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 重解 重用」西疇精神」一代接著一代幹,西疇精神接續傳承

2020-12-14 雲南網

西疇,變了。

過去,開山炸石;現在,植樹造林。

過去,架橋修路;現在,發展產業。

過去,家鄉寶;現在,不僅走出大山,打工創業,還帶著資金、新理念回到家鄉,振興鄉村。

 西疇,沒變。

行走西疇大地,一條條用雙手在喀斯特綠洲開闢的致富「新路」,接續奮鬥徵程;苦幹實幹的西疇精神,成為行動自覺,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社會各行各業落地開花。

弘揚

修到雲層上的巖頭村公路。呂德仁 攝

壁立千仞,群山合圍。西灑鎮巖頭村村民小組長李華明曾經帶著15戶人家幹了12年,在懸崖峭壁上劈出4米寬的進村路,「實幹」二字刻在了村頭。

在西疇,人在修路,路也在塑造人。

西疇縣西灑鎮巖頭村「最後一公裡」。陳飛 攝

「現在回頭看,您覺得花了12年時間修路值嗎?」面對記者的追問,李華明的回答讓人心頭一熱,「有志氣修路,就不愁致富。」

西疇縣西灑鎮巖頭村村長李華明。陳飛 攝

眼下,李華明和村民們合計著兩個增收新項目:開辦農家飯莊,為一批批前來開展新時代「西疇精神」現場教學的學員提供就餐場所。另一個,邀請縣裡有名的中藥材致富帶頭人程敦儒來村裡把脈,指導村民嘗試苦參等中藥材的種植。

現代「愚公」謀新路!這是「西疇精神」自強不息的賡續。

毛主席的批示全文。

興街鎮岔河村口,一面3米來高的牆壁格外引人注目,牆上展示著1955年毛主席《一個混亂的合作社整頓好了》的308字批示。西疇的發展巨變絕非偶然。革命老區的紅色基因在這裡深耕厚植,堅定不移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在這裡落地生根,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精神在這裡薪火相傳。

群眾硬化進村道路。呂德仁 攝

實施脫貧攻堅工作以來,西疇縣委縣政府從提高幹部群眾精氣神入手,打造「西疇精神」現場參觀點、創建「西疇精神」講習所、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選樹「西疇精神」典型、組建「西疇精神」宣講團,深入開展弘揚「西疇精神」系列活動,激勵黨員幹部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引領群眾牢固樹立「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思想觀念,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傳承

「80後」的村民小組副組長項廷洪與老黑箐都變了。「三光三光,樹林全砍光,水土流失光,姑娘全跑光。」過去的西疇三光片區是石漠化重災區,曾經裸露半裸露巖溶面積達到86%。

11月5日下午,記者走進位於三光片區的興街鎮老街村老黑箐小組。細雨浸潤後,老黑箐碧綠如洗,一棟棟粉飾亮眼的小洋樓在雲霧中若隱若現,闊整潔的石板路,濃鬱的民族文化迎面而來,生態破壞的痕跡難覓蹤影。

三光晨景。呂德仁 攝

6年前項廷洪告別「檔卡戶」身份,並奮鬥成長為遠近聞名的烤菸種植致富帶頭人,並被村民推選為村幹部。長輩苦幹實幹熔鑄出的「西疇精神」,深深烙印在了他的骨子裡。「人窮要發狠,地瘦要壘埂。」村裡老人的諄諄告誡,項廷洪言傳身給自己的兩個孩子樹立了榜樣

「學會一種技能,帶富一個家庭。」在家門口張貼著的「西疇縣2019年建檔立卡戶明白卡」上,項廷洪寫下了這樣幸福感言。

「小康是幹出來的,不是等靠要來的。」在西疇,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

老黑箐村。呂德仁 攝

蓮花塘鄉香坪村以求新求變的精神,讓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生態旅遊飯」。「森林覆蓋率超9成,但耕地少,人均不足五分,大部分人只得外出打工。」提起過去守著青山綠水過苦日子,香坪村黨總支書記鄧國飛連連搖頭。

