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難道要放棄摩託車來支持深澳電廠

2021-02-18 U臺說

深澳電廠舊址及周遭地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在政論節目向新北市開砲,指新北市的摩託車有二一八萬輛,廢氣汙染絕對超過深澳電廠的排放。蔡政府用這種方式來捍衛深澳電廠,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以陳菊的邏輯,難道那兩百多萬個摩託車騎士都應該放棄自己的交通工具,來支持民進黨在深澳興建燃煤電廠?

 

陳菊究竟以何身分發表這種言論,也很讓人困惑。就在前一夜,才傳出她答應出任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的競選總部主委;次日她就大剌剌地拿摩託車數為由,強調深澳電廠興建的必要性。如此,不僅把黨政不分推到極致,也顯示了民進黨的大膽鴨霸無底線。

 

問題是,如此逆著民意風向硬幹,真有助於拉抬蘇貞昌的選情嗎?再說,陳菊曾任十一年市長的高雄市,機車數量同樣高達兩百萬輛,又是什麼光榮數字?事實上,新北人口足足比高雄多了一百廿萬人,陳菊拿機車數來嗆新北,根本就挑錯重點。再說,深澳電廠的空汙將遠及北臺灣六、七個縣市,蔡政府不回應民眾的集體焦慮,卻把問題攪成選戰刀槍彈藥來發射,未免太算計。

 

深澳電廠興建計畫引發北臺灣各縣市的抗議,環保署環評會議日前以幾近全然不信任的附帶補件決議,裁定深澳電廠「走完環評程序」。「走完程序」是否等同環評過關,無人能解;但全案留下太多的環評疑點,就算強行動工興建,未來也恐將步上核四廠完工卻無法運轉的後塵。

 

深澳電廠環評爭議大致可分三個部分:其一,是老廠拆除重建的陸域部分,這部分的問題較小。其二,是在海域增建的部分爭議頗多,新增運煤港對海域的影響先前未做調查,可能破壞當地生態及珊瑚礁,但相關資料卻近乎空白,經濟部和臺電在環評會上一直在搪塞。其三,是空汙擴散的部分,新北委託中興大學教授莊秉潔所做的模擬評估,其汙染值是臺電所做評估的三倍以上,且以宜蘭桃園受害最為嚴重。這點,政府卻始終提不出有助消除疑慮的說明,經濟部和臺電一直以開發單位的立場強勢凌壓環評,毫不掩飾。

 

除此之外,專長地質、考古的專家也在環評會上提出幾項提醒。例如,一八六七年基隆曾發生大海嘯,影響及於瑞芳番仔澳、深澳海域及陸域;而這兩區海域的彎岬、內灣地形對海嘯有加乘及擴張效應,增加致災能力,但經濟部的簡報對此卻隻字未提。

 

進一步看,大氣及地形環境的不利因素,也讓深澳電廠對周遭地區——尤其臺北市的空汙影響加劇,經濟部也未提。專家指出,深澳電廠緊鄰基隆河谷,運轉後的空汙必然循較低的河道灌進臺北市,這是地質學上有名的「河谷效應」。臺北盆地的東北角因基隆河的缺口,風速升級,深澳電廠空汙勢必因擠壓、加速,產生「直灌」臺北盆地的效應。簡言之,深澳電廠點火後,空汙經由基隆河谷直送臺北,更將循大漢溪谷直上石門水庫集水區,甚至到達臺北盆地邊緣的新竹高海拔山區。這些遭深澳空汙波及的區域,居民無論騎不騎機車,都難逃其殃。

 

臺灣北部特有的風場環境,冬季四個月的東北季風會沿著地形缺口往陸地灌,基隆河谷正是主要通道之一。影響所及,深澳電廠的空汙將產生「快遞」臺北盆地的效應,並外溢波及新北、基隆。即使四月以後改吹東風,越過東北角的風會循地形左後轉彎,直灌基隆河谷,強闖臺北盆地。深澳電廠是易於輸送空汙的位址,環評不能毫無考量。

