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陳振濂:小學語文應先教橫豎撇捺 再教拼音

2021-01-14 浙江在線

2017-03-08 21:53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丁謹之

「約採訪的簡訊,你用的輸入法是拼音還是筆畫?」採訪剛開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振濂便反客為主,率先發問。

 「是拼音。」聽完記者的回答,他有些沮喪,更有些憂慮。「再經歷幾代人,中國人還會寫漢字嗎?」

2017年,已是陳振濂持續第5年提交有關漢字保護的建議。每年「兩會時間」,陳振濂都會「暫別」書法家的身份,不再從審美的角度審視漢字書寫,轉而聚焦漢字傳承的問題。

今年,他最關注的是網際網路時代下漢字教育的起點。「我認為,小學語文應該先教漢字書寫,等三、四年級再教拼音。」陳振濂說。

橫豎撇捺與拼音字母的教學先後,有那麼重要嗎?「這很重要!」陳振濂解釋,當孩子掌握拼音字母後,就會對鍵盤敲擊與拼打產生依賴,不願再回到筆順書寫。

陳振濂告訴記者,關注漢字書寫的傳承,始於生活中的偶然發現。一次在大學食堂裡,他看見學生一隻手拿著餐盤,另一隻手則抓著手機「盲打」發信息。「當我發現,年輕人使用拼音輸入已達到『盲打』程度,但卻常常提筆忘字時,猛地意識到他們對字母的依賴度已超過了預想,漢字書寫正面臨危機。」

儘管陳振濂堅持漢字教育需「筆畫先行」,但他對拼音並非持全盤否定的態度。「拼音,在普及普通話和『掃盲』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但過去的『文盲』只是缺乏將語言與文字一一對應的能力,一旦藉助拼音學會了閱讀,他們的語言能力就會迅速轉向書寫能力,拼音也就『功成身退』了。」陳振濂強調,當時,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尚未問世,拼音除注音外,並沒有其他使用功能,但在網際網路時代,一切已大不相同。

中國人在面對進入網際網路的路徑選擇時,現有的漢語拼音系統與字母鍵盤不費吹灰之力地實現了「無縫對接」。因此,通過由abcd英文字母組成的拼音來輸入漢字,已成為絕大多數年輕人的選擇。「結局就是,『形』的漢字,異變成『音』的漢字;點畫撇捺的筆順間架變成了ABCD標音字母;書寫變成了拼寫。」

陳振濂說,這種改變不僅是輸入法的改變,而且是認知方式的改變:中國孩子頭腦裡植入的概念,不再是中國的字形立場,而變成了西方的字母視角。「漢字是意音文字,不是拼音文字。拼寫漢字是對漢字的『閹割』,不僅將使我們丟失識文斷字的傳統文化傳承方式,國家的文化安全也將受到威脅。」

2017年1月發布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要求在2025年基本形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的既定目標。無論是回答「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問題,還是直面揭示和堅守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堅定和增強「文化自信」的時代課題,陳振濂認為,「保衛漢字文化,是最直接的切入口和抓手」。

「我們有不斷改進的五筆、二筆、倉頡輸入法,還有先進的語音辨識系統,通過傳統的橫豎撇捺,照樣可以滿足擁抱網際網路的現實需求。」因此,陳振濂建議,教育部門在小學課程設置中,堅持以「漢字為本」,讓孩子用漢字打開中華文化的大門,不能以漢語拼音替代漢字書寫。

「有人說,對於兒童來說,學拼音或許更容易,也更快一些。但我覺得,更應目光長遠。為確保文化基因得到穩定傳承,寧可讓孩子晚一年學會自由表達。」回望堙沒在歷史長河中的埃及文明,陳振濂表示會繼續在這次人代會上,為保護漢字發聲呼籲:「漢字不滅,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1488981196000

