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姓起源

2021-02-13 中華百家姓起源故事


邱姓是當今中華民族的大姓之一。邱、丘二字同音,雖在古代通用,但作為姓氏,清代以前的古書上絕大多數用「丘」而不用「邱」;作為地名,則大多數用丘。到了清朝雍正三年(1725),雍正皇帝頒發詔諭指示,孔聖人名「丘」,為了尊敬先師,後人必須避諱。凡是姓「丘」的人,必須在「丘」字的右邊加上「阝」成為「邱」,地名如有「丘」字則改為其它名字。從此,「丘」姓族人都奉旨改姓「邱」。 故有邱氏族人本姓「丘」之說。因此,邱姓與丘姓同宗同源,在清代以前為丘姓,自清雍正以後分為邱、丘二姓。由於丘姓在清代才有人改為邱姓,所以早在南宋時錢塘儒生所編的《百家姓》中,便沒有「邱姓」,只有「丘姓」,排名在第151位,而在當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新百家姓中,邱姓排名第77位,人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27%。

到了民國初年(1912)臺灣愛國詩人邱逢甲提出,姜太公是周朝初年人,比孔子時代早,沒有前人避後人諱的道理。邱逢甲主張恢復姓「丘」,自己首先改姓「丘」。 經他登高一呼,福建、廣東一帶很多邱姓族人,尤其是與丘逢甲同屬一個方言群的客家人恢復「丘」姓。在依人口數量進行的中華大姓排序中,丘姓排名第207位。邱姓與丘姓合計,人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3%以上,當今共約有邱(丘)姓人口400萬人。中國臺灣,邱姓也多於丘姓,邱姓在臺灣100大姓中排名第16位。

從史料記載來看,丘(邱)姓的來源大致有以下幾支。其一出自姜姓,為姜太公的後裔。姜尚是炎帝的後代,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又稱姜太公、呂太公、呂望、太公望。炎帝姜姓部落先後派生出呂、丘、許、謝、丁、賴等一百多個姓氏。姜太公胸懷大志,博學多才,文韜武略,長於用兵,工於奇計,善於治國。西周初年,太師姜尚因輔佐武王滅商有功,功勳卓著,被封於齊,建齊國,都營丘(今山東淄博市東北舊臨淄)。太公三子穆公受封鎮營丘,為紀念先祖豐功偉績,以地為姓,人稱丘穆,丘穆後人遂沿用丘姓,丘氏由此而來。故丘氏尊姜太公為太始祖,尊穆公為得姓始祖。目前廣為流傳的穆公世系,記述丘姓繁衍世系情況,多以此為據。其二出自媯姓,系以地為氏。春秋時,陳國(開國君主是胡公滿)都於宛丘(今河南淮陽),居者以「丘」為氏。其三出自姒姓。夏帝少康時,封其小兒子曲烈於鄫(今山東蒼山西南,一說在今河南柘城北),至周靈王時,為莒國所滅,其子孫去邑為曾氏,其後分支中就有以丘為氏者。此為曾、丘聯宗之說。至今在福建,廈門市海滄區、龍海市海澄鎮一帶,曾、邱兩姓互不通婚。其四出自他族改姓。如漢代少數民族烏桓族有丘氏。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有鮮卑族複姓丘林氏、丘敦氏改為漢字單姓丘氏。這幾支丘姓或源出河南,或與河南有密切關係。丘姓源頭除以上諸說之外,還有弱公說、安公說等。

邱姓源流

從史料記載來看,邱姓的來源較為複雜,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支。

出自姜姓,為姜太公的後裔

西周初年,太師呂尚(姜姓,呂氏,名望)因輔佐武王滅商有功,被封於齊,建齊國,都營丘(今山東淄博市東北舊臨淄),號稱齊太公,俗稱姜太公。據傳,太公尊重當地人民的風俗習慣,簡化君臣之禮,又鼓勵百姓利用本地魚鹽資源發展生產,齊國呈現出一派祥和富足之景象,太公因此受到國人擁戴。後太公之三子穆鎮守營丘,遂以地為氏,人稱丘穆。丘穆後人遂沿用丘姓,奉丘穆為得姓始祖,而姜尚則為丘姓太始祖。因「邱」姓為「丘」姓避諱加邑旁而來,實屬同源,故丘穆亦為邱姓得姓始祖。這支以地為氏的丘氏,是丘姓得姓最早的一支,史稱丘姓正宗。

