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湖南考察調研,他來到郴州市沙洲瑤族村,在村子廣場,面對圍攏過來的村民們,他對鄉親們說,中國共產黨人自己有一條棉被也可以分半條給老百姓。建黨近百年不忘初心,老百姓把共產黨看成是自家的黨,是老百姓的黨。
「半條被子」的故事就發生在沙洲瑤族村。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講述了這個發生在長徵途中的感人故事,「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在這個「半條被子」的故事中,蘊含著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詮釋著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時刻把群眾的冷暖記在心間。毛澤東同志曾說:「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裡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我們黨來自於人民、根植於人民,失去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必將寸步難行。一路走來,正是依靠密切聯繫群眾,我們才把每一步走準走實走穩,走到即將邁入百年大黨的今天。長徵時期,我們把「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當做鐵的紀律,才真正融入了群眾,贏得了群眾的信任;更在當時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始終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寧可自己受累也不願群眾受苦,才和群眾建立了血脈相親、心手相連般的深情厚誼。一枝一葉總關情,一點一滴見初心。「半條被子」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堅定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走得再遠,時刻都不能忘記群眾,時刻都不能脫離群眾,為了群眾,我們什麼都能豁得出去。當我們把群眾舉過頭頂,群眾自然會把我們放在心中。
進入新時代,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丟。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對於共產黨人而言,我們的權力是由人民賦予的,就必須做到用之於民。要堅定不移地走好黨的群眾路線,堅定人民立場,傳承艱苦奮鬥精神,發揚求真務實作風,多到群眾中去,把群眾當親人、當老師,沉下身心聽民情、察民意、紓民困,想方設法化解群眾矛盾,把群眾想的盼的真正變成我們實實在在幹的。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服務群眾,要堅決把自己交給群眾。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關乎人民群眾利益的事情,再小都是「大事」。廣大黨員幹部要不斷增強服務群眾的本領,凡事都為群眾多想一步、再快一步,對困難群眾多扶一把、多送一程,做到權力用於民、感情繫於民、行動忠於民、工作利於民,把所有工作都做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把人民滿意作為根本標準,主動接受群眾監督,把所有為民之事、安民之事、利民之事、富民之事辦好辦實,把一切成績交給人民、交給歷史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