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訓機構也須「關進籠子」 青島出臺實施意見推動民辦教育有序...

2020-12-26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曲順 青島報導

在職教師不得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培訓費用、不得和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衝突、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為進一步規範青島市校外培訓機構有序發展,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近日,根據國務院、省政府相關文件,經市政府研究同意,青島市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對規範審批登記、規範培訓行為、規範學校辦學、加強監督監管提出了具體要求。

《實施意見》指出,校外培訓機構應依法取得辦學許可證、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後,開展培訓活動。營利性培訓機構在同一區(市)設立分支機構、非營利性培訓機構在同一區(市)設立培訓點,需經所在區(市)教育部門批准。營利性培訓機構跨區(市)設立分支機構的,由所在區(市)教育部門負責審批;跨區(市)分支機構由培訓機構總部所在區(市)和分支機構所在區(市)教育部門共同監管,以分支機構所在區(市)教育部門監管為主。校外培訓機構主動申請終止辦學的,由其審批部門收回辦學許可證並辦理註銷登記;被行政處罰停止招生、吊銷辦學許可證的,實施處罰的教育部門應當將處罰決定函告審批部門。

不得和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衝突 培訓機構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

細化培訓安排。校外培訓機構開展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知識培訓的內容、班次、招生對象、進度、上課時間等須向所在區(市)教育部門備案並向社會公布;培訓內容不得超出相應的國家課程標準,培訓班次必須與招生對象所處年級相匹配,培訓進度不得超過所在區(市)中小學同期進度。校外培訓機構培訓時間不得和當地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衝突,每天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嚴禁組織舉辦中小學生學科類等級考試、競賽及進行排名。(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各區、市政府)

踐行誠實守信。校外培訓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將招生簡章和招生廣告備案並向社會公布,自覺接受監督。認真履行服務承諾,確保培訓內容與宣傳內容相一致。大力推行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明確當事人雙方責、權、利關係。

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培訓費用

加強財務資產管理。探索通過建立學雜費專用帳戶、嚴控帳戶最低餘額和大額資金流動等措施,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的監管;適時建立培訓機構資金監管名單公布制度,教育部門定期在網站公布納入資金監管範疇的校外培訓機構。嚴格執行國家關於財務與資產管理的相關規定,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培訓費用,收費項目及標準應當向社會公布,並接受有關部門監督。校外培訓機構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商業慣例向消費者出具發票等購貨憑證或服務單據,如實申報納稅;消費者索要發票等購貨憑證或服務單據的,校外培訓機構必須出具。對於培訓對象未完成的培訓課程,有關退費事宜嚴格按雙方合同約定以及相關法律規定辦理。

規範學校辦學 在職教師不得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

公辦中小學校不得舉辦或參與舉辦校外培訓機構的培訓活動。堅決禁止公辦中小學校與校外培訓機構聯合招生,堅決查處將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掛鈎的行為。在職教師不得從事課外有償補課,不得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中小學校及教師不得以任何形式誘導、逼迫學生參加校外輔導培訓,不得以任何形式為校外培訓機構宣傳。加強家校共育,促進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成才觀念,利用家長學校等形式,向家長宣講有關培訓機構的政策要求。

開展「黑名單」「白名單」制度加強監督監管

健全監管機制。區(市)政府是本行政區域內校外培訓機構管理的責任主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校外培訓機構的統籌管理,要建立健全監管責任體系和工作協調機制,完善日常監督制度。教育部門重點做好培訓內容、培訓班次、招生對象、教師資格及培訓行為等監管工作;市場監管部門重點做好收費、廣告宣傳、反壟斷、食品安全等監管工作;公安、應急、衛生健康、消防等部門和單位重點做好安全、消防、衛生條件保障等監管工作。

公布黑白名單。全面推行白名單制度,在政府網站公布已審批登記校外培訓機構的名單及主要信息,並根據日常監管和年檢、年度報告公示情況適時更新。根據校外培訓機構的設置和管理要求,建立負面清單。對已經審批登記,但有負面清單所列行為的校外培訓機構,應當及時將其從白名單中清除,並列入黑名單;對未經批准登記、違法違規舉辦的校外培訓機構,予以嚴肅查處並列入黑名單。將黑名單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按有關規定實施聯合懲戒。