在古代姓氏書中,並無丘氏得姓始祖丘穆之名,如東漢應劭《風俗通姓氏篇》載:「齊太公營丘,支孫以地為氏。」宋人鄭樵《通志·氏族略》載:「丘氏,姜姓,太公封於齊而都營丘,其支庶民於營丘者,遂以丘為氏。」宋代邵思《姓解》載:「齊太公封於營丘,其後氏焉。」明代陳士元《姓觽》引《姓考》云:「齊太公封營邱,支孫以地為氏,代居扶風。」唐人林寶的《元和姓纂》等也有同類記載。之所以當今丘姓以丘穆為得姓始祖,是因為許多明清及當代丘姓家譜和族譜都把丘穆作為丘姓得姓第一人,稱丘穆為太公第三子,丘穆受封鎮營丘,遂以地為氏,姓丘。今天下部分丘(邱)姓人尊丘穆為丘(邱)姓得姓始祖,而尊姜太公為丘(邱)姓太始祖。

在有的丘姓家譜中,出自齊國的這支丘姓以丘安而不是以丘穆為始祖。如福建泉州丘氏族譜資料記載:「一世安公,齊獻公元孫,居營丘,以丘為姓,丘姓之祖得氏之所由始也。」齊獻公名山,是姜尚的4世孫,而丘安則是齊獻公的5世孫,這們算起來,丘安是姜尚的8世孫,比丘穆的輩份低了七代,時代比丘穆晚了大約200年。

出自媯姓,系以地為氏

春秋時,陳國(開國君主是胡公滿)都於宛丘(今河南淮陽),居者以「丘」為氏。

夏禹時帝舜(媯姓)之子商均封於虞(今河南虞城西南),至32世虞遏父為周陶正。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後,找到虞遏父之子滿。武王把大女兒元姬嫁給他,封於陳,都宛丘(今河南淮陽),以奉舜祀,稱陳侯,卒後諡號曰胡,故曰陳胡公,亦稱胡公滿。後來,到春秋時期,居於宛丘的媯姓人,有的以地為氏,姓丘。

出自姒姓

夏帝少康時,封其小兒子曲烈於鄫(今山東蒼山西南,一說在今河南柘城北),至周靈王時,為莒國所滅,其子孫去邑為曾氏,其後分支中就有以丘為氏者。此為曾、丘聯宗之說。曾丘的關係發生於福建。曾姓由曾延世傳入福建龍閩後,曾公亮第10世孫曾明,字永在,號遷榮,入贅福建海澄新垵(今廈門市海滄區新垵村)丘家。生二子。其後代均奉曾子(即曾參,儒家封為「宗聖」)為一派始祖,並與龍山曾姓共續昭穆。至今在福建,廈門市海滄區、龍海市海澄鎮一帶的曾邱(丘)兩姓不通婚。

龍山邱氏的後世繁盛,後來並有許多族人遷移到東南亞如新加坡,馬來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至今,這些地方曾姓與邱姓族人仍然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如新加坡的曾邱公會,馬來亞的砂鐒越曾丘(邱)公司與菲律賓的曾丘總會便是很好的例子。

出自曹姓,以丘弱為始祖

四川梁平丘(邱)氏族譜,記載以春秋時邾國大夫丘弱為丘氏開姓始祖。此系源出高陽氏顓頊,顓頊後裔祝融氏吳回之子陸終第五子安,曹姓。

這支丘姓為黃帝孫顓頊的後裔。傳說陸終是顓頊的曾孫,為一鳥圖騰氏族部落的首領,陸終之子安始居於今屬河南省靈寶市的曹水,他因輔佐夏禹治水有功,被賜為管理在押奴隸犯人的「曹」官,後以官為氏,姓曹。公元前1046年,武王滅商之後,封陸安的子孫曹挾於邾,建立邾國、小邾(又稱鄒,今山東曲阜一帶),附庸於魯。到春秋時期,邾國大夫曹弱以丘為氏,稱丘弱。所以,當今丘姓有的奉丘弱為丘姓得姓始祖。至於這支丘姓的得姓方式,有的姓氏書說,弱居於弱丘,遂以地為氏,姓丘。但查古書,並無弱丘之名。因此,這支丘姓因何得姓,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出自他族改姓

