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7月,在新中國的大功臣、開國元帥彭老總病危之際,在他身邊陪伴和照料的,卻只有侄女彭梅魁一人。而彭老總的夫人浦安修,卻並沒有前來探望,甚至直到彭老總去世,也沒有見上最後一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其中有何隱情?
然而,在1982年6月20日的時候。一個豔陽高照的響午,山西武鄉縣磚壁村迎來了兩位特殊的遊客,她們分別是彭老總的夫人浦安修,和左權將軍的夫人劉志蘭。
因為在40年前的1942年,磚壁村是八路軍總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正是在這裡,浦安修與彭老總曾經在一起,度過了人生中的一段美好時光。儘管是在硝煙瀰漫的戰場指揮部,隨時都會有日軍的炮彈打過來,但是,他們仍然在這裡快樂的生活和工作著,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那天,浦老穿著一身月白灰色的衣服,見到村民和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格外的親祥。
來到這裡後,浦老見到鄉親們後親切地說道:「我們回來看望大家了。」也許,浦老所說的「我們」中,就包含了彭德懷元帥。而此時,彭老總已經逝世8年了。浦老走進屋內,靜靜地坐在炕邊,一直環顧著屋內的擺設。
浦老睹物思舊,觸景生情,兩眼含著熱淚,深情地回憶著昔日的往事。雖然,當時的彭老總正在指揮著八路軍打擊日本侵略者,異常的繁忙。但是,他仍然會在處理軍務之餘,對自己體貼照顧,關心得無微不至。並且彭老總經常會對她說:「我要做一個衛生員,你看,是否夠格?」
此時,浦老說著說著,眼圈乏起了淚光,但臉上卻乏起了一種幸福之感。雖然,浦安修只在這裡住了一個多月,也許我們不會明白,在那個烽火硝煙的時代,這一個多月的時光,就相當於他們烽火中的「蜜月」。然而,就是這樣一對革命夫妻,卻沒有廝守終生。
讓我們將時光的指針,撥回到1938年那個烽火硝煙的時代。在這一年的9月份,彭老總作為八路軍副總指揮,再度奔赴延安參加中共會議。然而,這一年的彭老總正好40歲。因為他常年在外徵戰,並且一心只為革命事業奮鬥,所以一直都沒有兒女情長的想法。
看到彭老總這麼大年紀了,每天都在百忙之中,身邊也沒有一個人照顧。所以熱心的戰友們都搶著要當紅娘,甚至連主席都把這件事當作大事情,還專門找彭老總談話。在聽聞同志們都在張羅著,幫助彭老總解決婚姻大事之時,主席非常贊同和高興。
就這樣,在六中全會期間,要為彭老總辦喜事,成為了一項硬性指標。當時,身邊的警衛員和參謀幹事,看到彭老總都會拿他開玩笑道:「首長,什麼時候能吃的喜糖啊?你瞧現在八路軍的首長們,哪個沒有成家呀?」彭老總總是擺擺手,無所謂道:「莫提,打完了鬼子再說。」
周總理也放心不下,跑去摧了又摧。彭老總倒好,直接哈哈一笑:「大家著啥子急嘛!實在不行的話,我彭德懷也可以體驗一下當和尚的滋味嘛!。」
然而,當時20歲的浦安修,是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的在讀學生,是一個敢於鬥爭的革命獨立女性。由於其在校優秀的表現,以及對革命的熱情,經人推薦加入了共產黨,並且還被組織外派,來到了革命聖地延安。除了自身的優秀之外,浦安修還擁有天生的優勢,那就是美貌。
這個美貌並非是自吹自擂,而是經過大家公認的。浦安修在延安的時候,被大家稱為延安的十大美女之一。20歲,一個正處在情絲萌動年紀的年輕女子。當她看著面前成熟堅毅、殺伐果斷的革命英雄,八路軍的高級領導,內心怎能做到不情思泉湧呢。
而同時,40歲,一個為革命付出了半生的人,當他看著面前充滿青春活力、單純善良的革命小將,並且還貌美如花時,又怎能不心動呢。因此,這樣兩個人碰撞在一起,自然就會擦出愛情的火花,就如同乾柴烈火一樣。
不過,彭老總和浦安修的結合,陳賡大將也算是一大功臣了。有一天,陳賡別出心裁地搞了一場女子排球比賽,參加比賽的有不少是走過長徵路的女戰士。但也有剛剛來到延安的女學生,大部分都還是單身。
陳賡在臨球賽開場之前,特意去找來彭老總出席這場比賽,並且還作為領導講話。在比賽場上,浦安修打得很出色,深深地吸引了彭老總,一直盯著她看,很是欣賞。
在球賽結束之後,彭老總正準備回去繼續辦公時,陳賡卻緊緊地跟在彭老總後面,並且解釋道:「那個高個子的球員名叫浦安修,是北師大的學生。在大學時,她就已經入黨了,前年投奔來的延安,在陝北公學教書。無論從思想、相貌,還是學問上來看,都是挺好的。」