嚴肅督導問責。將校外培訓機構治理規範情況作為教育督導重要評估內容,評估結果列入對各級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職責的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問責機制,對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人民群眾反映特別強烈的區(市)及相關責任人將嚴肅問責。規範治理校外培訓機構及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不力的區(市),不得申報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認定;已經通過認定的,下發專項督導通知書,限期整改。

記者了解到,青島市教育局高度重視民辦教育培訓行業發展,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規範與支持並舉,提高監管服務效能,推動民辦教育培訓行業健康規範發展。注重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引導培訓機構增強社會責任擔當,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依託市民辦教育協會,建設全省首個民辦教育智能管理服務平臺。同時,在管理服務平臺公布機構年檢合格名單和違法辦學名單,為市民選取合法、合適的培訓機構提供保障。2019年檢學校2413所。其中,年檢合格學校2211所,責令整改和停止辦學等202所,相關名單已經教育政務網站、民辦教育智能管理服務平臺向社會公布。

下一步,青島市教育局將積極作為,從行業準入、資金監管、聯合執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營造良好的民辦教育培訓生態。

相關焦點

  • 課程表要向教育部門備案!青島市教育局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8日訊 為進一步規範我市校外培訓機構有序發展,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12月18日下午,市教育局印發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實施意見。
  • 寧波教育出臺新規規範民辦學校、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
    記者今天獲悉,寧波市教育局正式出臺《關於進一步規範民辦中小學(幼兒園)設立審批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審批管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規範民辦學校、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審批與管理工作。  民辦學校、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誰來批?  屬地審批,納入當地事業發展規劃。
  • 青島規範校外培訓機構 嚴禁公辦中小學與其聯合招生
    原標題:島城給校外輔導班戴上「金箍」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12月16日,青島市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有序發展,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培訓費用。
  • 海南幫扶民辦幼兒園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渡難關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曉惠)日前,海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民辦幼兒園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幫扶工作的通知》,明確將通過加大穩崗支持、降低運營成本、減輕稅費負擔等方式,支持民辦幼兒園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渡難關。
  • 西海岸新區實施三項工程推動民辦教育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不斷創新民辦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堅持扶持、規範與監管並舉,進一步調動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的積極性,推動民辦教育呈現出多元共進、提質促優的良好趨勢。目前,全區共有民辦學校(教育機構)482所,其中學歷教育學校17所,在校生5萬餘人;非學歷教育機構465所,年培訓近10萬人次。
  • 校外線上培訓意見出臺 大批公立學校兼職老師將不再續約在線教育機構
    據中國之聲報導,有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超2300億元,同比增長21.07%,從學前教育到高中畢業,在線教育全覆蓋,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歡迎。不過,線上教育也有不少「成長中的煩惱」,規範校外線上培訓,也成為鞏固校外培訓治理成果的必然要求。
  • 青島規範校外培訓
    語數外等學科培訓需先備案培訓進度不得超過學校同期進度為進一步規範青島市校外培訓機構有序發展,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日前,青島市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校外培訓機構應依法取得辦學許可證、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後,開展培訓活動。營利性培訓機構在同一區(市)設立分支機構、非營利性培訓機構在同一區(市)設立培訓點,需經所在區(市)教育部門批准。
  • 廣州民辦幼兒園和教育培訓機構幫扶政策出臺
    為貫徹落實《中共廣州市委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若干措施〉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做好廣州民辦幼兒園、低收費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和教育培訓機構的幫扶工作,經市人民政府同意,廣州市教育局出臺了《關於切實做好疫情期間民辦幼兒園、教育培訓機構和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幫扶工作的通知》等優惠政策。
  • 青島發文!校外培訓班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個月費用