相關焦點

  • 陳振濂|你用的輸入法是拼音還是筆畫?
    採訪剛開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振濂便反客為主,率先發問:「你用的輸入法是拼音還是筆畫?」
  • 翰墨飄香潤學海,橫豎撇捺自成舟
    學習漢語拼音是學好語文的基礎
  • 漢字教育 筆畫先行丨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振濂
    採訪剛開始,記者還沒提問,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振濂先提了這個問題。  「是拼音。」聽完記者的回答,他有些失望,更多的是憂慮:「再經歷幾代人,中國人還會寫漢字嗎?」2017年,已是陳振濂代表連續第五年提交有關漢字保護的建議。每年全國兩會,他都不再從審美的角度審視漢字書寫,轉而聚焦漢字傳承。
  • 浙江人大代表疾呼——傳承弘揚書寫文化
    長此以往,只會拼音和鍵盤輸入,不會正確書寫,這是當下我們亟須直面的問題。」今天上午,在浙江代表團第一小組討論現場,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振濂代表「倡導漢字書寫的全民運動,確保國家文化安全」的發言,引發代表們的共鳴。  陳振濂代表說,漢字的存在,既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堅強保障,又是我們擁有對自身民族歸屬感和文化認同感的前提。
  • 小學語文:一年級26個拼音字母表讀法,教孩子學拼音的最好方法!
    在小學階段抓好基礎很關鍵,特別是語數外這三大科。小學語文的重要基礎,便非要屬漢語拼音、漢字字形字音的考核。但是,值得注意一點的是,剛剛步入小學的很多小同學都覺得拼音學不懂!相信輔導過小同學的家長知道,孩子經常會在拼音這塊栽跟頭。
  • 幼兒園不準教拼音,小學必須會拼音,家長太難
    教育局明確規定幼兒園不允許教拼音,小學也必須從頭開始教拼音不能快速帶過。但是拼音有63個,每天孩子們的語文課也是固定的,小學課程安排兩個月的時間把拼音全部教完,進度不會因為某些孩子們沒有學過而減慢,並且現在的一年級語文教材,對傳統的拼音教學方式又進行了重大改革,不是把拼音單獨列出來學,而是隨文識字,把拼音穿插其中。這種教學方式,學過拼音的孩子能學得很快,但如果沒有基礎就會跟不上,即使幼兒園裡再優秀,上學後別人懂的他不懂,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
  • 鍥齋對話丨對話·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陳振濂
    2017年3月10日,陳振濂先生於參會間隙接受了《中國書法報》的採訪,與中國書法報社社長、總編輯李世俊就相關問題展開討論。陳振濂,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協副主席。陳振濂先生是全國人大代表,同時也是一名書法家、書法工作組織者,擔負著繼承弘揚中華傳統書法文化的重任,對於中華傳統文化與書法的關係、書法與漢字的關係等議題有著獨到而深刻的見解。
  • 教孩子拼音、漢字教到懷疑人生?家長經歷的這些痛苦,你中招了嗎
    先不說英語、數學,單語文一科目,就讓很多家有幼崽的父母們苦不堪言。這痛苦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孩子學的我都懂,就是不會教;二是無論怎麼教,孩子就是聽不懂。其實啊,這也不怪家長們,主要現在孩子的語文與我們小時候的語文有差別,而且內容也在不停變化。今天魚sir要來分析的就是語文學習方面的變化。
  • 小學一年級,半個月教完拼音,不到一個月寫作文?!家長:有多少學校零...
    我們先來解答不少家長中流傳的留言。 1 現在小學不教拼音了? 不少家長「聽說」:現在小學都不教拼音了,直接識字。
  • 今後長沙小學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新教材來了,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8月24日,長沙,今年開始使用的小學一年級新版語文教材(左)與舊版語文教材對比。圖/記者楊旭新生入學,領書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小學一年級新生和初一新生(七年級)啟用了5本全新的教材,其中變化最大的是語文教材。
  • 小學語文: 一年級語文讀拼音寫漢字練習,孩子學學拼音夠用了
    當小同學初入小學學習語文,首先接觸的便是漢語拼音。學習好漢語拼音對於小同學以後學習語文有很大影響,漢語拼音是學習語文的基礎。大熊提醒,面對一年級的小學生,請老師、家長一定要講得通俗易懂。一年級的語文課是以識字為主的,學的字,詞都是常用的,淺顯易懂的。
