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為悲劇的元帥夫人——浦安修

2021-02-23 黑貓有話說

 

 

浦安修是老資格,祖籍上海嘉定,1918年生於北京,參加過「一二九」運動,1936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去了延安,全國解放後先後任紡織部副司長、輕工業部司長,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文革後擔任過中央紀委委員、全國政協常委,1991年逝世。其實以浦安修的資歷和經歷,這個職務並不高。

 

當然,她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是彭德懷元帥的夫人。可悲的是,她因為這個身份遭受了各種磨難和質疑,晚年的她自己也不以元帥夫人自居。

 

浦安修的一生,從1938年20歲的她成為40歲的彭德懷夫人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是一個悲劇,就是說,她無論怎麼做,怎麼選擇,都是錯的。


 

第一次選擇。廬山會議後,彭德懷罷官。是和彭德懷繼續生活呢,還是和彭德懷離婚呢?

 

1959年廬山會議,彭德懷為民鼓與呼,上了萬言書,被打成「反黨集團」「軍事俱樂部」,罷官去職,謫居京郊掛甲屯。此時的浦安修,擔任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彭德懷成了「反黨集團」頭子,浦安修是黨員領導幹部。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很難理解當時浦安修的壓力有多大。要知道,多少老領導、老上級、老革命,打著「領袖」「中央」「革命」「路線」「主義」等重若千鈞的理由,反覆地給浦安修做工作,要他和反黨頭子彭德懷劃清界限,否則就是為彭德懷「陪綁」「殉葬」。浦安修也是經過黨多年教育的老革命,她心目中,領袖、黨、革命的份量,當然遠遠高於彭德懷,於是浦安修提出了和彭德懷離婚的要求,並正式打了報告(報告層層報到周恩來、鄧小平手裡,周恩來問這事彭德懷 同意嗎?鄧小平說這是家務事,我不管。這樣,浦安修到底和彭德懷離婚沒離婚,也是一筆糊塗帳)。

但時過境遷,彭德懷被平反,恢復「彭大將軍」的榮譽後,又是老領導、老上級、老同事,用「道德」「情分」「忠誠」等,來指責浦安修,認為她不應該在彭老總深處逆境時離他而去。

 

不離婚錯,離婚也錯,指責她的,是同一撥人,代表同一個組織。

 

 

第二次選擇。文革爆發,彭德懷被揪鬥。是和彭德懷藕斷絲連呢,還是徹底揭發呢?

 

文革爆發,彭德懷在劫難逃,境遇之慘,令人扼腕發指。這時,每次揪鬥彭德懷,都把浦安修拉來陪鬥。作出把她拉來陪鬥的決定的也是組織,也是領導,而且理由很充分,說她和彭德懷「藕斷絲連」,沒有真正揭發,沒有反戈一擊,沒有觸及靈魂,是在包庇、串供等等。

 

但時過境遷,又是同一撥人,又指責浦安修在文革中態度不好,沒能和彭老總同甘共苦。其實,除了官樣文章,我們實在找不到浦安修對彭德懷有任何過分的揭發和落井下石,這在當時已經很不容易了。

 

藕斷絲連的同情不對,劃清界限的揭發也不對。但指責她和彭藕斷絲連的,和指責她不能維護彭老總不能和彭老總同甘共苦的,也是同一撥人,代表同一個組織。

 

第三次選擇。文革期間,彭德懷病危。是去看彭德懷呢,還是不去看呢?

 

彭德懷飽受摧殘,身患絕症。這時專案組通知了浦安修,聲稱「去不去看你自己定。」這時,浦安修已經被各種批鬥、各種審查,風聲鶴唳,驚弓之鳥,她吃夠了「沒和彭德懷劃清界限」的苦頭,加上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她最終作出了不去看望病危的彭德懷的決定。這一點確實有點過分,也確實讓病危中的彭大將軍傷透了心。

 

彭德懷被平反後,這一點被很多人詬病,革命老大姐劉英(張聞天的夫人)說:「你不去看望彭老總是不對的,怕什麼,要我就去」(劉英有資格這麼批評浦安修,因為張聞天最倒黴的時候,劉英不離不棄,陪著一起挨鬥)。彭德懷的其他親屬(他們關心過落難的彭大將軍),因為浦安修這個「絕情」的舉動,更是對她不予諒解。

 

劉英也好,彭德懷其他家屬也好,他們有資格批評浦安修。但更多的指責浦安修對彭德懷無情無義的人,和當初那些批評她和彭德懷沒有「劃清界限」的,其實還是同一班人,代表同一個組織。

 

 

第四次選擇。文革結束,彭德懷被平反。是參加彭德懷的追悼會呢,還是不參加呢?