 

深澳電廠「走完程序」是一回事,但諸多懸疑沒有解決則是另一回事,包括空汙、海嘯、風場等重大變動因子,政府仍必須清楚交代。如果蔡政府擺明不顧民意就是要硬建,就如陳菊說出那種指鹿為馬的話,那麼,民眾就只能用選票來阻止這場噩夢了。

相關焦點

  • 賴清德救選情 宣布深澳電廠停建、中火燃煤退場│聯合報臺商版1013曬新聞
    行政院長賴清德(左)昨天宣布停止興建深澳電廠與中火燃煤退場二項政策,被在野黨解讀是要搶救新北及中市長選情。對於深澳電廠政策急轉彎,國民黨及黨團一致砲轟。國民黨批評,民進黨政府從三月提出深澳一定要蓋、九月又說有存在必要,還說深澳是「乾淨的煤」,如今政策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為了選舉自我打臉、把能源政策當兒戲,要求賴清德對民眾道歉。2.能源政策轉型 2025年燃氣發電將逾5成
  • 評論│這樣愛臺灣?蔡政府棄深澳如敝屣!
    圖/瑞芳區公所提供 曾經成為朝野選戰攻防焦點的深澳電廠,蔡政府上月以「觀塘換深澳」宣布停建,以圖挽回新北市長選情。但電廠議題退場迄今已一個月,蔡政府從中央到地方候選人對於深澳的未來願景全然未置一語,甚至還冷言冷語回應對手追問。這顯示,在蔡政府眼中,深澳只剩下「蓋電廠」的價值,不蓋電廠也就棄之如敝屣。
  • 學者推估:深澳電廠空汙 15年致576死│聯合報臺商版0912曬新聞
    臺大公衛學院長詹長權(中)、副教授林先和(左)和中興大學工學院副院長莊秉潔等人,昨呼籲政府應立刻撤回深澳案。記者曾吉松/攝影環團與學者進行研究,完成首份深澳燃煤電廠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推估,深澳燃煤電廠營運十五年後,排放的細懸浮微粒PM2.5對全臺空品都有負面危害;推估二○二五年營運後至二○四○年,全臺將有五七六人的死亡,可歸咎於深澳廠產生的PM2.5。該報告由綠色和平組織與臺大公共衛生學院、中興大學工學院共同進行。
  • 深澳燃煤電廠環評過關 環團代表當場氣哭│聯合報臺商版0315曬新聞
    深澳燃煤電廠環評過關 環團代表當場氣哭且大臺北民眾在不知情狀況下,身邊竟要多一座電廠,「不可思議,環評大會竟不是專業論述的地方,都是演戲」。現場多個環團代表被氣哭。 2. 深澳電廠若商轉…「宜桃空汙 恐比新北嚴重」新北市環保局委託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進行深澳電廠燃煤汙染模擬,發現PM2.5日平均增量竟是臺電環境差異分析報告書中模擬值的三倍以上,桃園市、新竹縣和宜蘭縣竟也在高影響範圍,且宜蘭及桃園受害最深,汙染比新北嚴重。
  • 評論│看蔡政府如何野蠻推動能源轉型
    環差專家小組會議以接收站將破壞當地藻礁生態為由,兩個月前已退回該計畫;但蔡政府堅持要推,多位官員近日已表態本月將一舉通過計畫。其結果,恐只剩「蠻幹」一途。 兩年多來,蔡總統的能源轉型政策不斷遭到各方質疑和挑戰。去年夏天和平電廠的電塔倒塌與八一五大潭電廠維修失誤造成的連串停電風波,使其計畫可行性愈顯脆弱。
  • 評論│發電成問題,卻要賤賣核四燃料棒
    臺電發言人徐造華就比較誠實,他說:「一○六年立法院就有決議,要求一○九年前燃料棒一定要外運,二○二五非核家園是政府政策,燃料棒勢必得處理,臺電會依照立院決議辦理。」所以,燃料外運從來不是經濟考量,而是政治考量!徐造華說:「燃料棒運出後,核四就不可能重啟。」顯示燃料外運目的,是民進黨政府要拔除核四重啟的希望!
