 門禁隨意裝?該小區一位居民告訴記者,一開始他也沒有在意,後來在網上搜了才知道,人臉識別門禁可能會洩露個人信息。 △雙流區南湖逸家小區門口人臉識別門禁下方的招商廣告位大約兩個月前,金牛區金仙橋路蝸牛巷雙城小區舊的物業被換掉之後,也安裝了人臉識別門禁。「有『人臉識別+手機微信』兩種方式可選擇,微信太多廣告,很多人都選擇人臉識別。」
  • 小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應有法可依
    近日,有用戶反映,他們所在小區正在安裝人臉識別,且和住址、身份信息綁定在一起。小區給出的理由是智能化管理可以精準識別出入小區人員,讓小區管理更安全、更高效。但有居民擔心人臉信息被洩露:我什麼時候不在家,別人都知道。
  • 人臉識別成售樓處「標配」 開發商為何緊盯購房人的臉不放?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人臉識別成售樓處「標配」,開發商為何緊盯購房人的臉不放?「為保護個人信息,戴著頭盔去看房。」日前,一男子戴著頭盔看樓盤的短視頻在網上熱傳,售樓處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抓取個人信息的問題受到各界關注。
  • 小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先回答五大安全問題
    小區人臉識別系統的安裝需求來源、目的眾多小區開始安裝人臉識別系統,甚至有小區強推人臉識別系統,導致很多不願意接受人臉識別系統的住戶不能回家。如此這般操作,小區住戶非但沒有體驗到安全、便利,甚至還有家難回、生了氣、鬧了彆扭。給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困擾,這顯然不是小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的初衷。做一件事,首先要明確的是需求方和目的。那麼到底是誰提出安裝小區人臉識別系統的呢?
  • 南京率先要求售樓處禁用"人臉識別" 徐州也跟進
    與此同時,有開發商向記者透露,繼南京之後,徐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近日也向部分新開樓盤和續銷樓盤項目發出口頭通知,要求售樓處不得使用「人臉識別」系統。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表示,售樓處安裝人臉識別系統,緣於「分銷模式」的鑑別。每當新樓盤上市時,房企一方面會採取自營銷方式,另一方面也找「分銷渠道」進行外部合作銷售。
  • 公司安裝人臉識別考勤門禁一體機需要多少錢一套?
    現在有很多公司已經在廣泛地使用人臉識別門禁機了,究其原因,是因為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的使用相比以前的門禁系統更先進,同時也更高效便捷。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無論是在考勤管理、員工通行,還是降低安保人員人工成本等方面都具有不小的優勢。並且還能提升了公司的科技體驗感。
  • 人臉識別門禁之憂:業主質疑安裝不告知 臉「丟」了咋辦?
    問題的背後,是數據的去向和安全問題。人臉識別系統安裝如何規範?信息安全咋保障?如何規範個人信息的收集?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調查。  門禁隨意裝?該小區一位居民告訴記者,一開始他也沒有在意,後來在網上搜了才知道,人臉識別門禁可能會洩露個人信息。  大約兩個月前,金牛區金仙橋路蝸牛巷雙城小區舊的物業被換掉之後,也安裝了人臉識別門禁。「有『人臉識別+手機微信』兩種方式可選擇,微信太多廣告,很多人都選擇人臉識別。」該小區一位居民表示,最開始有段時間,只能人臉識別才能進,出現過門口排起長隊等人刷臉進入的情況,後來才又增加了刷卡的通道。
  • 高考模考作文|大學教室安裝人臉識別,對此你怎麼看?
    秋季開學後,某大學在部分教室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系統自動籤到籤退,並全程監控學生上課聽講情況,連發呆、打瞌睡和玩手機等行為都能識別出來。安裝這一系統後,選課和「替同學答到」或將成為歷史。不過,這一做法卻在網上引發了巨大爭議。你怎麼看待校方這一做法?請寫一篇文章,闡述你的看法。
  • 聽說售樓部有人臉識別,精準識別可賣高價!無奈之下,他們帶著頭盔來...
    為何售樓處要使用人臉識別?據南方都市報,有地產中介表示:房企安裝人臉識別系統,與其「分銷模式」有關。每當新樓盤上市時,房企一方面會花大量費用做營銷宣傳,吸引潛在購房者,另一方面也會找各種賣房平臺(中介)作為「分銷渠道」,讓渠道幫忙招徠客戶。
  • 售樓處人臉識別背後:房企銷售去化承壓和渠道之爭
    近日,有媒體報導,在調查中發現,多家售樓處承認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更有房地產業內人士稱,「類似的系統每一個公司都有」。業內人士表示,人臉識別系統主要不是為了搜集個人信息而是為了判客,幫助開發商判斷購房者是通過自銷還是渠道分銷而來,進而規範分銷市場。
  • 地產內參|實探售樓部人臉識別系統:抓到一筆飛單就回本 渠道費之爭...
    騰訊房產01實探售樓部人臉識別系統:抓到一筆飛單就回本 渠道費之爭是最大癥結 如果不是這幾天這條客戶戴著頭盔看房視頻的爆火,安裝無感人臉採集系統這種售樓部的常見操作尚不足以引發公眾對於隱私權的重視靖霖刑事律師機構票據犯罪研究與辯護部主任堵建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雖然售樓部的攝像頭是公開的,但銷售員並沒有向客戶明示需要收集其人臉信息,以便讓客戶自主作出選擇,顯然工作是不到位的,侵害了客戶的個人生物信息安全。
  • 上萬人臉識別廁紙機進駐上海?政協委員多年提案拒用人臉識別
    圖源/IT時報而這個機器的設備商生產商,跟近日上熱搜的東莞公廁人臉識別廁紙機是同一家——天津首聯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天津首聯」)。「上海已經安裝了上萬臺人臉識別廁紙機。」《IT時報》記者在走訪售樓處時了解到,人臉識別應用在樓盤銷售已有2年光景,許多大型開發商都深諳此道。至於是否告知客戶有人臉識別攝像頭,每個售樓處都有各自的做法。在萬科上海某售樓處,20多平方米的售樓處內,安裝了10多個大大小小的攝像頭。萬科方面也向記者證實,萬科許多項目安裝了人臉識別攝像頭,不過僅記錄用戶的到訪時間。
  • 售樓處安裝人臉識別系統對看房者「無感抓拍」!究竟是何目的?
    最近,有一些購房者向媒體反映,某新房售樓處安裝了多個攝像頭,用於識別購房者的身份。記者調查了解到,售樓處通過安裝人臉識別系統對看房者「無感抓拍」的情況並非個案。那麼,售樓處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到底要幹什麼,是否侵犯了購房者的個人隱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