如漢代少數民族烏桓族有丘氏。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有鮮卑族複姓丘林氏、丘敦氏改為漢字單姓丘氏。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長期的民族同化與融合過程中,姓氏也在發生變化。三代以後,姓氏合而為一。魏晉南北朝時,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的「五胡亂華」,北方少數民族頻頻入主中原,造成了漢族和各兄弟民族的融合與交流。由於各種原因,出現了少數民族改為漢姓和漢人改為少數民族姓氏的情況,即所謂「胡姓漢化」、「漢姓胡化」。《魏書·官氏志》、《通志·氏族略》及有關姓氏書籍都載有這方面的情況。

據《魏書·官氏志》,北魏鮮卑族有兩字姓「丘林」、「丘敦」,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把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到洛陽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改革,於太和二十年,下詔將鮮卑姓改為漢姓。據《通志·氏族略》載,共改了140多個姓,其中二字姓「丘林」、「丘敦」就改為單姓「丘」(也有「丘林」氏改為林的)。

清代,滿洲八旗秋佳氏是一個人口較多的姓氏,後來改姓邱。

此外,當今彝、蒙、苗、土等少數民族中也都有以丘或邱為姓的人。

古代,邱、丘二字同音,可以通用,但作為姓氏,清代以前的古書上絕大多數用「丘」而不用「邱」;作為地名,則大多數用丘。到了清朝雍正三年(1725),雍正皇帝頒發詔諭指示,孔聖人名「丘」,為了尊敬先師,後人必須避諱。凡是姓「丘」的人,必須在「丘」字的右邊加上「耳朵(阝)」成為「邱」,地名如有「丘」字則改為其它名字。從此,「丘」姓族人都奉旨改姓「邱」。 故有邱氏族人本姓「丘」之說。因此,邱姓與丘姓同宗同源,在清代以前為丘姓,自清雍正以後分為邱、丘二姓。查中國古代正史《二十五史》,元代以前,丘(邱)姓人的姓都寫為丘,僅有五代時的邱濤是一個例外。《舊五代史》、《晉書》有觀察判官邱濤,同時《舊五代史》、《晉書》又出現丘濤之名,書中的丘濤亦為觀察判官,事跡與《舊五代史》、《晉書》中邱濤事跡相互重合,顯見二者為一人。

由於丘姓在清代才有人改為邱姓,所以早在南宋時錢塘儒生所編的《百家姓》中,便沒有「邱姓」,只有「丘姓」,排名在第151位。

《明史》中的丘(邱)姓人丘、邱並用,沒有規律可言,如四川成都人丘祖德,有時寫為邱祖德;陝西渭南人丘民仰,有時寫為邱民仰。這也是有原因的。明代,丘姓尚未改為邱姓,但《明史》為清人所編。順治二年(1645),設立明史館,開始纂修明史,但成效不大。康熙四年(1665),重開史館,因纂修《清世祖實錄》而停止。康熙十八年(1679),再次開館纂修明史,以徐元文為監修。纂修中,萬斯同著力最多。康熙五十三年(1714),王鴻緒任總裁,於萬斯同所定手稿基礎上刪改進呈,後題名為《明史稿》。雍正元年(1723),張廷玉為總裁,以《明史稿》為藍本加以增刪,於十三年定稿,乾隆四年(1739)刊行。這樣,從第一次開館至最後定稿刊刻,前後經過90多年,是官修史書歷時最長的一部。由於《明史》經四朝纂修,成於眾人之手,而且卷帙浩繁;又由於在《明史》成書中間,即雍正三年(1725),朝廷下詔,丘姓改為了邱姓,所以《明史》中的丘姓人的姓氏,有的寫作丘,有的寫作邱,有的丘、邱並用,而且丘、邱並用的現象還相當多。

到了民國初年(1912)臺灣愛國詩人邱逢甲提出,姜太公是周朝初年人,比孔子時代早,沒有前人避後人諱的道理。邱逢甲主張恢復「丘」姓,,並首先改姓「丘」。經他登高一呼,福建、廣東一帶很多邱姓族人,尤其是與丘逢甲同屬一個方言群的客家人恢復「丘」姓。目前,丘、邱姓並存,邱姓人口遠多於丘姓。