  • 陸客不來 銀聯卡消費蒸發528億│聯合報臺商版0925曬新聞
    反深澳會長不爽被拍肚 蘇貞昌道歉反深澳燃煤電廠自救會會長陳志強日前遞交陳情書時,被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拍肚子,陳志強指控蘇態度差,影片曝光後引發爭議,蘇貞昌發聲明致歉。圖/取自陳志強提供影片深澳燃煤電廠議題在新北市長選戰發燒,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前天成立瑞芳競選總部,反深澳燃煤電廠自救會會長陳志強遞交陳情書,蘇接下時大力拍陳的肩膀與肚子,陳志強指控蘇態度差,影片曝光後引發爭議,蘇貞昌發聲明致歉。
  • 臺灣露天堆煤 電廠成了超大汙染源│聯合報臺商版0317曬新聞
    記者餘承翰/攝影深澳火力發電廠環評過關,引發在野黨與環保團體反彈。行政院長賴清德昨表示,「深澳電廠用的是乾淨的煤,排汙量與天然氣電廠差不多。」但學者說,沒有「乾淨的煤」這種說法,超超臨界燃煤發電雖然排汙較少,但仍比燃氣發電髒,最高達一百卅八倍,還會排放重金屬、戴奧辛等有毒致癌物。
  • 農工荒 臺灣將開放越印泰菲來度假打工│聯合報臺商版0414曬新聞
    本報資料照片深澳燃煤電廠爭議不斷,電力政策也備受各界議論。政務委員張景森昨天直言,自己雖然不喜歡核電,但反核有一定步驟,「核電廠不是明天就會爆炸,核廢料也不是明天就要處理」,所以要有過渡,訂「二○二五非核家園」是經過仔細計算。
  • Anakin Chan(雪梨):澳媒汙衊華人遊行卻禁評論 言論自由何時再無雙重標準(國粵語)
    雪梨先驅晨報在報道中使用「反香港民主」(Anti-Hong Kong Democracy)這樣的詞來形容了8月17日的「反暴力 撐港警」遊行集會,並以「在場有異見人士被辱罵、恐嚇」以及貼出一名在場臺灣人士「被人鎖喉」的照片來試圖說明此次集會存在「醜陋的對抗行為」。
  • 評論│臺電難辭其咎,但誰能執行不可能的任務?
    少了這九八.五萬瓩的電力,電力供應更捉襟見肘,全臺民眾這個夏天頭殼都要抱咧燒。 核二二號機命運乖舛。二○一六年五月它在大修後重啟,僅併聯發電半小時就跳機,遭立委圍剿要求停機。那次意外,不僅讓核電廠的安全性飽受質疑,也愈發確定了民進黨「非核」的決心。孰料,六百多天之後,民進黨政府因電力短缺,不得不將它重啟。但這次重新併聯,僅維持了一天,便告跳機。
  • 評論│離岸風電:政府作莊的豪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灣的能源政策一直在迷宮中摸索,警報不時響起,政府卻力圖用更多的花招來粉飾太平。中華信評最近發表下半年產業信用展望,「能源政策風險」被列為產業面對的主要風險之一;內政部最近提出公墓開放發展太陽光發電方案,則被網民譏為「請鬼發電」。
  • 楊金龍:促轉決定改就改│聯合報臺商版0316曬新聞
    立委要求署長下臺 深澳燃煤電廠環評通過,關鍵是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投的一票。記者胡經周/攝影深澳電廠環評前晚修正通過,極力反對燃煤發電的新北市政府昨天表示,將從行政和法律途徑救濟,並堅持不再核發新設燃煤許可;宜蘭縣、桃園市、新竹縣也因新北市提出的汙染模擬比臺電報告更嚴重,呼籲重新評估,釐清電廠汙染範圍與程度。