    12月16日,青島市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有序發展,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
  • 教育部:有效解決「三點半」難題 摸排整治40萬所校外培訓機構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第四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十三五」期間,學生過重學業負擔得到有效緩解。重點整治無證無照、超前超標培訓、違規收費、虛假宣傳等問題,摸排整治了40萬所校外培訓機構。
  • 畢節印發文化教育類民辦培訓機構設置標準,請收藏
    附件畢節市文化教育類民辦培訓機構設置標準(試行)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81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80號)要求,根據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民辦學校分類登記實施細則》《貴州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工商局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的通知》(黔教基發〔2018〕74號)、《省教育廳等五部門關於印發<貴州省民辦學校分類審批登記及監督管理實施辦法
  • 教育部:「十三五」期間摸排整治40萬所校外培訓機構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十三五」期間,重點整治無證無照、超標超前培訓、違規收費、虛假宣傳等問題,摸排整治了40萬所校外培訓機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大力推進「公民同招」改革,全面建立公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一視同仁、互不享有特權的招生入學機制,促進了公民辦學校公平發展,有效緩解了擇校熱和家長焦慮,推動民辦學校從「搶好生源」向「教好學生」的轉變,大力營造良好教育生態。
  • 杭州市教育局最新通知:全市校外培訓機構做好復工複課準備
    剛剛,杭州市教育局發布《杭州市校外培訓機構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推進復工複課工作方案》,校外培訓機構複課正式提上日程。值得注意的是,此處所指的校外培訓機構,是經教育行政部門許可,並在民政部門或市場監管部門、機構編制部門登記註冊的文化教育類校外培訓機構。
  • 重慶市徵求校外線上培訓備案實施細則(試行)徵求意見稿的通知
    重慶市校外線上培訓備案實施細則(試行)(徵求意見稿)為落實《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總體部署和工作要求,結合重慶市實際,制定本細則。一、備案審查對象在重慶市取得ICP備案,面向中小學生、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全部或部分線上方式)實施的學科類校外線上培訓。中小學生是指重慶市各類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普通高中、中職學校的在校學生(不含幼兒園、高職、本科及以上層次教育的學生)。
  • 「大咖」雲集大帝教育:解讀民辦培訓教育分類管理改革政策法規
    華龍網10月22日16時35分訊(楊雪鶯)2018年,是教育部組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之年,也是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頒布實施之年。這些政策和要求究竟給民辦教育界釋放了什麼樣的信號?在重慶落實落地有哪些新要求、新標準、新舉措?對未來的民辦培訓教育發展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 濟南市教育局關於強化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屬地管理的意見
    濟教成字〔2015〕2號各縣(市)區教育(教體、成教)局,高新區社會事務局,市屬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  為促進我市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山東省教育廳關於民辦教育強化屬地管理健全規章規範的意見
  • 泉州開展行動專項治理無證幼兒園和校外培訓機構
    15日,泉州市教育局印發通知,決定從即日起,在全市開展無證幼兒園和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攻堅行動,並納入全市教育系統學校安全攻堅行動。  通知要求,按照屬地負責、疏堵結合、穩定有序的原則,開展無證幼兒園和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全面規範無證幼兒園和校外培訓機構的辦學行為。
  • 校外培訓機構收費時長有限制 英孚少兒英語還按一年收
    信網12月24日訊 12月16日,青島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除了再次強調校外培訓機構要依法取得辦學許可證,嚴禁組織舉辦中小學生學科類等級考試,在職教師不得從事課外有償補課等內容外,還要求培訓機構每天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培訓費用。
  • 青島又一批校外培訓機構被曝光!(名單)
    為給孩子報個靠譜的校外輔導班,  家長們可是要費不少心思,  因為「陷阱」實在是太多……  近日,  市北區、李滄區新一批不合格  校外培訓機構名單公布!  家長們可要睜大眼睛看清楚,  別掉入這些機構的「陷阱」裡!  又一批校外培訓機構被曝光!  11月20日,  市北區教育和體育局發布  連續兩年年檢不合格民辦培訓學校名單。
  • 2020年青島教育成績單出爐 今年還有這20件大事發生
    青島新聞網12月18日訊(記者 韓彤彤)今年,青島市教育局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統籌做好學校疫情防控和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工作,全市教育事業保持健康有序發展。組織開展學習輔導、心理疏導、入學政策優待等六項教育關愛特別行動,對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貧困家庭、留守兒童等出政策送溫暖。出臺落實民辦學校、幼兒園扶持政策,指導1200餘家教育培訓機構,先後減免社保260萬元、稅金377萬元,為民辦培訓機構恢復正常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積極協調職業院校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為海爾、海信、一汽解放、中車等大企業提供5000多名學生返崗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