 

1978年12月24日,彭德懷被正式平反,中央隆重召開彭德懷追悼會,葉劍英主持大會,鄧小平致悼詞。浦安修又一次面臨選擇,這個追悼會,她參加還是不參加?

 

參加,難。彭德懷的其他親屬(主要是侄兒侄女)堅決反對,你不是在我伯伯落難時和他離婚嗎,你不是在我伯伯病危前都不去看他一眼嗎,現在我伯伯又成了「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優秀領導人」了,你又想跑來沾光?你還要臉嗎?

 

不參加,也難。中央有要求,老領導、老上級又來做工作,彭老總的追悼會你怎麼能不參加呢,你要顧全大局嘛,要講團結嘛,要一致向前看嘛。

唉,世上難得兩全法啊。

 

 

第五次選擇。晚年,是接受彭德懷元帥夫人的名義呢,還是拒絕彭德懷元帥夫人的名義呢?

 

文革後的元帥夫人,地位相當尊崇。但和其他在世的元帥夫人不一樣,浦安修這個元帥夫人有點不尷不尬。彭德懷的其他親屬,知道內情的不少老同志,彭老總的一些老部下,對浦安修始終不予諒解和理解,不再把她當彭總夫人看待。

 

但拒絕元帥夫人的名義呢,也不行。中央說了,你們並沒真正離婚,至於其他恩恩怨怨的事,那是文革時期的悲劇,是林彪「四人幫」搞的,都過去了。

總之,浦安修還是怎麼都不對。

 

浦安修是一個普通人。她確實不像卓琳那樣和落了難的鄧小平相濡以沫,她確實不像劉英那樣對倒了黴的張聞天不離不棄,她確實不像張茜那樣給被貶謫的陳毅家的溫暖。如果她能更勇敢一些,彭德懷悲愴的晚年,應該會多一點亮色和溫暖。

 

但這都怪她嗎?當年逼著她和彭德懷劃清界限的,逼著她檢舉揭發彭德懷的,誰不是打著老領導、老上級的牌子,誰不是打著革命、主義、領袖、中央、組織的旗幟,讓浦安修一個人和這些堂堂煌煌的東西對抗,她扛得住嗎?

為什麼逼她和彭德懷劃清界限的、逼她檢舉揭發的、逼她不去探視的人,轉眼就指責她對彭德懷無情無義、自私自利,總之這些老領導、老上級和他們代表的組織常有理,而浦安修怎麼做都不對。

 

這上哪裡說理去!


