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安修與彭老總分梨離婚,拒絕見最後一面,晚年卻為何淚落不止?

2021-01-19 咪咪侃歷史

1974年7月,在新中國的大功臣、開國元帥彭老總病危之際,在他身邊陪伴和照料的,卻只有侄女彭梅魁一人。而彭老總的夫人浦安修,卻並沒有前來探望,甚至直到彭老總去世,也沒有見上最後一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其中有何隱情?

然而,在1982年6月20日的時候。一個豔陽高照的響午,山西武鄉縣磚壁村迎來了兩位特殊的遊客,她們分別是彭老總的夫人浦安修,和左權將軍的夫人劉志蘭。

因為在40年前的1942年,磚壁村是八路軍總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正是在這裡,浦安修與彭老總曾經在一起,度過了人生中的一段美好時光。儘管是在硝煙瀰漫的戰場指揮部,隨時都會有日軍的炮彈打過來,但是,他們仍然在這裡快樂的生活和工作著,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那天,浦老穿著一身月白灰色的衣服,見到村民和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格外的親祥。

來到這裡後,浦老見到鄉親們後親切地說道:「我們回來看望大家了。」也許,浦老所說的「我們」中,就包含了彭德懷元帥。而此時,彭老總已經逝世8年了。浦老走進屋內,靜靜地坐在炕邊,一直環顧著屋內的擺設。

浦老睹物思舊,觸景生情,兩眼含著熱淚,深情地回憶著昔日的往事。雖然,當時的彭老總正在指揮著八路軍打擊日本侵略者,異常的繁忙。但是,他仍然會在處理軍務之餘,對自己體貼照顧,關心得無微不至。並且彭老總經常會對她說:「我要做一個衛生員,你看,是否夠格?」

此時,浦老說著說著,眼圈乏起了淚光,但臉上卻乏起了一種幸福之感。雖然,浦安修只在這裡住了一個多月,也許我們不會明白,在那個烽火硝煙的時代,這一個多月的時光,就相當於他們烽火中的「蜜月」。然而,就是這樣一對革命夫妻,卻沒有廝守終生。

讓我們將時光的指針,撥回到1938年那個烽火硝煙的時代。在這一年的9月份,彭老總作為八路軍副總指揮,再度奔赴延安參加中共會議。然而,這一年的彭老總正好40歲。因為他常年在外徵戰,並且一心只為革命事業奮鬥,所以一直都沒有兒女情長的想法。

看到彭老總這麼大年紀了,每天都在百忙之中,身邊也沒有一個人照顧。所以熱心的戰友們都搶著要當紅娘,甚至連主席都把這件事當作大事情,還專門找彭老總談話。在聽聞同志們都在張羅著,幫助彭老總解決婚姻大事之時,主席非常贊同和高興。

就這樣,在六中全會期間,要為彭老總辦喜事,成為了一項硬性指標。當時,身邊的警衛員和參謀幹事,看到彭老總都會拿他開玩笑道:「首長,什麼時候能吃的喜糖啊?你瞧現在八路軍的首長們,哪個沒有成家呀?」彭老總總是擺擺手,無所謂道:「莫提,打完了鬼子再說。」

周總理也放心不下,跑去摧了又摧。彭老總倒好,直接哈哈一笑:「大家著啥子急嘛!實在不行的話,我彭德懷也可以體驗一下當和尚的滋味嘛!。」

然而,當時20歲的浦安修,是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的在讀學生,是一個敢於鬥爭的革命獨立女性。由於其在校優秀的表現,以及對革命的熱情,經人推薦加入了共產黨,並且還被組織外派,來到了革命聖地延安。除了自身的優秀之外,浦安修還擁有天生的優勢,那就是美貌。

這個美貌並非是自吹自擂,而是經過大家公認的。浦安修在延安的時候,被大家稱為延安的十大美女之一。20歲,一個正處在情絲萌動年紀的年輕女子。當她看著面前成熟堅毅、殺伐果斷的革命英雄,八路軍的高級領導,內心怎能做到不情思泉湧呢。

而同時,40歲,一個為革命付出了半生的人,當他看著面前充滿青春活力、單純善良的革命小將,並且還貌美如花時,又怎能不心動呢。因此,這樣兩個人碰撞在一起,自然就會擦出愛情的火花,就如同乾柴烈火一樣。

不過,彭老總和浦安修的結合,陳賡大將也算是一大功臣了。有一天,陳賡別出心裁地搞了一場女子排球比賽,參加比賽的有不少是走過長徵路的女戰士。但也有剛剛來到延安的女學生,大部分都還是單身。

