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詩意荷花,是你永生的靈魂 光明微友深情追憶孫犁先生(上)

2021-02-12 光明日報

要問白洋澱有多少葦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葦子?不知道。只曉得,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澱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澱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女人們,在場裡院裡編著席。編成了多少席?六月裡,澱水漲滿,有無數的船隻,運輸銀白雪亮的蓆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莊,就全有了花紋又密、又精緻的蓆子用了。大家爭著買:「好蓆子,白洋澱席!」

孫犁《荷花澱——白洋澱紀事之二》

閱讀以往相關文章請點↓↓↓

15年了我們為什麼對他念念不忘?說起白洋澱就不得不提他的作品……

15年來,人們對他和他作品的懷念與閱讀從未停止。為什麼成千上萬的讀者對孫犁念念不忘?正是他作品中傳遞出的美,正是那歷經滄桑和槍林彈雨後抒發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光明日報讀者俱樂部微信群為此舉行詩歌眾籌,分為三期發布,今天發布第一期。

 文/楊志廣

72年前,你在魏巍寶塔山下揮筆

讓熊熊的抗日烽火

從煙波浩渺的白洋澱裡

從編席女子懷裡跳躍的葦眉子上

躥出火苗,燃遍華北,燃遍中國

你把無數的抗敵英雄濃縮成水生

你讓水生嫂重現無數巾幗的美德

如水的月色浸潤硝煙戰火

詩意的文字從墨香的書頁中跳出來

雖潤物無聲,卻讓侵略者膽寒

如今,白洋澱魚蝦肥美,荷花正豔

你儼然在湖中執筆泛舟

湖面倒映當年水生們的抗日佳話

滿眼蓮荷在你的筆尖塗一抹

21世紀大美華夏的嫣紅

對於「荷花澱派」,這文壇的美譽

此刻你早已看得雲淡風輕

你在天國的蓮花池憑欄,俯瞰大地

笑看白洋澱的萬千荷花

正次第綻放成絢麗中國夢,錦繡中華魂

文/劉傑

明月院,

妙手翻飛真熟練,

編成巾幗英雄傳。

人間最美荷花澱。

時時現,

千秋閃爍孫犁卷。

文/張雪飛(遼寧)

很早就知道

白洋澱的荷花蕩與蘆葦蕩

藏著水生和水生嫂們,出入

在一澱子的葦海裡,守護家園

打得小鬼子焦頭爛額

侵略者的槍炮

永遠徵服不了這片水鄉

戰火與硝煙,終歸成為歷史記憶

白洋澱啊,續寫著傳奇

一澱清風,百裡荷香

荷蔭裡的鳥語清脆如歌

澱子深處,蘆葦揮舞著方方素帕

傳頌著荷花澱派的筆墨風情

在荷花澱派筆下的故事裡

我咀嚼著粒粒蓮子,齒留餘香

一輪新日升起,不知不覺中

我的身上便沾滿了

蘆花的白、荷花的香

透過水鄉晨曦的霧紗

我清晰地看到了

後來的水生和水生嫂們

耕作在這片熱血澎湃的土地

幹勁十足,用心來紀念

白洋澱裡每一棵會思考的蘆葦

以及印在葦紙上鮮活的文字

---寫在孫犁逝世15周年

文/青杉農人

蘆葦的血性小鬼子經歷過

小兵張嘎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

大刀向

黑暗劈去

蘆葦花承傳著紅色血脈

她在黎明的精 氣 神裡

激情四射

革命故事一個又一個誕生

老先生走進蘆葦蕩

用筆尖存檔

用那隻民族正義之筆 測量

冀州平原的厚度

炎黃脊梁筆直

老先生走進筆端

嚴摳細琢

把文字打磨成一位位英雄兒女

燕趙的風光

砥礪烈士的嚮往

蘆葦此時勇往直前

銳不可擋

老先生的筆下

映照出一個身影的偉岸

千百萬的先烈在身影后託起燦爛的明天

蘆葦在老先生筆尖活躍

生機盎然的大地上

深耕春秋

文/程江河

落墨酣然蕩沁香,荷花澱裡好風光。

文章鄉土開先例,椽筆隨心景向陽。

(註:文章鄉土開先例,指孫犁先生開創了納「革命」主題於鄉土文學的先例。)