「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腦子思考,用自己的聲音說話」

——夜越深850度近視眼越亮炯炯的黑貓

相關焦點

  • 彭老總前妻:浦安修
    彭德懷和浦安修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1978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為彭德懷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作為彭德懷夫人的浦安修出現在會場,卻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這是為什麼?這使得彭德懷與浦安修陷入到了巨大的痛苦當中。浦安修當時在北京師範大學擔任黨委副書記。自從彭總被打倒,她在外面也遭到了各種冷遇、白眼、刁難,感到了沉重的政治壓力。八屆十中全會之後,北京師範大學的一些人給她做工作,要求她與彭德懷「劃清界限」。
  • 1974年,專案組問浦安修「元帥病危,你是否去看?」她卻搖頭
    顯而易見,當時大家都知道還有一個人沒來,她就是元帥的「前妻」浦安修。只不過彭梅魁卻搖了搖頭,並沒有提起她。 到了最後,專案組還是去了北京師大找浦安修,並且當面詢問她「元帥病危,你是否去看他?由你自己決定。」浦安修聽完後很猶豫,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她像個驚弓之鳥。考慮再三,浦安修還是搖了搖頭,決定不去了。但她自己沒意識到,這個決定會鑄成終生的悔恨。
  • 1978年,浦安修參加彭老總追悼會,為何彭家人卻很氣憤?
    他對新中國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因此在1955年的時候,彭老總是開國元帥,位居第二位。 妻子浦安修 1938年的時候,彭老總和浦安修在延安結婚。他們都是革命戰士,有著共同的理想。婚後,兩個人的感情很是幸福。新中國成立之後,彭老總是元帥,浦安修則是大學的副書記,兩個人是讓人羨慕的一對。
  • 彭德懷的悲劇婚姻:表妹跳崖自殺,原配改嫁他人,浦安修主動離婚
    遇到浦安修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作為高級將領的彭德懷已經40歲,仍然沒有結婚。在八路軍隊伍中,彭德懷是赫赫有名的光棍漢。圖 | 百團大戰中的彭德懷時任三八六旅旅長陳賡自告奮勇,要做這個媒人,他擔心,如果現在還不結婚,那以後一直打仗,還不成一輩子不結婚了。
  • 專案組提醒浦安修:元帥病重,要不要去看看?她卻搖了搖頭
    1938年的10月10日,元帥同浦安修在延安結了婚;好景不長,1959年廬山會議後,元帥被罷免了國防部部長等重要職務,而面對元帥突起變故,也令浦安修每日被壓力壓迫著,每天都活在他人的目光中。1962年,禍不單行,「八萬言書」的出現令元帥處境愈加窘迫,甚是艱難。被壓力與絕望等負面情緒籠罩的浦安修,提出了離婚;離別前元帥萬分思念浦安修,便寫了一封信託侄女給送去。侄女彭梅魁都不禁感嘆道:「伯伯,您對她可真是有情有義!」
  • 浦安修在丈夫最困難的時期選擇離婚,甚至拒絕見丈夫最後一面
    浦安修出生於1918年,祖籍上海,出生在北京,因此身上兼具南方人的柔美以及北方人的氣質。她從小就聰慧,又天真爛漫,自小就是父母跟前最受寵的那個。 在延安期間,浦安修擔任了陝北公學黨總支婦女幹事等職務,她一方面從事婦女解放運動,一方面前往山西前線慰問軍隊,為鞏固和發展抗日根據地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在延安期間,彭老總一直單身,而浦安修也因為從事抗日救國運動無暇顧及自己的終身大事。也是在1938年延安的一次會議上,經人從中牽橋搭線,浦安修認識了彭老總,不久後兩人相愛,並在1938年10月結為夫妻。
  • 浦安修三姐妹的傳奇人生
    說起浦安修,相信很多人會不自覺想到彭老總。毫無疑問,浦安修給人最深的印象便是她與彭老總的那段婚姻。然而,如果真正了解過她的生平,那麼你就會發現她身上的事跡其實遠不止這麼一點。光她家族那三姐妹的傳奇人生,便值得說上一說了。
  • 浦安修三姐妹傳奇的人生
    歷史長河,煙雨濛濛,展望未來,今朝終將成為歷史,我心不禁飛回到了過去 浦潔修、浦熙修、浦安修三個是親姐妹,她們是江蘇省嘉定縣(今屬上海市)人,她們共同畢業於北師大,有著各自不同的精彩人生,她們的傳奇故事令人感慨。
  • 十大元帥和他們最後一任夫人的年齡差有多大?最多的相差30歲