陳賡在臨球賽開場之前,特意去找來彭老總出席這場比賽,並且還作為領導講話。在比賽場上,浦安修打得很出色,深深地吸引了彭老總,一直盯著她看,很是欣賞。

在球賽結束之後,彭老總正準備回去繼續辦公時,陳賡卻緊緊地跟在彭老總後面,並且解釋道:「那個高個子的球員名叫浦安修,是北師大的學生。在大學時,她就已經入黨了,前年投奔來的延安,在陝北公學教書。無論從思想、相貌,還是學問上來看,都是挺好的。」

陳賡都這麼說了,彭老總也能猜出他的意思,也被他逗得哈哈大笑。那次見面後,浦安修就落在了彭老總心裡。他只要一閒下來,浦安修的音容笑貌,就會在腦海裡一遍又一遍地放映。

性格直爽的彭老總並沒有壓抑自己的情感,當他發現自己已經愛上浦安修之後,就決定表白。於是,在李富春和陳賡的牽線之下,彭老總來到浦安修住的窯洞前,正式地介紹了自己。從出生,到他參加革命的經歷,以及自己從前的婚戀史,都毫無保留地全盤託出。

那次之後,沒過多久,彭老總又給浦安修寫了一封情書。這一次,他很明確地表達了自己要和她結婚的願望,並直言道:我愛你的家鄉,願與你同歸。二人就這樣,在一來二往之間暗生情愫,暗傳秋波。

彭老總身邊的同志知道這個情況後,立刻上報組織。就這樣促成了他們二人之間的姻緣,也就成就了少女與元帥的這一段愛情佳話。結婚以後,彭老總也給予這個年輕貌美的妻子,無限的柔情和寵愛。在家中從不對妻子大聲說話,並且對妻子也是百依百順。

其實,彭老總對浦安修總覺得愧疚。因為自從結婚之後,他們經常分居兩地,聚少離多。彭老總曾說:「自己給浦安修的親情太少,欠下的情感太多了。她長得美,心也美。可是我給她的關照太少,每次想起這些,我心裡都不安。」

從這段話我們不難看出,彭老總是一個重情義的男人。其實,他又何嘗不想多陪伴妻子呢。但戰爭面前,哪有時間團圓?而浦安修也並沒有迷失在這份寵愛當中,在與彭老總結婚之後,她仍然保持著自身的獨立。她也並沒有因為彭老總的特殊身份,而自視清高,反而始終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兩人也是繼續為新中國的建設鞠躬盡瘁,無怨無悔。彭老總更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狠狠地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捍衛了民族的尊嚴,打出了國威和軍威,並成為了享譽海內外的大將軍。並在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高居第二位。

而妻子浦安修也出任輕工業部勞動部工資司司長、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官居高位。兩人共同為新中國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尤其是當彭老總從朝鮮戰場回來以後,他也沒有去享受。而是為老百姓解決實際的困難問題,為老百姓說話,此乃「文死諫」。

一個打了半輩子仗的人,既戰死為國,又死諫為國。縱觀古今,實在想不出第二人了,最終,彭老總為他的直言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在壓力之下,彭老總的妻子浦安修過得也並不比他好過多少,經常被刁難。她就像一個驚弓之鳥,關鍵時刻甚至要提出離婚。彭老總也理解她,兩人分吃一個梨之後,從此成為了互不相干之人。

只不過彭老總仍然對她情深義重,平時經常會念起她。彭老總也深知自己妻子不容易,也害怕妻子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在萬般無奈之下,他選擇了和妻子離婚。並在以後的人生中,獨自承擔著不公正的待遇。

在60年代,彭老總受到的不公正日益嚴重,身心疲憊的他,身體也是每況愈下。不堪重負的彭老總,最後在癌症的折磨下,陷入病危。當時間來到1974年時,彭老總已經陷入了昏迷狀態,醫院也下了病危通知書。

彭老總因為各種原因,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當他身體已經快要支撐不住的時候,曾經有工作人員問浦安修要不要去看看彭老總?浦安修聽完後,猶豫了一會,雖然有些動搖,但最終還是拒絕了。

1974年11月29日,開國元勳,我們敬愛的彭大將軍永遠離開了我們。至此作為他一生最重要,也是彭元帥牽掛的浦安修,也因此錯過了見彭元帥的最後一面。

彭老總去世後,浦安修也因為沒能見到彭老總的最後一面而後悔,深深地自責。不過,她還是參加了彭老總的追悼會。在追悼會上,浦安修非常悔恨,傷心不已。尤其是在彭老總被平反之後,浦安修更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後悔,並終身不能原諒自己。

在晚年,為了告慰彭老總在天之靈,也減輕自己的一些痛苦,浦安修將一部分精力用來整理彭德懷生前的著述,積極協助組織為受彭老總冤案牽連的人,做平反工作,也算是對自己心靈的一種安慰。1991年5月2日,浦安修因病去世,享年73歲。

