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頭條NEWS,廣西最獨具視角的時政新媒體!
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後,農業農村部發布堪稱「最強禁野令」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竹鼠和蛇類等特種養殖業開始走向轉型。
在廣西柳州市柳城縣,就有一位90後小夥積極尋找替代養殖方案,養起了竹蟲。憑藉清甜和「爆漿」的口感,他的竹蟲走入廣西和廣東多家大酒店。2020年8月以來,月平均收入能達到5萬元。日前,中新社記者就走進他的養殖場,實地體驗了「爆漿」的口感。
詳細的美食體驗環節放在最後。
等待銷售的竹蟲商品蟲。
養殖首月虧損5萬
在廣西柳州市柳城縣大灣村良村屯一片翠綠甘蔗地裡,竹蟲養殖戶謝中文和妻子全輝進正在砍甘蔗,為竹蟲們準備1天的食物。甘蔗隨後被捆成一大捆,一個起身就被謝中文扛上肩頭。「之前為了養竹鼠,這樣的工作已經幹了5年,100斤扛上肩都不吃力的。」謝中文說道。
竹鼠養殖本是謝中文夫妻兩人的致富希望,二人創辦了「柳城縣良聯養殖專業合作社」。2020年年初,疫情的到來打破了他的致富夢想。
謝中文的養殖合作社。
謝中文和妻子全輝進在砍甘蔗餵竹蟲。
窮則思變,看見養竹鼠這條路走不通,謝中文開始琢磨養點其他的,既要盤活自己的養殖場,又能利用起自家的甘蔗林。經過多番尋找,謝中文發現竹蟲是一個合適的品種。「小時候就見大人到處找來吃,而且蜂蛹和蟬蛹的市場已經成熟,養殖場也不需要大改,最後決定飼養竹蟲。「謝中文說道。
竹蟲蛋白質高,口感豐富,可以使用竹子、甘蔗等材料進行養殖。而廣西柳城縣恰巧就是甘蔗的種植大縣。經過市場考察,謝中文發現廣東肇慶市廣寧縣的竹蟲養殖已經體系化,便搭上動車前往學習,並花了10萬元引進竹蟲種苗。
學成歸來後,在第一個月就遭遇技術的「水土不服」,「因為溫度和溼度等原因,第一個月竹蟲就死了5批,按照市場價100元每公斤計算,一個月就損失了5萬元。」謝中文說。
一隻貓趁人不注意「偷吃「竹蟲。
絕處逢生月賺5萬
降本和增產,是謝中文緊抓的「兩板斧」。因廣東離海南較近,廣東養殖場選擇使用椰子殼和椰糠餵養。但在廣西柳州,獲取椰殼椰糠的運輸成本較高,這一養殖方法讓謝中文難以獲得養殖成本上的優勢。
「小時候我們經常在甘蔗地裡找到竹蟲,是不是竹蟲也喜歡吃甘蔗呢?」為了回答這個疑問,謝中文開始了技術實驗。「竹蟲吃甘蔗長得更快,一個月能長出5至6批,而且有一股特殊的微甜,每公斤的售價能達到120元至160元。」謝中文如獲至寶。
謝中文夫妻養殖的竹蟲。
「擴產,擴產,擴產!」打通從原材料、養殖技術到市場銷路全產業鏈的的謝中文,開始拆掉已經長滿蜘蛛網的竹鼠養殖欄,擺上了養殖竹蟲的養殖盆。商品蟲開始銷往廣西柳州和北海的各縣區、廣東多地的大酒店。
因市場上缺口很大,供小於求,在開始規模化養殖後的兩個月裡,謝中文就盈利18萬元,並逐漸形成2000盆的養殖規模,目前依靠商品蟲銷售,謝中文每月能盈利3至5萬元。
謝中文夫妻提著裝滿甘蔗的桶前往餵蟲。
我要拉老鄉們一把