    文韜武略、縱橫疆場的共和國十大元帥們也有各自婚姻傳奇。十大元帥身逢亂世,由於種種原因,大多有過幾度婚姻。他們的首任或前任夫人,有的是父母包辦的,有的在戰亂中失去聯繫,有的在革命中犧牲……能夠與他們白頭偕老相濡以沫的,也就是最後一任夫人了。那麼,十大元帥的最後一任夫人都是誰?哪位元帥的夫人最美?
  • 浦安修與彭老總分梨離婚,拒絕見最後一面,晚年卻為何淚落不止?
    1974年7月,在新中國的大功臣、開國元帥彭老總病危之際,在他身邊陪伴和照料的,卻只有侄女彭梅魁一人。而彭老總的夫人浦安修,卻並沒有前來探望,甚至直到彭老總去世,也沒有見上最後一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其中有何隱情?然而,在1982年6月20日的時候。
  • 抗美援朝中,浦安修去前線看望丈夫彭德懷,為何卻被當眾罵哭
    彭老總威名赫赫,戰功卓著,給他介紹的伴侶自然不能差,陳賡很快就注意到了當時在延安非常有名的浦氏三姐妹之一中的浦安修。浦安修是上海嘉定人,父親浦定梧是個頗為有名的知識分子,他有三女一子,大女兒浦潔修、二女兒浦熙修,三女兒浦安修,姊妹三人無論相貌和才情都非常出眾,人稱「浦氏三姐妹」。
  • 十大元帥夫人新中國成立後都擔任什麼工作,1955年有幾人授銜
    這四位元帥夫人包括林帥的夫人葉群、劉伯承的夫人汪榮華、賀龍的夫人薛明、羅榮桓的夫人林月琴。其中林月琴的軍銜是最高的,授大校軍銜。 林彪元帥夫人葉群 福建閩侯人,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
  • 1974年彭老總病重,專案組找到浦安修:你是否去看看他?她搖搖頭!
    浦安修,1918年7月出生於北京,是上海嘉定人。她是是北師大歷史系的學生,作為一位進步學生,青年時代就參加了「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期間一直奔赴前線,1938年4月到延安任陝北公學黨總支婦女幹事和中共中央組織部訓練班秘書。1938年11月再次趕往前線,並於1943年秋回延安任中央婦女委員會研究員。
  • 浦安修晚年後悔離開彭老總:他不吃梨是對的,是我吃錯了分手梨!
    革命戰士浦安修浦安修是上海嘉定人,她的家庭很是富裕,衣食無憂。要是浦安修沒有參加革命,她應該會安穩地度過一生。但是那個時候的年輕人,在祖國的危難之際,總是有著頑強的愛國情懷,浦安修也不例外,她在學生的時候就參加了愛國學生運動。
  • 金髮碧眼洋記者追求元帥大叫:我愛你!不想元帥黑著臉說十三個字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揭秘關於彭德懷元帥的愛情往事。與出生於達官貴族的富家子弟不同,彭德懷只是一介平民,6歲開始學論語,但終究拗不過現實,10歲開始討飯。雖不是書香門第,但卻在這種生活下塑造了自己的人格,對自己今後的感情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家書冊:錢大昕致浦夫人手札(五)
    錢大昕致浦夫人手札釋文錢大昕致浦夫人手札 觀雪齋藏十一月初一日遣承差徐光入京,已有家信,想已接到矣。今又有要緊事,須託米市胡同曹老爺仁虎代辦,字到,即於家中取銀八兩封好(用綿紙緊包),粘一紅籤,寫「微敬」二字,同書信一併寄去,斷不可遲誤。
  • 浦安修:未見彭老總最後一面,晚年後悔不已,回山西追憶往事
    這句話應該用在彭老總的身上,彭老總在晚年的時候,陪伴他幾十年的妻子浦安修,在他最困難的時候離開了他,這對彭老總來說,心中是有多麼難受。浦安修,在彭老總病逝的時候,也沒有去見彭老總最後一面,但在彭老總的追悼會上,浦安修還是以彭老總的妻子的身份出現。在浦安修晚年的時候,她回到山西,追憶和彭老總的往事,很是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
  • 她是唯一健在的元帥夫人,現93歲身體硬朗,兒孫滿堂幸福美滿
    2021-01-02 02:54:37 來源: 破壁調查局官方 舉報   「元帥
  • 九月初九中壇元帥、臨水李奶夫人聖誕、媽祖飛昇日
    李靖夫人殷氏懷孕三年零六個月,得夢生下個肉球,李靖大驚,一劍砍去,分開肉球,跳出一個孩子。他手套金鐲,腹圍紅綾,滿地上走。這金鐲和紅綾系金光洞鎮洞之寶——「乾坤圈」和「混天綾」,故當時滿地紅光,滿屋異香。哪吒在閩南民間俗稱「太子爺」,亦稱哪吒太子、中壇元帥、哪吒元帥、三太子爺、哪吒三太子、太子爺、金康元帥、金環元帥等。漳臺民間鑑於哪吒太子神力高強,欽仰他的武勇,就尊稱他為太子爺,並予以祭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