山村盼出路,風景怎樣才能變「錢景」?香坪村村民達成共識,引進專業的旅遊投資開發企業,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鄉村旅遊。如今,每逢周末、節假日,香坪村的山山水水間到處可以看到嬉戲、漫步的外地遊客的身影。「讓好生態吃出好滋味,村民回村發展有了底氣。」鄧國飛介紹,單今年國慶黃金周共接待遊客9萬多人次。

香坪山晨曦。

面對貧瘠多難的血脈故土,西疇人民最不缺乏的,就是不甘窮困的氣質和逢山開路的幹勁。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奮鬥,如今的西疇實現山鄉巨變:從「三餐不繼」到「豐衣足食」、從屋漏房斜到安全穩固住房、從人背馬馱到四通八達、從愁醫愁學到文明健康、從滿目瘡痍到山清水秀。

奮進

對歷史的最好回望,就是創造新的歷史。

從上世紀90年代起,「西疇精神」深深熔鑄在西疇人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之中,已成為西疇乃至文山州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動力。

十三五以來,文山的發展貫穿始終的是苦幹實幹創新幹的奮鬥姿態。

雲南綠色鋁產業園,203萬噸綠色鋁產業。陳飛 攝

歷史原因,文山的發展短板不少,缺資金是最大的短板。2017年1月,通往省會昆明的平文高速通車,文山州告別州府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這是文山不等不靠,自籌資金建設的第一條地方高速公路。

大項目推動,文山跑出「加速度」。總投資400億元、規劃面積20平方公裡、年產203萬噸、建成後每年可實現產值1000億元以上……今年9月,雲南綠色鋁創新產業園203萬噸綠色鋁項目在文山州硯山縣投產,標誌著雲南省向打造千億元級綠色鋁材一體化產業邁出堅實一步。專家認為,地處滇東南的文山將崛起成為中國綠色鋁的「新高地」。

雲南綠色鋁產業園,203萬噸綠色鋁產業。陳飛 攝

該項目於2019年12月18日開工建設,僅用9個月時間就實現投產,期間遇到了春節假期、新冠肺炎疫情、雨季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文山速度」令人驚嘆,贏得了合作方的尊重,更贏得了未來。

「新時代『西疇精神』為全州幹部群眾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文山州委書記童志雲認為,「西疇精神」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雲南綠色鋁產業園,203萬噸綠色鋁產業。陳飛 攝

邁入新時代,文山全州各項事業呈現出齊頭並進的良好勢頭。

脫貧攻堅成色足。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是全國唯一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邊境地區、山區、貧困地區、原戰區」為一體的自治州,是雲南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雲南全省有三個州市的所有縣都是國家級貧困縣,文山州便是其中之一,貧困人口總數居全省第4位。通過五年的奮戰,文山、硯山、西疇、麻慄坡、馬關、丘北、富寧、廣南8縣(市)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曙光映未來,「三光」變「三明」。呂德仁 攝

經濟發展高質量推進。一批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建設、投入使用,德厚大型水庫下閘測試,廣那、文馬高速公路試通車,文麻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推進。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情況下,文山州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2019年度GDP保持兩位數增長,並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規劃,突破千億大關,成為全省第8個經濟總量超千億元的州(市)。