「年初禁養竹鼠後,有些年紀大一點的養殖戶消息滯後,還來問我為什麼那麼久都不去收竹鼠,特別是貧困戶剛剛靠養竹鼠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生活有所起色。面對他們,自己心裡很不是滋味。」商品蟲的一炮而紅後,讓謝中文建立起了對自己商業模式的信心,便決定將竹蟲養殖在自己的合作社裡推廣。
他逐漸摸索出了竹蟲從繁育到養殖的一系列方法,開始給合作社的社員們出售種苗,家庭貧困的養殖戶,謝中文主動贈送給他們種苗並上門教授技術。
謝中文在護理化蛹的竹蟲。
從左至右分別為竹蟲幼蟲、竹蟲商品蟲、竹蟲成蟲。
化蛹階段的竹蟲。
脫貧戶姚福貴就是謝中文合作社的一位養殖戶,今年11月開始跟謝中文從竹鼠改養竹蟲。2013年,因在耕田時發生意外,姚福貴的右腿被捲入耕田機,大腿以下被截肢,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頓。
「今年不給養竹鼠了,全家人都沒事可做,感覺愁死了悶死了。」聽說有竹蟲這個致富門路,50歲的姚福貴主動找到合作社。謝中文決定送給他100對價值1000元的竹蟲種蟲,幫助姚福貴起步。
謝中文為姚福貴送去竹蟲種蟲。
獲得新的致富門路後,姚福貴臉上開始有了笑容。「養竹蟲技術難度不大,是手腳工,不需要大力氣,我和我老婆兩口人就能養好。」養殖過程中,姚福貴不時通過電話和微信跟謝中文詢問養殖辦法,謝中文也知無不言。
不足半個月,姚福貴和妻子就建立起了養殖竹蟲的信心。「我打算現在就擴大規模,爭取明年能出售1000盆竹蟲商品蟲,年收入能達到2至3萬元。賺錢之後首先要把我家裡裝修一下,刮上膩子買點家具。」姚福貴笑著說道。
截止目前,謝中文已經為包括貧困戶在內的100餘戶養殖戶提供種蟲,帶動人數近300人,合作社目前的竹蟲養殖盆數超過2萬盆。
謝中文教授姚福貴夫婦養蟲技巧。
目前,謝中文的銷路已經在逐步打開,銷量連連增加。他除了給合作社養殖戶出售種蟲,還幫助銷售,為合作社成員的養殖打消了後顧之憂。
謝中文打算進一步降低成本。「廣西柳城有多家糖廠,下一步計劃利用榨糖產生的甘蔗渣作為竹蟲的飼料,原材料成本能進一步的降低。」謝中文說道。
竹蟲商品蟲。
端上餐桌 口感清脆
最後,作為一道菜,不評一評竹蟲的口味說不過去。
在採訪過程中,儘管謝中文表示已有多人生吃,並讚許竹蟲清甜和「爆漿」的口感。在場包括記者在內的媒體同行們,儘管已經主動或不主動地體驗了螞蚱、蜂蛹以及牛癟湯等諸多「山珍」美食,但對於生吃竹蟲,同行們一致表示既不願也不敢嘗試,導致「爆漿」體驗嘗試失敗。
生吃以失敗告終後,轉而只能體驗煮熟的竹蟲。經過謝中文的特殊處理,竹蟲蛹的腸子等內臟的腥味和苦味已經被去除,在油鍋中加入蔥姜蒜,簡單油炸之後即可上桌。
竹蟲可以簡單分為4種形態,幼蟲、大蟲蛹、化蛹階段的蟲蛹、以及成蟲。通常採用大蟲蛹和化蛹階段蟲蛹進行烹製。
油炸竹蟲大蟲蛹。
油炸化繭階段蟲蛹。
總的來說,只要烹飪方法得當,油炸大蟲蛹口感豐富,頭部清脆,蟲身有一定韌勁,既不柴也不軟。咬的過程中,能感覺蟲身內部的水分,有「爆漿」的口感。味道方面偏向清甜。
化蛹階段蟲蛹因已經形成柔軟外殼,在大蟲蛹的基礎上,口感更顯清脆、紮實。如有機會,值得一試。
廣西頭條報導 記者:王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