相關焦點

  • 浦安修:未見彭老總最後一面,晚年後悔不已,回山西追憶往事
    這句話應該用在彭老總的身上,彭老總在晚年的時候,陪伴他幾十年的妻子浦安修,在他最困難的時候離開了他,這對彭老總來說,心中是有多麼難受。浦安修,在彭老總病逝的時候,也沒有去見彭老總最後一面,但在彭老總的追悼會上,浦安修還是以彭老總的妻子的身份出現。在浦安修晚年的時候,她回到山西,追憶和彭老總的往事,很是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
  • 浦安修晚年後悔離開彭老總:他不吃梨是對的,是我吃錯了分手梨!
    在彭老總落難時選擇離婚,晚年後悔吃分手梨新中國成立後,彭老總是開國元帥,浦安修是學校的副書記,他們是多少人羨慕的一對。但是在1959年的時候,彭老總仗義執言,最終導致搬出了中南海,住進了吳家花園,浦安修也受到了彭老總的影響。
  • 浦安修在丈夫最困難的時期選擇離婚,甚至拒絕見丈夫最後一面
    雖然兩人相差二十歲,但他們的感情卻很好,而且彭老總也很疼愛浦安修。兩人結婚後,浦安修和彭老總分別在兩個地方工作,雖然經常一個月只能見幾次,但他們感情堅定,對彼此忠貞不二。 1962年10月,眼看兩人感情無法挽回,彭老總經過思考後同意與浦安修離婚,就這樣,兩人分開。在這之後,彭老總曾經短暫復出工作過,而浦安修則進入北京師範大學工作。
  • 1974年彭老總病重,專案組找到浦安修:你是否去看看他?她搖搖頭!
    浦安修與彭老總成婚後,依然保持著知識分子特有的矜持和獨立性,堅持做自己的工作。二人感情和睦,工作上是各忙各的。 但是1959年元帥被免去職務,浦安修也承受別人的刁難、白眼,她埋怨丈夫管了不該管的事,1962年,彭老總處境更加艱難,上級要求浦安修與他劃清界限,她考慮很久後提出離婚,彭老總答應了,二人分吃一個梨子,之後不再來往。
  • 1978年,浦安修參加彭老總追悼會,為何彭家人卻很氣憤?
    而最後一任妻子浦安修,在彭老總最困難的時候,選擇和彭老總離婚。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吧。 彭老總的初戀 彭老總的初戀,是舅舅撫養的一個孤女,叫周瑞蓮。她和彭老總一起長大,彭家人對她也很是關愛。如果不出意外,他們長大後肯定是要在一起的,這肯定是最後的姻緣。
  • 彭老總前妻:浦安修
    在痛苦和迷茫之中苦苦掙扎的浦安修,猶豫再三,最後還是把離婚報告交到北京師範大學黨委,而後鄧小平在離婚報告上批示:這是家務事,我們不管。浦安修沒有勇氣去找彭德懷談離婚的事,只好找到彭德懷的侄女彭梅魁,向彭梅魁交了底。
  • 最為悲劇的元帥夫人——浦安修
    要知道,多少老領導、老上級、老革命,打著「領袖」「中央」「革命」「路線」「主義」等重若千鈞的理由,反覆地給浦安修做工作,要他和反黨頭子彭德懷劃清界限,否則就是為彭德懷「陪綁」「殉葬」。浦安修也是經過黨多年教育的老革命,她心目中,領袖、黨、革命的份量,當然遠遠高於彭德懷,於是浦安修提出了和彭德懷離婚的要求,並正式打了報告(報告層層報到周恩來、鄧小平手裡,周恩來問這事彭德懷 同意嗎?
  • 1974年,專案組問浦安修「元帥病危,你是否去看?」她卻搖頭
    顯而易見,當時大家都知道還有一個人沒來,她就是元帥的「前妻」浦安修。只不過彭梅魁卻搖了搖頭,並沒有提起她。 到了最後,專案組還是去了北京師大找浦安修,並且當面詢問她「元帥病危,你是否去看他?由你自己決定。」浦安修聽完後很猶豫,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她像個驚弓之鳥。考慮再三,浦安修還是搖了搖頭,決定不去了。但她自己沒意識到,這個決定會鑄成終生的悔恨。
  • 抗美援朝中,浦安修去前線看望丈夫彭德懷,為何卻被當眾罵哭
    彭老總威名赫赫,戰功卓著,給他介紹的伴侶自然不能差,陳賡很快就注意到了當時在延安非常有名的浦氏三姐妹之一中的浦安修。浦安修是上海嘉定人,父親浦定梧是個頗為有名的知識分子,他有三女一子,大女兒浦潔修、二女兒浦熙修,三女兒浦安修,姊妹三人無論相貌和才情都非常出眾,人稱「浦氏三姐妹」。