「這些項目的落地並非偶然,超前謀劃項目儲備,做實項目前期是我們獲得機會的重要保障」,文山州發改委主任金波介紹。

辛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

統籌策劃:譚晶純

雲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峰 段毅 張登海 劉珈彤 李喜翠 施穎 陳飛 普建斌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重讀 重解 重用」西疇精神丨一代接著一代幹,西疇精神接續傳承
    西疇,沒變。行走西疇大地,一條條用雙手在喀斯特綠洲開闢的致富「新路」,接續奮鬥徵程;苦幹實幹的西疇精神,成為行動自覺,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社會各行各業落地開花。群眾硬化進村道路 呂德仁 攝實施脫貧攻堅工作以來,西疇縣委縣政府從提高幹部群眾精氣神入手,打造「西疇精神」現場參觀點、創建「西疇精神」講習所、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選樹「西疇精神」典型、組建「西疇精神」宣講團
  • 一代接著一代幹,「西疇精神」接續傳承
    在西疇大地,接續奮鬥、苦幹實幹的「西疇精神」沒有絲毫的衰減,依然是行動的自覺、精神的旗幟,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社會各行各業生根開花。  弘 揚  壁立千仞,群山合圍。  現代「愚公」謀新路,這是「西疇精神」自強不息的賡續。  西疇的發展巨變絕非偶然。革命老區的紅色基因在這裡深耕厚植,堅定不移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在這裡落地生根,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精神在這裡薪火相傳。
  • 「重讀 重解 重用」西疇精神丨這裡有支走向全國的女子足球隊
    「重讀 重解 重用」西疇精神丨這裡有支走向全國的女子足球隊 2020-11-24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讀 重解 重用」西疇精神丨西疇:生態退化地區的綠色興農之路
    香坪山晨曦 李光聰 攝11月9日,雲南日報報業集團新時代西疇精神報導組記者採訪了縣委書記蔣俊。「西疇縣大部分地區是經濟發展落後地區,解決這些地區的生態問題不是簡單地停止發展,而是要結合區域自身生態功能定位,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生態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努力將生態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
  • 讓新時代「西疇精神」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三是學習西疇人民迎難而上的進取意識,砥礪奮進,久久為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總攻戰。四是學習西疇人民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銳意進取,主動求變,推動新發展理念落地落實。五是學習西疇人民擔當作為的主人翁意識,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凝聚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作為一個媒體人,我深刻感受到西疇的事跡可親可感、可敬可佩,重讀重解、重構重用西疇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爭做新時代「西疇精神」的踐行者
    為什麼要學習『西疇精神』」、「新時代『西疇精神』是什麼」、「如何做新時代『西疇精神』的踐行者」。03‍‍      在三光片區石漠化治理示範區和展覽館,全體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重溫了入黨誓詞,觀看了《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和《肖家塘的路》宣傳教育片,聽取了「西疇精神」的先進典型人物「拼命三娘」謝成芬先進事跡和展廳新時代「西疇精神」的講解
  • 文山州網際網路行業黨委組織開展 弘揚踐行新時代「西疇精神」主題...
    為進一步踐行和弘揚新時代「西疇精神」,提高網際網路企業黨建工作水平,11月17日,文山州網際網路行業黨委組織州內重點網際網路企業黨組織20多名黨員在文山鄭保骨傷科醫院黨支部開展弘揚踐行新時代「西疇精神」主題黨日活動。
  • 新時代「西疇精神」走向全國