一一兼懷人民作家孫犁

文\裴平

亭亭玉立展仙姿,

翠蓋田田無蔓枝。

陣陣清香香十裡,

花稱君子出淤泥。

欣看湖上風光美,

荷葉連天花鬥妍。

信步堤邊邀舊雨,

持竿垂釣樂陶然。

文\千裡

陋巷無為明遠道,晚華澹定曲如雲。

恥同流俗爭顏色,獨散荷香淨世氛。

 ——紀念孫犁逝世15周年眾籌

文\嫦娥姐姐

荷花澱裡的荷安靜地在風裡搖擺

潮潤的葦眉子在她的懷裡跳躍

水生的一句話 劃破了她的手指

「就你最積極」 她吮了口 繼續編蘆葦

生活裡的貧窮黑暗 戰爭的悽涼恐懼

都被乾淨的月光取代了

我的眼前是樂觀、堅韌 、無私、美好

您把荷花澱的日子放在心裡

用紙的砧 心的錘 一點點敲打

我 聞到了遙遠水鄉的荷花香

水生嫂順手抄起的菱角還嫩

被扔下水的菱角吐吐乳白色舌頭

碧綠的荷葉 粉紅色的花朵

沉靜的水 每一個枝葉都在吶喊

您把荷花澱裡的日子描畫出來了

您把時代和生活的未來繪製出來了

您一曲終了 餘音仍繞梁

您把荷花澱做成了文學地標

衝破歲月 仍有深情的光芒

內容來源:光明日報讀者俱樂部微信群

圖片來源:網絡

本期編輯:鄒蘭斯


相關焦點

  • 荷花的光影:孫犁作品中的故事及人物原型
    (《孫犁文集》第七卷,百花文藝出版社1982年3月版)這就清楚地表明,孫犁先生在寫長篇小說《風雲初記》時,裡面的故事和人物很多都是真實的,子午鎮就是現實中的子文鎮,孫犁先生的老家東遼城村距此地半公裡。小說中的五龍堂村,其實就是距離東遼城村1.5公裡左右的南、北郝村,抗日戰爭期間孫犁先生多次在此村住過,編輯《冀中一日》時更是在這兒工作了很長時間。
  • 「詩洋畫海金束鹿、人才濟濟辛集城」孫犁的文品、人品,真如一面...
    張榮春先生為廊坊培養文藝新軍,繁榮文藝創作,帶出了一大批文藝骨幹,推出了一大批文藝新人。飛雁是個多產的作家,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照他的體質本不能再生病了。然而,前年冬天又偏動了一次腸粘連手術。可是,就在這兩年裡,竟進入了創作的黃金高產期,完成了《將軍令》、《佛門遺案》、《三盜珍妃墓》等近十幾個中篇,三個電視劇和一個四十萬字的長篇傳奇《大俠竇爾敦》,另外還有短篇小說多篇,有的出了單行本,有的則發表在省市報刊上。 學生時代他就視文學如命。當他讀到孫犁的《鐵木全傳》、《荷花澱》時,感到這寫的就是家鄉。
  • 「讓詩意漫過靈魂」,這場沙龍承包了許多人半生的感動
    9月24日下午3點,由《椰城》雜誌社主辦,海南心發現和東方·天瀾滙承辦的「讓詩意漫過靈魂」椰城詩音朗誦沙龍,在東方·天瀾匯如期舉行。王超慧女士朗誦《我想和你虛度光陰》海南心發現媒體中心主編周文,以深情的訴說,傾訴著對母親和家鄉的無邊眷戀。
  • 你對永生的概念是什麼?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和你一起探討
    中文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日前在北京首演。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以網劇《靈魂擺渡》為藍本,以「永生」為主題,講述了夏冬青在趙吏與王小亞的協助下共同拯救因心事未了而滯留人間的靈魂,合力挽救世間秩序的故事
  • 闊別10年再登音樂劇舞臺 於毅傾情主演《靈魂擺渡之永生》
    當大幕拉開,於毅飾演的趙吏身著黑衣唱起了悠揚的《終會遇見你》,他的嗓音清澈透亮,空靈感十足。而劇中趙吏演唱的《時間一瞬》則充滿戲劇的張力,時而深情款款,時而激情四射,於毅唱得動人心弦。於毅的舞臺表演極為鬆弛,對每一個情節每一個動作都精心設計,不僅符合人物性格,而且自然流暢。