  • 深圳幼兒園不再教小學知識!小學一年級二周能學會拼音嗎?
    可是近日有深圳家長含淚提醒毫無基礎的小一家長趕緊送孩子去輔導班,拼音二周就結束,沒有基礎想熟練掌握太難啦……您認為幼兒園不教小學知識的做法值得推廣嗎?小學一年級二周能學會拼音嗎?有深圳家長堅決支持幼兒園這種做法:表態「坐標深圳。
  • 漢語拼音,幼兒園「不能教」,小學「一帶而過」,家長有苦難言
    再過幾個月,一批幼兒園大班的寶寶們就要步入小學了,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小學生了。該不該讓孩子提前學習漢語拼音和簡單的數學,讓很多家長猶豫又犯難。同事琳琳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7歲的兒子上一年級半年多了,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成績都不是很理想。
  • 「吞」字起筆是「橫」是「撇」?字典教參打架,溫主編回復惹爭議
    眾所周知,在所有的基礎學科中,語文教學是重中之重,而小學語文教學又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特別是漢字的書寫又是基礎中的基礎,每一筆每一畫都要準確,不能模稜兩可。有一網友發現「吞」字的第一筆是「橫」還是「撇」,教參和字典明顯不同,而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的解答更是惹得網友爭議不斷。
  • 小學語文:一年級漢語拼音分類練習,教學拼音的最佳練習方式法!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報告告訴我們,一年級小同學注意力只能保持20分鐘左右,這個時間段需要家長在家指導孩子學習時,需要遵循小同學的心理特點,採取各種有效方法,巧妙地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拼音教學中。很多家長經常說,大熊老師出題不對,小同學很多字不識,如何做那麼多題?
  • 【教育】滬小學一年級怎麼學拼音?50課時集中教,方法多樣
    一起來看看老師們都會用什麼方法教拼音吧!---✄-在上海家長扎堆的一些網絡社區裡,每到幼升小的時候,就流傳著關於小學拼音教學的各種說法——■ 傳言一:老師不教拼音,拼音全靠孩子自學■ 傳言二:老師不集中教拼音,零基礎跟不上■ 傳言三:老師不教拼音,但考試要考拼音然而,這些傳言均不屬實!
  • 「先識字」和「先學拼音」的孩子,上小學後差距很大,有3點不同
    不過,現行的「部編本」語文教科書中將拼音和識字的順序做了調整,變成了先識字、後學拼音。不過,雖然小學的課本改了,但幼升小的時候孩子多多少少還是要提前學一點的,所以很多家長都在考慮,是按照原來的方法先教識字還是按照現行的標準先教孩子拼音?
  • 老師教拼音引爭議 師範大學副教授:這種讀法是字母表的正確讀法
    夏老師表示,由於現在的小學生學拼音與學英語幾乎是同一時間進行,學生很容易把兩種語言的大小寫和讀音弄混,「如果再加上視頻裡的那套讀音,學生就更容易混淆,並不利於小學階段的學生掌握知識點。」而市民趙女士卻能流利地用視頻中的發音熟背26個拼音字母,「小時候我父親教我的,同學聽到我說的這個都會哈哈大笑。父親說這是他上小學時老師教他的,他的老師估計現在都得八九十歲了。」長春師範大學副教授——這種讀法為「名稱音」是字母表的正確讀法3月17日下午,記者聯繫到了長春師範大學初教學院中文教研室副教授李煒。李煒稱視頻中女老師的讀法是漢語拼音字母表的讀法。
  • 上海教委副主任澄清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方式變了
    人民網北京9月6日電(歐興榮)有上海家長擔心新學期一年級推行的「零起點」教學不教拼音,孩子跟不上教學進度,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賈煒日前澄清說,這是個誤解,「零起點」教學不是不教拼音,而是方式變了,由以前的「集中教」變為「隨文教」。  賈煒說,以前教拼音都是「集中教」,不認字,現在叫「隨文教」,這樣比較符合孩子的特點。
  • 小學生到底應學習並掌握哪些拼音知識
    學術界、理論界、教育界等各界有專家認為小學生不適宜教學較深的漢語拼音知識,但也沒有對小學教育階段應教學漢語拼音知識提出較為完善的教學方案。目前,小學拼音教學實踐發展62周年,僅僅只有小學一年級的漢語拼音知識教學方案。漢語拼音教學活動基本上集中在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此後就再無有關拼音的教學活動。這顯然是受到了這一觀點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