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國家審計署發布《彩票資金審計結果》,首次讓外界看到我國彩票發行費和彩票公益金使用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地方彩票銷售機構挪用彩票公益金作為網際網路彩票銷售商佣金的業內秘密也首次曝光,但這不過是網際網路彩票違規銷售帶來的問題之一。
自今年3月1日網際網路彩票全面停售以來,已過去3個多月。據悉,網際網路彩票曾被叫停過4次,但最終都是沉寂一段時間後,捲土重來。此次網際網路彩票全面禁售初期,一些網際網路彩票銷售企業也以為這次的禁售依然會以不了了之的方式結束,原因在於除了聽慣了「狼來了」之外,現在已經很少還有地方彩票銷售機構不抱網際網路彩票銷售企業的「大腿」,地方彩票銷售機構早已在「擁抱」網際網路的過程中嘗到了甜頭。
2014年被彩票業形容為中國網際網路彩票元年。其實,早在2001年前後,國內就出現了代購彩票的網站,但我國網際網路彩票銷售的爆發式增長出現在2014年,這其中又以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的提振作用最大。
據估算,2014年國內通過網際網路渠道銷售的彩票總額可能達到800億元,佔到全國彩票總銷售額的五分之一。「正是因為足球世界盃,一大批球迷、彩民形成了通過手機和網際網路購買彩票的習慣。」某網際網路彩票銷售企業高管表示。
「體育競猜型彩票是最適合通過網際網路銷售的。」某地方體育彩票管理中心負責人總結說,球迷們一邊看球一邊投注是比較常見的娛樂方式。
審計署此次公布的審計結果中明確指出:「17個省未經財政部批准,違規利用網際網路銷售彩票630.4億元,其中福利彩票133億元、體育彩票497.4億元。」體育彩票成違規利用網際網路銷售彩票的重災區。這一輪的網際網路彩票禁售對於體育彩票的影響顯然也更大,「除了競猜型彩票適合網際網路銷售之外,那些傾向於通過網際網路購買彩票的人群也往往首選體育彩票。」某網際網路彩票銷售企業高管向記者表示。因此,體育彩票對打破網際網路銷售禁令的渴望也更大。
但拋開網際網路銷售渠道對體育競猜型彩票與樂透型彩票的不同影響不說,網際網路可以提供的海量客戶對任何一種彩票都有極大的吸引力。
某中部省份的經濟水平在國內處於中下遊,歷史上,該省的彩票銷售額在全國的排名也與經濟水平的排名相當,但過去幾年,該省份的彩票銷售額異軍突起,進入全國排名前列,業內人士表示,這與該省向多家網際網路彩票銷售企業開放網際網路彩票銷售渠道有很大關係。
中國的地方彩票銷售機構的彩票銷售範圍是以省級行政區域為限,因此,一個省份的彩票額總體上與該省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呈匹配關係,但網際網路銷售渠道被打開之後,一個省份的彩票可以藉助網際網路賣給其他省份的網友,行政區域的銷售範圍就此被打破。
某地方體育彩票管理中心的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每個省的彩票銷售都有任務指標,我們在看到那些打開網際網路銷售渠道的省份彩票銷售額大漲之後,即便不對他們的銷售業績心動,也會擔憂自己省內的彩民被其他省份在網上吸引走。因此,明知網際網路彩票銷售是違規行為,我們也只能明知故犯或是打『擦邊球』。」
一些省份為了吸引和支持網際網路彩票銷售企業,在國家明文規定的彩票銷售站點銷售佣金返點率的基礎上額外給予企業佣金,這就是此次《彩票資金審計結果》中寫到的——17個省未經財政部批准,向網際網路彩票銷售商支付佣金66.7億元,其中挪用彩票公益金等財政資金支付3.06億元。
彩票銷售實體店通常獲得的銷售佣金返點率是8%左右,但在部分省市,網際網路彩票銷售企業的佣金返點率達到10%至12%。這也就難怪,2013年到2014年,國內幾乎各大網站都開通了網上彩票銷售業務,一時間,國內網際網路彩票銷售進入了「戰國時代」。但尷尬的是,國家有關部門卻一再重申,除了兩家試點企業之外,國內沒有一家網際網路彩票銷售企業是合法的。
利用網際網路銷售彩票是時代發展的趨勢,這是業內共識。財政部早在2010年出臺的《網際網路銷售彩票管理暫行辦法》,實際上也確認了網際網路彩票銷售的方式。
就在1個月前,江蘇省經財政部批准已經開始試點銷售通過手機購買的「手遊彩」。毫無疑問,我國目前對網際網路彩票的嚴格管理措施並不表示向網際網路彩票說「不」,只是需要充分、完善的準備後再打開網際網路彩票銷售渠道。
相比地方彩票銷售機構為增加銷售業績的「明知故犯」和網際網路彩票銷售企業當前對「解禁」的心急火燎,業內專家卻對網際網路彩票持謹慎態度。
由於彩票在網際網路渠道的銷售規模將遠遠高於實體店銷售規模,北京大學中國公益彩票事業研究所執行所長王薛紅曾向記者表示,網際網路彩票銷售雖然為彩民投注提供了便利條件,但這種便利性對社會也有潛在的危害。「彩票通過網際網路銷售,彩民可以十分便利地買到彩票,可如果我們對消費者有關彩票知識的宣傳、普及還不夠,又沒有相關防範措施,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可能產生購彩過度的行為。畢竟,彩票還是帶有『賭』性的,是一種特殊商品。」
此外,網絡的傳播速度太快了,網際網路彩票銷售的模式一旦實現,它與實體彩票的發展速度將不是一個量級。我國實體店彩票的銷售額經過30多年的發展,才達到2000億元左右的規模。如果網售全面放開,專家預測,有可能3年左右銷售額就能超過2000億元。因此,網際網路彩票銷售的相應準備工作必須事先做好,不能等出了事再想辦法補救。
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打開網際網路彩票銷售渠道就意味著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在銷售規模猛增的同時,更多的社會負面影響也會顯現。
在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彩票研究所所長馮百鳴看來,彩票市場規模要有一個度的把握,絕非規模越大越好。彩票市場規模越大,其作為一種「博彩」行為潛在的社會負面影響也越大。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彩票銷售的安全技術標準也明顯高於實體店彩票銷售的要求,在打擊借網際網路彩票進行「黑彩」「私彩」銷售方面,國內網際網路彩票銷售的防範和保障措施也還有盲點。
按照業內專家的判斷,我國在彩票銷售上肯定不會放棄網際網路這一新技術手段,但在何時、用何種方式打開網際網路彩票銷售渠道,還需要更充分和周密的準備。無論是已經出現「倒閉潮」的網際網路彩票銷售企業還是已經習慣了用手機購買彩票的球迷和彩民,都只能再多一分耐心了。記者 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