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上杭縣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據已故著名客家 學專家羅香林教授考證,歷代從中原南遷至上杭的「客籍人」就有陳、曾、徐、邱、郭、華、鄧、劉、巫、張、溫、 吳、羅、黃、廖、簡、李、賴、傅、江等二十餘姓。
但上杭民諺有「邱半城,郭半街」,說明了邱、郭二姓來杭之早與繁衍之旺。
邱姓一出姜姓,一出姒姓,均以封邑為氏(另有少數民族改姓者)。本為「丘」氏,清雍正三年(1725年)奉旨 為避孔丘諱,添加「阝」旁改為「邱」。民國肇建,丘逢甲倡議復「丘」本字,閩粵族人群起響應,丘、邱遂通行並用。
邱氏世居河南,以丘穆為始祖,五胡亂華時中原八族 (丘、鄭、何、胡、林、陳、黃、唐)相偕入閩,丘氏至少 有兩支播遷閩、粵,但均烋公為入閩太始祖,成實公為始祖,烋公居莆,傳至丘必仁,於明初遷長汀,必仁孫三五郎,遷寧化石壁,為寧化始祖,又遷上杭.三傳至六十郎,入粵,明清間族裔多渡海去臺。而在上杭,則以百五 郎公房最為發達,以至成為上杭縣首姓。
邱氏歷代名人輩出,其中以清康熙間詩人邱嘉穗名聲最著。嘉穗字秀瑞,一字實亭,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汀 州府學拔貢,二十九年(1690年)鄉試中式。曾官廣東歸 善縣令,清白自負,不以一錢掛誤,公餘惟以讀書題詠為 事,曾參修《上杭縣誌》,有《東山草堂文集》、《詩集》等傳世.
而郭氏則為「汾陽郡王」之後。上杭城關古時稱郭坊 村,為入杭郭氏祖居地。據《上杭縣誌》載,唐時郭姓入 閩始祖避亂入杭,愛「汀南來蘇山水之勝」(來蘇裡唐代屬長汀所轄)而定居。今城內上崗背街還有「郭公宗墓」(始 祖墳)遺址。上中街有郭氏始祖祠。祠聯云:「開闢郭坊吾 祖始,衍派杭邑我家先。」郭氏在此地定居已傳三十幾代、 一千餘年,因獨姓聚居,故稱郭坊。
郭姓先祖郭子儀,以平安史之亂保全唐室而封「汾陽王」。(此汾陽非山西汾酒產地汾陽縣,而是山西陽曲縣西北。 郭子儀是陝西華縣人)。郭子儀裔孫郭嵩,於唐末隨王審知家族入閩,居長樂新寧(今稱芝山),後播遷閩南、閩西, 又東渡臺灣。今郭氏不但是上杭大姓,且已成為臺灣省大姓的第十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