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種子處處撒,文明新風撲面來。
為常態長效做好文明城市創建工作,11月11日下午,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揮部召開工作調度會,推動高質量創建工作邁上新臺階。
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圍繞「十沒有、二十有」城市建管標準,積極行動、主動作為,持之以恆推進城市文明十大提升工程,實施創建為民實事項目,開展各類專項整治行動,市容市貌、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窗口服務、宣傳氛圍等都發生了可觀可感的變化,崇德向善成風尚,文明花開全城香。
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創建靠民,每一位鹽城市民都成為文明創建的參與者、城市發展的受益者。公園裡市民使用健身器材鍛鍊身體,享受悠閒的時光;公交候車亭嶄新美觀,市民文明候車;街頭路燈華美璀璨,照亮市民回家路……「城市的公共設施給市民帶來福祉,更能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質的高低。」市紅十字會無償獻血志願服務隊隊長陸仁平動情地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堅持人民至上,給廣大市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變化。如今漫步在鹽城街頭,一幅幅人與自然、人與公共設施和諧共處的畫面呈現於眼前。這正是注重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市民公德意識不斷提高,愛護公共環境,保護公共設施,已成為社會新風尚。「作為鹽城市民,我們理應積極投身『創文』活動中,自覺做文明風尚的踐行者。」
一個榜樣,一面旗幟。規律生活,加強鍛鍊,定期獻血,積極組織志願服務活動……作為「獻血達人」,近日陸仁平又一次來到市中心血站捐獻2個單位成分血。「一個人獻出的血、志願服務時間是有限的,但為社會服務是無止境的。」陸仁平說,無償獻血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體現,他的願望是通過自己和隊友們的努力,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無償獻血、參與志願服務,讓世界充滿愛。
在陸仁平的影響下,他的妻子和兒子也積極參加無償獻血奉獻愛心。迄今為止,全家無償獻血164次,陸仁平連續6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成為全國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終身榮譽獎獲得者。陸仁平家庭今年也被表彰為鹽城市文明家庭。
▲陸仁平帶領文明家庭成員、志願者宣誓支持創文,參與創文,帶頭髮揮示範作用(資料圖)
點滴小事,匯成愛河涓涓;平常歲月,譜寫不凡人生。在「5·15國際家庭日」,鹽城市第三屆文明家庭、第五屆最美家庭頒獎禮上,包括陸仁平家庭在內受表彰的20戶文明家庭、20戶最美家庭標兵戶中,有扶貧助困、熱心公益、奉獻社會的友善之家,有抗擊疫情、愛崗敬業、守正創新的奮鬥之家,有尊老愛幼、互敬互愛、弘揚美德的新風之家……他們以最樸素的方式詮釋著孝道的真諦、愛情的忠貞、美德的傳承,用無聲的行動助推著文明的進程,以幸福美滿的「小家」匯聚成向上向善的「大家」。
▲戴莊路紫薇花園圍牆
城市是我家,愛護靠大家。我市堅持線上線下齊發力,運用多種載體深入開展文明宣傳,傳遞著道德正能量,滋潤著每個人的心靈,滋養著城市氣韻。市民既是文明城市創建的「受益者」,更是「踐行者」。大家踴躍參與,讓創建更接地氣。比如,城市文明觀察團成員,積極開展觀察、宣講、體驗等活動,為創建貢獻力量。「市民朋友,要注意機動車斑馬線前禮讓行人,騎電動車自覺戴頭盔……」11月17日,市文明創建巡訪團觀察員和志願者等一行,來到市區主要交通路口,開展「安全守護,文明出行,禮讓斑馬線」主題活動,受到市民歡迎。活動現場,觀察員以交通法律法規和市民認知讀本內容,開展「哪些出行陋習是違反法律法規」的普法宣傳,鞏固鹽城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進一步提升文明交通秩序。
市文明創建巡訪團團長肖兆玉表示,文明交通是城市形象的名片,城市文明的標誌,大家要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做文明有禮的鹽城人。「讓我們每個人都從身邊小事做起,身體力行傳播文明,用自身的文明行為影響身邊的親戚朋友,帶動身邊的人加入傳播文明的隊伍,做到人人參與文明創建、人人支持常態長效,確保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永不止步。」