祖地

衛輝

衛輝歷史悠久。西漢高祖二年(前205)始設汲縣,先後為州治、路治、府治和道臺。二千多年以前衛輝就是中州重鎮,水陸碼頭,商賈聚集。衛輝人傑地靈,名人眾多,這裡是周武王尊為尚父的姜太公故裡。自古至今,衛輝這方土地,培育出數以萬計的莘莘學子,文人志士,遍布全國。

淮陽

淮陽是中華民族古文化發祥地之一。遠古時代,太昊伏羲氏建都於此,名宛丘;後炎帝神農氏繼都於宛丘之舊墟,易名為陳。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以陳在淮水之北,改名為淮陽,建淮陽國。此後,分別為郡、州、府、縣所在地。在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上,淮陽始終是豫東一帶的政治文化中心。

本文摘自《中華姓氏中原尋根叢書》作者:陳建魁


【圖文由印象河南網編輯】

如何查看更多姓氏起源

例1:回復漢字「李姓」即可查看【李姓起源】

例2:回復漢字「張姓」即可查看【張姓起源】

例3:回復漢字「林姓」即可查看【林姓起源】

.

相關焦點

  • 姓氏文化:邱姓
    邱姓                               舊百家姓排名:151
  • 邱姓姓氏源流!「邱姓」你知道多少?
    這幾支以丘為姓的宗族,後來大多數都改了邱姓。滿清入關以前,這個家族大多是以丘(古時的丘與邱通用)為姓的,一直到清雍正皇帝時,才由於避諱孔子的名號,而下令把丘一律改為邱姓。民國初,近代詩人邱逢甲倡議復丘姓本字,他首先將本人姓名寫作丘逢甲,閩、粵邱姓族人也紛紛響應改邱為丘,但仍有不少邱姓人繼續沿用邱字。結果現在的邱姓人士隨處可見,而以丘為姓的人反而不多了。
  • 你好,我叫「邱姓」,年齡「3000歲」
    丘姓與邱姓的人數比率為73/1,以丘為主,邱姓幾乎集中在江浙地區。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福建、湖南、江蘇、浙江,這四省邱(丘)姓大約佔邱(丘)姓總人口的54%,其次分布於河南、河北、安徽、江西,這四省的邱(丘)姓又佔邱(丘)姓總人口的30%。福建為邱(丘)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邱(丘)姓總人口的17%。全國基本形成了江南多邱(丘)姓、江北少邱(丘)姓的局面。
  • 邱姓,我永遠為姓邱而自豪!這就是我的檔案!
    丘姓與邱姓的人數比率為73/1,以丘為主,邱姓幾乎集中在江浙地區。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福建、湖南、江蘇、浙江,這四省邱(丘)姓大約佔邱(丘)姓總人口的54%,其次分布於河南、河北、安徽、江西,這四省的邱(丘)姓又佔邱(丘)姓總人口的30%。福建為邱(丘)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邱(丘)姓總人口的17%。全國基本形成了江南多邱(丘)姓、江北少邱(丘)姓的局面。
  • 邱姓,源自丘姓,為避孔子諱而改為邱,邱家都要了解
    邱姓一般認為是由丘姓避諱而來 ,最早一支丘姓源出姜姓 ,姜子牙封於齊而都營丘,其支庶(支孫 /子孫)居於營丘者,遂以丘為氏,世居扶風 。
  • 邱姓女寶寶唯美詩意唐詩宋詞名字詩經楚辭起名
    邱姓女寶寶唯美詩意唐詩宋詞名字詩經楚辭起名(上) (邱月荷) 「月荷」一名出自唐詩宋詞楚辭詩經《賀新郎》中「六月荷風薌州路,北螺山、別是般滋味。」
  • 石獅邱姓
    至民國初,近代詩人丘逢甲倡議復丘姓本字,一些邱姓人改回了丘姓。但也有一部分人仍然沿用邱姓。入    閩西漢元始二年(2年),丘茂千(字浮基)從河南遷徙入閩,居於汀州上杭(今福建省上杭縣)。西晉「永嘉之亂」後,中原望族紛紛渡江南下避亂。
  • 邱姓寶寶起名-邱氏寶寶起名-寶寶名字大全
    邱姓寶寶起名-姓邱的寶寶起名-名字大全邱姓一般認為是由
  • 石獅第三大姓——邱姓
    至民國初,近代詩人丘逢甲倡議復丘姓本字,一些邱姓人改回了丘姓。但也有一部分人仍然沿用邱姓。入    閩西漢元始二年(2年),丘茂千(字浮基)從河南遷徙入閩,居於汀州上杭(今福建省上杭縣)。西晉「永嘉之亂」後,中原望族紛紛渡江南下避亂。