陳賡都這麼說了,彭老總也能猜出他的意思,也被他逗得哈哈大笑。那次見面後,浦安修就落在了彭老總心裡。他只要一閒下來,浦安修的音容笑貌,就會在腦海裡一遍又一遍地放映。
性格直爽的彭老總並沒有壓抑自己的情感,當他發現自己已經愛上浦安修之後,就決定表白。於是,在李富春和陳賡的牽線之下,彭老總來到浦安修住的窯洞前,正式地介紹了自己。從出生,到他參加革命的經歷,以及自己從前的婚戀史,都毫無保留地全盤託出。
那次之後,沒過多久,彭老總又給浦安修寫了一封情書。這一次,他很明確地表達了自己要和她結婚的願望,並直言道:我愛你的家鄉,願與你同歸。二人就這樣,在一來二往之間暗生情愫,暗傳秋波。
彭老總身邊的同志知道這個情況後,立刻上報組織。就這樣促成了他們二人之間的姻緣,也就成就了少女與元帥的這一段愛情佳話。結婚以後,彭老總也給予這個年輕貌美的妻子,無限的柔情和寵愛。在家中從不對妻子大聲說話,並且對妻子也是百依百順。
其實,彭老總對浦安修總覺得愧疚。因為自從結婚之後,他們經常分居兩地,聚少離多。彭老總曾說:「自己給浦安修的親情太少,欠下的情感太多了。她長得美,心也美。可是我給她的關照太少,每次想起這些,我心裡都不安。」
從這段話我們不難看出,彭老總是一個重情義的男人。其實,他又何嘗不想多陪伴妻子呢。但戰爭面前,哪有時間團圓?而浦安修也並沒有迷失在這份寵愛當中,在與彭老總結婚之後,她仍然保持著自身的獨立。她也並沒有因為彭老總的特殊身份,而自視清高,反而始終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兩人也是繼續為新中國的建設鞠躬盡瘁,無怨無悔。彭老總更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狠狠地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捍衛了民族的尊嚴,打出了國威和軍威,並成為了享譽海內外的大將軍。並在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高居第二位。
而妻子浦安修也出任輕工業部勞動部工資司司長、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官居高位。兩人共同為新中國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尤其是當彭老總從朝鮮戰場回來以後,他也沒有去享受。而是為老百姓解決實際的困難問題,為老百姓說話,此乃「文死諫」。
一個打了半輩子仗的人,既戰死為國,又死諫為國。縱觀古今,實在想不出第二人了,最終,彭老總為他的直言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在壓力之下,彭老總的妻子浦安修過得也並不比他好過多少,經常被刁難。她就像一個驚弓之鳥,關鍵時刻甚至要提出離婚。彭老總也理解她,兩人分吃一個梨之後,從此成為了互不相干之人。
只不過彭老總仍然對她情深義重,平時經常會念起她。彭老總也深知自己妻子不容易,也害怕妻子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在萬般無奈之下,他選擇了和妻子離婚。並在以後的人生中,獨自承擔著不公正的待遇。
在60年代,彭老總受到的不公正日益嚴重,身心疲憊的他,身體也是每況愈下。不堪重負的彭老總,最後在癌症的折磨下,陷入病危。當時間來到1974年時,彭老總已經陷入了昏迷狀態,醫院也下了病危通知書。
彭老總因為各種原因,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當他身體已經快要支撐不住的時候,曾經有工作人員問浦安修要不要去看看彭老總?浦安修聽完後,猶豫了一會,雖然有些動搖,但最終還是拒絕了。
1974年11月29日,開國元勳,我們敬愛的彭大將軍永遠離開了我們。至此作為他一生最重要,也是彭元帥牽掛的浦安修,也因此錯過了見彭元帥的最後一面。
彭老總去世後,浦安修也因為沒能見到彭老總的最後一面而後悔,深深地自責。不過,她還是參加了彭老總的追悼會。在追悼會上,浦安修非常悔恨,傷心不已。尤其是在彭老總被平反之後,浦安修更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後悔,並終身不能原諒自己。
在晚年,為了告慰彭老總在天之靈,也減輕自己的一些痛苦,浦安修將一部分精力用來整理彭德懷生前的著述,積極協助組織為受彭老總冤案牽連的人,做平反工作,也算是對自己心靈的一種安慰。1991年5月2日,浦安修因病去世,享年73歲。