作為省人民監督員、市人大立法諮詢專家、市文明創建巡訪團團長,連日來,肖兆玉帶領市文明創建觀察員,開展以「文明創建常態化,鞏固成果再提升」為主題的巡訪活動。11月4日,他們來到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巡訪,一行人走進該區各主次幹道、交通路口、居民小區、建築工地、酒店、公園、商場等地,現場巡訪指導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常態化工作。在天山路與世紀大道路口、天山路沿線和希望大道與世紀大道路口,道路整潔美觀、公益廣告醒目可見,騎電動車的行人自覺佩戴頭盔,遵守交通規則。巡訪團一行高度評價該區推進交通管理「路長制」做法,認為該舉措對常態長效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功不可沒。
▲肖兆玉帶領市文明創建巡訪團在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展巡訪(資料圖)
我市牢固確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工作導向,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創文工作的衡量標準,受到了人民群眾的歡迎和肯定,廣大市民支持創建、參與創建的熱情高漲。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各類創建主體也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全市各類「好人」、志願者,各級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深入開展精神文明教育,主動加入所在街鎮、村居的防護網絡,為防疫宣傳、募集物資、志願服務等出資出力,引導萬千家庭築起抗擊疫情的牢固防線。
▲衛生運動志願者服務
「老王啊,邵樹蘭和王東寧今天體溫是多高呀?」「不高不高,都正常。」「咳嗽嗎?」「不咳。」「一發現高燒、咳嗽要告訴我或者去永豐衛生院。」這是今年春節期間省文明家庭成員、「中國好人」吳登清與新興鎮「雙殘戶」王從廣的一段對話。對話剛結束,吳登清的妻子王霞,又撥通王從廣微信,教他怎樣對衣物消毒,並通過微信給他轉了500元防控護理費。疫情發生後,吳登清家庭向周邊居民、路人及快遞小哥贈送了500餘只口罩並發放200多份防疫宣傳材料。
吳登清還是市文明出行體驗團團長,他經常放棄休息,帶領志願者觀察員體驗無障礙出行。吳登清表示,對於殘疾人、老年人等社會群體而言,擁有良好的無障礙出行環境,是他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現實需求。「在文明城市創建中,鹽城無障礙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精細化、精準化服務水平越來越高,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城市的文明。」
▲吳登清帶領志願者觀察員體驗無障礙出行(資料圖)
今年以來,我市以推動《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精神落地落實為重點,以「厚德鹽城」建設為載體,不斷創新工作手段,拓展平臺載體,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各項工作。公民道德建設正在時代浪潮裡凝聚起澎湃精神之力,為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鹽城高質量發展走在蘇北蘇中前列提供堅實的精神支撐和強大的道德力量。
▲BRT站臺公益廣告
文明城市的氣質,不僅在於「顏值」,更體現在「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城市溫度。近年來,全市各地民間公益團體蓬勃發展,爭做志願者成為一種新時尚。借著文明創建的東風,我市大力推進志願服務向基層延伸,讓文明之風吹遍每一個角落,溫暖每一位市民。
勿以善小而不為,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城市文明的靈魂。21年為空巢老人義務跑腿買菜的小區門衛季洪球;26年捐助20餘萬元幫老扶幼的陸春鑾;連續多年關愛特殊家庭孩子的「彩虹媽媽」唐慧;砸開生命通道救出火場被困母女3人的好鄰居王海彥……在這座有愛的城市裡,道德典型、身邊好人不斷湧現。創文沒有局外人,只有全民參與,城市才能越來越文明。
厚德鹽城,最美是人。「愛、敬、誠、善」,正日益成為800萬鹽阜人民的鮮明特質。道德領域先進模範不斷湧現,樹立起一座座閃亮的精神坐標。
一群好人,滿城春風。今年以來,全市先後推選「鹽城好人」43人(組),其中在抗疫一線推選「鹽城好人」29人(組),23人(組)當選「江蘇好人」,5人當選「中國好人」。
如今,一股崇德向善的力量凝聚在鹽城的大街小巷,為幸福鹽城建設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和風氣,助推著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登瀛觀察,致力打造鹽城最具影響力的時政公號!
撰 稿 | 鹽阜大眾報融媒體記者 陸榮春
攝 影 | 鹽阜大眾報融媒體記者 王亞洲 郜野喬
值班主任 | 夏泓泉
原標題:《崇德向善,文明風尚滿鹽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