  • 史載,郭姓和邱姓撐起了早期的上杭縣城,這和它們的遷徙密切相關
    邱姓一出姜姓,一出姒姓,均以封邑為氏(另有少數民族改姓者)。本為「丘」氏,清雍正三年(1725年)奉旨 為避孔丘諱,添加「阝」旁改為「邱」。民國肇建,丘逢甲倡議復「丘」本字,閩粵族人群起響應,丘、邱遂通行並用。
  • 教育起源主要觀點:生物起源說、心理起源學說、勞動起源說
    一、生物起源說主要代表人物: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利託爾諾,英國教育學家沛西.能。主要觀點:教育活動不僅存在於人類社會中,動物界也存在教育;人類社會教育的產生是一個生物學的過程,生物的衝動是教育的主要動力,人類社會的教育是對動物界的繼承、改善和發展。教育的產生完全來自於動物本能,是種族發展的本能需要。
  • 中國姓氏起源:兩分鐘幫你認祖歸宗,看看你是哪位古代英雄後代?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姓氏起源:兩分鐘幫你認祖歸宗,看看你是哪位古代英雄後代?從哪裡講起呢?上古的歷史難以追溯,我們就從比較容易追溯的人講起,也就是周文王。之所以從周文王講起,是因為現在很大一部分姓氏的祖先都是周文王,因為周朝的分封諸侯對後世的姓氏影響太大了。周文王產生的姓氏有哪些呢?我們下面把其跟周文王相關的姓氏的脈絡理出來。
  • 《刺客信條:奧德賽》時間在《起源》之前?講述袖劍起源
    很多人似乎都確信遊戲的時間設定肯定是在《刺客信條:起源》之後,因為《刺客信條:起源》是刺客兄弟會的「起源」,你肯定不能再往前移了,然而是這樣的嗎?結果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它還是可以往前移的。此次《刺客信條:奧德賽》很有可能把《起源》的時間軸再往前推,從而成為系列編年史中時間最早的一款遊戲。外媒Techradar最近撰寫了一篇文章,詳細分析了此事。
  • 混沌起源哪個版本好 混沌起源官方正版下載
    混沌起源哪個版本好?混沌起源有幾個版本?不少玩家都想知道關於這款遊戲的遊戲版本情況。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目前混沌起源的版本是非常多的,由於不同供應商的問題,所以至少有十個版本,比如我們常見的九遊、應用寶、小米、魅族、vivo、oppo和華為等等!雖然遊戲版本不同,可是玩法卻都是一樣,有些版本可能人數較少,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並且有些版本的禮包福利可能會好一些!   混沌起源官服和混服哪個好?
  • :教育起源學說
    教育的起源問題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歷來都是,需要引起考生重視。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塊知識點。神話起源說是關於教育起源的最古老觀點。所有的宗教都持有這種觀點。這是一種神學的觀點,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創造的,教育體現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於神或順從於天。特別提一下朱熹就是神話起源的代表人物,而且考試中也有涉及考查。
  • 教育起源說
    那麼今天就幫助大家去梳理我們教育的產生和發展這一部分中一個很重要的考點:教育起源說。接下來就帶大家一起去學習一下這一塊兒的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教育學術史上,幾百年來也已有不少學者對教育起源問題作過思考和論述。
  • 刺客信條起源價格一覽 刺客信條起源多少錢
    導 讀 《刺客信條:起源》是刺客信條系列最新續作,相信大家都非常的喜歡這系列遊戲,刺客信條起源發售日已經公布了,接下來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刺客信條起源有哪些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