  • 專案組提醒浦安修:元帥病重,要不要去看看?她卻搖了搖頭
    被壓力與絕望等負面情緒籠罩的浦安修,提出了離婚;離別前元帥萬分思念浦安修,便寫了一封信託侄女給送去。侄女彭梅魁都不禁感嘆道:「伯伯,您對她可真是有情有義!」看過信的浦安修卻是婉拒了元帥的要求,而是主動說道:「不用他過來,我明天回去看他的。」浦安修走後,元帥特意囑咐秘書說道:「從我的存款中取出一筆錢,留給她。」
  • 陳賡:軍中第一媒人,撮合姻緣無數,連彭老總都沒能「倖免」
    之前看過一個有趣的問題,《亮劍》中,天不怕地不怕的李雲龍為何一見到旅長就好像老鼠見貓,一臉討好之色,恭恭敬敬不敢有絲毫逾越?回答千奇百怪,什麼都有。有網友說,因為不怕縣官只怕現管;還有網友說,旅長是刀子嘴豆腐心,打心眼裡對李雲龍好,李團長很感激。
  • 這位司令員去世,彭老總好幾天沒說一句話
    賀炳炎到了野司開會,有時沒有水喝,就大聲給彭德懷提意見:「老總,你那個管理科長應該撤職,我開一天會連一口水都喝不上!」他根本不管彭總高興不高興,開一次會嚷一次。賀炳炎是一副牛脾氣,彭德懷的夫人浦安修偏偏喜歡他。
  • 蔣介石對彭老總重金懸賞,彭老總欣慰地說:還是老蔣有錢
    (蔣介石與十大元帥之彭老總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彭老總和蔣介石的交集並不多,但實際上,兩人還是有過幾次較量的。彭老總當年在湖南鬧革命,湖南軍閥何鍵懸賞兩千大洋捉拿,彭老總得知後,嗤之以鼻,說:「我這條命就值兩千大洋?這個何鍵也太小氣了!」
  • 不讓父親進城,警衛員被彭老總批評:小景忘本了啊
    景希珍,是彭老總的警衛員,從抗美援朝時就跟在彭老總身邊,後來抗美援朝結束,景希珍跟著彭老總繼續工作。他在《在彭總身邊》、《跟隨彭總》等書裡詳細介紹了跟隨彭老總左右發生的軼聞趣事。而就在1953回國的這一年,一件令他苦惱的事情發生了。
  • 彭老總坎坷情史:髮妻因抵債跳崖,原配無情背叛,自由戀愛也離婚
    在那個時代,知識分子都非常厭惡包辦婚姻,渴望的是自由愛情,對家中的原配夫人非常冷淡,可憐這些女人,後半輩子只能是照顧公公婆婆,若是能夠僥倖生得一兒半女,在晚年的時候還能有人照顧他們,如果是無法生出孩子的話,那麼他們的晚年將會特別悽涼。
  • 入朝一周年,彭總胸前掛著金光閃閃大勳章,為何他卻十分不安?
    11月中旬的一天,志願軍司令部值班室接到志願軍設在安東的後方留守處陳處長打的電話說:"我們剛才接到東北局首長來電話通知,彭老總的愛人浦安修準備明日由瀋陽乘火車到安東,浦安修要到朝鮮去和彭老總團聚,請趕快通知志願軍司令部即刻派人到安東來迎接。"值班員接到電話後,一時不知所措,是直接去向彭司令員報告呢,還是先向洪副司令報告?
  • 1974年,彭老總彌留之際,為何多次提起這位開國少將的名字?
    1973年,戰場上叱吒風雲的彭老總病重,住進了301醫院。因為元帥沒有子女後人,大多數時間都是侄女彭梅魁照顧他。時光匆匆,轉眼到了1974年,元帥身體每況愈下,已經來到了最後時刻,他經常陷入昏迷,東西也吃不下了。在元帥彌留之際,他多次提到了一位開國少將的名字,此人就是鍾偉。
  • 彭德懷的悲劇婚姻:表妹跳崖自殺,原配改嫁他人,浦安修主動離婚
    陳賡說道:「她啊,她叫浦安修,北師大的學生,現在在陝北公學教書,有學問,人品更是不錯,現在還沒有戀愛……」彭德懷這才反應過來,這麼大陣勢,原來就是為了相親啊。最後,在陳賡的策劃下,彭德懷還是和浦安修見面了。
  • 十大元帥和他們最後一任夫人的年齡差有多大?最多的相差30歲
    他們的首任或前任夫人,有的是父母包辦的,有的在戰亂中失去聯繫,有的在革命中犧牲……能夠與他們白頭偕老相濡以沫的,也就是最後一任夫人了。那麼,十大元帥的最後一任夫人都是誰?哪位元帥的夫人最美?朱老總的夫人康克清,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她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