  • 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將演
    據悉,中文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以網劇為藍本,以「永生」為主題,講述了夏冬青在趙吏與王小亞的協助下共同拯救因心事未了而滯留人間的靈魂、合力挽救世間秩序的故事。演員於毅。主辦方供圖此前,網劇《靈魂擺渡》走紅,「趙吏」成為劇中很受歡迎的角色之一,其扮演者於毅也頗受關注。
  • 李商隱婚前寫給妻子的詩,以荷花襯託感情,真誠深情,令人感動
    雖然他與王氏成婚的時間僅有12年,且因李商隱一直出門在外,夫妻之間也少有時間相處,但從李商隱的詩作中,我們就能得知他與妻子的感情很好,不然也沒有辦法寫出那麼多誠摯而又痛深情的作品。尤其是在王氏去世之後,他更是寫出了很多深情無比的悼亡詩,讀之讓人感動不已。
  • 一半煙火以謀生,一半詩意以謀愛
    做時光的有情人生活就是一半詩意,一半煙火,手執煙火以謀生,心懷詩意以謀愛。曾經一直覺得遠方才是詩,經歷了人間煙火,才發現,油鹽醬醋茶,亦可成詩。一花一葉,一草一木,一飯一蔬,一朝一夕,心裡有風景,哪裡都是萬水千山。沒有一朵花開是有意的芬芳,也沒有一片落葉是無情的憂傷。
  • 女白領的「A字頭」微友 不是微商就是銷售 你的呢?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薇 你是否注意過,當你打開你的微信通訊錄,排在前面幾位的很可能不是你的愛人或親人,而是微信名前面加了個「A」字母的微友?
  • 中文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在廈門上演
    演出劇照(央廣網發 院方供圖)央廣網廈門12月25日消息(記者陳庚)以懸疑網劇IP為藍本改編、從中國文學經典《山海經》中汲取靈感創作的中文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即將於今、明兩晚在廈門閩南大戲院上演。
  • 月雖悽清,但仍照亮你我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白洋澱紀事》是作家孫犁的集大成之作,收錄其40篇短篇小說和散文,包括《荷花澱》《蘆花蕩》等名篇,描寫抗日時期的白洋澱人民英勇抗日,並與當地地主等惡勢力進行鬥爭的故事。
  • 只要心存詩意,眼前就有詩和遠方
    白天,躺在軟軟的草地上,看著清鮮明朗的天空,偶爾飄來一朵兩朵的白雲。夜晚,就住在遲子建筆下可以看見閃爍星光的希楞柱,有篝火、清風、明月相伴,充滿濃濃的詩情畫意才是遠方。還遙想過,和戀人一起去看看李健歌裡清澈又神秘的貝加爾湖畔,感受那銀色的月光,銀色的湖面,銀色的氤氳霧氣漸漸升騰。
  • 【名家】龐餘亮 | 孫犁散文獎 | 沒有天使的夏日
    這是孫犁先生寫過的,平凡而又神聖的月亮。照在水面上,照在我們的村莊,照在院子裡。我們那裡叫月亮為「涼月」。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這樣叫?但是,只有水邊的人,才會這樣叫。那月亮,安靜的、被湖水洗過的月亮,涼爽的月亮,也是文學的月亮。「月亮升起來,院子裡涼爽得很,乾淨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潮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
  • 詩意中國奮進歌——為新時代的中國朗讀(公益朗讀)