  • 核二2號機 併聯1天就跳機│聯合報臺商版0329曬新聞
    原能會表示,後續要提綜合檢討報告,並經核准後才可再啟動。外界預料,今夏加入發電恐怕有變數。臺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核二二號機周二晚間進行主汽機超速跳脫測試,並於昨天清晨七時廿六分完成發電機第二次併聯,但是在下午約一時廿五分,反應爐功率約百分之廿七,進行後續併聯測試時,反應爐產生保護動作而停機,目前初判是蒸汽旁通閥靈敏度測試調整引起。
  • 評論│把核綠之爭交給人民公投決定吧!
    如果要在二○二五年實現「非核」,以蔡政府的能力,屆時大家面臨的可能是一個欲哭無淚的「缺電」局面;而訂下這個目標的蔡英文,屆時也已不再是總統。到時候,人民要去向誰追討公道?到時候,不論撤換幾個經濟部長或臺電董事長,也填補不了缺電的黑洞。 目前,藍綠政黨仍然在為核電與能源的死結打迷糊仗,互推責任。
  • 評論│沈榮津的保證,能長於他的任期嗎?
    經濟部長沈榮津前天到臺中與盧秀燕市長會面,討論臺中電廠四號機組除役議題,雙方沒有共識。
  • 臺灣「世界球後」戴資穎 全英公開賽再稱霸 │聯合報臺商版0319曬新聞
    行政院長賴清德(中)昨視察林口火力發電廠表示,未來深澳電廠使用的就是與林口電廠相同的超超臨界發電機組與「乾淨的煤」。記者餘承翰/攝影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指深澳電廠使用「乾淨的煤」說法引起質疑,他昨天親帶媒體考察林口電廠,「眼見為憑」。他說,林口電廠使用的就是超超臨界發電機組與乾淨的、有效率的煤,空汙的排放量已達天然氣發電標準。如果民眾還有疑慮,認為電廠裝一套空汙防治設備不夠,深澳可以裝兩套,一定要讓人民安心。
  • 康寧大學申請改回專科│聯合報臺商版1017曬新聞
    對此賴清德回應,目前正反不同意見相當激烈,而且要進入公投程序了。隨後許又問,行政院會按照公投結果修法?賴清德回應,會慎重考量公投結果,並依法參考。5.經部改口:最快兩周撤深澳環評行政院長賴清德上周宣布停建深澳電廠,經濟部長沈榮津前天表示,廢止環評結論需要兩個月走完程序,遭外界擔心是緩兵之計,深澳電廠可能在選後「起死回生」。
  • 評論│賴院長,你該看的薪資數是三萬三
    更遺憾的是,由於他缺乏經濟知識,使他無法做出有效的診斷,所以才會開出「去向老闆要」這樣離譜的巫毒處方。 首先,我們得先幫賴院長上一下統計學的基本課。沒錯,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臺灣勞工平均薪資是四萬八千元,賴清德說的不是假新聞。但是,這裡所指的「勞工」,是包含了企業老闆、政府官員、高薪白領等所有就業人口,把他們的薪資加總計算出的平均所得。
  • 評論│「非核家園」若變「缺電家園」,誰負責?
    蔡政府此舉,是要宣示其「非核家園」的決心,並斷絕核四廠任何啟用的機會。正值供電危機當頭,綠能和天然氣難以接續,而嚴重的空汙又導致燃煤電廠不受歡迎;蔡政府不顧一切把核燃料送走,除了固執不通,更是愚昧至極。試問:一旦「非核家園」變成「缺電家園」,民進黨誰要負責? 論時機,蔡政府在此際將核四燃料棒送走,是極不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