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巨變,有目共睹。
文明,向來與文化是一體的。文明於城,是為民的砥礪前行;文明於人,是沉澱的道德品質。滁州,一座向上向善之城,以她獨特的內涵託舉起文明的高度,在這片寫滿傳奇的熱土上,一個個溫暖的故事傳遞著美好與善良,一個個平凡而閃亮的名字展現著道德的力量。
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滁州市積極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養,凡人善舉層出不窮,一大批傳承中華美德、體現時代精神的好人模範、文明家庭、最美志願者等不斷湧現,在全社會形成了崇德向善、學習模範的濃厚氛圍。也讓滁州這座城市煥發出更加溫暖人心、向善向上的動人魅力。
滁州市志願服務持續開展。滁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動員群眾力量 播撒文明風尚
一城文明風,滿目和諧情。
城市因文明而美,更因每位市民的文明行為而美。在注重建設、管理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時,滁州市強化示範引領,讓文明素養內化於心。堅持以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通過媒體宣傳、公益廣告、黨員幹部入戶宣講,讓公益宣傳成風化俗。出臺《滁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滁州市民公約》與《滁州文明16條》(2.0版),通過實施文明理念普及、公民思想道德、文明行為規範、文明創建示範、文化素養提升「五大行動」,引領文明新風尚。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更關係到千家萬戶,不能光靠政府部門唱「獨角戲」,更需要每一位滁州市民的參與,奏響全民「大合唱」。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滁州市配備完善「12+N」志願服務隊伍,全市範圍內拉開了「志願服務創建有我」活動大幕,每天都有穿紅馬甲、帶紅帽子的志願者們到指定路段巡邏,開展撿垃圾,維護非機動車停放秩序的行動,以及對出店經營,隨處堆放雜物,侵佔公共用地亂擺攤,亂張貼小廣告,躺臥公共座椅,隨地大小便等不文明行為的勸導活動;市直有關部門全員出動,在市區各大路口對行人闖紅燈,亂穿馬路,翻越隔離欄,不走斑馬線,非機動車闖紅燈等交通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各窗口單位設置學雷鋒志願服務崗,每天都有志願者在工作區域開展禁菸控煙,諮詢服務,「門前三包」等志願服務活動;公園、廣場、景區設置志願服務驛站,志願者們常態化開展義務講解,秩序維護等活動;在市區上下客人流量比較大的站點,志願者們也會開展有序上下車勸導活動。
「創建靠民,創建惠民,創建為民,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與市民息息相關,只有把群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才能全面、深入、有效地推進創城攻堅各項工作提標、提速、提升。」滁州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滁城的大街小巷,路燈亮了、道路平了、溝渠通了、環境美了,人民群眾對「文明創建為人民」的意義有了更多理解,主動支持參與到「創城」工作中。
一個市民就是一張名片,一條道路就是一道風景線,每一位滁城市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訴說著各自的文化修養,傳播著城市整體的文明水平。截至目前,滁州市有註冊志願者98.8萬,註冊志願服務團體達4005個,專業志願服務隊892支,共開展活動7.5萬餘場,服務總時長1490.5萬小時,服務群眾360多萬人次。一群群「小紅帽」「紅馬甲」或參與衛生保潔、或走訪宣傳、或勸導交通,滿城飛舞的「志願紅」已成為滁州大街小巷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
琅琊區龍池漢學堂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滁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匯聚榜樣力量 激揚文明新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好人,帶動一群人;一群好人,溫暖一座城。
四代接力植樹造林60載,讓6萬畝荒山變身林海,他是中國好人、全國誠信之星高青旺;幾十年來立足人民警察崗位,多次赴湯滔火搶救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助殘濟困所做的好亊無以計數,他是「中國好人」、第六屆安徽省道德模範李宏祥;全國唯一一對法律援助志願者夫妻,數年來足跡遍布祖國大西北,不為名利只圖當事人臉上的笑容,他們是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好人」陳賢、曹旭……一個個閃光名字、一個個感人故事,在滁州廣為流傳並被大力選樹,成為全國學習的榜樣!