    全力推動落實,新時代"西疇精神"的宣傳弘揚取得突破性進展。新時代"西疇精神"群體被授予"雲嶺楷模"稱號(李光聰 攝)近期,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雲南日報等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對新時代"西疇精神"進行重點報導。
  • 中國報業協會物資供應年會代表走進三光片區學習西疇精神
    如今的三光村舊貌換新顏,成為西疇縣石漠化綜合治理示範區,已經變成一排排整齊劃一的石頭地埂,一塊塊平整連片的石漠梯地,一片片吐翠旺長的獼猴桃以及高效節水灌溉農業的輸水管網,讓大家看到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美麗蝶變,感悟到了西疇精神不只是一昧的苦幹實幹,而是苦幹實幹創新幹,苦幹實幹科學幹。
  • 新時代「西疇精神」我來講!這場演講比賽太燃了
    11月16日晚,富寧縣辦公室系統舉辦弘揚新時代「西疇精神」主題演講比賽,旨在謳歌新時代「西疇精神」,聚焦辦公室「三服務」工作職責,當好「西疇精神」的代言人,推動弘揚新時代「西疇精神」在富寧大地掀起新熱潮。
  • 弘揚西疇精神 抒發愛國情懷
    弘揚西疇精神  抒發愛國情懷——硯山縣第一中學2021年元旦校園歌手大賽
  • 雲南文山州迅速實施四個行動掀起熱潮 弘揚踐行新時代「西疇精神」
    實施新時代「西疇精神」理論研討及基地打造行動。深入開展理論研討,進一步總結提煉和闡釋其內涵實質,強化現實支撐,使其更具新時代特徵;組織創作一批反映新時代「西疇精神」的文藝精品,進一步提升宣傳品質,增強感染力;成立新時代「西疇精神」幹部學院,打造以西疇縣「三光」片區為重點的現場教學基地及參觀路線,成立州級新時代「西疇精神」文明實踐中心,建立一批縣級實踐基地,開闢一條3A級旅遊線路,統籌州、縣(市)弘揚新時代「西疇精神」指導、督促
  • 不等不靠不懈怠的「西疇精神」:引領文山殘疾群眾脫貧奔小康
    然而,面對嚴峻的生存挑戰,西疇人民沒有畏懼和放棄,他們用汗水和熱血向石漠化宣戰、用勤勞和堅持與貧困抗爭,最終靠自己的雙手改變了生存環境,實現了石漠變綠洲、窮鄉換新顏的華麗轉變。在一次次的拼搏中,西疇人民也孕育形成了「搬家不如搬石頭,苦熬不如苦幹;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的「西疇精神」。
  • 弘揚新時代西疇精神|西疇龍正:巴西菇鋪就鄉村致富路
    蚌谷鄉龍正村位於西疇縣城西北方,距離縣城25公裡,獨特的區位和氣候資源,非常適宜發展巴西菇產業。張廷澤口中的興源公司是一家較為有實力的企業,在帶領群眾發展巴西菇種植產業過程中,公司為農戶先行墊付購買菌種所需資金,並幫助種植戶打開銷路。
  • 西疇金線魚人工繁殖成功供不應求
    色香味俱全的清蒸金線魚首席記者 唐麗萍去年,記者參加在西疇縣湯果村舉辦的女子太陽節時,第一次聽說西疇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金線魚的名字據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常駐該基地的技術員張雪介紹,金線魚屬於一種純野生魚種,人工繁殖之前首先要進行馴養,過程非常複雜也很艱難。從2009年開始,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和不斷總結經驗最終才取得成功。接著,她系統地向記者介紹了金線魚的價值和人工繁殖過程。
  • 西疇美味「貢魚」——清蒸豆豉金線䰾
  • 【魅滇東南.英雄老山行】普者黑-壩美-西疇-麻慄坡-老山-文山7日遊
    DAY1 昆明-普者黑 (高鐵1.5小時)DAY2 文山最美民族示範村-天鵝湖-青丘-仙人洞村 DAY3 普者黑--壩美DAY4 廣南-西疇縣-西疇國家石漠公園D4 廣南-西疇縣-西疇縣國家石漠公園早餐後,乘車前往【西疇】(約3小時),抵達後用中餐,「西疇精神」是國家革命精神的延續,也是全國人民的榜樣精神
  • 雲南金烏雞——來自西疇北回歸線「黃金十字帶」上的原生態土雞
    西疇陽荷金烏雞  生長在西疇一帶的金烏雞,歷史悠久,品質獨特,經雲南省農業科學院測試中心和雲南省動物營養與飼料重點實驗室測定,西疇金烏雞飽含10多種微量元素、18種胺基酸、4種維生素,其鮮肉中所含水份、粗蛋白、粗脂肪、
  • 西疇文廣體旅局大院內的金鐘玉鼓,來頭不一般!
    圖文|《文化文山——西疇》
  • 255億、西疇至富寧高速將開工!項目前期中標了
    雲南省高速公路網西疇至富寧高速公路勘察設計雲南省高速公路網西疇至富寧高速公路位於雲南省東南部文山州境內,路線自西向東途經文山州西疇縣、麻慄坡縣、富寧縣。本項目是《雲南省道網規劃修編(2016-2030年)》(雲政辦發【2017】61號)雲南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布局 「五縱五橫一邊兩環二十聯」中「一邊」中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