    千千萬萬名共產黨員,工作在服務人民群眾的第一線,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砥礪奮進,生動展現了新時代共產黨人把理想信念化為行動力量的政治品格和先鋒形象。像優秀共產黨員那樣去奮鬥!人人奮勇爭先,匯聚成幹事創業的時代洪流,把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 【詩意忠州】橘鄉荷海(第十七期)
    而荷花,以它精緻的「雅」開在另一個世界。這另一個世界,便在書中,我以為它於我而言只會盛開在書中。它從《詩經》《樂府》唐詩宋詞一路帶著詩意,載著情志,綻放著異彩渲染著我的夢幻。那種「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荷葉羅裙、芙蓉向臉、亂入池中,聞歌始覺」的採蓮生活,像一幅畫,一直珍藏在我的腦海中。
  • 於毅十年首度重回舞臺 50億「靈魂」IP探尋「永生之路」
    11月27日至29日,萬眾期待的中文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即將登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這部由50億流量頂級IP網劇改編而成的音樂劇,邀請著名演員於毅再次飾演劇中「趙吏」一角,會給粉絲們帶來怎樣的意外之喜呢?
  • 於毅回歸演繹《靈魂擺渡之永生》:一說起音樂劇我就熱血沸騰!
    11月27日至29日,根據50億流量IP網劇《靈魂擺渡》改編而成的中文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曾主演該網劇的著名演員於毅將在此次音樂劇中再次飾演酷炫狂拽的「趙吏」一角。2014年,網劇《靈魂擺渡》橫空出世,六年來,三季總點擊率近50億,被粉絲視為國內網絡懸疑IP鼻祖,於毅扮演的「趙吏」也成為劇中最受歡迎角色之一。2020年,酷愛音樂劇的於毅將在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中再度飾演「趙吏」,該劇以網劇為藍本,以「永生」為主題,講述了夏冬青在趙吏與王小亞的協助下,共同拯救因心事未了而滯留人間的靈魂,合力挽救世間秩序的故事。
  • 追憶著名戲劇家趙大民先生
    先生的一生飽經滄桑,特別是「文革」中被造反派打成反動學術權威,下放農村。這對於一向喜歡潔淨的他來說,無疑是一種「磨難」。他每天都要洗澡,鄉下不可能有這樣的條件,他硬是堅持下來。在冬季,用涼水也要洗頭,他說這樣有利於健康。在先生的生活日程表上,除去寫作,就是以散步的形式鍛鍊身體。正因為如此,我們才看到了年近九旬的先生,依然滿頭黑髮、精神矍鑠。
  • 《靈魂擺渡之永生》音樂劇巡演開啟,鄧靖弘化身趙吏擺渡人間
    近日,由長信傳媒、四海一家聯合出品的中文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拉開首演帷幕,其華麗復古的場景舞美,震人心脾的音樂,由於毅、鄧靖弘、方曉東、崔秀麗等領銜主演的陣容,都讓人感受到該音樂劇的滿滿用心與誠意。演員們投入地演繹和動情地演唱為劇中角色強勢賦能, 傾力為觀眾們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盛宴。
  • 今生,你是我,最美的靈魂知己
    只因在紅塵之中,與你剎那間的凝視,心便沉淪。那種熟悉的感覺,從心底油然而生,仿佛遺落在同一個世界裡的另一半靈魂。而今,靈魂重圓,在相互交融的過程中,兩顆孤寂的心,緊緊地貼近,緊緊依偎。愛,是一塊磁鐵,而你我是南北兩極,愛,將我們牢牢吸住,一生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