道德需要滋養,榜樣是前行的力量。近年來,滁州市大力開展「滁州市道德模範」「滁州好人」等道德領域先進典型評選活動,條塊結合、上下聯動,持續發掘一批樹得起、立得住、過得硬、叫得響、推得開的先進典型。截至目前,共評選滁州好人445人,道德模範(含提名)20人。其中,高青旺、高紅獲評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李宏祥等5人獲評第六屆安徽省道德模範(含提名)。2018年以來共評選滁州市「文明家庭」264戶,其中陳長山家庭獲評「全國抗疫最美家庭」。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全市600餘名模範好人志願者奮戰在防疫一線,當好「宣傳員」「勸導員」「傳遞員」,捐資捐物,參加支援湖北抗疫,展現新時期滁州好人的精神風貌。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高紅進村入戶發放疫情防控宣傳材料2000餘份;安徽省道德模範水巨洋捐贈現金2萬元和33箱方便麵,各級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354人累計籌集善款13.7萬元;安徽省道德模範劉恩連在高速收費站出口、高鐵站等地,配合衛生、交警、交通等部門,24小時排查過往車輛人員,各級道德模範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活動達100餘人……
道德模範猶如航標,引領著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滁州市充分發揮好人、道德模範先鋒作用,號召他們在移風易俗、愛國衛生運動、公筷公勺行動等方面主動承諾,做出示範,教育引導身邊人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成立滁州市「德耀亭城」志願服務隊,組建了全椒縣「星火燎原」道德模範志願服務隊等多個隊伍,讓模範好人志願者成為全市文明實踐的先行者和排頭兵。
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各級道德模範踴躍致力於愛心幫扶、政策宣講等扶貧事業,利用一技之長傳遞溫暖能量。「星火燎原」志願服務隊為貧困群眾提供志願服務3000餘人次。全國人大代表、市級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王萌萌建立扶貧就業驛站,累計吸納貧困戶65戶97人就業。
讓好人有好報,好人才會有底氣,社會才能有正氣。滁州市注重在激勵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幫扶禮遇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長效機制,政治上給地位、社會上給榮譽、生活上給幫助,在全社會樹立「德者有得,好人好報」的價值導向。在全省面向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率先實施「道德信貸」工程,全市共為1156戶道德模範、身邊好人開展授信,授信額度8.8457億元,用信5.7962億元。同時為687名模範身邊好人進行免費體檢,幫助1184名各級好人模範解決實際困難。
好人就在身邊,好事就在身邊,榜樣是一面旗幟,他們用最平凡的面孔詮釋向善的力量,每一個感人的事跡背後都折射著滁州這座城市背後的溫度。
琅琊區全省首批黨性主題教育館向群眾開放。滁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弘揚崇德向善 厚植城市文明
一座城市倡導什麼、宣傳什麼,身處社會之中的民眾就流行什麼、學習什麼。
滁州,一座不缺乏美的城市,無論是旖旎的風景還是最美的人物。
今年7月30日下午,滁州小劇場燈火通明,伴隨著悠揚的歌聲,2020年滁州市「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先進事跡發布活動在這裡拉開帷幕。通過現場訪談、故事講述、情景劇演繹等形式全面展示了「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的先進事跡。
而這,只是滁州市開展「最美」系列評選活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滁州湧現出一大批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體現時代新風、生活在百姓之中的先進典型,這些「最美現象」蘊含的「最美精神」,感動著生活在此的每一個人,也激發和凝聚著一整座城市的力量。
社區內、學校裡、廣場上,一場場各具特色的「道德講堂」和「百姓大宣講」活動次第登場,爭相曬出百姓身邊的好人好事,傳遞著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手機上、網際網路線上線下互動頻頻,網友們紛紛為凡人善舉點讚,為文明創建鼓勁、加油……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行走在滁城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公益廣告。大型廣告牌氣場十足,電子顯示屏圖文並茂,馬路護欄上的中國夢宣傳充滿靈動,這些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益廣告融入街景,融入居民生活,融入城市血脈,潤物無聲、育人有痕,成為文明滁州不可缺少的元素。
「從下高鐵開始,就感受到滁州濃厚的文化氛圍,藍天白雲下,道路廣場乾淨整潔不說,到處還點綴著大紅色『中國風』公益宣傳小品,真是細節之處見文明。」剛從外地務工返鄉的市民劉曄對滁州的公益廣告設置讚不絕口,建設崇德向善之城是一項長期而細緻的工作,需要政府的投入及輿論的引導,更需要每一位市民都參與進來。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美德才會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最終構築起道德的高峰。
文明實踐是陣地。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近年來,滁州市各地、各單位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陣地,進行理論宣講,倡導移風易俗,開展志願服務。搭建展板、開設新時代文明實踐講堂、鄰裡節文藝演出……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進社區、進企業,讓「使用公筷公勺,踐行光碟行動」、文明養犬、「愛國衛生運動」等文明理念真正走進群眾心裡,提高居民素質。建樓棟微「心」群、招募社區網格員、成立紅色業主委員會……以服務居民為宗旨,以小事為抓手,第一時間解決居民訴求,將志願服務送到居民身邊,真正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裡」。
升級改造「滁州好人館」,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通過陣地共享、活動互聯,打造「好人之家」「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服務之家」,聚人氣、鼓士氣、提精氣;創作情景劇、戲曲、視頻、快板、漫畫等多形式文藝作品400餘部,舉辦巡講、巡演和模範好人、文明家庭等發布儀式;舉辦「好家風、好家訓」故事分享會、報告會、徵文演講比賽、誦讀經典家訓等活動1500餘次,曬出好家風好家訓350餘篇(條),編撰《滁州市優良家風家訓集》,典型效應持續放大。(李邦軍)
(責編:範曉琳、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